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戏剧《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鉴赏-《春山夜月·唐·于良史》原文与赏析】

admin
发布时间:
2023-03-17 08:17:35

导语:写景

元戏剧《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鉴赏

元戏剧《陈以仁》鉴赏 《存孝打虎》全名《雁门关存孝打虎》,或《飞虎峪存孝打虎》,主要写唐代末李存孝打虎、为将、战胜黄巢农民起义军的故事。李存孝本名安敬思,在雁门关居住,给邓大户家牧羊度日。他学成十八般武艺,盼望着有一天能结束这牧羊生涯,峥嵘发达,施展宏图。一天,他把羊赶在山坡崖下有水有草的地方,自己在盘陀石上盹睡。忽然有人把他唤醒,言说“虎咬了羊也。” 他气愤地说: 这几日不见了羊,“俺主人家邓大户则说我卖了羊,原来是你这泼毛团吃了这羊,好无理也! ”他“将皮裘紧拴,大踏步望前舍死的赶” 。这时正在此布围打猎的沙陀李克用对部下周德威说: “我从见日月交食,不曾见这个好争斗的后生,见了那大虫,无些儿害怕” 。李克用让周德威告诉“那后生” : “我与他筛锣擂鼓,呐喊摇旗,助着威风,你可打这毒虫” 。安敬思听罢,上前与虎相战: “血鼻凹扑碌碌连打十余下,死尸骸骨鲁鲁滚到四五番。恨不的莽拳头打挫牙关,八面威气象全无,十石力身躯软瘫。泥污了数尺金椽尾,血模糊几道剪刀斑,舒不出钢钩似十八爪,闪不开金铃也一对眼” 。李克用亲眼看着他把老虎打死了,感叹地对周德威说: “你看那放羊的后生,将那大虫三拳两脚,打死了也。这虎乃兽中之王,有十石之力,百步之威。人见虎骨肉皆瘫,此人真乃壮士也” 。他又命周德威对“壮士” 说,这虎是他围场中赶出来的,教壮士还虎来。安敬思听说,隔着一条涧,将虎丢了过来。李克用更加惊奇,让安敬思寻条蚰蜒小路过来说话。安敬思无路可寻,纵身跳过涧来。李克用问明这位打虎壮士的姓名、籍贯,鼓励他进取功名,去破黄巢,自己愿助他十万鸦兵。安敬思连说“不要! 不要! ” “不要锦衣绣袄军十万,我手里要恢复你大唐江山” ,“我直教国泰民安。不能勾开疆展土笑谈间,算什么顶天立地男儿汉” 。虽然有对黄巢农民军的不理解,但为民着想、为国立功的雄心还是很感人的。李克用要收他为家将、义儿,他宁作义儿,不为家将。李克用给他改名 “安敬思” 为李存孝,询问他需要什么衣袍铠甲,李存孝回答父亲说: “就用这死虎皮,做一个虎皮磕脑、虎皮袍、虎筋绦,孩儿自有两般兵器: 浑铁枪、铁飞挝。”李克用得了一员猛将,心中十分高兴。原来李克用昨晚得了一梦,梦见一个大虫赶着咬他,醒觉之后,唤周德威为他园梦,周德威说此梦“单主今日日当卓午,得一个应梦的将军” ,这将军“不在飞虎,必在陵丘” ,“除非是打围射猎得见” 。现在得了将军,李克用取出一锭金给周德威作“压梦钱” 。又拿出十锭金十锭银给邓大户作“恩养钱” 。邓大户不要金银,只要把家中十八小女许与存孝为妻,李克用慨然许诺。又拿过皇帝使命给的空头宣诏,封存孝为十三太保飞虎将军,给存孝三千人马,存孝表示了一番“扫荡烟尘” 、“扶持社稷” 的雄心,便与黄巢交战去了。作者借李克用之口说: “唐僖宗信任田令孜等,贪财好贿,人民失散,四野饥荒,盗贼并起,黄巢纵横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为重。今日虽有各藩节度使二十四镇,在于华严川,不曾得黄巢半根儿折箭” 。其中除了对农民起义的诬蔑外,其余看法比较符合唐末实际。黄巢一举攻下长安,唐天子避难西川。殿头官差遣陈敬思去沙陀求救,将李克用带酒打伤国舅段文楚的罪过尽行赦免,给与他五百面金字牌,五百道空头宣敕,加李克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李克用因为对皇帝失政有看法,对皇帝因他打伤国舅而贬他在沙陀歇马三年有怨气,不愿出兵。后来因怕落个“违悖圣旨,畏刀避剑” 的“坏名声” ,答应拔寨而起,去破黄巢。不想又得一将存孝,便把破黄巢的差使交给存孝去干。李存孝先打败了黄巢手下大将张归霸、张归厚,乘胜杀入长安城中,又打败了黄巢手下御弟黄圭,取得了镇压农民军的决定性胜利。此剧主要通过与农民军作战、保卫封建政权,颂扬李存孝的忠和勇,但也有揭露唐末政权腐朽、民不安生及人才在山林在边疆不在上层的进步思想。第一折写陈敬思到沙陀向李克用求兵,满眼塞北风光,写得形象生动:满面尘埃,一鞭行色,青山外,碧树云埋,遥望见沙陀界。遥望见雁门紫塞,黄沙漠漠接天涯。看了这山遥路远,更和那日灸风筛。一骑马直临苏武坡,半天云遮尽李陵台。一川烟草,数点寒鸦,半竿红日,几缕残霞。悠悠羌笛在这晚风前,呀呀归雁遥天外。增添旅况,萧索情怀。这是一个来自帝都的王朝使命眼中的塞北风光:荒凉、凄楚、寒怆。然而就在这里,埋没着李克用这样的帅才,埋没着打虎英雄李存孝! 而李克用对边塞生活又是作何感想呢?请看他的一段上场诗:万里平如掌,古月独为尊。地寒毡帐暖,杀气战云昏。江岸连三岛,黄河占八分。华夷图上看,别有一乾坤。番番番,地恶人欢。骑劣马,坐雕鞍,飞鹰走犬,野水秋山。渴饮羊羔酒,饥食鹿脯干。响箭手中惯捻,雕弓臂上常弯。宴罢归来胡旋舞,丹青写入画图看。塞北生活,对李克用来说,不觉其苦,反觉其乐。他那粗旷豪放的性格,亦于此可见。难怪黄巾起义一旦发生,“惊的那一朝帝王无精彩,吓的那两班文武失魂魄,慌的那六宫粉黛无颜色” ,只有向塞北歇马的李克用求救了。

《春山夜月·唐·于良史》原文与赏析

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 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 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 楼台深翠微。如果说唐代的诗人犹如林木参天的森林,那么,于良史只不过是其中一株矮小的灌木;如果说唐代的诗歌犹如浩瀚无涯的大海,那么,《春山夜月》只不过是其中一朵小小的浪花。然而,正是这朵小小的而颇有特色的浪花,使得于良史这个籍贯、身世都难查考的诗人,能够在唐代诗史的剩余篇幅上挂个名字,在大森林的边角占有了一席地位。是的,经过历史的沉淀,《春山夜月》不仅没有因为诗人的名不见经传而被湮没,相反,它仍然散发出艺术的光彩。“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春天的山里到处都是美好的事物,游春踏山,边赏边玩,直至天黑还迷恋忘返。山,本来是一个充满魅力,引人入胜的去处,何况是春天的山? 春天,到一个有山有水的去处,游山玩水,这岂不是一种人生的乐趣或享受? 诗人被春山的事物吸引了、迷恋了、陶醉了,竟至于夜色已浓而忘却归去,春山的美好,诗人的童真,都被写到了。“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泉水清澄明澈,映着月影,以双手捧水,好象月亮被捧到了手里;满山遍野,异花奇草,把玩着春花,似乎芳香佇满了衣裳。这是被传诵的名联。为何有名?细细品味,主要是:一、在众多的美好事物中点出“掬水”、“弄花”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山静水清,月白花香,俱在不言之中;二、“掬水月在手”,把水和月合并,两物结而成一,“弄花香满衣”,把花香从花朵里分别出来,一体分而为二,这是何等细微的体察和独具匠心的运思;三、“掬”字、“弄”字,既写出了诗人赏玩的童真,赏玩的兴致,又写出了夜景的迷人,春色的动心,又写照又传神,不失为神来之笔;四、字句安排上,上下对举,严格工整,又显得自然贴切,举重若轻。诚然,此一名联,确实妙极。“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沉醉在春山夜月里的诗人,随兴所至,而远近皆去;当要离开的时候,对眼前的一花一草又怀着依依惜别的深情。从白天赏玩到夜里,而在夜里又跑东跑西,足迹踏遍了远远近近的地方,夜深了还舍不得这良辰美景,这就把诗人“赏玩”之“兴”(致)淋漓尽致地、活灵活现地描绘了出来。“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正当诗人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翘首南望,远方的楼台掩映在一片青翠朦胧的山色深处。前面写到了景色,写到了花香,此处又写到了钟声,至此而使诗篇有色有声;前面写到了在近处“掬水”、“弄花”,此处又写到了远处的“钟声”和“楼台”,至此而使诗篇远近皆备。于是,增加了诗歌的情趣,拓阔了诗歌的画面。《春山夜月》,这本身就是一个富于诗意的题目,读完之后,又觉得人情物态都有一种春天的活力,山峦的气息,夜月的美妙,全诗物我交融,神完气足。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