自私的巨人
自私的巨人王尔德孩子们在放学以后总跑到巨人的花园玩上一阵。这是一个可爱的大花园,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除此之外还有数不胜数的各类鲜花,及十二棵桃树。小鸟们坐在树枝上唱出悦耳的歌声,它们唱得那么动听,孩子们都停止了游戏来听它们歌唱。“我们在这儿多快乐。”孩子们互相欢叫。就在孩子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园子的主人——巨人从外地赶了回来。他原先离家去看他的朋友,就是那个康华尔地方的吃人鬼,在那里一住便是七年。在七年间,他已经把他要说的话说尽了(因为他谈话的才能是有限的),他便决定回他自己的家园去。他到了家,看见小孩们正在花园里玩。“你们在这儿做什么?”他粗暴地叫道,小孩们都跑开了。“这是我的私人地方,怎能让别人随便进入。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准任何人在里面玩。”所以他就在花园的四周筑了一道高墙,挂起一块布告牌来:不准擅入违者重惩他是一个非常自私的巨人。那些被巨人赶跑的孩子由于巨人的回来再也不能、也不敢到园子里来玩了,无奈之下,他们跑到街上去玩。可是街道尘土飞扬,到处都是坚硬的石子,他们不喜欢这个地方。他们放学以后常常在高墙外面转来转去,并且谈论墙内的美丽的花园。“我们从前在那儿是多么快活啊。”他们都这样说。春天又一次光临了这座小城,小城内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但奇怪的是,巨人的花园却俨然一幅严冬的气象。鸟儿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因为那里再没有小孩的踪迹,树木也忘了开花。偶尔有一朵美丽的花从草间伸出头来,可是它看见那块布告牌,禁不住十分怜惜那些不幸的孩子,它马上就缩回在地里,又去睡觉了。觉得高兴的只有雪和霜两位。她们说道:“春天把这个花园忘记了,所以我们一年到头都可以住在这儿。”雪用她的白色围巾盖着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她们还请北风来同住,他果然来了。他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园子里四处吼叫,把烟囱管帽也吹倒了。他说:“这是一个好地方,我们一定要请雹来玩一趟。”于是雹来了。他每天总要在这花园屋顶上闹三个钟头,把瓦片弄坏了大半才停止。然后他又在花园里绕着圈子用力跑。他穿一身灰色的衣服。他的气息就像冰一样。“春天怎么还没有来。”巨人坐在窗前望着窗外他那寒冷的、雪白的花园自言自语,“我希望一切都在改变着”。时间过去了很久,不但春天没有来到巨人的花园,夏天和秋天也不肯光顾这里。“他太自私了。”秋天这样说。因此冬天永远留在那里,还有北风,还有雹,还有霜,还有雪,他们快乐地在树丛中跳舞。就在这一天,巨人被一阵优美的歌唱声惊醒了,他从来没听到过这么动人的歌声。他以为国王的乐队在他的门外走过。其实这只是一只小小的梅花雀在他的窗前高声歌唱,但是他很久没有听见一只小鸟在他的园子里歌唱了,所以他觉得这是全世界中最美的音乐。这时雹也停止在他的头上跳舞,北风也不吼叫,一股浓郁的清香飘过开着的窗来到他的鼻端。“我相信春天到底来了。”巨人说完便跳下床去看窗外。他看见了什么呢?他惊讶地发现有许多孩子正从墙上的一个小洞爬进他的花园,并爬上了每一棵树。树木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便都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在孩子们的头上轻轻地舞动胳膊。鸟儿们快乐地四处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中间伸出头来看,而且大笑了。这的确是很可爱的景象。只有在一个角落里冬天仍然留着,这是园子里最远的角落,一个小孩正站在那里。他太小了,他的手还挨不到树枝,他就在树旁转来转去,哭得很厉害。这株可怜的树仍然满身盖着霜和雪,北风还在树顶上吹叫。“快爬上来!小孩。”树对孩子说,一面尽可能地把枝子垂下去,然而孩子还是太小了。巨人被眼前这动人的情景感动,他由衷地说道:“我是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园子里为什么还是冬天的景象。我要把那个可怜的小孩放到树顶上去,随后我要把墙毁掉,把我的花园永远永远变作孩子们的游戏场。”他的确为他从前的举动感到十分后悔。巨人决定用行动证明这一切,他打开了房门,走了出来,孩子们见巨人出来,非常害怕,一哄而散了。花园里又现出冬天的景象。只有那个最小的孩子没有跑开,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使他看不见巨人走过来。巨人偷偷地走到他后面,轻轻地抱起他,放到树枝上去。这棵树马上开花了,鸟儿们也飞来在枝上歌唱,小孩伸出他的两只胳膊,抱住巨人的颈项,跟他接吻。那些逃跑的孩子见巨人变得如此和蔼可亲,便又都跑了回来。春天也就跟着小孩们来了。巨人对他们说:“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砍倒了围墙。中午人们赶集,经过这里,他们看见巨人和小孩们一块儿在他们从未见过的这样美的花园里面玩。就这样,巨人和孩子们玩了起来,一天很快过去了,小孩们便来向巨人告别。“可是你们那个小朋友在哪儿?我是说那由我放到树上去的孩子。”巨人最爱那个小孩,因为那个小孩吻过他。“我们不知道,他已经走了。”小孩们回答。“但你们要替我告诉他,我欢迎他明天来园子玩。”巨人嘱咐道,但是小孩们说他们不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而且他们以前从没有见过他。巨人觉得很不快活。于是,孩子们仍像以前一样放学后来园子找巨人玩,巨人也对他们非常好。可是他非常想念他的第一个小朋友,并且时常讲起他。“我多么想看见他啊!”他时常这样说。许多年过去了,巨人也苍老起来。他不能够再跟小孩们一块儿玩,因此他便坐在一把大的扶手椅上看小孩们玩各种游戏,同时也欣赏他自己的花园。他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又一个冬天来到了,望着窗外那白雪银霜,巨人已不觉得她们十分讨厌了,因为他知道这不过是春天在睡眠,花在休息罢了。就在这时,巨人发现了不该发生在冬天的一个奇异的景象,在他园子最远的一个角落的一棵树,枝上开满了可爱的白花。树枝完全是黄金的,枝上低垂着硕大的银果,在这棵树下赫然站着他所爱的那个小孩。巨人欢喜万分,他忙跑出了屋,来到那个小孩面前,等他挨近小孩的时候,他的脸带着愤怒涨红了,他问道:“谁伤害了你。”因为小孩的两只手掌心上现出两个钉痕,在他两只小脚的脚背上也有两个钉痕。“说,是谁伤害了你,我要去为你报仇。”巨人叫道。“不,”小孩答说,“这是爱的伤痕啊。”“那么你是谁?”巨人说,他突然升起了一种奇怪的敬畏的感觉,便在小孩面前跪下来。小孩向着巨人微笑了,对他说:“你有一回让我在你的园子里玩过,今天我要带你到我的园子里去,那就是天堂啊。”就在那天,孩子们放学后又跑来找巨人玩,却发现巨人躺在一棵树下面,安静地死去了,脸上还带着微笑,身上盖满了白花。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原文】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①。遂令东山客②,不得顾采薇③。既至君门远④,孰云吾道非⑤。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⑥。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⑦,未几拂荆扉⑧。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吾谋适不用⑨,勿谓知音稀。【注释】①英灵:指杰出的人才。②东山客:指隐居的人才。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早年曾辞官隐居会稽之东山,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东山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东晋重臣。③采薇:指归隐。据《史记·伯夷列传》载,殷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曾叩马而谏。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及饥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④君门:王宫之门。屈原《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⑤吾道非:我的主张不对吗?典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问他的弟子们:“《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⑥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介愤而隐于绵山。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之推抱树焚死。人民同情介之推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京洛:指洛阳。⑦浮桂棹(zhào):指归途中乘舟。典出《楚辞·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斲冰兮积雪。”⑧拂荆扉:打扫陋室的尘垢。⑨吾谋适不用:我的计谋正好不被采用。据《左传》文公十三年载,晋国与秦国争抢人才,晋国的卿相们设计让魏地(晋国属地)的人叛乱,而士会与原来魏地的大夫、官员相熟,这样可以引诱秦国派遣士会到魏地招降。秦王中计后,士会将要去魏地。秦国大夫绕朝虽然已经看破晋人的计谋,但没有说服秦王采纳自己的计谋。绕朝对士会说:“子毋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译文】圣明当朝的时代没有拥有才华的人归隐,杰出的人才都为朝廷效力。于是像东山客谢安那样的人,也顾不得隐居采薇。虽然你现在远离皇宫,但这不是你的主张不对。(我们分居两地,你离去之后)在江淮度过寒食节,我在洛阳缝制春衣。在长长的马路旁摆酒饯行,同心知己要与我分开。在归途中驾着小船,不久大概就能回家打扫柴门了。远方的树木连接着远行客人的行迹,孤单的村子浸在夕阳的余晖中。我的建议恰好没有被采用,不要认为是知音稀少。【赏析】綦毋潜是与王维生活在同一年代的诗人。虽然后世的评价中,王维在诗坛的地位比綦毋潜高,但在开元年间,两人的地位、诗名相去并不甚远,都是在长安、洛阳一代学习、交游的年轻学子,并且都有一点名气,都在努力考取科举。綦毋潜开元十四年(年)前后进士及第,比王维还要早。据此可知,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的时候,自己也没有考中。当时的年轻人在京城游学,是需要一定经济支持的,衣食住行、人事交往等都需要不小的花费。经济问题可能是綦毋潜落第还乡,而王维能够继续在京洛地区生活的直接原因。王维此时虽然年轻,但是诗笔已经相当成熟,往往能够写景如画。“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一句,将行迹孤单的行客,画入“远树”的朦胧与萧条中;荒野中的村子,成为荒野晚霞之景中的焦点,颇得画法三昧,同时带出行客的孤独寂寞感。诗人对于朋友的离去,心中很是感伤;对于“吾谋适不用”,心中颇有些怨气。但是从诗歌的措辞中,却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时代、对于自己的才能、主张颇有信心。首句称“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当时长安、洛阳大量聚集着寻找机会的年轻人,而且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走入仕途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孰云吾道非”“吾谋适不用”表达出一种失望之情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道”与“谋”有着相当的自信,他认为失意只是暂时的,以后会有申“吾道”、用“吾谋”的时候。王维为与自己境遇相近的、未有功名的朋友所作的这首送别诗,流露出作者与朋友分别的伤感、作者对于境遇的一些不满以及对于自己学识、主张的自信,诗味非常丰富,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