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滕王阁序》】

admin
发布时间:
2023-03-16 13:20:23

导语:写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原 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①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居④则曰:‘不吾知⑥也!’如或⑦知尔,则⑧何以⑨哉?” 子路率尔⑩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注 释] ①以:由于。(一)日长乎尔:比你们年长一点。乎,于,比。尔,你们。③毋(wú)吾以也:即“毋以吾也”,不要因为我这样就不肯说了。以,认为。④居:平时说。居,平时。⑤则,就。⑥不吾知:即“不知吾”。没人了解我。⑦或:有人。⑧则:那么。⑨何以:怎么办。⑩率(shuài)尔:轻率地。尔,形容词词尾。(千)乘(shèng)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摄乎:夹在。乎,于。()加之以师旅:即“以师旅加之”,把战争加到它头上。师旅,军队,这里借指战争。()因之以饥馑(jǐn):即“以饥馑因之”,因,继,接着。饥馑,荒年。饥,缺粮。馑,缺菜。()由也为之:我去治理它。也,句中停顿。为,治理。()比(bì)及:等到。()方:规矩,指礼义。()哂(shěn):冷笑。()方:方圆纵横。()如:或者。()足:使……富足。()如:至于。()以俟(sì)君子:“以之俟君子”的省略。俟,等待。君子,这里指比自己高明的人。()宗庙之事:指宗庙祭祀的事。()如:或者。()会同:同别国盟会。()端章甫:名词用如动词。穿上礼服,戴上礼帽。端,古礼服名称。章甫,古礼帽名称。()相(xiàng):赞礼者,司仪。()鼓:奏。()希:同“稀”,指弹瑟放慢,声音稀疏。()铿(kēng)尔:铿的一声。尔,象声词词尾。()舍:放下。()作:起,这里指挺起身。()异乎:跟……不同,乎,于,跟。()撰:著作,这里指说的话。()何伤:有什么妨碍,有什么关系。伤,妨害。()莫(mù):同“暮”。()冠(guàn)者:成年人。古时男二十以上行冠礼,表示成年。()童子:少年,指加冠以前的男孩。()乎:在。()沂(yí)水名,在山东东南,经流江苏北部入黄海。()风:名词用如动词,吹风,乘凉。()舞雩(yú)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原是祭天求雨的地方。()喟(kuì)然:长叹声。然,形容词词尾。()与:同意、赞许。()后:名词用如动词,后走。()夫(fú):这,那。()亦:副词。仅仅,只是。()已矣:罢了。()为国以礼:即“以礼为国”,状语后置。意思是要以礼治国。()让:谦逊。()唯:难道。()邦:国家。()与(yú):通“欤”,吗。()安:怎么。()孰:谁。()大:指大相。 [译 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大一些,(可)不要因为我年长些就不敢讲话呀。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要怎么样呢?” 子路轻率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大国之间,(外有)军队侵犯,(内有)饥荒相随,让我仲由去治理它,等到过了三年,就可以使百姓英勇善战,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问)“冉求,你怎么样呢?”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让我冉求去治理它,等到过了三年,可以使百姓丰衣足食。至于使这个国家修明礼乐,(只好)等待君子来做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呢?” (公西赤)回答说:“(治国的事)不敢说能做到,但是愿意学习学习。祭祀宗庙时,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穿上礼服,戴上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唱礼的。” (孔子接着问:)“曾点,你怎么样呢?” (曾点正在弹瑟。)弹瑟的声音稀疏下来,铿的—声(就停止了), (他)放下瑟挺起身说:“我和他们三个人的说法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只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装已经做好(穿上了),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洗个澡,再到舞雩台上吹风乘凉,一路上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道:“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道:“这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只不过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老师为什么笑话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靠的是礼义,他的话不谦逊,所以我笑话他。难道冉求(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说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有宗庙的祭祀,有同他国的盟会,不是诸侯国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的,那么谁又能做大的赞礼人呢?” [鉴 赏] 这是一篇用对话叙事的杰出散文,是《论语》中颇富文学色彩的一章。它以孔子启发大家言志开始,以弟子们各言己志展开,最后又以孔子的评价结束。 文章首先交代对话的人物以及孔子如何启发在座弟子各言其志。“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短短数字不但传神地表现了身为师长的孔子的谦和以及与学生平等关系,而且起到了打消顾虑、营造融洽气氛的作用。 接着记述四个弟子坐而言志。言谈虽简短,个性却极鲜明。写子路:一个“率尔对曰”,反映了子路坦率、直爽的性格。但“其言不让”,可见他志存高远,自信有余而谦逊不够,所以对他的答话和态度,孔子 “哂之”,这一“哂”中既含有善意的理解,也含有适度的批评。 所有这些,冉有和公西华自然看在眼里,所以他们的答话一个比一个谨慎,说话都很委婉,尤其是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他的自信深含而不露,与子路的性格正好相反。他们两人虽然志向大小不同,但都能符合孔子“为国以礼”的要求。 在四位弟子中,曾皙的表现最出色。他一边听着他们的对话,一边在随意地“鼓瑟”,当老师问到自己时,“铿尔,舍瑟而作”,十分从容,胸有成竹。他并不直接说出自己的志向,而是先强调自己的想法“异乎三子者之撰。”一个“异”字,既说明他的见解必然超群出众,又顾虑别人认为他故意标新立异。所以他的志向是在老师的又一次鼓励后才说出的。他的答话,既没有子路的自我炫耀,冉有和公西华的刻意谦虚,也没有对自己未来的地位和政绩的直白。而是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人们生活得悠闲自在,摆脱了种种的精神压力,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不正是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德治和教化的观点和儒家以礼义治国理想的体现吗?难怪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文章的第三部分,写孔子对前几个弟子的评价。子路的答话“不让”,要想治国,本身都不谦虚谨慎,又怎能做到是孔子所要求的“为国以礼”呢。冉有和公西华虽然说话都很委婉,含而不露,但可以看出他们对诸侯国的大小,职位的高低难以释怀,又怎么能一心治国呢? 全文结构完整,对话简洁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开先秦以对话叙事的散文之先河。

《滕王阁序》

唐·王勃 豫章①故郡,洪都②新府。星分翼轸③,地接 衡④庐⑤。襟三江⑥而带五湖⑦,控蛮荆⑧而引瓯 越⑨。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⑩;人杰地灵,徐 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 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 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 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 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 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 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 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 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 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 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 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 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 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 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 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 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 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 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 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 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 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 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 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 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 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 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 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 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 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 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 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注释】①豫章:滕王阁在今江西南昌。南昌,为汉豫章郡治。 ②洪都:汉豫章郡,唐改为洪州,设都督府。 ③星分翼轸(zhěn):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 “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 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④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衡阳)。 ⑤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 ⑥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 ⑦五湖:南方大湖的总称。 ⑧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⑨瓯越:古越地,今浙江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永 嘉)。 ⑩“物华”二句: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 气照射,据说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人寻找,果然在丰城(今 江西丰城,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出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 剑入水化为双龙。 ()“徐孺”句:据《后汉书·徐稚传》,东汉名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 接宾客,惟徐稚来访时,才设一睡榻,徐稚去后又悬置起来。徐孺,徐 孺子的省称。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当时隐士。 ()俊采:指人才。 ()台隍:城台和城池。 ()枕:倚,据。 ()夷:古代称少数民族为夷,这里指上文所说的蛮荆、瓯越之地。 ()夏:古代汉族自称夏,这里指中原地区。 ()都督:掌管督察诸州军事的官员,唐代分上、中、下三等。 ()阎公:名未详。 ()棨(qǐ)戟:外有赤黑色缯作套的木戟,古代大官出行时用。这 里代指仪仗。 ()宇文新州:复姓宇文的新州(在今广东境内)刺史,名未详。 ()懿:美好。 ()襜(chān)帷:车上的帷幕,这里代指车马。 ()十旬休假:唐制,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一日,称为“旬 休”。 ()腾蛟起凤:《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 露》。”又:“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 ()孟学士:名未详。 ()紫电清霜:《古今注》:“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剑六,二曰紫电。” 《西京杂记》:“高祖(刘邦)斩白蛇剑,刃上常带霜雪。” ()王将军:名未详。 ()宰:县令,这里指交趾县的县令。 ()出:过。 ()维:句中语气词。 ()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 九月。 ()潦(lǎo):蓄积的雨水。 ()俨:同“严”,整齐的样子。 ()骖ໞ(cān fēi):驾车的马。 ()上:高。 ()崇阿(ē):高大的山陵。 ()帝子、天人:都指滕王李元婴。 ()飞阁:架空建筑的阁道。 ()流:形容彩画鲜艳欲滴。 ()丹:丹漆,这里形容彩绘。 ()临:从高处往下探望。 ()汀:水边平地。 ()凫:野鸭。 ()渚:水中小洲。 ()桂、兰:两种名贵的树,这里是形容宫殿的华丽、讲究。 ()披:打开。 ()闼(tà):小门。 ()甍(méng):屋脊。 ()闾阎:里门,这里代指房屋。 ()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 ()舸(gě):《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 ()青雀黄龙:船的装饰形状。 ()舳(zhú):船尾把舵处,这里代指船只。 ()销:通“消”。 ()霁:雨过云散。 ()彩:指日光。 ()彻:通贯。 ()区:指天空。 ()鹜:野鸭。 ()彭蠡:古大泽名,即今鄱阳湖。 ()衡阳:今属湖南,境内有回雁峰,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 春而返。 ()甫:顿时。 ()遄(chuán):迅速。 ()爽籁:管子参差不齐的排箫。 ()白云遏:形容音响优美,能驻行云。《列子·汤问》:“薛谭学讴 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 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睢(suī)园:即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他常和一些文人 在此饮酒赋诗。 ()凌:超过。 ()彭泽:陶渊明曾官彭泽(今江西湖口)县令,世称陶彭泽。 ()樽:酒器。 ()邺水:在邺下(今河北临漳)。邺下是曹魏兴起的地方。曹植曾 在这里作过《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朱华:荷花。 ()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西抚州。这里指代谢灵运。谢曾任临 川内史,《宋书》本传称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 ()睇眄(dìmiǎn):看。 ()迥:远。 ()盈虚:盈满和亏损。 ()数:定数。 ()吴会:吴地的古称,治所在今江苏苏州。 ()南溟:南方的大海。 ()天柱:《神异经》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 柱也。” ()北辰:《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拱)之。”北极星,这里暗指国君。 ()帝阍(hūn):天帝的守门人。 ()宣室:汉未央宫正殿,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 ()舛(chuǎn):不顺利,不幸。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史记·冯唐列传》:“(冯)唐以孝著,为中 郎署长,事文帝。……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 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 复为官。”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次与匈奴作战,军功卓著,却始终未 获封爵。 ()贾谊:在汉文帝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圣主:指汉文帝。 ()梁鸿:东汉人,因得罪章帝,避居齐鲁、吴中。 ()明时:指政治昌明时代。 ()见机:看到细微的预兆。机,通“几”,预兆。 ()达人:对人生世事很超脱的人。 ()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 益壮。” ()白首:年老。 ()不坠:不减弱。 ()青云之志:《续逸民传》:“嵇康早有青云之志。”青云,比喻高。 ()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 ()涸(hé)辙:比喻陷于困境。 ()赊(shē):远。 ()扶摇:自下而上的大风。 ()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 ()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 ()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 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终不见用。 ()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晋书·阮籍传》云籍“时率意独驾, 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三尺:指幼小。 ()微命:卑微的地位。 ()等:相同,用作动词。 ()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 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时仅二十余岁。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投笔: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事见《后汉书·班超传》。 ()宗悫(què):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簪笏(hù):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 ()百龄:百年,犹“一生”。 ()奉晨昏:《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即 早晚向父母问安的礼节,这里指侍奉父亲。 ()谢家之宝树:指谢玄。 ()孟氏: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 宫附近。 ()鲤对:接受父亲的教诲。鲤,孔鲤,孔子之子。 ()捧袂(mèi):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托龙门:表示因见名人提高了自己的身价。 ()杨意:杨得意的省称。 ()凌云: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 ()钟期:钟子期的省称。 ()兰亭:在今浙江绍兴附近。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 巳节,王羲之与群贤宴集于此,行修禊礼,祓除不祥。 ()梓泽:即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 ()鄙:自谦之称。 ()疏:写作。 ()引:引言,序。 ()一言:一首诗。 ()均赋:都铺陈出来。 ()韵:韵脚。 ()潘江、陆海: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 【译文】南昌,是过去豫章郡的治所;洪州,是如今都督府的所在。天星分 野,对应翼宿、轸宿;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 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有精华,天产珍宝,宝剑 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宿的区域;人多英杰,地凝灵秀,陈蕃专为徐 孺设下几榻。雄伟的洪州城,房屋像雾一般罗列,才俊像繁星一样活 跃。楼台城池坐落在荆楚与扬州交界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 地区的英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声望,仪仗远临;宇文州牧,有美 好风范,车驾暂停。正逢十天休假,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 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辞彩像腾起的蛟 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兵库里,刀光剑影,有紫电、清霜。由于父亲 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 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时当九月,节序为深秋。积涝消尽,寒潭清冽,天空凝结着淡淡的 云烟,烟霭凝聚,暮山绛紫。在大道上整治车马,在崇山峻岭间访寻美 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见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 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丹漆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 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栖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迂曲回环之势;华丽 的宫殿,依着山峦呈高低起伏之势。 打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 令人惊心。遍布的里巷宅舍,是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塞满渡口的舸 舰,尽是雕了青雀黄龙的大船。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煦朗。 晚霞漂浮,孤鹜上翔,仿佛一起飞行;秋水清澈,天空开朗,水天一色。 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 回荡在衡阳的水畔。 遥望长吟,胸襟舒畅,逸情雅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 徐清风,歌声缭绕吸引住飘动的白云。像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 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像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 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 已经齐备,贤主、嘉宾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齐具了。极目远眺,尽情娱 游。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 袭来,明白了盛衰成败自有定数。西望长安,如在日下般遥远,东指吴 会,像在云间样缥缈。地势尽于南方,南海深广;天柱耸于北方,北极 迢遥。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 家都是漂泊异乡之客。想念皇帝居处,却不被他召见;渴望奉召宣室, 却不知在哪年? 唉,各人的时运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 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 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洞 察世事,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 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志?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 坚定,决不能抛弃上干青云的气节。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 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车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十 分遥远,乘风可达;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也为时不晚。孟尝 君品德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阮籍放纵不羁,怎能学他在无路 可走时就恸哭不已呢? 我地位卑微,不过三尺绅带的一介书生。虽然和终军一样年已弱 冠,却无处去请缨杀敌;我有投笔从戎的志向,羡慕宗悫那种“乘长风 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 父亲。虽然称不上是谢玄那样的出色人才,但是有幸接触孟子所追求 的芳邻嘉宾。不久我将见到父亲,聆听他的教诲。今天我有幸谒见阎 公,如登龙门。司马相如倘若没有遇上杨得意,只有抚拍凌云之赋而 空自怜惜;我今天遇见了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弹奏一曲《高山流水》 又有什么羞愧呢? 唉! 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雅集已成过 往,金谷名园已成废墟。承蒙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至于 登高作赋,只有借重在座诸公之才了。我冒昧地尽微薄的心意,恭敬 地写下短序,在座诸位都按各自分到的韵字赋诗,我已写成了四韵八 句。请在座诸位施展潘岳、陆机一样的文才吧!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