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随笔(通用24篇)

admin
发布时间:
2023-02-14 21:20:33

导语:叙事

教师的随笔(通用24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的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p.9136/00/l/bdcccaa601_5fbf7efd96d3b" alt="教师的随笔(通用24篇)"/>

  教师的随笔 篇1

  我喜欢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受。赏识能给孩子带来温暖和希望,使孔子受益匪浅……赏识教育本源是爱,只有对孩子充满爱的教师,才能真正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激励孩子。

  宇浩是我班的一个“小调皮”,经常捣乱,孩子们都说他是捣乱大王,很多孩子都不喜欢他,错事、坏事全往他身上套。我们也经常批评、教育他,但收效甚微。

  有一天,我的身体有点不舒服,咳嗽不停,全身无力。这时,宇浩拿着我的杯子出现在我面前,轻轻说:“老师,你咳嗽了,喝水呢!”那一刻,我真的很诧异,很感动。想不到他竟然会有如此细心的一面。“谢谢你,好孩子!”我真诚地感谢了他,这时,我发现宇浩的眼神特别明亮。从此,我改变了以往对他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法,努力去了解他,发现他的优点,从而去赞赏他、关爱他。其实,孩子也在用心细细地解读老师的言行,他体会到了我的改变以及对他的爱,他也在悄悄地改变,变得不那么调皮了,变得更懂事了。

  宇浩的故事告诉我们,爱一个好孩子容易。因为他本身就可爱,爱每一个孩子才是大爱。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让我们带着赏识走进童心,用大爱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教师的随笔 篇2

  小时候听《水浒传》评书或看《水浒传》连环画,最不愿意听、不喜欢看的就是“英雄排座次”那一段。想想看,好汉们“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那是何等的快活?

  后来却毫无来由地弄了个“英雄排座次”,并且让那个文不能出谋划策、武不能上阵杀敌的宋江坐了头把交椅,真是岂有此理!

  年事渐长,才知遭人一旦进入社会,座次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马虎不得。记得有一次到一小伙伴家玩,适逢他们一家在小圆桌上吃饭,我坐在他家里的八仙桌东边的椅子上等着。本来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没想到正巧我父亲来他家里有事,一见我在那里坐着,大惊失色,提溜着领子把我抓了下来,厉声呵斥道:“这是你坐的地方吗!”我不解,后来才明白,那是首座位置。非德高望重的尊者不能往那里坐。

  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并不懂得“先王以礼治天下”的道理,却明白长幼有序,在座次上颇为严谨。

  因为有了这个经验,所以初涉世事时,凡遇到叙座次的场合,我都极为小心。农村的方桌,一般坐满了是八个人,一边两人,地位之尊卑有着严格的规定。本来,坐在首座和末座上屁股的感受是没什么两样的,可心中自有了这芥蒂。像我这样的晚辈后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坐在自己该坐的地方,否则的话就会如坐针毡。若是在席问,有时候免不了开小差想一些有意思的问题。比如,我发现坐在上座的无非是让众人把敬酒的焦点集中在他身上,别的实在没有什么好处,反正吃菜又不多吃。我不坐也罢。又想起“常常登上座,渐渐人祠堂”的老话,便更觉得最好不要去坐了。

  圆桌是西风东渐的产物,原本就是为了消除座次上的尊卑之序,可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我十年前从乡下来到城里时,遇到比较正式的吃饭场合,因为总认为圆桌是无上下尊卑的。所以往往像在乡下那样随便坐,没想到引来了许多嘲笑。后来虚心向一酒店服务员请教,才知道圆桌的座次也有尊卑之分,分为主宾、副主宾、主陪、副主陪等等,比乡下方桌的座次分得还要复杂。明白了这些后,我不禁感叹不已,对人类这种不避繁琐的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有一次到外地讲课,却发现那里的酒席上安排座次的风俗与我们大大不同,他们是把客人一律往里让,主人全部坐外侧。由于习惯的因素。我在吃饭过程中总是以我们的习俗来比照。

  这一比吓了我一跳,按我们的安排方法我竟然是坐在主宾位置。

  这一下让我大大不安起来,幸亏很快就回过神来,意识到这就是人乡随俗,没办法的事。

  会场上的座次同样有着严格的规定,不仅是主席台上精心安排,就是观众席的前排也大多空出来。有的会场甚至直接把与会者的牌子放好。别人想僭越也办不到。然而我对这种做法的效果如何有点怀疑。座次安排,除了让地位尊贵者有一点心理上的满足和自我膨胀外,实在没有什么实际效用。

  有一次我外出开会。一来到会场。见座位大都坐满了,第一排一个人也没有。第一排有桌子,可以放杯子,放本子记东西,后面的都没有这个条件,可是为什么都往后坐呢?我跟同去的两个人说:“咱们坐前排吧。”他们都不好意思,但见我执意如此,后面的座位又离主席台太远,也就只好跟我一块儿坐了。那次会议可舒服死了,会场的服务员把我们当作参会的嘉宾或是领导专家什么的,因为第一排就我们三个人,非常显眼,频频给我们倒水,后面的可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后来作报告者把带来的书分赠给与会者,我因为在前排,近水楼台,一个箭步冲上讲台,独得八本中的三本,我们三个人一人一本,让其余的与会者羡慕得眼红。事后,我得意地说:“谁让你们空着第一排不坐呢?”

  座次这东西,本来无所谓高下尊卑,只是坐的人一定要给它一个名份,然后再受这个名份的约束,真有点滑稽!我想,人活在世界上,也许有时候有必要分出个高下来,但分高下却不应该根据屁股坐在哪儿。

  教师的随笔 篇3

  今天的午餐欣欣又没有吃完。这个有些顽皮又有些固执的小朋友,在我的再三劝说后仍是不愿意吃饭。看着他的眼圈越来越红,我也有些内疚,也许刚刚开学让孩子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还是有一些难度的。不能说服他,转儿我只能说服自己对孩子多宽容一些。这样想了以后,我笑着对他说“笑一笑”,他却眼睛含着泪水对我说:“我心理有点不开心,笑不出来。”想来也是刚刚被批评的孩子让他马上破涕微笑还是有些难度。

  这时,我看到活动室墙壁上“小青蛙”与“瘌蛤蟆”的图片,想以此吸引他的注意,分散他悲伤的情绪。“你看哪只是小青蛙?”我点着瘌蛤蟆和小青蛙的图片。“绿色的是小青蛙”他回答的很干脆。“哦,对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是不是因为小青蛙穿的是绿衣服?”我想这样问,孩子对青蛙和瘌蛤蟆在颜色上就能有所区分。但是,他却盯着我认真的对我说:“小青蛙是不穿衣服的。”我想他可能不理解我的意思,为了让他青蛙与瘌蛤蟆肤色的不同,我又说:“你看小青蛙穿的是绿衣服,瘌蛤蟆穿的是灰色的衣服对吗?”“不是的,小青蛙是不穿衣服的,所有的小动物都是不穿衣服的!”他信心满满的对我说。

  由此,我想到平日里,我们上课的时候总是生怕孩子不理解自己的意思或是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我们总是在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或者说是善意的比喻。今天,上课是小青蛙我就说小青蛙是穿绿色衣服的帮助孩子认识它的外表特征,改天活动上小鸭子,我又说小鸭子是穿黄色衣服的,小兔子穿着一件白衣服……

  通过这件小事,让我明白在生活中与孩子交流要保持相互之间的平等,教师说话时要以大人的态度对待他们,特别是介绍一些动物的时候更要以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不会把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搞混淆。

  教师的随笔 篇4

  以前在培训学习期间总是听各位大师谈及教师幸福感的话题,因为当时的自己从未真正地走上教学一线,所以对这个话题感悟甚浅,当我在教学一线带领着一年级的孩子们几个月之后,经历过自己生病,将近十多天请假,当我再次回到工作岗位的时候,我对“教师幸福感”真正地有了深刻的理解。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进入校园,孩子们也像往常一样给我打招呼,只是眼神中又增加了一份惊喜,一份欢喜,当时的自己心中就燃烧起了一股骄傲的小火焰,开心极了。综合科的老师一般情况下在上午前两节是没课的,那天来到学校我就趁着前两节没课的时候忙了一些自己在请假期间拉下的工作,在大课间休息的时候,听着门口有我们班的小朋友在一直在嘀咕,好奇的我就推门出去看看,却没想到收获的是巨大幸福与感动。小朋友们那么多天没有上英语课,也没有见我,那天看到我回来了,个个都扑到我的怀里求抱抱,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差点把我扑倒,拉着我去教室,给我讲最近班里发生的事件,送给我暖心的小贺卡,一张张歪歪扭扭的字传递给了我巨大的爱,不禁感叹被孩子们喜欢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教师,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职业,在我看来又是一个极其“富有”的职业,载着这份爱与关心,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中!

  教师的随笔 篇5

  黎明,也许我不是第一个迎接它的人,但我却是第一接受它洗礼的人。露水,也许我不是第一个见证它降临的人,但我却是第一个品尝它的甘甜的人。

  今日的清晨,我像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踏上那条被雨雾笼罩却又是通往黎明的唯一之路上。可不知为何今早的感慨颇多。从寝室到学校,虽说是3分钟的车程,但不知这条路上记忆着多少教师可贵的足迹。别人是朝九晚五,而对于我们来说那只是一种奢望,朝五晚九已是我们日常不可磨灭的记忆。

  来到被围墙和教学楼围困于其中的操场上,我不能说这是铜墙铁壁,因为前段时间有一位精神失常的女子,在校外无缘无故地扔一块石头砸向正在教室里正常教学的班级,玻璃撒满一地,所幸师生避过这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命中率。虽毫发无损,却难免虚惊一场。

  此时,孩子们已经陆续从寝室赶来,列队晨跑,在这看似无情却有义的操场上,我和孩子们画了整整一年之久的一个个420m的椭圆,不知道何时才能跑到终点。420m的椭圆,套得住我们的曾经,却打不开我们的未来。

  晨跑结束后,孩子们吃早餐的吃早餐,扫地的扫地,而我还要伏案记录孩子们的成长记,批改作业,填写各种表格,琢磨卷中题、文中问。晨读铃声噪响,我抱书往教室里走,和孩子们一起晨读。检查是否有学生旷课,询问是否有人不适,还要想怎么提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都说男儿志在四方,而渺小的我却坚守在世俗眼光中不食烟火所谓的高大上岗位上和孩子们一起编织他们未来的梦。

  每到深夜伏案于办公桌,默念墙上挂的牌匾?D?D“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教师的随笔 篇6

  我是一名从业不满3年的新教师,今年是第一次带小班的孩子。在任教过程中有很多不足和困惑。有时会对小朋友束手无策,缺乏教学经验是最大的问题。在一段时间的摸索中我发现了在小班的数学活动中,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所以,我发现工作中遇到困惑并不可怕,在问题中发现解决的方法就可以了。对于小班幼儿如何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游戏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将其融入到课程中来效果是不错的。以后我也会多多努力,把工作做好!

  教师的随笔 篇7

  久雨的冬日,一束慵懒的阳光偷偷的透过玻璃照射在教室的桌子上,照在了正在吃午餐的孩子们身上。一个清脆的童声在我耳边响起:“老师,太阳照在我眼睛了。”我抬头一看,哦,是林彦希,原来啊,是一缕调皮的阳光照在她长长的睫毛上,这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轻轻的眯着,脸上纯真温暖的笑容,让我的心暖流涌动。

  起身瞻望,操场上,阳光明媚。院子里树叶都被这几日的雨水冲刷的很干净,被这冬日温暖的阳光一照,叶子上滚动的水珠晶莹剔透,显得格外的清新和美丽。让我不禁想和我们班这群可爱的天使一起来分享我的感受。

  于是,我和孩子说道:“今天太阳公公出来和我们小朋友玩了。我们快点吃完饭,出去散步好不好。”孩子们拍手叫好。看得出来,孩子们也喜欢这久违的阳光。很快,饭就吃完了。在提醒他们漱口、擦嘴巴、洗小手后,我们就要排着队拉着小火车出去散步了。

  平常的时候我都会按个子的高矮来决定队伍的顺序,自然,班上最矮的“小公主”陈奕欣都是被我拉着手牵在第一次,其他小朋友依次排在后面。这个时候,我发现彦希从人群里挤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不放。我笑吟吟的告诉她:“宝贝,我们按平常的队伍排好,你去拉叶紫的衣服。”彦希站在我面前一动不动,也没有松开我的手。我以为她没听懂我的话,于是,蹲下来又说了一遍:“宝贝,你的站的位置是在叶紫的后面,你去开小火车咯。”彦希还是一动也没动,拉着我的小手更紧了。我觉得很奇怪,平常这个小姑娘很是乖巧,今天表现的这么反常是为什么呢?我摸摸彦希的头说:“你怎么了,为什么不去拉火车?”彦希的嘴巴扁了扁:“老师,你可以这个手拉着奕欣,这个手拉我吗?”我笑了:“这样队伍不就乱了吗?小傻瓜。”“可是我就想拉着你的手啊。”彦希委屈的表情带着哭腔。我的身子一震,鼻子狠狠的酸了下。

  万万没想到,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很随意的动作―“拉手”,竟然能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满足。“我就想拉着你的手”,多么简单的理由,我竟然都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在他们心里最崇拜、最敬爱、最喜欢的就是老师了,她们只想说在散步的时候能和老师亲近亲近拉拉小手,我们却为了一味的规则意识去忽略了她们最人文的需求。

  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每次孩子排队的时候总是前拥后扑的往前挤,想要排在前面,其实就是想拉拉的老师的手啊。而有时候我们总是气急败坏的责怪孩子为什么不按秩序排好队。原来是我们未曾走进他们的心。想到这些,我十分愧疚。那一双双伸向我充满希望的小手却被作为老师的我为了该死的规则一而再、再而三的推开。我觉得没有比这个更残忍的事了。推开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小手,而是一颗充满纯真和爱的心呐。

  从这次以后,寄午散步的小朋友每天轮流站在第一个,我每天拉着这一双双不一样小主人却一样温暖的小手,我的幸福就在成倍的增长!因为,被牵小手孩子脸上的笑容告诉我,原来我是这样的被孩子需要着!

  教师的随笔 篇8

  新学期开学了,班里来了个可爱的小胖子――畅畅,个头比同龄孩子高出大半头,身材比同龄孩子大了一圈,白白胖胖,煞是可爱。

  家长离开时,有的孩子哇哇大哭,而他只是默默流眼泪,看上去格外让人心疼。我走过去想抱抱他,没想到他开始拳打脚踢,不让我接近,嘴里还发出好像武打片里奇怪的声音。我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也不明白他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该如何帮助他尽快度过焦虑期?

  放学时我和玲玲老师忙着照看孩子们,也没顾上和畅畅的家长交流。放学后我按照报名的地址找到了他的家,开始了我的第一次家访。

  畅畅的奶奶告诉我,畅畅出生一个月他的爸爸妈妈就远走他乡打工去了,一年也只有春节回来几天。她一个人在家带孩子、种地、养羊,每天忙得脚不沾地,顾不上管他,也不敢放他跑出去玩,怕不安全。畅畅从小就和电视机为伴。奶奶怕孩子影响自己干活,就买来成堆的零食放在畅畅身边,让畅畅一边吃一边看电视,就这样畅畅吃成了小胖墩。奶奶还挺高兴,觉得把畅畅养得胖乎乎的,儿子媳妇也高兴。

  而且因为没有人跟他交流,畅畅只有学说动画片里的话,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现在这样,不让别人碰,不与他人交流。

  了解了畅畅的家庭教育背景后,我制定了个别儿童教育计划。希望通过个别教育让畅畅尽快融入集体,健康快乐地成长。

  吃点心

  通过家访和观察,我发现畅畅对吃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我想就以吃为切入点走近畅畅。

  第一次发点心时,我每发给一个小朋友点心就会有意识地摸摸小朋友的脑袋,以示亲切。在发点心时我悄悄观察畅畅小朋友,他的小眼睛一直围着我手里的点心转。走到他的面前,我笑眯眯地把点心发给他,并摸了摸他的脑袋。或许是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点心上,这次他没有像上次那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我想这应该是可喜的开始,我有信心让畅畅融入集体,向快乐出发。

  再次发点心时,我除了用肢体语言与孩子交流,开始让孩子们学说“谢谢老师”。大部分孩子都能学着说,走到畅畅面前时,他怎么也不肯开口。我就说:“老师给你发点心,你给老师笑一个吧。”畅畅接过点心真的给了我一个灿烂的笑容。不管是点心的魅力还是我的魅力,畅畅的笑让我觉得很温暖很开心。

  玩积木

  开学一个星期,孩子们已经基本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不再哭闹了。晨间活动时,大家各自玩着积木,构建着自己的宫殿。突然畅畅走过来拉住我的手,哇啦哇啦说着什么。这可是他第一次主动来找我,尽管我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可我知道他一定有事情要告诉我,我就跟他一起走过去了解情况。原来是他来得比较早,拿了一堆积木在玩,来晚的小朋友从他那堆里拿了几块自己玩,他觉得别人拿了自己的玩具,来找老师告状。遇到问题能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对他来说真是天大的进步。我对他伸出大拇指,说:“你很棒,遇到问题知道找老师。”并告诉他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的,要大家一起玩才更开心。我接着问两个孩子,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三个人玩?孩子们点点头,我和他们一起用积木建高楼。高楼建好了,两个小朋友开心地笑了,我也笑了。畅畅已慢慢敞开了心扉。

  变化

  为了让畅畅尽快融入班集体,我抓住一切机会和他交流。晨间接待时面带微笑和畅畅打招呼,晨间活动时在照顾到全班孩子情绪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给畅畅一点时间陪他玩耍,和他聊天。畅畅有了一点点进步,我都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我和畅畅的爸妈取得联系,建议他们每周都和畅畅视频聊天一到两次,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一个月过去了,畅畅的行为悄然发生了变化,每天来园、离园能主动跟老师打招呼了,也能跟小朋友正常玩耍了,不再动不动就出拳出招了。看到畅畅的变化,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反复说:“老师,真是感谢你啊!”

  一个学期过去了,畅畅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现在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愿,能与他人正常交流了;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变化,能主动帮助老师收拾玩具,排队喝水入厕时,还会像小队长一样指挥着大家,小朋友也都愿意听他的,让我省了不少心。

  寒假里,畅畅的父母带着他找到我,他像小鸟一样飞奔进我怀里,扬起小脸说:“老师,我想你了。”畅畅的家长说:“老师,谢谢你,让我的畅畅这么快乐。”

  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我想这就是幼儿教师的幸福。

  教师的随笔 篇9

  人教版新教材如今已接触到第七册,从使用过的这七本教材来看,每册的编排结构都是相同的,内容形式也是固定的,分四个方面的内容: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在每册书中,每项内容都化整为零地编排在不同的章节,同样每册包括总复习都有八个单元,这八个单元是大小单元(通常我习惯把课时多的称大单元,课时少的称小单元)分开编排,大单元大多数与计算有关,其中包含一部分解决问题,小单元大多数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就拿正在使用的第七册教材来说吧,有这样几个内容:大数的认识(11课时)、角的度量(4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统计(3课时)、数学广角(4课时),课时多一些的只有三个单元,其余几个单元课时相对都比较少,前几册教材的情况基本相同。

  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出现了多的课时用不了,少的课时又不够的情况。比如正在教学的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参上教学时间的安排是6课时,可实际上教学这一内容我已经用9课时了,教材上最少还有一课时的练习没有完成,如果要加上复习及测试的课时,本单元最少要13课时,这样一来,真正的教学时间相当于规定课时的两倍。在这一册里,不此这一内容,《角的度量》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实际教学时间是规定时间的两倍。但有些内容如《统计》、《数学广角》虽然还没有教学至此,但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两个内容在规定的时间里完全能完成教学内容(不包括复习和单元测试)。可有些大的单元,如《大数的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规定的时间里不仅能完成教学内容,就连复习检测都能全部完成。

  按理说时间用的多,每节课的教学容量相对比较少,学生学得肯定不错,教师教的也会比较轻松,但实际并不是这样:往往大单元的知识点就集中在某两、三节课上,只要学生能掌握这些重点内容,这一单元也就没有什么难点,学生学得也不错,即使碰到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在重点部分稍加辅导,单元基础知识也能过关。而小单元的教学可就困难的多,我似乎感到每节课都在跟学生在战斗,往往弄得两败俱伤,怎么会这样呢?在小单元里,内容主要集中在一起,使每节课都有不同的重点,一节一个新内容,优生没问题,但他们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都是平平的,为了这部分同学,只能多花时间,原本规定一节课的内容,只好进行分解,变成两课时或更多的课时,还不能包括另一部分学生,他们还得留在课后单独辅导,并且辅导的难度特别大,又费时,经常弄得我筋疲力尽,不战而退。

  面对这些内容,每学期末,办公室的老师经常开玩笑说:碰到这些内容就恶心。但却不得不面对,为了能让学生掌握好一些小单元的内容,我自创了一种“冷处理”的方法,所谓“冷处理”,说白了就是“炒冷饭”,方法是:先在规定的时间内,适当增加一点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剩下的什么也不做,等新课结束后,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些小单元上,每天一个知识点,不断的反复、辅导,采取个个依次过关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刺激学生,促使其掌握这些“小”而难的内容,这种方法实用性是不错,但总得不是什么上乘之作,每每用之,心里总不是滋味。

  请看一笔流水帐:第七册练习十二有这样一些题目:动手剪(第3题)、判断(第七题)、探索四边形内角和(第八、九两题),这三题我整整用了两节课(前两项一节课)。第七题中有两道判断题: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学中我将这两个题目与第3题整合在一起,先用课前准备的学具不断地拼,发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好能解决判断题中的两个题目。这样一来,连同生成性的一些内容,一节课就结束了,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也一样,因为一定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所以量的角比较多,且都在不同的方向,难度也比较大,一节课下来,还有些学生没有量出正确结果来。

  教师的随笔 篇10

  跳舞是条不归路,可我们还是心甘情愿的一路走到底。有人问,你怎么坚持到现在还这么爱跳,其实练舞的人知道每当看到自己一点点地在进步,并且追求完美的同时自己变得更优秀时,你就并不愿意离开舞蹈这个圈子。

  也可以说,在我们的舞蹈世界里,纯粹地只想跳下去,这是一个很美好的世界,而我们一辈子只想干这么一件事儿。我们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所得不到的收获。

  桃李杯决赛现场,上戏附中选手徐铭月,强忍膝盖内碎片剧痛,完成了最后一个造型动作,收光后几乎是爬进侧幕条。比赛是残酷的,对参赛选手的身体更是一种挑战与煎熬。真的非常心疼这些学舞蹈的孩子们!

  人生就像你脚下的舞台,只有不断的努力,才不会被别人挤下去;舞蹈的动作是有限的,可是创作是无限的;现在放弃就等于比赛提前结束;现在能做的只有两件事:努力、或者回家;台下的掌声与欢呼,是我们不变的动力。加油!

  一个舞者不易,一个好舞者更不易,一辈子是个痴情的好舞者是今生的幸福。可能我们不会走上银幕,不会让更多的人驻足买票,但如果你在台下,你一定会被我们所感动。

  你问我当初为什么选择舞蹈,因为喜欢!现在为什么选择舞蹈,因为坚持喜欢!坚持自己,你才能有你想要的!舞蹈会痛,会伤,但需要我们用忍耐力去撑!

  舞蹈是强者的游戏,如果选择认输只能等来离开,如果选择挑战或许得到的是鲜花与掌声。正在这条道路上艰难前行的孩子们,舞蹈没有放弃你,你同样没失去舞蹈,只是这个过程需要磨练。加油吧舞者!

  教师的随笔 篇11

  活泼爱动总爱惹是生非,可思维敏捷,看似没有注意听,可你讲的他却能答的个八九不离十。他总是爱表现。无论有什么事情他都要抢先,他有时候能给老师帮忙,可有时候又给老师添麻烦。那么,该如何对待这一类的幼儿呢。

  首先,我们要给他关注,因为有的幼儿由于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而故意做出一些事来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也就是希望得到重视,所以,我们要关注这些孩子,对他们的行动、做法及时的给予批评和引导。这样一来“调皮生”将会顺着我们的引导逐渐转变。

  第二,我们要给他鼓励。有些“调皮生”可能在家或幼儿园总是做些一些挨批评的事,时间长了孩子变得不自信了,不知道该怎么做好、怎么对。这样我们就要给他鼓励,鼓励他举手回答问题,鼓励他积极参加活动。

  第三,我们要给他表扬与肯定。只要一看到幼儿有“闪光点”,就及时表扬,哪怕是一丁点的“闪光”都行。学期初的时候,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女孩。她奶奶说:我们这孩子特别的淘,你们费心管管。这孩子真淘!比那些“调皮”的小男孩有过之而无不及。乱说话、抢玩具、大小朋友等等。可我上课的时候却发现。仅仅读了两遍的字卡,她都记住了,我变抓住这个“闪光”点,大大的表扬了一番,还奖她一朵小红花。没想到,我的表扬真管用,整整一个上午她的表现都比以前好,我知道那是因为她在期待我再次表扬。

  最后我想说,无论是关注、鼓励还是表扬与肯定。都需要我们坚持做下去,而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的是,只要我们坚持天天关注他们鼓励他们。表扬他们。我们的孩子都是优秀的!都是人才!

  教师的随笔 篇12

  刚到中班时,感觉中班在常规一方面还是不错的,从小朋友们开心的表情我能看出,这是一个温馨的班级。

  不管是什么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每次出去户外的时候,孩子们都很喜欢抢第一,针对这点,班上老师实行了一条策略,请能力强的小朋友做小指挥、能力不是很好的小朋友做小助手,带领小朋友排队换鞋子、喝水、上厕所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抢第一的现象很少出现了。有时候,当老师忘记选小指挥,孩子们还会提醒老师今天你还没有请小指挥呢。

  虽然在常规方面不错,但我们还是每天严抓常规、纪律等方面,比如:在用餐前请小朋友先叠好毛巾、站整齐(要注意站的姿势)、进行餐前感恩(引导小朋友用完整的语言说:“我今天要感谢谁,因为什么原因感谢他(它),所以谢谢”),吃饭的时候请小朋友保持安静以及桌面的清洁,需要添汤请小朋友用英语跟老师进行对话,吃完饭后要求小朋友会说:“我吃饱了,请大家慢慢吃,”然后才能搬着自己的椅子去找书看。

  在纪律方面,我们还实行了奖励红花和加减提前进区玩的分数来使小朋友有个自我管理的自觉意识。这点对小朋友来说,还是比较有用的。

  在生活方面,我们关心每个孩子,尊重每个孩子,多去鼓励赞美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做到对每个孩子公平共正。

  老师关爱的目光是孩子心灵的阳光,老师的笑容是给孩子最大的奖励,宝贝们都有自己的精彩,满足孩子就是自己最大的欣慰。

  虽然在中班呆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我的感悟却在不断增加,在好的方面我们会继续保持,在不好的方面我们会继续努力,一定做到对每个孩子负责,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

  教师的随笔 篇13

  在孩子们的期盼中,终于迎来了新学期。面对中班的新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孩子们似乎并不陌生,看得出他们在暑期做了大量的准备。于是,我们通过墙饰提示生病幼儿多喝水,超重幼儿多锻炼多吃菜,预报员做好天气记录等,潜移默化地继续强化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看到孩子们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我们又创造机会与条件请孩子们为他人服务,逐步培养其责任感。比如,设立值日生小组长,组长不仅可以管理组员,还负责发学习、生活用具。小朋友上幼儿园总是迟迟入园,自从班上有了小组长这一角色,幼儿一直坚持来园,他们都很想成为小组长,为大家发东西。

  帮助弟弟妹妹让孩子们最开心的是感觉自己长大了,更加自信了。很多家长也向老师反映,感觉孩子突然有了很大的变化,好像一下子长大了。通过这三个持续了整整一系列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中二班的孩子们,对小班的弟弟妹妹体贴照顾,在付出爱心的行动中体会着升班的快乐。他们不仅能够顺利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还能为他人服务,并能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满足和骄傲。看着孩子们自信、快乐地度过了升班适应期,作为老师的我也特别欣慰。

  今天午睡起床后,我又象往常一样对中班孩子说:“谁不会穿衣服,我来帮助你。”但今天只有少数几个孩子过来请我帮忙,多数孩子都在自己往身上穿,而且大多数很顺利就穿上了。我正暗暗高兴之际,何明修兴奋地站在我面前:“钟老师,我自己穿上了!”我一看差点笑出来,强忍着笑说:“呀!自己穿上了!真能干!我们再穿一次吧。”边说边帮他把衣领穿到腰上的衣服脱了下来,让他把衣服反面超前,双手抓起领子,往头顶一甩,就甩到背上了,再将袖子穿上。他很开心,说:“我长大了,我也会自己穿衣服了。”

  中班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己穿衣服的能力,可多数孩子一直是大人帮助穿衣服,缺乏自理意识和技巧指导,为此,我给他们讲了“小老鼠穿衣服”、“乐乐上幼儿园”等故事,告诉他们长大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也教给他们穿衣服的具体方法,带他们进行集体练习,他们竟然很容易就学会了,而且以能自己穿上衣服为荣。

  我为孩子的成长而喝彩,也为教育的成功而骄傲!

  教师的随笔 篇14

  当时光的脚步踏着冬天的脊背走完一年,当季节的和风送来美好的祝愿,当我们生命又在一个里程在岁月写下末端的句号,当我们站在时间之岸遥望昨天……

  时间过得飞快,飞快,转眼间,日历的最后的一页又将变为一张图片印有岁月的底封,而我的脚步又将装帧于季节的封面。身后的日子,深嵌着凌凌乱乱的足迹,凝望那季节的来路,驻足于某个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驻足于一个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让我牵挂的人。

  我依然难以忘记是谁扶我踏上征程,我谁支持我越过风风雨雨,穿越困苦和艰难。也许落叶上写诗的心情一天一天的老去,也许成长要以孤独为代价。过去的日子,夹着悲欢和一去不再回来的昨天浩浩荡荡穿越我单薄的青春,明亮,伤感,无穷无尽。

  泪眼婆娑过一段雨季,如今莫名把一段陌生的情感,埋在心湖,视为美丽的诗篇珍藏。才知在岁月的催长中不知不觉披上了成熟的伪装。而曾经有的早以草木腐去,有的早已散乱心间飘散在岁月的风中。蓦然地去回首,欲将曾经的拾起,却只拣得几页缺角少字的片断。

  或许是我终身不能拥有,或许是我将终身寻找,或许是我的诗中依然贮满隐痛的思绪,那些鲜活的人,一日一日,一夜一夜在我的脑海中翻腾,模糊成一个记忆的痛点,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真的誓言如风了吗?

  是否真在眺望远方星空的时候,望不见彼此心灵的彼岸?是否在缅怀岁月的时候,看不清远山,看不清远山之巅的另一个真我!也许我错过一段季节,也许我迷失一段感情,费去了太多时光,耗尽所有力量,被那层迷雾般的感情迷惑,解不开那个结,走不出那张细细密密的网。

  似水流年,流年似水,走过冬季,走过夏季,走进阳光,驻足这驿站于一种沉痛姿势漂泊流浪时,才慢慢明白:往事,永远在时间之外,,风景永远在围墙之外……

  背起行囊,慢慢去追逐,感恩窗外的阳光,感悟这方洞开的天空,给我带来的一切一切,回首已不在……

  教师的随笔 篇15

  我看见白马奔腾,扬起的风尘迷了一片天;我看见狂风袭过,卷起的浪花咆哮整片海;我看见人们疾跑而过,一路奔跑一路掉落……

  这是个加速度的时代。农民为了多买多卖,不愿等侯两天的阳光;为了追求速度,将城市变为一个大停车场;为了方便,不断有新的通讯工具创造出来。人类跑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然而这一路丢掉了什么?

  劣质的老蕨菜只因少了两日的阳光,即受到长期的封杀;超负荷的车辆造成了交通拥挤与严重的污染;冰冷的工具拉开了现代人心与心的距离……

  回首,我听见遥远的时空传来沧桑的低吟:“咱们走的太快,心会跟不上咱们的步伐,停下来,等待心的回归。”

  一味的奔跑,同时也是不断的失去。当身体的急行脱离良心的束缚,毫无顾忌,世间的罪恶也随之增加。这一路,咱们得到了金钱、权利和所谓的成功,失去的将是道德准则,与心的坦然。

  三毛说:“暂时的停歇,是性命更加充实。”

  心的丰盈,需咱们不断的视之,省之。而时代的前进趋向,则决定于咱们人类的重心趋向。若咱们能自省吾身,放慢脚步,做到无愧于心,时代才在真正的加速度。

  然而,停歇不意味着停滞不前。

  余秋雨说:“如今的世界处处以便利为原则,这种便利原则却处处与伟大原则相背,然而咱们却无法因伟大而舍弃便利。”

  如何将便利与伟大和谐相融即是新时代课题。所谓伟大,我认为将任何一件小事做到不违本心就是平凡人的伟大。而将便利与伟大相融,即是追求速度的同时不忘以人为本的原则。

  若奔跑的太快,请停下来,听听心的声音。

  教师的随笔 篇16

  今天我作为一名带队老师,跟随苏州狮山实验小学3-6年级学生和老师们一起去吴江格林公园春游。

  一大早,我像往常一样进入教室。教室在3楼,我一路走过去,其他班的学生都在兴奋中,都没在好好读书,我以为我们班也会这样。可我一到3楼楼梯口,就听见朗朗的读书声。走到教室门口,果然是我们班的学生在早读,我很开心,说实话。自己班级学生那么懂事听话,没有因为春游而疯掉。我站在教室里,陪他们读书,那时老师还没来,我心中为他们竖起大拇指。

  8点半,我们准时整队向大巴车出发。我们从校门往南走到了大马路上车。上车后,学生都找到了位置坐下来。我刚坐下来,就有学生给我吃的。有瓜子,有糖果,有寿司……好多吃的,在他们眼中,我可能并不只是一个老师,还是一个大哥哥,好伙伴。我的感受就是这些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不同,他们的生活更富裕,兴趣爱好更广泛。和他们交谈中,他们还玩

  游戏,还不止一个玩,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啊。

  差不多一个小时的奔波,我们到了格林公园。一下车,孩子们贪玩的本性直接释放出来了,要不是我们几个老师在,估计早就跑得不见踪影了。我们分了4个小组,有四个老师带队,各带一组。格林公园有个小型的游乐场,孩子们很喜欢,直接奔过去了。有海盗船,有旋转木马,有过山车……游戏还是很多的,孩子们玩得很起劲。可就苦了我们这些带队的老师了。不敢走远,怕孩子们走丢。学生一玩就什么都不管了,偶尔能找到学生在那排队,但一眨眼的功夫又不见了。真是调皮啊。我也游玩了一下格林公园,除了这块游乐场,后面是农庄和牧场,还有一大片草坪。风景优美,适合游玩,接近大自然。可以放放风筝,野炊……

  游玩一直到了2点,开始集合了。学生开始陆陆续续的离开游乐场,向大门进发。看上去,学生们玩了一天了,都累了。

  愉快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教师的随笔 篇17

  清晨,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微风出来,一阵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今天我就要和我的宝贝们去寻找春天。追寻春姑娘的脚步……

  在幼儿园准备好后,我们坐上了大客车,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很快进入了郊区,路边的大树都长出了新叶,一片一片的油菜花开的那么灿烂,一座一座绿色的山坡,近了,近了,我们已经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们的整颗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飘到那绿油油的草地上。一个小时候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青龙峡。

  一下车,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那高而绿的山,那潺潺流动的清澈的小溪,精致的休息室,一片一片的小竹林,情不自禁的我们留下了我们的大合照。稍适休息后我们的大部队就向着小溪的源头走去,许是被大自然的气息感染到了,我的宝贝们念起了我们学过的儿歌(绿,你是从哪里来的。是风儿捎来的,是雨儿带来的,是阳光撒下来的……小树冒出了绿叶,小鸟唱出了绿色的歌,小溪露出了绿色的酒窝……)听着还真是我们眼前看见的景象呢?在欢声笑语中,我们相互搀扶,走走停停,用相机留下我们与春天的合影。

  中午,我们在小溪边的一片石滩处休息,野餐。在午后时分,我们又踏上了回去的路,途中宝贝们被河里的小螃蟹吸引了,纷纷下到河边捉螃蟹,家长们好似也回到了童年时代呢?当回到出发地休息时,我们在大山,绿树的怀抱中开展了有趣的亲子游戏。很快我们坐上了返程的车,此时大家都累了,进入了梦乡,看着他们熟睡又微笑的脸,我想他们是开心的吧,也许在回味刚才发生的种种趣事吧!

  看着窗外远去的山,我也笑了。春天来的好快呀,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生机勃勃的景象,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还好我们追上了春姑娘的脚步,没有让她悄悄溜走……

  教师的随笔 篇18

  今天,有几个孩子来得特别早,他们看到我放在活动室里的大灰狼和小动物的头饰,就自发地玩起了“大灰狼抓小动物”的游戏。我便在一旁观察。

  游戏开始了,“大灰狼”一出现,所有“小动物”都躲到了活动室的一个角落里,相互挤压着。马上就有孩子觉得这样不安全,提议道:“不好,会把小动物挤痛的,我们应该搭一个小动物的家!”很快就有幼儿搬来了几张椅子,围成了一个“家”。当“大灰狼”再次出现时,大家立即躲进“家”中。这时,“大灰狼”学《三只羊》的故事情景,用脚踢、用头顶“小动物”家的门,“小动物”们齐心协力顶住大门,还告诉大灰狼:“我们的门是用钢筋水泥做成的,你撞不倒的,还会把你撞得头破血流!”“大灰狼”摸摸自己的脑袋,不服气地说:“我找个金刚钻把你们家的门打个洞,再钻进去吃你们。”说完,嘴里发出“哒哒哒”的凿洞声。眼看“家”快不安全了,“小动物”们又说:“我们会喷出水来把你冲走!”“大灰狼”说:“我用大吸管把你们喷出的水装进一个大袋里,这样你们就不能把我冲跑了,哈哈!”“小动物”们又说:“我们喷出火来把你烤熟!”“大灰狼”又说:“我根本就不怕火!”……这时,只见“大灰狼”趁大家不备抓起一只“小动物”准备带走,谁知抓的是一只“乌龟”。这时“乌龟”把头一缩说:“大灰狼,我变成了一块石头,让你吃!”“大灰狼”一咬便龇牙咧嘴,灰溜溜地跑了。“小动物”们欢呼起来:“哦,我们战胜大灰狼了!”

  没有剧本,没有导演,也没有事先排练,我不禁为孩子们的表演喝彩。他们的想象那么丰富,创造力那么强,玩得那么投入、愉快,这样的情形在教师主导的活动中很难见到。而这正是自发游戏的魅力。我们应该给予幼儿充分游戏的机会,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支持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游戏,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和满足。

  教师的随笔 篇19

  究竟什么样的人能真正称得上教师?恐怕任何人都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概念。古代人们把教师称为先生,也有叫学究的,说明他们都学识渊博,喑知天下事,说到此,我们顿生崇敬之意。而现在,我把教师分为三类:导师;教师;伴学。

  导师,这是我最崇敬的一类。在学生时代,学生想学,要学的并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而是人的全面发展,知识,做人,处事,古言:万事尽知为学问。可以说导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自己学习的榜样。“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碗水”的时代早已过时了,真正的教师是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水源,引导学生走向完善。

  教师,这是我认为比较适合当今教育的一类。是符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碗水”的一类,学生有问就答,正确指导,是帮助学习的机器,属于干好本职工作,就一切OK的人,这样的教师是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更确切的说是应试教育制度的产物,他们对学生的将来没有什么重要的作用,但或许对现在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社会上的人应该对他们表示感谢。

  伴学,这是我最不欣赏的一类。他们为的不是学生的学习,也不是为了学生的将来,而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自己有事先去做,对学生置之不理,更不顾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在家长心中是老师,其实他们以这个职位为赚钱的东西,把学生作为产生钱的东西,良心何在啊?更称不上是人。我们对他嗤之以鼻的同时,还应该对其深恶痛极。

  一个国家的发展要靠教育,教育的发展要靠教师,教师的发展要靠一个良好社会的感染。而当今之世,更需要的导师,社会必然要创新,创新就要靠一种引导,导师在此中的角色应当仁为让。现代的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但值得批评的是学生成绩不及格的数不胜数,社会对其忧虑的同时,却多了些遗憾。我们没有必要去指责学校,更要去改变一下教育制度,这才是根本,如果教育制度和社会统一和谐了,中国文化就会重新的复兴。

  期待复兴!

  教师的随笔 篇20

  “呜呜呜……妈妈,我不想回老家,不想离开老师和小朋友,我们不回老家了,好不好?”顿时活动室里哭成一片。是什么让孩子们那么伤心呢?原来是我班的桢桢因爸爸退伍不得不回河南老家,可她舍不得离开幼儿园。

  记得三年前,刚来园的桢桢引起了我的关注。她总是沉默寡言,不与教师和同伴互动,一直安静地呆在角落里。我通过家访得知桢桢父母工作特别忙,每天很少有时间陪伴她,导致她较少与人交流。为此,我和桢桢妈妈进行了沟通,给了她一些意见和建议,并商定了家园共育的计划。

  每天早晨来园时,其他孩子都向教师行礼问好,桢桢却躲在一边,这时我会给桢桢示范,让她模仿,只要她做了我就会表扬她;集体活动时,我会给她在集体中表现的机会,并让她获得成功;区域活动时,我会带着她游戏,帮助她“动”起来;平时我还会让她担任值日生,给她与同伴互动的机会。

  在家中,桢桢的爸爸妈妈也更多地陪伴桢桢。“读书月”活动时,我建议桢桢爸爸妈妈每天陪孩子阅读15分钟,我则每天电话家访。一段时间后,桢桢告诉我她很开心,因为爸爸妈妈每天都陪她阅读。在月末的讲故事活动中,桢桢落落大方地走上小舞台,将故事表演得惟妙惟肖。

  现在桢桢已是个积极主动、热情开朗的孩子。临别时,我把帧帧三年内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影像刻录成光碟送给她。桢桢则送给我一幅画,告诉我:“老师,这是我画的。上面有园长和你,最小的那个是我自己,如果你想我了就看看这幅画。”我的鼻子一酸,眼看带了三年的孩子就要离开,我真心舍不得。桢桢抱着我始终不肯撒手,我的泪水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此时的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深深地感到幼儿园是我的舞台,孩子是我的最爱。我相信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微笑,他会给你一个明媚的春天。

  教师的随笔 篇21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初次离开父母的孩子都是十分胆怯、焦虑和没有安全感的。

  今年我带小班,在开学初,小朋友刚入园的那几天活动室里热闹非凡,撕心裂肺的哭喊着“我要妈妈,我要回家,我不上幼儿园”的声音刺耳极了,但这样的声音在一天天的减少,可就吴国广小朋友每天早上来都是双手紧紧的勾住妈妈的脖子,双脚缠住妈妈的腰,不肯下来。嘴里还不停的说“我要妈妈,我要回家,我不上幼儿园”,“国广来,老师抱抱,国广真乖”无论我们怎么说都无济于事,直哭得妈妈的眼睛也湿了,妈妈实在横不下心就带他回家了,说明天再来,可是后来的几天都是这样,不但影响了我们活动的开展,也影响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情绪。然而通过与他家人沟通我们明白了他不愿来院的原因,原来在入院前他都很少跟外面的小朋友玩,只跟家人一起玩,所以见了生人就害怕,反应特别激烈。

  认真分析了原因后,就采取有效的措施,耐心的对待幼儿的哭闹,给他一个个像妈妈一样的拥抱,并说“国广乖,老师妈妈想你,来亲亲。”就这样我成为他的依恋对象。我们还要组织了有趣的活动,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样才能让他缓解焦虑,放松警惕,渐渐的消除对他的不安全感,轻松的投入到活动中。有一天早晨,我有事不在,莫老师接待他,他就是不进教室,一直在外面哭到我来了把他抱进来他才停止哭声。我轻轻的在他耳边问“宝贝你为什么不进教室呢?”“莫老师又不抱我,她不喜欢我,就是不进。”“哦,原来是这样,以后我叫莫老师也抱抱你好吗?”他点点头。

  每天这些可爱、活泼的孩子都在我们的身边转呀转的,只要你肯付出了,就会有回报。不要吝惜你那温暖的怀抱,敞开吧,让孩子无忧无虑的偎依在你怀抱里吧!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彻底摆脱阴影,消除对他们的不安全感,让孩子开心快乐的过好院里的每一天。

  教师的随笔 篇22

  区角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各自取了游戏牌进入游戏区。这时,在“医院门诊”处,开开和佳佳在争抢医生的白大褂。我走过去问:“你们谁当医生啊?”佳佳哭着说:“我先拿到白大褂的。”开开紧跟着说:“我先插到游戏牌的,我今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天当医生。”看来谁也不让谁。于是,我就把他们领到“游戏插牌”处,蹲下来指着“医生”的小口袋说:“今天的医生是开开呀,佳佳没有插牌,下次当医生好吗?”佳佳一边很不服气地把白大褂给了开开,一边委屈地哭了起来。

  孩子们都进入角色,开心地游戏着。佳佳仍站在“游戏插牌”处哭,我走过去对她说:“还在伤心呢?快去银行领钱,老师带你去理发店做个漂亮的发型,这样心情就会好了。”佳佳很不情愿地在银行里领了钱,然后跟我来到理发店。虽然理发师很热情地招呼她,可她还是哭个不停。看来这招对她没用,我便蹲下来问她:“你是不是很想当医生?”她点点头,我又说:“可是你今天没有插到牌,老师下次请你第一个去插牌,好吗?”“我,我现在就想当医生!”看来佳佳今天不当医生誓不罢休了!

  我把她带到“医院门诊”处,开开正在给病人看病呢,我搬了张椅子放在开开旁边,对开开说:“你今天要当师傅了,我带来一个实习医生,给你当助手好不好?”开开一听自己要当师傅了,开心地点点头,并让佳佳坐了下来。开开看了看佳佳,把手里的“处方”纸给了佳佳:“这是处方纸,如果病人要挂盐水、吃药、打针,你就给他相应的卡片,知道吗?”佳佳边擦干眼泪边点点头。后来,我看到他们俩配合得非常默契。

  通常,为了顺利而有序地开展区角游戏,我们都会规定人数,常常使个别孩子无法满足游戏愿望。因此在区角游戏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设计角色和情节,而不是机械地遵守所谓的“游戏规则”。在今天的游戏活动中。教师设计的“实习医生”这一角色恰到好处,既不违背游戏规则,又合理地满足了孩子的游戏愿望。

  教师的随笔 篇23

  时光如梭,转眼间,一学期就在紧张繁忙中度过了,其间有快乐,也有烦恼,有收获也有不足。一学期,不算太长。但我与我班的孩子有太多的快乐,也有太多的“矛盾”。我们之间有很多故事。

  在课堂上,我们一起去探究,一起去发现。我们把所学的知识当作法宝,遇到的问题当作“妖魔鬼怪”。我们一起想办法去除掉所有“妖魔鬼怪”。在这期间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勇敢,智慧,耐性等等很多可贵的东西。但我在这里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另一个暖心窝的故事,一个关于“李子”的新学期的打算作文400字故事。

  胡天洁同学,本期由于青山堡小学拆除。于是转入我班就读。身材瘦小,家庭很特殊,出生以来没见过爹娘,从小就跟着老奶奶生活,一听就让人有点心酸。刚到班上时,她有太多不适应,回答问题声音弱小,也不说普通话,学习成绩不怎么好。有时从她的眼神中,可以隐约感觉她有些自卑。

  在学习上,我严格的要求她,与其他同学一样对待。课后我喜欢与胡天洁同学话家常,通过交流,得知胡天洁在家做很多同龄孩子从没做过的事情,洗衣、煮饭、挑水等。于是,我借机向大家展示她的优点。希望同学们平等对待她,同时,让同学们也感受到,他们心中不怎么优秀的胡天洁,也有非常强大的一面。她与一个年迈的老奶奶撑起自己的“家”。然后,鼓励同学们多走近胡天洁同学。课堂上,我尽可能的让她展示自己,并及时抓住闪光点,鼓励她在课堂上大胆

  的想,大胆的说。在生活上,我们以给以一定的帮助。

  一学期下来,胡天洁同学在成绩上有了进步。而且多了几分自信。对于胡天洁同学,我,以及其他的孩子,我们并没有给予她什么特别的,莫大的帮助,反而,她的经历让我们心里更多了一份感恩。

  期末考试的前几天,胡天洁给我和周老师各带来了一小包李子。虽然这李子与其它李子没有什么不同,但吃在嘴里,满嘴都是甜蜜,整个身心都感到幸福。因为这李子里包含有我们相互的理解,认同,帮助,成长………,所以,这是世上最甜蜜的李子。

  教师的随笔 篇24

  贾利鸿是个比较活泼好动的男孩,但自信心比较强。平时对老师说的话不上心,比如老师让准备什么材料,他都不和爸爸妈妈说。有的小朋友指出他的错误,他总是百般狡辩,不愿承认。一次我们上美术课,我让姝涵发纸,我们都开始画了一会儿,贾利鸿举手说没有他的纸,姝涵和旁面的小朋友都说给他纸了。我对利鸿说:“姝涵没给你纸吗?”利鸿还是强调没给他纸。我对姝涵说:“那好吧,你再发给利鸿一张纸吧,也许是你忘了给他。”课后我把利鸿叫到身边,轻轻地对他说:“老师最喜欢诚实的小朋友了,你可是个好孩子,好孩子也有做错事的时候,不过撒谎是最不好的行为,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勇敢地承认错误的!”利鸿低着头,依然不说什么。我想他也许是怕别的小朋友听到,我就让他小声地在我耳边说。他轻轻地在我耳边说:“我不是有意的,我的纸不小心坏了,您能原谅我这一回嘛?”我马上说:“老师没有怪你,只要你知道错了就好,以后再有这种事发生,你就直接向老师说,老师会给你的,以后别再撒谎了,老师还会喜欢你的,你还是老师心里的好孩子。”以后我经常请利鸿做事,只要他做好一件事,我马上就表扬他。

  反思:

  利鸿之所以撒谎,是因为他想保护自己。“不愿承认错误”是幼儿的常见现象,幼儿害怕或是想逃避惩罚而为自己开脱,所以老师不能在别的小朋友面前批评他,一般要在私下里,多和幼儿沟通,多和父母沟通,多了解幼儿的情况。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更应该多关心、多帮助、多理解、多尊重他,老师要和家长多联系、多合作,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来进行教育,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在遇到这种事时,不要马上逼幼儿认错,而是要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自己意识到撒谎的错误行为。在今后的日子里,看到他表现好一点,就要及时表扬他,并让他多帮老师做一些事情。我想:只有当幼儿觉得和你是平等的时候,老师的教育才会起到作用。

【教师的随笔(通用24篇)】相关文章:

article/2557802">初中教师教学随笔(通用15篇)04-01

article/2563758">幼儿教师教学教育随笔通用15篇04-04

article/2325499">来自舞蹈教师的教学随笔08-05

article/2570921">元旦的随笔通用8篇04-07

article/2494746">清明节的随笔通用15篇02-09

article/2494741">清明节的随笔(通用15篇)02-09

article/2519262">寒假春节随笔(通用15篇)03-04

article/2519039">寒假春节随笔通用15篇03-03

article/2557780">初中教师教学随笔(精选15篇)04-01

article/2557727">初中教师教学随笔(集锦15篇)04-01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