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的原则范文

admin
发布时间:
2023-08-01 20:26:40

导语:写人

老年医学的原则篇

由这一研究,提出了“医老”问题,即老龄群体疾病的预防、医疗、护理及康复一体化的设计与服务。

虽然老年人是最需要医疗健康机构的人群之一,但是专业化、专门化的老年医学机构在中国的城市中还鲜见身影。

按照居家养老的原则,与强调养老院数量相比,

老年医学机构为代表的配套体系建设显然更具有现实性。

“健康老龄化发展的战略研究”总负责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在接受《望东方周刊》专访时强调,老年医学问题既涉及老年人自身、家庭,

也会影响整个社会和国家。

她还提醒,除了政府投入,企业也可以在老年医学产业的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老年患病人群将消耗改革红利

《望东方周刊》:你们为什么要开展“医老”的研究?

闻玉梅:我们国家的老龄化不可避免。长三角特别是上海进入老龄化最快,

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以上都是岁以上的老人,

社会未富先老。

为应对老龄化,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如社会保障、补贴、投建老年护理院等方面,这些投入主要集中在养老。

我们认为,仅仅养老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医老”。根据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我国老年人将近一半处在患病、带病的状态,

近三分之一老人长期活动受限,.%的城市老年人生活起居需要照顾。

这些耗费了社会、家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我个人的观点是,

“医老”是基础,“医老”搞好了,

养老问题将有所缓解。一些发达国家也有老龄化问题,但他们有较好的医疗保障体系。而我国医保制度还不成熟,提倡“医老”,

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将大大减轻国家、社会、家庭的负担。

《望东方周刊》:老年医学问题如不及时解决,

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闻玉梅:老年群体多患慢性病,病程长、难以治愈,这占用了大多数的医疗资源。仅以年的数据,

我国约%的岁以上老人耗费了近%的医疗总费用。

我国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明显高出其他年龄段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水平;老年痴呆患者的增长速度也是发达国家的倍,到年约有万患者,

每年新发病例万。年全球用于痴呆的费用高达亿美元,占到全球的%。

所以,如不及早、全面地推进老年医学,进行有效的预防、诊治与转化型科研,大量患病老年人群的治疗费用将显著消耗我国改革的红利。这不仅是导致我国经济负增长的要素,

还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经济、精神的严重负担,最终不可避免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老年科迟早要单列出来

《望东方周刊》:老年医疗与其他传统医疗有什么不同?

闻玉梅:老年人常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而且比较虚弱,

住院时特别容易感染医院的细菌和病毒。

我一个学医的好朋友,比我年纪还大,摔了一跤,

家里要送他去医院检查。他扳住门死活也不愿意,后来勉强被送去了。几天后在医院细菌感染,

医院内细菌多,且多数是耐药菌,老人抵抗力又低,

没过几天肺部感染。感染后使用抗生素,因老人肾功能较差,

导致肾功能衰竭,不久去世了。本来只是骨折,住院后急转而下,

现在人也没了,钱也用了,家属还十分内疚。

其实医院细菌监测、消毒,

对老年病房更严格一些,

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发展老年医学必须强调老年医学学科的发展。

我常常这样比喻,以前儿科和内科在一起,后来发现儿科的生理、疾病的病理、儿童的代谢、采用的药物剂量和种类、治疗方法等等都与成人不同,

所以把儿科分了出来。

要前瞻性地看老年科的设置与发展,这么多老年人不容忽视。现在没有重视起来,若干年后老年科迟早要单列出来的。

《望东方周刊》:我国的老年医疗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闻玉梅:我国的老年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一个完整的老年医学科。多数医院老年医学科基本上局限于干部保健,

看病的人也比较少,无法实现群体性的预防及治疗功能。

我们希望更多的老年群体都能得到合理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医老”应该前移到预防,下移到基层。

现在的社区卫生院、家庭医生,都应当进行老年医学的培训。所以在现有医疗体系下,

要有老年医学的发展。

“医老”、养老应该有国家层面的统一领导或协调机构,钱、人、物应有综合管理。“养老”和“医老”的管理现在多元化,民政部门、人保部门、卫生部门、发改委等等都在管。

培养护理人员、建床位,

钱花了很多,

却往往因各个部门之间缺少协调机制,出现了多头管理,有的越位,有的缺位。

现在艾滋病还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养老、“医老”完全有必要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提高效率,

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护士都不愿意做老年医学

《望东方周刊》:据你们调研,上海服务老年医疗的医院和科室有多少?老年科的医护人员多吗?

闻玉梅:上海的老年医疗机构资源少,

需求太多,难以满足。到年底,上海有家老年专科医院,当年住院的有人次,

床位周转非常慢,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上海市家三级医院,有家设立了老年科。

现在很少人愿意在老年医学科工作,它没有独立的培养、晋升体系,大家都愿意去心脏科、肾脏科、血液科等等这些开刀的科室。

按现有的职称评价体系,

老年医学科的医生因为看来工作比较普通,成果不突出,在现有的竞争体制中难以晋升。实际上,

老年科观察老年人的疾病特点,更需要广博的医学基础知识、细致的观察与关心。也需要科研,国外像抗衰老、老年免疫,都是高层次的科研。

包括护士,

手术室的护士钱最多,老年医学的护士谁也不愿意做。我们调查过,

摔跤、走失,

这些责任重大,是医护人员最怕的。

老龄化在中外都是普遍的问题,中国尤其严重,国家要让老年医疗的护士们看到今后的发展。老年护理工作十分辛苦,

上海的护工都是江西、山东、安徽等地方招来的,招聘非常难。

对于护工应当也有培训、也有资质。

社会急需这样的人才,做得好的,解决户籍问题,哪怕逐步放宽,让他们看到有前途,

得到尊重。

国家应该看到这些,需要出台政策,使老年医学成为独立学科。有与老年医学相适应的考核晋升体系,

包括老年医学的临床、护理、预防、检验以及不同层次的科研。

《望东方周刊》:高校设置老年医学学科的多吗?老年医学科研能力如何?

闻玉梅:目前设置老年医学学科的高校很少,刚刚起步,

很少受到重视。

老年医学教育也相对滞后,我们自己有个博士点,但还没有真正根据需求建立起来。

老年医学的基础、临床研究,

无论医院或社区,通常均以研究某一种、某一类疾病为目标,忽略了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本质。

同时还存在抽样不适、样本量偏小、不同单位间重复进行等多种问题。

我国缺乏有价值的研究论文,至今尚未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老年医学的重要论文。

因此需要有关方面列为重大项目,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改变目前“小打小闹”的分散型研究。

《望东方周刊》:我国老年医学科要有所作为,必须靠科学研究,

老年科研该怎么做?

闻玉梅:老年医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需要针对老年群体疾病在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设立不同层次的科研计划,既要有研究基因、分子等的高水平科研项目,

也要有一般群体性的调查项目,并给予资金支持。

我们这次调研发现:岁至岁的人群,

患糖尿病的比例较高,高血压的排名还比较靠后;岁至岁人群里,高血压跑到了第二位;岁以上人群中,

高血压排到第一位了。这些是怎么回事?该如何预防高血压?

等等,都需要用科研去论证,进而向公众大力地宣传。这些科研可能无法发表于高端的医学杂志上,

却是极有价值的。

“学区房”向“医区房”转化的新动向

《望东方周刊》:企业的力量可以推动老年医学的发展吗?

闻玉梅:企业都想赚大钱,对进入新兴行业比较谨慎,所以现在对健康老龄化产业的投入较少,

还有一些是没有资质,

却在忽悠老百姓的。

但不可忽视的是,未来这会是一个经济增长点,

企业可以将其列入战略考虑。

目前少数房产开发商已将老年公寓与老年保健相结合,在建造老年公寓时免费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造房屋,

支持他们与三级医院结盟,

出现了“学区房”向“医区房”转化的新动向。

健康老龄化要发展相应的企业。保健品多,

钱也花了不少,却鱼龙混杂。要有个评估,制定准入标准与资质认定,定期考核,

给以税收减免的政策,

这样愿意做的企业可以形成品牌效应。

老年人的药也没人做,现在好多药瓶上都写着“老年人慎用”。老年人肾脏功能较差,

用药与年轻人不同。

华东医院院长对我说,他们把一片药掰成片给老年人用。

老年人的疫苗,

效果到底怎样?进口的是不是我国老年人需要的?都需要研究。

这些都是些实在的问题,也是可以拉动内需的新兴产业。

做好了,

对养老医老是省钱的,企业是赚钱的,老百姓钱也花到刀刃上,

不被蒙蔽。

对于“健康老龄化发展的战略研究”,

目前我们的中期报告已经完成,总体报告预计于年月完成。由于我们精力、时间和财力有限,所以调研只是长三角的城市,

对社区医院、养老机构、老年人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虽然有局限性,

但研究方法今后可供其他地区参考。

老年医学的原则篇

老年健康管理是以预防和控制老年疾病发生与发展、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

针对老年人群体及个体进行生活方式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及慢病防治,

是实现中国健康老龄化的关键。目前,

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未富先老、慢病高发、医疗服务需求庞大。

年我国老年人已达.亿,

%~%老年人均患有~种慢性疾病,我国慢病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但我国老年医疗服务总体满足率很低,仅为.%,

究其原因为我国老年医学学科地位弱化,缺乏先进健康管理理念是制约老年医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提高老年医学学科地位势在必行

学科、专业目录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和规范功能,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的基本依据。

但年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中把老年医学列在临床医学内科学(二级学科)下属的亚专科(三级学科),

无形中弱化了老年医学的学科地位。

首先,影响院校专业设置和老年医院建设及老年科室设置:目前我国尚无部级老年医学高校教育教材体系,缺乏系统的培养机制和标准;至今尚没有老年病医院和专科的基本构建模式,

很多老年病房多属于干部保健科,无法与国际接轨和交流。

其次,

影响医师规范培训和人才培养: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疾病的特点,需要老年病科医生必须经过全科规范培训才能具备现代老年医学的专科知识与技术。但目前我国老年医学是内科学下属的三级学科,加上并未同步建立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培训(+)体系与职称评定标准,导致大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生进入临床后,

仍得不到老年医学正规培训,受职称晋升等体制影响,

多数医生、护士对老年医学学科望而却步。所以,提升老年医学学科地位势在必行。

.符合老年医学特点

老年医学是研究人类衰老机制、人体老化规律、老年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以及与老年人身心健康有关的社会学等问题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医学学科,是老年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

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其研究范围包括老年基础医学、老年心理医学、老年临床医学、老年康复医学和老年预防医学,完全符合学科目录中关于一级学科的定义—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

.符合老年医学建设发展趋势

“健康老龄化”的理念内涵和实践使老年医学的发展从自然科学的范畴向社会科学拓展,

老年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应运而生;学科间的交叉整合使“老年医学”大学科的框架日渐端倪。

运用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手段进行衰老与长寿机制的研究;

以循证医学模式提高老年常见病的临床诊治水平,

促进临床保健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已成为老年医学学科提升和发展的迫切需求。

.符合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原则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统筹制定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政策和原则是适应社会需求,强化职业导向,创新培养模式,

突出自身特色。提升老年学科地位,使老年医学学位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特定的职业指向性,做到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

满足社会健康战略规划要求《健康中国规划》、《健康老龄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等,

规划十分重视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将老年医学、护理、康复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培养;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位。

因此提升老年医学学科地位,才能破解中国老年医疗及健康管理的困境,需要做到以下点:)呼吁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尽快修改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中把老年医学列为三级学科的做法,尽快把老年医学恢复到“二级学科”的定位。明确老年病专科医院和老年病专科建设与管理基本要求,

建立完善的老年医学全科医师及职业技术培训。开展继续教育和远程老年医学学历教育。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医养结合和养老服务实训基地。

)建议高等医学院校和中等职业医疗卫生学校增设老年医学专业学位,并把老年学科列入国家重点专业学科建设规划,

使其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优先发展和骨干引领地位。形成一支适应专业学位教育的师资队伍,

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基础医学,~年级讲授老年病课,将老年病学列为毕业生必考核课目。

)建立部级老年医学专科医疗机构建设模式,并以此为标准尽快规范各地老年病医院和老年病科建设,逐渐形成以老年医院或老年病科为中心,联合下游中长期照护,

构成区域老年医疗服务网,才能将老年健康管理真正落地。

老年健康管理理念亟待全面提高

.老年健康管理应具有“六全”理念

.。全人管理

重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不仅“管病”,更要“管人管心”。

一方面,既有基础疾病的管控,更要有心理精神的慰藉和满足,身心并护;

另一方面,

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医学模式应用于老年医学,全面收集关于老年人躯体、精神和社会需求的信息,以制定个体化的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照护与长期随访措施,

强调改善和维护器官功能,

维持老人自我照顾能力,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提高生活质量,

维护和尊重老年人的权益和尊严。.。全程管理转变既往碎片式的健康管理模式,

建立集无病院前预防、有病院内救治、病后院外康复、日常居家照护、临终安宁疗护“五位一体”的连续、动态、覆盖健康管理全程的系统化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全域管理健康管理覆盖老年人的生活全域,包括个人-家庭-社区-环境,

诸如居家环境的软硬件建设,无障碍化改造台阶、电梯、卫生间安全辅助设施改建等;提供老年人生活服务的家政、商业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和健康理念行为的规范。

.。全方位管理做到防治并举、康复照护并重。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时机、场合、手段,加强老年慢性病的知识宣教,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积极防病;在科学防治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介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同时,依托有关医疗培训机构,开展居家照护培训,

促进医养结合。

.。全科管理结合老年“共病”(一体多病)的诊疗需求,改变单病诊疗、专科诊治为主体的医疗模式,

进一步规范多学科团队的综合评估,“共病”的诊治流程及全科医护人员的培训;强化全科能力素质培养,

以支撑日常健康管理中的整体评估、科学管控。

.。全民健康教育特别是针对我国老年人群常见的慢性病开展健康宣教,突出危险因素、预警及监控指标、生活指导、病后康复等知识的普及,引导老年人群认识慢病、转变生活方式、科学防控和主动康复。

健康教育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创新管理模式传统医患“一对一”诊疗模式难以满足老年健康管理的多样化需求,多对一的学科团队保障、整合多方资源的“互联网+”平台应需而生。

.。老年多学科团队为管理提供保障

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既包括健康老年人预防保健,也包括患病老年人的多学科诊疗;既包括居家照护、社区老年人的日常保健,

也包括住院老年人的综合救治和临终关怀。

以上需要转变模式,建立由老年患者、家属、医护人员、药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学家和社区服务人员等组成的“多对一”新型慢病防治团队。

.。“互联网+”为健康管理提供平台支撑

依托“互联网+”医疗平台,

通过互联网及远程医疗,将老年人、多学科医护团队、家属、陪护、卫生经济师及社区服务人员都纳入平台内,

实时反馈、实时评估、实施决策、实时干预,

实现医养体系的生态重构,才能让老年人在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享受到更加人性、便捷、适宜、合理、经济的医疗服务,真正实现居家-社区-医养机构的无缝衔接和深度融合。

.。突出管理重点

)慢病预防:指出,

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可预防%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高血压和%肿瘤。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肿瘤和糖尿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存在着共同的危险因素,

其中吸烟、饮酒、不合理饮食和运动及肥胖、心理障碍等危险因素是可干预的,也是慢病防治的主要切入点。针对多个危险因素开展综合性社区干预是有效预防和控制慢病的最佳手段,具体包括: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制定常见慢性病的社区卫生服务防治指南等,积极构建以预防为中心、健康为主导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将生活方式治疗融入医生的职业行为和行动,将生活方式治疗纳入医疗服务项目与医保支付范围,通过经济杠杆制约倒逼百姓掌握自我健康管理。

)综合评估:老年综合评估是目前欧、美、日等老龄化国家老年健康管理、疾病诊疗中的常规手段。综合评估需要多个学科医师参与,

主要内容为筛查影响老人疾病预后和增加死亡率的老年综合征,包括:疾病状态、生活活动能力、步态与平衡功能、感觉器官功能(主要评估视力、听力)、认知功能、抑郁症、营养、尿失禁、社会功能、环境和心灵层面评估等。

其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多器官功能的评估,

筛查潜在的老年临床问题,并据此对老年患者进行分级管理、指导临床干预决策和进行转归预测分析。

)早期康复:早期康复介入对老年患者,特别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后老年患者的病情恢复十分重要,其方法包括物理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中医疗法、理疗以及心理康复等。

研究表明,早期综合康复介入有助于保持患者病后的良好心理状态,

可使患者对自身疾病具有科学、全面的认识,

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抑郁或焦虑,产生积极情绪配合治疗;

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指导其进行各种肢体功能康复性训练及运动,有利于防止肩关节脱位、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有利于避免或减少感染性、失用性、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早期介入康复治疗,

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居家照护:老年人的居家照护不等于简单的居家+照护,而是一个提供专业照护的完整服务体系,由医师、护士、护理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等各类专业人员组成。其服务内容包括健康照护与社会照护。

健康照护是由专业人员提供或在其指导下,以康复保健为目的的照护服务;

社会照护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辅助等服务。在实践中,二者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而是相互渗透,既关注并服务老年人的社会需求,

还兼顾康复、护理、精神心理的需要。我国居家照护工作起步较晚,有关专业照护模式尚未形成,

需要进一步规范、加强社区医务人员、志愿者、陪护员的培训与指导;同时要重视对高龄、丧偶、空巢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指导老年人正确的自我评价,通过组织老年群体活动,促进老年人间的交流,

达到促进心理健康、心身并护的目的。

)安宁疗护:安宁疗护是为疾病不可逆、失去医学上救治意义的临终患者提供减轻痛苦的舒缓医疗服务,其既不促进也不延迟患者死亡,

而是强调患者躯体的舒适和心灵的慰籍。

其在控制疼痛以及疾病症状外,

对病患的心理及精神层面亦提供整体的照顾;不再进行增加痛苦的有创检查和治疗,使患者舒适、安宁、尊严地离世。

安宁疗护回归到死亡本有的自然属性,其关乎患者的生命质量,即有优生的选择也有优死的权力。

关乎医学的价值取向,是社会需求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综上所述,重视老年健康管理、科学应对老龄化挑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亿万百姓福祉,任重而道远,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加强政府的顶层设计,提高老年医学学科地位,完善重大政策制度,确保及时、科学、综合的应对。未来的老年健康管理将是以老年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心理学、护理学为学科支撑,

以智能化管理为依托,以综合性评估、个性化干预为手段,

以一站式服务、一体化治疗为体现的系统医疗服务过程。因此,尽快提高我国老年医学学科地位和健康管理理念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老年医学的原则篇

一、老年疾病的分析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也逐步得到改善。但是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许多新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本课题研究调查期间,一共对铜仁市家县级以上医院的行政领导人员、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该地区,老年疾病主要有种,

这是能走动或者是患者家属送来医院进行救治的疾病,而在广大的农村,有很多老年人一般的疾病,只要能在自己承受的痛苦范围之内,

都不采取治疗,偏远地区的老年人,

更有甚者为了给子女省钱,哪怕自己再疼痛难忍,

依然坚持在家,不到大医院检查,接受治疗,且子女没多少钱,

也只能看着自己的父母遭受疾病的折磨。

这种情况在乡村确实存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

年轻人出门打工,对空巢老人的照顾不周更加突出。“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年全国岁以上老年人口达.亿,

是全球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亿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的.%。从老龄化速度看,中国的老龄化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十二五’期间,

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高峰,

年均增加万左右,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亿,占全国总人口的%。—年,

中国将出现第二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年均将增加多万人。

”因此康复医学在老年疾病工作中会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笔者调查的数据显示,在铜仁市的老年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压、肺心病、支气管炎、脑性瘫痪、神经衰弱、中风、骨质疏松症、帕金森病、冠心病等二十多种疾病。

同时,

这应该也是我国和全世界老年人易患的疾病。

二、康复医学发展的影响因素

康复医学的一个服务对象就是老年病的康复与治疗。

因此,康复医学对于老年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影响因素。

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对于康复医学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对老年疾病治疗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调查数据中,有%的医务人员认为目前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有%的人认为本单位的康复科工作开展一般,不是很好,

有家县级医院还未开设康复科。因此,可见老年疾病在医院的康复治疗也不是那么理想。

。康复医学发展影响因素。

中国的康复医学,

已经逐渐从传统康复医学向现代康复医学过渡发展,传统康复,主要是在于针灸、推拿按摩等。

而现代康复则增加了不少新内容,

包括、、、、等项目在临床上的运用。

技术手段和医疗设备都是全新的。那么对老年疾病的治疗也需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第一,当前康复医学对于老年疾病来说,

是近期的发展服务目标。还没有真正地与老年疾病治疗很好地结合起来。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开展康复医学本身就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任务,但是还未真正的落实,

有的医院也才刚刚起步,对于老年疾病的康复治疗,还未提上真正的日程安排上来。

总体来说就是医院对康复医学重视发展因素与医务人员的自身对康复医学的认识性因素。第二,患者方面,

因为老年疾病多数本身就是一个慢性病的治疗,现代康复医学的治疗费开支必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中小城市,

低收入家庭,

必然也是让患者和患者家属担忧和必须承受的问题。同时,对于康复医学对老年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的作用有多少。是否有必要进行康复治疗也是患者和患者家属思考的问题,如果有一些疾病已经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

那患者或其家属也会放弃治疗。

所以说康复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其治疗和康复的费用也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医疗水平也逐步得到改善,

但是,在西部落后的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还欠发达,

康复医学的发展当然受到了阻碍。在社会、经济因素中,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空巢老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

首先要明白空巢老人的概念以及分类,刘克仁学者在他的《农村空巢家庭老人生存状况研究———以毕节地区为例》毕业论文中,是这样给空巢老人定义的:空巢老人是指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年人;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来自空巢家庭,

二是年龄在岁以上。他把空巢家庭老人分类为来源于完全空巢家庭、半空巢家庭和隔代空巢家庭的老人。因为这些空巢老人疾病治疗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费用由谁出,由谁来照顾,得病了是否愿意到医院去治疗。

康复医学的治疗对于这样一些特殊的病人是否能够起到作用。笔者在调查时问及是否许多农村老年人患病后都不愿意到医院接受治疗,

而是在家中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有.%的医务人员认为会有%人不愿意到医院进行救助治疗。康复医学对于老年病的治疗,特别是对于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即空巢老人疾病的康复,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医学人文因素的影响。

康复医学涉及老年疾病的临床治疗和临终关怀,

因为老年疾病一旦不能治愈的情况下,对于老年人是临终关怀显得比治疗更为重要,因此,

在此过程中,对于“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原则,

以及在保护个人权益和隐私方面,应当尤为重要。对于农村的空巢老人来说,他们在个人权益维护方面以及法律意识淡薄,

不懂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老年病人由于身体、疾病原因,

都更需要有耐心、细心的专业人员照顾。因此,在老年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医院、医务人员,

更应加强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对于患老年疾病的特殊群体要加以特殊对待。

三、改变康复医学对老年疾病的治疗途径

治疗疾病,就是要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疾苦。但是,

这只是医学的传统目的,现代的医学的目的应将治疗、照料与疾病管理以及疾病预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治疗疾病、照料护理无法治愈者。

老年人由于各种功能衰退,疾病的抵抗能力低下,

与非老人群相比,他们易患各种疾病,

特别是慢性病。因此,老年人及老年患者的利益不仅包括抢救生命、预防疾病、治疗疾病,还包括对慢性病情的护理和照料,

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据统计,

在~岁人群中,

大部分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到~岁患有三种或者更多。

岁以上的老人至少有半数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进行日常生活。”康复医学对于老年人来说,生命质量的提升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老年疾病的治疗、康复,对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政府和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随着老年化人口的不断增多,

政府对老年社会的投入也会随之增加,

但是资源的合理分配全靠政府的财政资金的预算与支配。还有就是全社会对老年人疾病和健康的关注与关心。政府在投资和吸收民间资本投资到医疗卫生行业中,特别是老年医学发展事业中,在政策上的优惠、照顾和鼓励是非常关键的。

医疗卫生发展水平也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对于老年人口的增多,

老年疾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政府对老年医学的重视程度,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政府对资金的投入。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和发展程度。

在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地区,到目前为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

现代康复医学人才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光懂得康复医学知识,更应该学习和了解医学人文相关的知识。而目前在工作岗位上的医生、技师和护士,对于医学人文知识的欠缺,

是康复医学对老年疾病治疗的一个影响因素。

当然,不只是医学人文知识,还有医学心理知识,都是需要医务人员掌握的重要内容。

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培养。第一个方面,就是最基层人才的培养,高职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这一类人才最主要是技术型的人才,

对于他们来讲,技术是最重要的,

因为他们基本上是强调的技术性人才;第二个方面就是本科层次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对于本科层次的康复医学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和临床技术,是临床理论知识和技术双重强调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个方面,是研究生型的科研或临床技能型人才,这是对康复医学的前沿和实践进行深度的专业研究型人才。

在专业人才方面,比如护理专业可以开设康复护理专业或方向,为医院、社区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培养专门、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四、老年医学疾病的转归

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有的疾病的治疗能够起到康复作用。任何疾病的转归,无非就两个方向,一个就是康复,

另一个就是走向反方向,是很多人,包括医生、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最不期望的结果。

但是在对于老年疾病来说,更多的疾病会是走向第二个方面,很多疾病是无法能够得到彻底康复和复原的,甚至会逐渐走向生命的尽头。

老年疾病对康复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对老年医学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支持和扶持康复医学发展;

发展临终关怀事业,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逐步建立临终关怀医院;就目前情况下,

充分利用卫生资源,

开展社区老年康复医院;

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合理培养康复医疗卫生人才。老年医学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老年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也离不开老年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等所有学科以及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和支持。

作为康复医学来说,临终关怀知识和死亡教育的普及显得更为重要。如何更好地对医务人员、老年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临终关怀、死亡教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有待于下一步的研究。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了解老年疾病,认识康复医学在老年疾病中发展的影响因素,积极探讨和发展老年康复医学,

合理的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注重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好地为老年人和老年疾病服务成为康复医学对老年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的关键。

老年医学的原则篇

自年美国医生提出老年医学()的概念,一个世纪以来,

美国老年医学专家的医疗和教育工作使老年医学得以不断完善,迄今已经形成了一门完整的学科。

年成立全美老年医学会,年成立全美老年学会,

年设立老年人医疗保险,年开始老年医学专科培训,丰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创建老年研究所。

世纪年代,设立老年医学研究基金开始资助本科医学院校的临床和科研人员探索改进医学生课程中的老年医学内容,职业卫生局资助建立老年医学教育中心如南德洲老年病教育中心(,

),退伍军人医疗系统成立老年医学科研、教育、临床中心(、,)。

美国新型老年医疗模式

美国除了传统的护理院()外,还有各种现代综合服务的老年医学诊疗、保健方法不断涌现。

这些新型医疗模式旨在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便利老年患者和降低医疗消费。设置老年病房(-Ⅱ,

)。美国的老年病房一般设立在大型三级医院,由老年医学专科医生负责,

专门收治老年患者,并会同其他专科医生对老年患者的会诊与治疗。该医疗模式能有效诊治老年患者疾病,及时发现和防治老年病综合征,缩短住院曰。

开设老年髋部骨折专诊()。

老年人体质虚弱,容易摔倒,且老年人骨质疏松,从而导致髋部骨折发生率高。老年髋部骨折专科诊疗流程简捷,

由老年科医生负责患者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亚急性期诊疗与康复,

可使老年患者尽快手术、减少并能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缩短病程和住院日,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治疗费用。

实施亚急性和过渡性医疗(。)。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缓解或控制后,老年患者往往不能很快恢复,但其住院过久可能会引起活动能力下降、院内感染等问题,

造成其疾病的恶性循环。在亚急性和过渡性医疗模式下,

老年医学团队负责老年患者的康复理疗、压疮治疗、抗生素治疗、肠内外营养、精神行为病症等诊疗服务,

并负责安排老年患者的出院后连续诊疗、保健以及指导相关机构改善社会和家庭环境,为老年患者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控制后提供合理而安全的连续性诊疗服务,有利于患者恢复。开展全面的老年人服务项目(—-血,

)。老年人服务项目是一种为衰弱老人提供基础诊疗、预防、日问锻炼与娱乐活动、急性病诊治及慢病长期管理等全套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老年科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

对难以解决的病案邀请专科医生会诊。同时,

为保证老年患者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其能够继续居住在社区,减少住院次数和入住护理院的几率,提高和维持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组织召开家庭会议,商议护理、诊疗方案。建立退休养老社区连续医疗(。,)。美国将退休老人聚居,

对其提供连续性医疗、保健及日常生活服务与支持。大部分老人加入时属低龄,比较健壮,生活能够自理,为其提供基础医疗保健和预防、及各种生活服务支持。

随着老年人年岁增长及急、慢性病患病率升高,需求逐渐增多,老年医学团队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需求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长期慢性病管理,除急性病需要住院外,

老年患者在社区可享受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美国老年医学教育现况

美国于年在全美内科资格认证中加入老年医学专科资格认证考核,

年设立老年医学教育和培训国家论坛,发表老年医学和健康保护白皮书,

包括老年医学训练、分布、应用的建议和获政府健康体系资格认证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详细列举了医学生、住院医师、研究生、老年病专科医生训练、继续医学教育和资格认证的内容等。年美国老年病协会发表老年病专科研究生训练指南,

明确了老年医学基本教育目标、核心教育内容及专业目标嘲。

目前全美所医学院校都设置了老年医学必修课程,旨在医学生中普及老年医学基础知识,不少医学院校还建立老年医学临床和研究中心。

以及个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基地。老年科医生需要经过系统性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考核,包括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年住院医生培训后取得行医执照,以及.年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并通过资格认证考核。

.老年医学课程相关内容

美国老年医学课程设置合理而全面,

主要包括:①衰老的生物学:基因、生物化学、细胞、衰老进程的理论。②衰老的心理社会问题:正常行为、人口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和政策问题、医学伦理学和法律、社会资源和规划、对老年人的态度、生物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③老年病及老年相关临床问题:衰老过程中的器官组织解剖和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流行病学和自然转归、评估和管理。常见问题有外科手术的评估、麻醉的选择、事故和跌倒、住院相关损害、医源性问题、营养问题、行为问题、社会问题。

④老年人的评估和管理:面谈和功能记录、交流和相处技能、老年人体格检查、特殊临床试验、临床诊治的做出、病历的保存、预防医学、循证医学、临床药理学、康复、医护团队/科间合作、治疗的连续和机构间交接、人道主义关怀。⑤老年病教育、管理和研究:规划的制定和评估、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的技能、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技术、文献回顾和解读、规划的管理。

.老年医学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包括类内容脚。

第类用于达到要求的老年病初级和高级咨询专业人员的质量准入标准。第类培养教员,保证老年病服务领域具有合格和优秀的师资。

第类培养研究生成为老年医学教育的领导、骨干及学术专家。

第类培养研究生成为熟练的老年科医师,胜任老年人健康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第类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包括综述、制定科研计划、科研实践及撰写科研论文等必需技能。第类培养是为研究生获得成为医学管理者及从事临床计划、目标、评估等方案制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其课程设置覆盖了老年医学所必需的所有元素。临床训练包括初级医疗、综合老年病评估、院内院外患者的咨询、护理院的医疗、家庭医疗、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康复、衰老的心理精神问题、医学伦理、住院患者的救治、老年病的私人门诊以及牙科和精神病治疗。

科研训练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验室的实验、与导师和实验室成员讨论预实验问题、复习文献、确定实验内容、完成实验内容、撰写论文。管理训练包括健康管理和美国医学管理者协会课程、一些高级导师课程。

.老年病医师资质证明

老年医学是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

)认证的级专业组织。是美国医师资格监督的初级实体。主修认证的老年病训练课程的研究生必须完成内科学、家庭医学、或心理/神经病学住院医师的课程。经过—年的课程后,通过参加美国内科学和家庭医学或心理学和神经病学委员会组织的考试,

可以获得老年医学资质证书。

对我国老年医学医疗和教育的启示

.发挥现代老年医学的特点与作用

当今临床医学过度的专业化,不利于身患多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导致他们辗转于各个专科,

得不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增加了患者、家属和社会的负担。

因此,

老年科医生首先在掌握全科知识基础上应有侧重的发展技术专长。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以老年患者整体健康需要为中心,

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功能和多种急、慢性病的相互影响,

权衡各种诊疗措施的预期效果和不良反应,协调各专科的会诊意见,多学科协作。还要系统考虑患者心理、精神和行为等方面的病症,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因素对患者健康和功能状态的影响。

.骑立连续性健康保障服务的理念

老年医学在教学中应将医学实践从疾病治疗延冲割健康管理,使学生深刻理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时,注重传授健康管理知识、加强学生健康管理技能的训练。

另外,在健康管理中提供连续性的健康保障服务至关重要。老年人常患有多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病,对其医疗服务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

即老年人在疾病慢性期、康复期可以在社区或家中接受继续治疗或功能康复训练,如病情反复再回到医院就诊。美国的项目即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

我国应注重老年人养老保健工作,也需要大力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健康管理及健康保障体制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基层健康促进事业。

.制定合理的老年医学教育计划

老年医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充分认可嘲。

虽然,

老年医学已纳入医学生的学习课程,

但教育资源明显不足,没有系统完整的教学组织,

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南不够完善。因此,

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在政府的支持下,

联合多方面力量,制定出一套可行、有效的培养老年医学人才的教育计划并大力实施。如在医学院校本科设置老年医学必修课程,老年医学研究要重点突出老年医学整体特色,在医学生每年度新生招录时设置针对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的定向生;

在青年医生中开展老年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加强系统规范的专科训练,

完善老年医学资质认证制度等。

另外,

医学院校还应重视老年医学课程的设置,

其课程的设置要符合老年医学发展的需要,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如借鉴美国的老年医学课程相关内容。

.教育、临床、科研并重及协调发展

老年医学的原则篇

【关键词】老年医学;临床带教;医学教育

老年医学科临床实习是老年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培养高等老年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

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医科大学教育的基础与主体,

基础课程部分学习在大学中多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

必须再经过一到两年的临床实习,

才能使基础课程灵活地应用于临床诊疗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医学模式由单一的生物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出现了许多心理医学和社会医学方面的知识。老年医学科是一新兴学科,服务对象主要是高龄甚至超高龄的老年人,故老年医学科临床一线教师做好该学科的临床教学工作,

对提高老年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老年医学整体水平的进步、延长人类寿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我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患者常为心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恶性肿瘤、痴呆、神志不清等多种疾病,

年龄在岁以上的达到%以上,岁以上的达到%左右,

其中%的老年患者完全不能自理,能部分自理仅占%。结合老年医学科的自身特点,我们制定了一套老年医学科的临床带教方案。

教学查房

随着检查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

在促进医学的进步的同时,

却削弱了实习医生的临床思维及动手能力,他们往往重视各种化验检查,忽视了最基本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造成病史采集简单粗糙,对发病过程、症状的具体性质等描述得过于简单无序,不注重发散思维,不重视鉴别诊断的问诊。对患者进行体检时因检查手法和顺序不规范,

常常不能及时发现阳性体征。因此,

教学查房规范化对于提高实习生、低年资住院医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老年医学科制定了每周三或周四进行一次教学查房的制度。在每次教学查房前,首先挑选比较典型的病例,如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等,

查房主任床边询问病史、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全面掌握患者的疾病情况。发现阳性体征,则让实习医生亲自体会,加深印象,

并让实习医生结合该患者的病情提出自己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后续治疗思路等。

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是在临床实践中训练医学生及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病例讨论在临床教学中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实习同学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及运用,帮助实习医生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

例如,一个因“胸痛”入院的患者,就需要详细询问胸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

发作的持续时间、程度、缓解及加重因素,

是否伴有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血压升高,有无外伤史等。这就要求医学生掌握能引起胸痛的相关疾病的基础知识,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反流性食管炎、气胸、主动脉夹层等疾病发作特点,提出鉴别诊断方案,

为做出正确诊断,需做心肌酶学、心电图、胸部等辅助检查。()培养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年医学教育工作者在教授实习生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同时,

还应注重引导同学如何围绕病情展开思考,如何层层推进逐渐得出正确的结果。在引导同学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同时激发同学的创造性思维,对提高学生的想象空间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比如上述胸痛患者,大家一般都会考虑到胸部疾病,还要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是不是还可能有腹部疾病引起胸痛呢?如胆心综合征?()寓德育于智育之中,

加强医学生的医风医德教育。由于老年医学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决定了临床教育在医德教育中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临床病例讨论中,

集体查房时带教老师应作出榜样,以患者为中心,注意尊重、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与患者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真正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读书报告与专业讲座

在临床实习期间,除了在临床见习真实病例外,还应鼓励实习同学们积极学习各专业理论新进展,

以每周一次读书报告的形式促进他们学习。如我院老年医学科每周一次的读书报告内容有:华法林的应用进展,可达龙的应用共识,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等等与临床实践息息相关。

另外,还组织带教老师们的专业讲座,

如室性心律失常诊治指南,心衰防治指南,老年高血压的特点等等,

通过精心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平台,生动表现本学科的新观点、新进展,使实习医生学会辨证分析,

学到许多与临床实践相关的新知识,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出科考核

老年医学科分为老年心脏科、老年肾科、老年呼吸科、老年内分泌科、老年消化科、老年科,老年神经科等七个三级学科,

实习生在每个科室轮转时间个月左右,为了检查在各科轮转学习中是否真正掌握了该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原则,由科室统一安排,进行出科考核。这种出科考核以床边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为主,

以动手操作为辅,最后由带教老师提问出相关理论问题。

通过出科考核这一环节,使实习同学对每个学科都有所了解,不会出现重此薄彼的偏科现象,

理论知识更加全面。

总之,通过上述举措,老年医学科实习生、住院医生培训更加规范,

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更加坚实,

为培养下一代年轻医学人才贡献了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郭剑虹,陈文韩,陈锦生,

等。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现代医院,,

():-。

[]聂小蒙,李强,徐晓璐。临床医学院做好实习生带教。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

():-。

老年医学的原则篇

增龄使得机体内环境改变,肝肾功能下降,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药物的反应发生一系列变化,

容易造成药物蓄积中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同时,

由于老年人常有多种慢性疾病共存,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且用药时间长、剂量大,药物相互作用复杂,

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

老年医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多重用药,如何合理用药、制定科学的多重用药方案,

已经成为临床医师和药师研究的热点。

老年人多重用药需重视

目前,对多重用药还没有公认的定义,

欧洲和美国研究分别根据药物种类、药物应用是否属于临床需要来定义多重用药。多重用药通常是指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时使用了潜在的不适当药物或者同时服用了种及以上的药物。

多重用药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很多老年病人由于多病共存,

一方面需要接受多种药物治疗。

另一方面,多重用药存在着过度或不适当用药风险,

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极可能引起在常规药物治疗初期时不易发现的药源性疾病。

据研究表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其相互作用发生的风险为%;种药物联合使用,

其相互作用发生的风险为%;

同时接受种以上药物者,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种以上药物联用,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为%。另外,

多重用药也大大增加了服药错误的几率。因此,不适当的多重用药,严重危害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浪费了社会的医疗资源。

如何应对老年人多重用药

由于老年人个体差异大,

很难制定统一的用药标准,老年患者合理用药应关注多方面的因素。临床工作中,老年患者的用药管理要考虑老年人独特的生理、病理和药理因素,遵循下列原则:

。详细评估老年人的病史及基本资料,

了解其既往病历及用药史,包括疾病诊断、病况评估、目前是否用药、药物反应及不良反应等。

。明确诊断前,应避免用药(感染除外),

充分重视非药物疗法。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及适当运动等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替代药物治疗的。

。开处新药前,应仔细评估是否有潜在的影响疗效的疾病,如肝肾功能异常,

或会受治疗药物影响的疾病;同时,应常规核查患者的现有用药,尽可能减少用药种数。

有多种临床问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根据临床情况调整治疗用药。

。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应选用相对安全且适合老年人服用的药物。

药物种类及每日服用次数,尽量减至最低,服药的时程尽量简单,

尽量避免不同用法,

以使老年人容易遵循及家属容易协助用药。

。要充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关注新开的药物与现用药物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

如协同叠加作用,

避免用一种药物去治疗另一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而致用药越来越多,

产生“处方瀑布”。对于一些治疗窗较窄,

危险系数较高的药品,

合并用药时更应谨慎,注意监测血药浓度。

。定期或常规的检查病人用药的规则性、疗效及不良反应。

。完整保留患者的用药记录和管理记录。这利于其他医生、患者及其家属全面了解患者的用药史,

也利于定期核查用药。

总之,多重用药是老年人群药物治疗时所涉及到的常见问题,医师、药师、患者以及家属均应该提高认识,

最大限度地减少多重用药给患者带来的医源性损害。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和药师在面对多重用药问题时,

应秉持安全、有效、方便与经济的原则,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老年医学的原则篇

在所有的药物使用者当中,老年人堪称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老年人的各个重要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

药物在其体内的吸收、代谢、分布、排泄的过程与青壮年迥然不同。同时,

老年时期也是一个多病的时期,

平均每人患重要疾病~种以上,用药种类繁杂。不良反应较青壮年多~倍。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

各国住院病人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约占%。在全球的死亡病人中,有/不是死于疾病的本身,

而是死于不合理的用药。尤其是老年人,不仅病情复杂,

而且肝、肾、心、肺、脑等重要器官代偿功能显著减退,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往往便使病情急转直下,

常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局面。因此,在临床和家庭的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老年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已经成为现代老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应当了解老年人在药物吸收和代谢方面的特点。①药物的吸收。老年人胃肠粘膜细胞数量减少,消化道运动能力降低,

胃酸分泌相对不足。这些因素均可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一些药物也会干扰老年人比较脆弱的消化功能,

如地高辛、氯化钾以及抗生素等,很容易影响食欲,引起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泻等症状,

使本来已经虚弱的身体更加虚弱。②药物的代谢。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

实验证明,参与药物氧化、还原和水解的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酶,其生成数量和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因此,老年人服用氨基比林、保泰松、苯妥英钠、巴比妥、眠尔通、四环素等药时,

药物在血液和组织中的浓度增加,半衰期延长。这是老年人易发生毒性反应的重要原因。③药物的排泄。老年人肾脏的肾单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因而药物的排泄受到限制,容易出现蓄积作用、超量反应,需要通过血药浓度的监测来指导合理用药。④药物的分布。老年人体内水分和肌肉组织逐渐减少,

脂肪所占的比例相对增加,这就会引起药物分布的变化。某些亲脂性药物可能在脂肪组织中蓄积,产生持久的作用。

⑤药物的耐受性。老年人的药物耐受性趋向降低,女性比男性更明显。通常在单用或少量药物配合使用时,

一般可以耐受,但当许多药物配合使用又不减量时,便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及胃肠道症状。

老年人一人多病,用药种类较多,

药物之间很可能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甚至是严重的毒副作用。

用药种类越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据报道,同时应用~种药物的病人,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种以上药物并用者,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至.%。%以上的药物并发症都与合并应用多种药物而发生的相互作用有关。

因此,老年人用药时必须慎重考虑药物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总体说来,老年人用药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

老年人生理衰老,

病情往往复杂多变,若药物使用不当可使病情恶化,甚至无法挽救。

如有一高血压病人,平时肾功能稍差(.~.毫摩/升),在肺部感染时选用青霉素加庆大霉素肌注,天后肾功能衰竭,升至.~.毫摩/升,

天后尿闭,天后死亡。尸检发现多灶性肾近曲小管坏死,符合急性药物中毒性肾功能衰竭,因此,

老年人用药一定要掌握少而精的原则,选择药物时要考虑到既往疾病及各器官的功能情况,

对有些病症可以不用药物治疗的就不要滥用药物。

如失眠、多梦,可通过节制晚间紧张的脑力劳动和烟、茶等收到良好效果。老年人精神情绪抑郁,可进行劝慰、心理治疗,

其效果常比用药为好。

(二)掌握好最佳的用药剂量。

老年人对药物耐受能力差、个体差异增大,因此,

用药剂量必须十分慎重。

对于这个问题各家意见不一。有人主张从岁开始,

每增加岁应减少成年人用量的%;还有人主张岁以上用成人用量的/,

岁用/,岁用/。我国老年人的用药剂量,

通常是根据年龄、体重和体质情况而定。

对年龄较大、体重较轻、一般情况较差的老年病人应从“最小剂量”开始。有条件的医院应积极开展血药浓度监测,以便更准确地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

(三)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

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可以提高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这种规律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的,

如洋地黄、胰岛素,凌晨时的敏感度比其他时间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皮质激素的应用,目前多主张对长期用药者在病情控制后,

采取隔日次给药法,即把天的总量于隔日上午~时次给予。这是根据皮质激素昼夜分泌的节律来安排的。每日晨分泌达高峰,这时给予较大量皮质激素,

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系统对外源性激素的负反馈最不敏感,因而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较小,疗效较好。

多数口服药物可在饭后服,尤其对消化道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如铁剂、某些抗生素等。有些药物要求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如驱虫药、盐类泻药等,

有些药要求在饭前服,

如健胃药、收敛药、抗酸药、胃肠解痉药、利胆药等。

(四)加强对老年人用药的指导和监测。

老年人病种多,

服药品种亦多,再加上记忆力差,忘服、漏服、错服是很常见的,据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研究人员报告指出,对老年人给予非常明确的用药指导,

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据调查,老年病人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中,有/是可以预防的,

因此,在给老年病人用药时要详细询问病史、药物过敏史,慎重选择用药,详细交待药物名称、特性、药效、用法、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药物的禁忌证、贮藏方法等。

老年人服用地高辛、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抗糖尿病药、利尿药、抗凝药、抗肿瘤药、抗胆碱能药、抗精神病药、抗生素、β-受体阻滞剂等,应密切监视药物不良反应。

有条件时应尽可能做血药浓度监测,

以指导准确、合理用药。上述各类药品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

被认为是高危药物,必须密切监视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并及时进行合理的调整。

老年医学的原则篇

【摘要】人的寿命普遍延长,人口的分布结构发生了改变,

老年人占的比例逐年增加,对老年人的口腔保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老年口腔医学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它不但研究口腔组织的衰老过程和特点,

而且主要研究老年口腔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根据老年人的各种特点,采取不同于青壮年人的措施,

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

充分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年龄,

不能求全,应集中解决最主要的矛盾。治疗方案不应太复杂,

以减少患者就珍数。对高龄老人的治疗方案以保守治疗为主,每次就诊,

治疗处理的时间不应太长,尽量选择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解决了患者的主诉症状后,应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全面的检查,

对非主诉的口腔疾病也应适当处理,使患者经过本疗程后,口腔健康状况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关键词】老年口腔疾病;

治疗;保健

老年口腔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是老年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口腔医学的一个新的学科。它不但研究口腔组织的衰老过程和特点,

而且主要研究老年口腔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近年来,老年口腔医学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而且越来越受到重视。

重视老年口腔的原因

.人口老龄化

人的寿命普遍延长,人口的分布结构发生了改变,

老年人占的比例逐年增加,全世界岁老年人已超过亿。我国岁以上的老年人也超过了.亿,

据年瑞安市经统计局数据我市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人次,而且正在逐年增加,对老年人的口腔保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口腔痰病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特别是氟化物在全球的广泛应用及各种口腔保健措施的普及,

儿童及成年人的口腔疾病明显下降。

而老年人的口腔疾病仍有上升的趋势。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虽然不高,但在牙科就诊的比例却有上升,牙科工作者从市场角度认识到老年人群在口腔治疗需求方面很大潜力。所以许多牙医已把重点转向老年牙科学的研究及实践,

以满足这一人群的特殊需求。

.口腔医疗技术的发展

随着口腔医疗技术的发展,老年人无牙颌的比例也逐年下降,而存留的自然牙明显增加,

老年人自然牙的存留,使之有机会经历增龄性的改变,使治疗更为复杂而有其特点,加上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与青壮年不同,

所以对老年人的治疗必须具有老年口腔医学的知识和经验。

对老年口腔患者的一般治疗原则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除口腔组织产生各种增龄性的改变外,

全身各器官也都相应产生衰老的改变,其生理功能及适应性减退,心理状态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老年人还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

服用多种药物。以上情况均可影响口腔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这就需要医师必须掌握老年人的各种特点,采取不同于青壮年人的措施,

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

.尊重人格,加强沟通

老年人应受到社会尊重,

不论其职位高低都应一视同仁,在候诊和治疗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照顾和提供方便。老年人对口腔疾病的治疗常有紧张情绪,甚至有恐惧心理。

和蔼、亲切、耐心的服务态度至关重要。有些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对事物的理解较慢。医师对病情及治疗方案要进行耐心的解释。

老年人听力差,说话时要尽量清楚、缓陵。

由浅入深并适当应用形象比喻,以征得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同意。

如有几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应尽量详细阐明不同方案的优缺点,

以供患者选择。老年人说话常重复,有时含混不清,需有耐心,

认真听取患者意见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确定方案,注重细节

治疗方案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年龄。不能求全,应集中解决最主要的矛盾。

治疗方案不应太复杂,以减少患者就珍数。对高龄老人的治疗方案以保守治疗为主,每次就诊,治疗处理的时间不应太长,

尽量选择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解决了患者的主诉症状后,应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全面的检查,对非主诉的口腔疾病也应适当处理,使患者经过本疗程后,

口腔健康状况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在检查治疗过程中,操作应尽量轻柔,叩诊时应由轻至重,

冷热刺激试验要适可而止,避免激惹患牙,无痛操作至关重要,凡估计会产生疼痛的治疗和处理,

如磨牙,开髓等,均应给予有效的麻醉。

同时在治疗前应详细了解患者全身情况,是否伴有慢性疾病,

特别注意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肝肾功能及出血性倾向,

还应问及最近服药情况。如有严重疾病,可请有关科室会诊。治疗方案应以恢复其功能为主,

但也不能因为是老年人而忽略美容方面的考虑。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老年人口腔门诊室,以方便老年人患者。诊室内设有心电监测、电压仪及常用抢救药品,

为保证患者安全。对有些高龄卧床的患者进行治疗,可准备手提式牙科治疗机及诊箱,以便进行床旁治疗。

.提倡对特殊群体的治疗乖保健

由于现行神经内外科医学技术及相关学科技术飞速发展,对一些老年高危疾病的救治成功率提高很快,但致残率同时也是不断提升。卧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多,这些人的口腔疾病都应条件限制得不到应有的治疗。

由全身其他疾病所带来的行动不便,很难到医院去进行口腔医疗,

而口腔健康状况不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国外对这部分人群非常重视:从社会学、心理学、到具体的实施方案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日常我们所开展口腔治疗还没能引起重视,

随着目前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观念的引入,估计在新世纪中可能成为一个热点,是潜在的市场,会出现一批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人员。

根据目前所开发的手提设备;简易的治疗台多种多样,也有专门的口腔治疗车,便开展院外治疗。

其优点有如下几点:首先,可以让医师更多了解患者,

使患者在自己家里感到更放松和舒适。患者会对自己的治疗更感兴趣,

更服从治疗,并增加诉说病情的机会。其次,增加家属对患者的照顾,增加了独立性,

不再依靠别人帮助去医院看牙。

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减少恐惧。再次,是使患者感到自身受重视、尊重。

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并且能够跟其他学科医师有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患者会把医师当做一个亲切的访问者或客人。不足之处医师离开自己熟悉换作环境,

担心发生意外及控制意外发生的能力。经常遇到牙科治疗以外的问题:缺乏对感染的控制,及不良体位;

照明差;无线设备;

治疗时间少:路上耽误的时间多;医师工作压力大。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