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含义范文

admin
发布时间:
2023-08-01 22:06:57

导语:写景

健康教育的含义篇

为了澄清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首先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有个明确的界定。

综观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不断扩充变化的。为了正本清源,首先要了解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来源。

一、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来源

当代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来源于本世纪初在,

临床医学中产生的心理健康运动。心理健康运动,在世纪初,由美国人比尔斯(。。)提出。

此人原为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位学生。在读时期,比尔斯由于精神失常而被送进精神病院住院治疗,长达三年之久。由于当时的临床医学对精神病尚缺乏完备的认识,

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很不恰当的措施。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遭受了粗暴、残酷、痛苦的折磨及非人待遇。幸好由于不明的原因,比尔斯的病自然康复了。

比尔斯出院后,为了呼吁社会关注改进此类疾病的治疗,

于年出版了一本名为《一颗失而复得的心》(又译为《我找回了自己》),揭露了他在治疗过程中遭受到的非人待遇。

比尔斯的书问世后,得到社会各界深深地同情、关怀与重视,强烈要求医务界改进工作。

他在各方面的赞助与鼓励下,于年月在康涅狄克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协会,推动了他所倡导的心理健康运动。

该协会的工作目标是:①保护心理健康;②防止心理疾病;

③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

④普及关于心理疾病的正确认识;

⑤同有关心理健康的机构合作。

这五项目标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正确开展对心理健康疾病的防治。

在比尔斯倡导的第一个心理健康协会的推动下,

全美掀起了一个蓬蓬勃勃的心理健康教育运动。年成立了“全美心理健康委员会”。年,

出版了《心理健康》季刊,广泛宣传健康知识,

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在随后的年中,先后在加拿大、法国、比利时、英国、巴西、匈牙利、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相继成立了心理健康组织。年月,于美国首府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

到会代表包括中国在内有个国家,人。

在世界心理健康运动的推动下,我国在年于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健康协会。

因抗日战争于翌年爆发,全民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工作被迫停止。

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建立了全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我国直到年月,由北京安定医院牵头,重新举行了心理健康协会成立大会,

并在一些省市地区的卫生部门建立了心理健康组织。年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研讨会。

年月在北京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

简单回顾心理健康运动发生、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

心理健康问题,最初由改革临床医疗提出,随着这一运动的展开,

其工作目标、活动范围、参与人员不断扩大。目前的心理健康工作内涵,不仅限于不同人群中的心理疾病的防治,同时关注到怎样培养健全的个性,

以便能很好适应高度复杂而紧张的社会环境的问题。

心理健康的内涵,大大扩展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与作用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词,在我国又叫心理卫生,两者的含义是一致的。从上述心理健康运动的演变,

可以看到心理健康的含义是不断变更的。究竟什么叫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提出的,

两者均从属于”健康”这一上层概念。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首先要清楚什么叫健康。

健康指的是有机体的一种机能状态,一般指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

所谓机能正常又是什么意思呢?

依据生态学观点,指的是生态系统中,有机体与其环境(指与有机体发生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系统)能保持良好的适应。

所谓适应,指有机体与环境能保持适度的动态平衡。

适应作为一种机能状态,

具有复杂而多种多样性。

从性质上来说,有消极和积极之分;从层次上来说,则有简单和复杂、低级和高级之分。心理健康是人类个体对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高级适应状态。

所谓适应,实质上是有机体对环境影响的调节功能。心理健康则是人类个体对社会影响所作出的一种调节功能。通过以上我们对心理健康的实质分析,

心理健康一词的含义是富有弹性的。它可大可小,可宽可窄,这就是心理健康运动不断变化扩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狭义方面来说,心理健康就是运动初期提出的,

指对心理疾病的防治,使心理健康功能得以维护和发挥。从广义方面来说,心理健康泛指个体对社会的良好适应。

(二)心理健康的作用

。个人作用

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来说,

乃是事业成功之本,幸福之源,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因为从心理健康的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主体在面临来自环境的挑战时,能充分利用其心理机制的调节潜能,

作出适应性的行为和活动的抉择,

才能事业有成。人生在世,面临境遇的挑战,将是不断的。风雨人生路,

难得平安程。弱者常悲戚,

强者得生存。为人当自强,心理必健康。

这乃是处世之道。

只有心理上的强者,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事业越大,困难越多,

越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凛然不惧,作出良好的适应性行为抉择,

完成良好的适应性行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乃人生幸福之源。

。社会作用

社会是人群的结合体。

个人是社会生活的实体。心理健康的个人意义,同时意味着巨大的社会意义。

从心理健康的社会作用来说,乃是强国之本。因为人民乃国之根本,

只有全民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一切财富的创造才能有充分保证。

启迪民智,

历来都是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的强国之策。

我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优秀民族,在于具有勤劳、勇敢、好学、创新等特质,在于全民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全民心理健康,乃是国家兴旺发达之源,

富强之本。

健康教育的含义篇

【关键词】活体肝移植;供受体;健康教育干预

肝移植已经成为终末期肝病治疗的最后手段,但是供肝的缺乏制约了肝移植的进行,

活体肝移植的开展解决了这一问题,活体肝移植与传统的尸体肝移植比较具有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等特点,但是活体供肝具有来源广泛,供肝质量好,

术后排斥发生率低,

免疫抑制剂用量低,费用少等优点[]。

我院自年月至年月进行了例活体肝移植,

现将供受体的健康教育干预及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包括供体和受体各例,

受体年龄~岁;包括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例,肝豆状核变性例,

供体年龄在~岁,和受体的关系为侄子、外甥、母亲、儿媳或兄弟,以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健康教育干预组(试验组)。

.方法

.。调查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育,

试验组采用量化式的健康教育,对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饮食注意事项、正确服药知识、引流管护理、自我监测、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复查及就医、药物的不良反应、排斥反应的知识及满意度等。

根据问题的权重给不同的分,

每个问题个答案,分个等级计分,最后计算总得分,均由患者自行答题。本次发放问卷份,

收回份,回收率%。

.。供受体的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即住院期间进行供肝切除手术的相关知识教育,

以说教方式为主,患者可以随时向医务人员咨询,试验组采用量化式的健康教育,制定周密的教育计划,

由高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的教育,详细讲解选择活体肝移植的必要性,介绍手术前需要做的检查和化验、注意事项及对手术的配合、行为训练的内容,

以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各种管道的护理和观察、并发症的预防、正确服药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出院指导及后期随访等,介绍成功的病例与之交流,同时做好心里疏导和心理支持,并发放自制的手册,在患者出院前,

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

进行效果评价。

.统计学分析应用.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组供体住院时间、住院费、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差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组受体住院日、住院费、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差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

表组供体住院时间、住院费、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差异情况比较表组受体住院时间、住院费、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差异情况比较

讨论

.健康教育干预在活体肝移植供受体的护理中存在必要性,肝移植手术复杂、时间长,术后受体恢复健康延长生命,供体安全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同时提高移植患者的生存质量,

都离不开护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具有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的治疗作用[]。

.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成本,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的实施,

试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因是制定了细致周密的健康教育计划,对活体肝移植供受体从入院到出院,

从生理到心里,并且采用口头、发放手册和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美国医疗协会调查显示,每花美分于患者健康教育服务上,

就会节省美元的医疗费用。

.有利于肝移植供受体掌握健康知识,

护理的职能不是护士单方面的照顾患者,而是“研究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其中一层含义是“研究”,即评估、了解患者的情况确立诊断,

制定计划的过程;另一层含义是“帮助”,

则是护士与患者互动的过程,即指护士要教育和指导患者矫正病态行为,更重要的是要患者领悟并主动参与[]。

通过对活体肝移植供受体有计划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使患者参与进来,更有利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由表和表可见供体和受体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优良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通过对活体肝移植供受体的健康教育干预,一方面调动了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护患的沟通机会,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健康知识的传播技能,保证了将健康教育贯穿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本研究结果可见供体和受体健康教育满意度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通过本项研究设计出活体肝移植供受体的健康教育理论,制定出针对活体肝移植供受体患者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及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

,

。:’。,,

:?。

黄津芳,刘玉莹主编。护理健康教育学。第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宋艳华主编。精神障碍护理学。第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健康教育的含义篇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

【关键词】性教育;

目的;方法;学生保健服务

性健康教育,

是关于人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潜力发展的教育,它不仅向受教育者传授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和性卫生知识,而且要进行性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法律规范的教育,使人们获得性科学知识,摆脱性无知,

使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做人。目前小学生性生理发育普遍提前,他们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开始充斥着大量有关性的信息,天真的儿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性问题,

产生性困惑,这给小学教育提出了严峻的问题。

当今我国很多城市已在小学高年级开展性健康教育,有些小学也在中低年级尝试着进行性健康教育,但总体看,

我国小学性健康教育没有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教育大纲,

没有一个规范明确的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零散,

缺乏系统性,导致小学性健康教育严重滞后于学生性生理、心理发展需要。为此,

笔者对小学性健康教育的理念、目标、原则、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力求有益于现阶段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开展。

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只要有教育行为发生,就一定有教育理念在起作用[]。

”任何教育行为都是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

即所谓理念指导行为。开展小学性健康教育,要秉持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及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发展思想。

小学性健康教育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成为伴随学生成长的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

应坚持以育人为本,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适时适度地向学生提供符合其认识水平的、科学的、完整与全面的性健康教育;使受教育者摆脱性无知,

避免不良性信息的影响,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做健康快乐的人。

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原则

正确的原则来源于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小学性健康教育原则是小学实施性健康教育的行为指南,

要符合学生身心发育规律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综合性原则小学性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做人的教育,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应根据学生成长和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

从性健康教育的角度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道德与价值观的综合素质教育。

.科学性原则小学性健康教育要求教育者能够注重学生性生理发育、性心理发育的客观规律和特点,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性教育,使性健康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关注个别差异,

体现教育的科学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小学生性生理发育时间普遍提前;伴随社会发展,

性角色的行为规范也在变化,这些变化对儿童性心理的形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小学生会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产生新的性问题。

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要随着上述变化而有所变化,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小学生的性教育。

.系统性原则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安排。

要注意对性生理、性心理和性卫生知识,识别不良信息、自我保护及异性交往、社会主义的性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等方面由浅入深,形成系统的教育内容。

.尊重性原则尊重性原则是要求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

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通过建立信任来对小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使学生做到自我要求、自我反思、自我调节。

.整合性原则小学性健康教育的整合性体现在个方面,其一是学校教育的整合性,其二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性。

学校性健康教育的整合性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多个环节,学校性健康教育要与学校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以及一些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要将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育活动相结合,

发挥学校整合教育性。学校性健康教育还要注意与家庭教育结合,

重视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使儿童少年性健康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整体。

小学性健康教育目标

.总目标教育目标可以认为是一种预期的教育效果,能反映出学生在认知、情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变化。通过教育目标的制定,使其成为教学与评价的指南。

教育目标实施过程是具体实践其教育观念的过程。

小学性健康教育总目标在宏观视野上应着眼于小学生终生发展,应把小学性健康教育确立为以建立科学的性价值观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学校通过有计划地开展性健康教育,从性德育、性智育、性体育和性美育几方面对小学生进行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态度、性价值观、人际交往能力、品格塑造以及责任教育。从性的角度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

使学生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做人,走好健康人生的关键一步。

.各学段目标小学阶段学生身体从幼稚型向成熟型变化,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伴随着性生理发育,性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

行为的社会化加速,这一系列变化警示教育者,小学性健康教育要依据小学生身心的发展和人格发展需要来确定适合其年龄认知特点的、具体的性健康教育目标。

.。学段一(一~二年级)()性生理及卫生知识。认识人体基本部位并掌握各部位名称,了解生物繁衍的初步知识。()性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

了解适当的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认同性别角色,初步学习表达意愿与家人和谐相处的方法,

初步理解爱的基本含义。

()社会性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了解隐私,

理解人对隐私的需求,建立尊重他人的意识;了解性侵害;

树立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初步了解身体的隐私部位;初步掌握单独与人交往时性的自我保护技能。

.。学段二(三~四年级)()性生理及卫生知识。了解人生命诞生的基本过程;

了解相貌和身体特征的遗传现象;了解个人卫生常识;身体健康知识,自我保健与营养知识。()性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

悦纳自己的体貌;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学习自身性角色的内容;初步掌握做决定的方法、过程;初步掌握交朋友的方法;

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及感情表达方法。

()社会性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了解每个家庭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的社会规范;

初步理解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体谅、合作与付出的意义;初步理解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含义;初步理解友谊和爱的含义。()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和性态度。

认识性器官是个人隐私,

需要保护和尊重;学习对所喜爱异性合理的表达方式以及面对异性喜爱的回馈方式;掌握对社会媒体性信息的初步鉴别标准,

建立在教师及家长帮助下拒绝不良性信息的自控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

了解性侵害的主体特点,初步掌握与陌生人交往的方法;提高防范性侵犯的意识和能力。

.。学段三(五~六年级)()性生理及卫生知识。初步了解两性生殖器官的功能、发育特点和相关保健知识;

增强小学生在性健康方面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性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

了解其成长阶段性心理特点和自我调适方法;悦纳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了解男孩女孩两性的心理差异,加强男女生之间的理解、沟通、合作与互助的意识。

了解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

初步掌握化解与朋友、老师、父母矛盾的方法。

()社会性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认识本年龄阶段正确的性角色内容和性角色的行为规范;理解好男孩与好女孩的内涵,学习适合本年龄段与异性交往的方法与礼仪;

学习把握对成年异性偶像的关注尺度。()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和性态度。初步理解性器官在人生中的意义和如何保护等,进而知道自己和异性对此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学习进入青春期异性交往中,

爱、尊重和责任等的新含义;

初步掌握分辨性知识和不良性信息(非科学的性信息)的标准,并在老师家长帮助下建立拒绝不良性信息的意识。()树立符合年龄特点的性审美观。理解性别美的内涵;懂得欣赏和塑造身体健康美、性别美;

能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征、性别特征的服饰;保持心灵美与形体美的统一。()自我保护能力。

了解性骚扰与性侵犯常识,提高预防意识,初步掌握防范性骚扰及保护自己的方法,以及遇到性侵犯时的求助与救助的途径和方法。

()艾滋病及预防。初步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培养预防艾滋病意识;

懂得关爱和尊重艾滋病患者。

小学性健康教育内容

性健康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

已形成了有内在逻辑的内容体系。小学性健康教育内容同样有其系统性,

笔者认为小学性健康教育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

.性生理方面男女两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发育特征(第一性征);

受精与胎儿的发育;性机能的发育、表现及卫生;青春期概念,第二性征的出现及保健措施。

.性心理方面悦纳自己的性别,正确面对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反应,正确对待性意识,了解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性道德与社会方面性的社会属性,

性角色差异及其社会行为规范,社会的性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友谊友爱的意义,与异性交往方法与礼仪,尊重异性、尊重他人、尊重自我,

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

对人和事的观察分辨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避免受到性伤害,

防止性骚扰,正确辨别媒体有关性的信息的方法,能科学坦然地看待性,

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性审美方面身体健康知识,自我保健与营养知识,

性别美的欣赏和塑造,适合年龄特点的着装美,心灵美与形体美统一。

.艾滋病教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对艾滋病人的关爱意识。

小学各学段性健康教育内容

小学性健康教育各学段的教育内容制定,

不仅要符合小学儿童认知特点和心理发育特点,注意教育内容的阶段性,

还要注重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系统的教育内容会提高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学段一(一~二年级)人体基本部位及名称(包括两性外生殖器官:外阴、阴茎);生物繁衍后代的方式(植物、动物);适当的表达情绪的方法;与家人的相处方法,对爱的理解;

认同性别;互相帮助与合作;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尊重他人隐私,

基本的求助方法;与人交往的方法、交往中度的把握(在父母不在情况下,与邻居家大孩子、与父母的同事和邻居家的大人单独相处时,要注意的礼貌、举止、方法和环境)。

.学段二(三~四年级)生命诞生的基本过程(受精、胎儿发育及分娩过程);相貌和身体特征是遗传的结果,

悦纳自己的体貌;个人卫生常识(身体、特别是男孩女孩的外阴卫生);友谊、友爱的意义,交朋友方法;做决定的方法、过程,

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含义,

责任意识;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体谅、合作与付出;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的社会规范;家庭的组成,

每个成员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

与父母的沟通方法及感情表达方法;身体健康知识,自我保健与营养知识(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对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性、食物中外来激素对发育的影响);与善意帮助自己的陌生人相处的方法和尺度;

单独与陌生人的交往方法(对待问路人、学校周边推销食品的人、独自在家时找父母的人等等)。

.学段三(五~六年级)两性生殖器官的基本功能;身高增长情况,生长加速原因,

青春期概念,第二性征;女性月经及经期卫生保健常识;男孩遗精生理现象;

男孩、女孩两性的心理差异,男孩与女孩之间的理解、沟通、合作与互助;

好男孩与好女孩的内涵,性别美的内涵;男孩、女孩形体美与适合自己年龄特征、性别特征的服饰美;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调节情绪的方法,化解与朋友、老师、父母矛盾的方法;与异性交往的态度、方法与礼仪。

小学性健康教育实施途径、方法及保障机制

小学性健康教育应视为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与学科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体现在小学教育的多个环节中,其教育形式、方法要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灵活多样,但这并不影响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途径学校要通过学科教学(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和学校其他教育形式(班会、队会、校会、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午间广播等)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在艺术、语文等课程中要注意挖掘和渗透与性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性健康教育还要注意与学校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方法在学校性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讨论、情景模拟表演、游戏、实践体验、小课题研究、拓展、访谈等活动,

使学生在各种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在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在能力和方法上得到提高。

学校要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建立教育档案、咨询热线、少男少女信箱、咨询室,

积极开发和建设性健康教育的教学课件、教学图文资料、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同时,要注意挖掘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青少年科技场馆、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及校外人力资源),

增强小学性健康教育实施效果。

.保障机制学校要把性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的教育和教学计划中,教师全员参与。

学校要注意将性健康教育教学、性健康教育环境创设、性健康服务提供有机结合,以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达到“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做健康快乐的人”的目标。

小学性健康教育的评价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教育活动实现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

但有可能取得)价值作出判断,以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现代教育评价已将评价的“衡量”作用拓展为“衡量”、“促进”、“改进”等多重作用。

小学性健康教育的评价就应秉持现代教育评价的思想方法。

.学生评价

.。评价理念小学性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因此,性健康教育的学生评价应是发展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在有关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提高程度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评价主体和指标应该是多元的,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

.。评价内容小学性健康教育评价内容应落实到评价学生在与性有关的、符合其年龄认知特点范围内的知识、习惯、能力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情况等方面。即:评价学生性知识了解和掌握程度、与性有关的卫生习惯及健康行为养成情况、科学的性态度形成情况、性价值观树立情况、作为社会成员和家庭成员责任意识养成情况、符合性角色的行为规范养成情况、在社会中处理与性有关的人际交往能力水平、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水平、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水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等。

.。评价主体与形式性健康教育的学生评价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及家长评价相结合。性健康教育的学生评价形式要多样化,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学生互评、学生学习成果宣传展板、家长评语、教师评语等。

.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对提高小学性健康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性健康教育的教师评价主要落实在教师对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整体认识;教师在性健康教育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的能力和实效;教师在小学生性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运用的教育方法和学生评价方法三大方面。

.学校评价学校评价是落实小学性健康教育的保证。

小学性健康教育学校评价应侧重于学校落实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状况及学校性健康教育的管理两方面。

.。学校落实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状况整体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安排、教学安排、师资安排、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校性健康教育的管理教师教育教学的落实情况及效果检查、教师培训、家长培训等。

讨论

“在性方面,一切知识的获得、观念的形成、情感的培养、行为的约束、道德的养成等等,均需要系统全面的专门教育――性健康教育”[]。

现阶段我国在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面临着许多阻力和困难。重要的是缺乏政策的引导和统一的性健康教育大纲。可喜的是目前关于小学性健康教育内容,在教育部年月日颁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有所涉及,这首先是表明了教育行政决策部门的态度,

这对在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有着极大的推动和引导作用。由于是健康教育大纲,

因此关于性健康教育只涉及性生理卫生及保健知识,

缺乏系统和全面的性健康教育内容。学校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首先应将青春期性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其次,要重视性教育课程建设,目前最急需的是出台性教育大纲并选编教材以及开发性教育教具等。

”[]要保障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

必须有政策指引和教育大纲指导,小学性健康教育有了政策和统一的大纲,

各地区就可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儿童生理心理发育情况,按照大纲的要求编制性健康教育教材,使小学性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代序)。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李鹰。青少年性教育。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魏彦红。论我国青春期性教育策略体系。中国学校卫生,,():。

健康教育的含义篇

一、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

也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还包含着各种丰富的心理因素信息。

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体验并内化为自身品质。

。文本对话,

找寻渗透点

在教材中捕捉心理渗透点,

是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字、思想兼美的课文。其中不少课文都蕴藏着心理健康渗透因素。如: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的课文有《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荷花》、《海底世界》等;

教育学生不怕困难、锤炼其意志的课文有《群鸟学艺》、《一定要争气》、《爱迪生》等;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的课文有《自己去吧》、《两只小狮子》、《小白兔和小灰兔》等;帮助学生排遣嫉妒情绪的课文有《校园里的画》、《争吵》等;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课文有《称赞》、《蓝色的树叶》、《纸船和风筝》、《会摇尾巴的狼》、《一次成功的实验》等;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的课文有《陶罐和铁罐》、《从现在开始》等;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课文有《美丽的小路》、《司马光》、《小伙伴》等。

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角度、多侧面的,往往有几个方面的教育作用,教师要根据实际,

有所侧重。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

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时是潜在的,它深深地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不像思想品德教材那样直述。因此,我们必须吃透教材,

准确地找寻到文章中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拓展延伸,发掘渗透点

有些教材所包含的心理教育因素不明显,需要拓展,

如小学语文教材中《西门豹》一文。该文主要表现了西门豹的聪明才智,教师可结合当时西门豹身处的环境、面对的人物,加入“评一评”的环节,

带领学生挖掘出西门豹勇敢、机智聪明的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

二、因文而异找好教育切入点,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不同的课文,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也不同,教师要注意因文而异,

找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课题切入

有些课文的课题就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浓缩,以此为切入点,

可以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如:《给予树》中的“给予”就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浓缩,

教学时我们可以围绕“给予”提以下问题:什么是给予?课文里谁给予谁什么?他是怎样给予的?让学生学习课文,

使学生知道“金吉娅在圣诞夜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明白“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的道理。

。情节切入

有的课文情节令人百感交集,

荡气回肠。教学时可以此为最佳突破口,

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当学到青年人在地震中做骨髓抽取手术,“针头向皮肤刺去,

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皮肤里脱落,

那位年轻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情节处,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让其体会病床上的年轻人的心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以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词句中切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总是以字、词、句、段为载体,蕴含其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

形象思维能力占优势,往往只注意词句的表面含义,

忽视潜藏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师可以通过赏词析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让其体会词句的深层含义。其实剖析词句的过程本身也是对学生专注耐心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所以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

总之,教学是一个非常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过程,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更需要我们去探索,去

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心理健康渗透的过程是随机的,像春雨润物。只有不断地开拓进取,才能开辟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片天地。

健康教育的含义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里健康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说到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要求,通过对所有人的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养人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健全的个性,

增强其面对未来可能受到心理冲击的适应力,促进其健康发育的过程。简言之,

就是认知、情绪、意志、个性、人际关系等心理内容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是以开发人身心潜能,完善和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有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采取正面说服、榜样示范、表扬激励、实际锻炼等方法,侧重对人思想品德的提高、塑造上,以实现社会和国家规范人行为的要求。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分析

。二者的区别。长期以来,许多人把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混为一谈,往往过分强调政治因素,

把人的一切问题都说成是思想觉悟和政治观念问题,在教育中只重视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而忽视了人的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二者是有严格区别的。

首先,

理论基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以认知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学的理论。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其次,工作原则不同。心理健康教育遵循保密原则和“价值中立”立场,旨在帮助人认清事实,澄清其价值体系中的矛盾,

让人对自己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而思想政治教育则要坚持公开原则和价值导向原则,对人的思想言行做出立场鲜明的评价、教育和引导。

第三,工作角色定位不同。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与人常以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出现,工作者扮演着扶持者、支持者的角色,起催化的作用。

。二者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又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在教育内容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渗透的。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的社会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又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础。

其次,

在教育目标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致的。它们都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都是帮助人排解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优化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

促进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不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

围绕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在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功能互补的原则上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在教育内容和目标上的有机结合。

。在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网络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

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关系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表明,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难点”和“焦点”问题。

。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可以调适自己的心境及各方面行为。二是情绪不够稳定,频繁产生剧烈的起伏波动。

三是意志力脆弱,缺乏克服困难、直面挫折的勇气和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

先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则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实际上,人中表现出来的很多问题,

往往是不能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一条途径解决的,它内在要求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亟须改进和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在实践中,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起来,既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

鉴于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亟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近年来,

在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

但从总体上讲,

与形势、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这就需要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各级领导进一步重视这个问题,为改变心理健康教育滞后的现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证。

健康教育的含义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品质素质教育

健康是一个宏观概念,

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部分,

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基础的含义,如同身体没有疾病是身体健康的最根本条件一样;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义,

它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一、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

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效率。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年级的升高,对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都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

学习成绩比较差,往往被社会、家长所忽视,长此以往,学生极易形成自卑、浮燥、厌学等一系列心理行为,如任其发展,

将会严重影响学生成长和进步。这时,

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协助学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提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品质、道德品质的完善。

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是社会道德意识内化为个体意识的过程,它受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

也受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自身知识经验积累的影响。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同时,他们的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也会稳步提高,

个体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便于接受正确的引导,从而逐步具备积极的道德取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能有效地预防中职学生违法犯罪。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数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是学生人格形成和与生活相适应的关键期,由于进入职业学校后,有一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生活闲散,

沉迷于网吧、酒吧,尽力寻求生活的刺激,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一旦心理失衡就会产生自卑、嫉妒、逆反、暴躁等不良心态,一些偶发的事件和不思后果的行为极易在这些不良心态的作祟下发生。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预防学生犯罪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调查显示,

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不少学生经常处于焦虑、抑郁之中,在行为上经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厌学、情绪不良、承受挫折的能力差,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中职学生尤为突出,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致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动力。

其一,受传统的人才教育观和旧的思维模式的影响,职业高中的学生出现不良情绪、不良习惯时往往被认为是与生俱来,不被重视,

这是当今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阻力。其二,有些学校可能也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心理咨询并不等于心理健康教育。它不能代替学校中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如果缺乏这种远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然缺乏动力和正确的方向。

。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法的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必要的桥梁和依据。

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只重视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程,

很少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相对系统的内容,也缺乏固定的时间保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经常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没能扎实地开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材教法的建设。如果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沿袭旧的文化课的教学模式,

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

是深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班级是贯彻学校方针政策和开展各项活动的基层单位。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建设者,

是思想工作的先导者,他们直接与学生交流思想,

最能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他们是发现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一位“医生”。所以,班主任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在班主任工作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将会使班主任的班级工作更加生动、有效。

要把工作落到实处,还需要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使他们能进行个案咨询、分析和记录,

真正担负起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同时,

学校应建立以校长为龙头,

以班主任为主力军,以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以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

。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

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学会自身保健的方法。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

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

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

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

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并通过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开设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

。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

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

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

如程序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等课程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语文教学中可要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体育课可安排挫折教育,

增加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锻炼意志力。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

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培养职业兴趣、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淡化被动受教,培养自主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源复杂,

大部分为行为不良学生,

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自主能力较差。因此,

应特别注意帮助其形成自主能力,侧重于引导,鼓励,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帮助他们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注意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理性、自制性都还不够成熟,许多心理障碍表现都与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

因此,对其进行调节时特别要注意行为习惯的训练,

用严格的纪律制度规范其行为,

帮助其一步步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健康教育的含义篇

关键词体育弱势群体高校健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针对我区高校中部分身有疾患、伤残的特殊学生群体,

以及一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自身运动能力低下、肥胖、体弱、心理素质差等原因而易形成学习障碍的体育弱势群体现状,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体育健康教育,

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身心健康得到保证,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逐渐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现状分析

为贯彻实施国家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通过对我区高校体育弱势学生对健康的认识以及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情况、生活方式的选择与科学的参与锻炼、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的学生不知道健康的真正含义;

%的学生健康意识差;%的学生缺乏现代人的健康观和保健意识;%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是为了拿学分;

%的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在于怕出丑;

%的学生了解少许的保健知识,对自我保健、健康评价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和疾病康复知识的了解不全面,远不能满足自我保健的需求,以及将来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保健需求。

此外,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普遍欠缺对健康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运动技术技能知识的传授比例失调,也是造成这部分学生健康知识缺乏的主要原因。

三、对体育弱势群体实施体育健康知识教育的意义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奠定体质基础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体质好坏将关系到一生健康的优劣。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只对其进行体育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教育远不能满足将来的需要,更不能够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对体育弱势群体尤为重要。

对健康知识的传授就是让学生明确健康的完整含义;克服自卑心理;知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手段和措施以及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对增进健康有益;同时,

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自我保健。对学生实施有效、长远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解决学生终身运用的问题意义重大。

四、实施体育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紧紧围绕提高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两个重点,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体育和健康教育进行整合,在已开设保健课的基础上,

增加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健康知识教育的比重。使学生在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学习一些体育健康与保健知识,使体育教学内容既有身体锻炼的手段,

又有健康锻炼的基础理论和健康生活的科学方法。对健康知识的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坚持以传授健康知识为主线,注重健身方法的学习和培养学生自我保健意识的能力。

提高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学习自觉性,通过有效锻炼方法,

从而提高他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技能,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力求促进素质教育和体育课程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把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体育当中,

使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学校教育真正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建立健康教育实验室。

实验室是能够提供学生进行自我保健和提高保健意识的重要渠道,集体育健康教育、保健、恢复及伤残康复于一体,便于学生学习和进行具体的操作实践。

教师可利用有关健康知识教育图版、仪器、操作设备和实验训练的空间,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活动。使学生可以通过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了解自我,在掌握健康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的保健康复知识,

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实验室的建立可以在保证健康教育的同时,发挥出结合学生个体身体状况而进行的健康咨询作用。从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在实验室充分体验到保健康复的益处以及健康指导。

促进学生自愿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促使体育健康教育在如下方面发生质的变化。

。健康理论知识的传授由抽象的讲解向理论与直观教学的方向发展,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知晓影响健康的因素和预防方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关注健康、增进健康变为自觉的需要和行动。

。仪器设备作为健康教育的载体,

能够使学生真切的感悟和理解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健康的基础在于各个器官系统协调、健康的运行,真正了解健康的含义,

了解自我,为增进健康提供了发展平台,学生必将更加重视良好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在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的基础上,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自我保健能力的培养,康复方法的掌握上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健康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增强其自觉性和主动性,

增强学生实行躯体上的自我保护、行为生活方式上的自我控制、实现心理上的自我调节、人际关系上的自我调整,实现身体健康目标。基本满足健康知识的掌握和保健、康复实践能力运用的需求。

。满足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协调、健康发展的需求。

(三)建立完善的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教学管理体系

制定专门的针对弱势群体学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安排;

定期给予体质健康测试、指导;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人体育锻炼方案;

制定弱势群体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因材施教;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提高;

注重和加强保健课教学,使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能够挖掘体育教育的作用。

。转变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体质健康测试从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使学生清楚了解自身体质与健康状况和变化程度,

让学生看到前途、体验成功,获得情感、强化态度,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设定自己的锻炼目标,有计划性地选择锻炼策略和锻炼方法。

。建立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档案。

记录下学生每一年度的健康状况,在进行健康检测的基础上,

对学生的健康水平进行评价,提出解决健康状况的运动处方,指导学生进行处方锻炼,

学会提高运动能力的方法和检验评价身体健康水平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进行健康状况的差异性分析。对学生个体每一年度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得出学生的整体健康状况,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锻炼,

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四)提高教师对健康教育知识水平。

熟练的掌握健康教育的知识体系和教授方法。

能够在教会学生进行锻炼的技术技能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正确的评价自身的健康状况,

区分锻炼方法的优劣影响,进行适时医务监督。选用科学合理的适合自身身体状况的锻炼方法和手段,增进体质健康。

五、结论

(一)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作为体育教育的特殊对象,体育健康教育应该受到关注,重视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对健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只有将健康教育同技能的学习紧密的结合起来,将《标准》检测评价与研究同健康教育实验结合起来,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了解、自我评价、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平台。

(三)贯彻“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大纲和选择科学、合理、可行的教学内容,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综上所诉,健康教育才能够真正成为未来健康教育的主线,

使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健康教育真正步入学生的学习、社会和锻炼当中。

参考文献:

[]沈谊,周挺进,彭立刚。高校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四川体育科学。():-。

健康教育的含义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问题;建议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才的关键,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生活、学习、交友等实践活动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学生顺利、健康成长的关键。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它注重通过主体性活动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进而在分享交流中领悟、探究、实践,

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学校及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忽视学生体验等方面问题的存在,阻碍了课程的顺利开展。为此,

我们学校及相关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活动课的实效,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真正含义

在实践中,心理教育活动课被冠之“学校心理课程”“心理辅导课程”“心理教育活动课程”等名称,

这些名称不同,但基本意义是一样的,并且实际运用中,

还可以赋予不同的内涵。

心理教育活动课,

可以利用其他教育形式展示其自身的特点,

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心理教育的实效。

二、心理健康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学校及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随着国家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学校逐渐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开课不足,

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教育室,教师大多没有专门系统地学习心理辅导知识,大多以兼职为主。

。课程设计不合理

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手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式单一、设计上不适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

配备了任课教师,但是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有的学校甚至只是为满足一时之需,如应付检查、评比、达标等活动。

。课程没有结合学生特点,

学生心理体验不足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心理教师通常在课堂内容中加入若干有趣的活动。由于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缓解一下压力,

放松一下心情,学习热情大幅度高涨,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但是学生高亢的情绪只停留在活动本身带来的乐趣,并不能体验活动的目的和真谛,

感悟不到价值所在,从而也唤不起学生对主题内容的思考。如,

在课堂中,心理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活动之后,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活动的感受或体会。

三、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一些建议

。增强教育意识,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学校要从领导到教职工都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设计合理化的活动课程

设计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它不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

而是能有效地解读学生实际心理问题、困惑的课程。如,我们可以开展角色扮演课程,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以一种类似表演的方式展示某一角色相应的行为特点和内心感受,使其认清角色的理想模型,从而增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学生心理或行为方面的问题,

以达到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目的。

。强化课程中的学生体验

体验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核心,能够引起学生心理体验的活动才能让活动课焕发光彩。只有激发学生心理体验的健康教育课程才会是有效的课程,学生产生体验后才能产生内驱力,

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用活动课程的体验去矫正自己的心理认识和行为。

如,采取问题探究式活动课程,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做好相关的调查,分析本校、本班学生有哪些心理认识上的问题和困惑,或者有哪些行为上的偏差。

这样课堂上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思索,探究自己的困惑,最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发挥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而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手段的活动课,应该关注学生真实的心理体验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

并且切实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活动课程,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赵兴万。如何提高心理活动课的实效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王心红。福州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盛文娟。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甘肃教育,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