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诗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席方平
席方平,东安人〔〕,其父名廉,性戆拙。 因与里中富室羊姓有郤〔〕,羊先死;数年,廉病垂危,谓人曰“羊某今贿嘱冥使搒我矣〔〕!”俄而身赤肿,号呼遂死。席惨怛不食〔〕,曰“我父朴讷,今见凌于强鬼;我将赴地下,代伸冤气耳!”自此不复言,时坐时立,状类痴,盖魂已离舍矣。
席觉初出门,莫知所往,但见路有行人,便问城邑。 少选〔〕,入城。其父已收狱中,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涕流。便谓“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席怒,大骂狱吏“父如有罪,自有王章〔〕,岂汝等死魅所能操耶!”遂出,抽笔为词。值城隍早衙〔〕,喊冤以投。羊惧,内外贿通始出质理。城隍以所告无据,颇不直席〔〕。席忿气无所复伸,冥行百馀里〔〕,至郡,以官役私状〔〕,告之郡司。迟至半月〔〕,始得质理。郡司扑席〔〕,仍批城隍覆案。席至邑,备受械梏,惨冤不能自舒。城隍恐其再讼,遣役押送归家,役至门辞去。席不肯人,遁赴冥府,诉郡邑之酷贪,冥王立拘质对。二官密遣腹心,与席关说〔〕,许以千金。席不听。过数日,逆旅主人告曰〔〕“君负气已甚,官府求和而执不从,今闻于王前各有函进,恐事殆矣!”席以道路之口〔〕,犹未深信,俄有皂衣人唤入。升堂,见冥王有怒色,不容置词,命笞二十。席厉声问“小人何罪?”冥王漠若不闻,席受笞,喊曰“受笞允当,谁教我无钱耶?”冥王益怒,命置火床。两鬼捽席下〔〕,见东墀有铁床〔〕,炽火其下,床面通赤。鬼脱席衣,掬置其上,反复揉捺之;痛极,骨肉焦黑,苦不得死。约一时许,鬼曰“可矣!”遂扶起,促使下床着衣,犹幸跛而能行。复至堂上,冥王问“敢再讼乎?”席曰“大冤未伸,寸心不死,若言不讼,是欺王也。必讼!”又问“讼何词?”席曰“身所受者,皆言之耳!”冥王又怒,命以锯解其体。二鬼拉去,见立木,高八九尺许,有木板二,仰置其下,上下凝血模糊。方将就缚,忽堂上大呼“席某”,二鬼即复押回。冥王又问“尚敢讼否?”答之“必讼!”冥王命捉去速解。既下,鬼乃以二板夹席,缚木上。锯方下,觉顶脑渐辟,痛不可禁,顾亦忍而不号〔〕。闻鬼曰“壮哉此汉!”锯隆隆然寻至胸下〔〕。又闻一鬼云“此人大孝无辜,锯令稍偏,勿损其心。”遂觉锯锋曲折而下,其痛倍苦。俄顷,半身辟矣。板解,两身俱仆。鬼上堂大声以报。堂上传呼,令合身来见。二鬼即推令复合,曳使行。席觉锯缝一道,痛欲复裂,半步而踣〔〕。一鬼于腰间出丝带一条授之,曰“赠此以报汝孝。”受而束之,一身顿健,殊无少苦。遂升堂而伏。冥王复问如前;席恐有罹酷毒,便答“不讼矣。”冥王立命送还阳界。隶率出北门,指示归途,反身遂去。
席念阴曹之暗昧尤甚于阳间,奈无路可达帝听。世传灌口二郎为帝勋戚〔〕,其神聪明正直,诉之当有灵异。窃喜两隶已去,遂转身南向。奔驰间,有二人追至,曰“王疑汝不归,今果然矣。”捽回复见冥王。 窃意冥王益怒,祸必更惨;而王殊无厉容〔〕,谓席曰“汝志诚孝。但汝父冤,我已为若雪之矣。今已往生富贵家〔〕,何用汝呜呼为,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于愿足乎?”乃注籍中,嵌以巨印〔〕,使亲视之。 席谢而下。鬼与俱出,至途,驱而骂曰“奸猾贼!频频翻覆,使人奔波欲死!再犯,当捉人大磨中,细细研之!”席张目叱曰“鬼子胡为者!我性耐刀锯,不耐挞楚〔〕?请反见王,王如令我自归,亦复何劳相送!”乃返奔,二鬼惧,温语劝回。席故蹇缓〔〕,行数步,辄憩路侧。 鬼含怒不敢复言。
约半日,至一村,一门半开,鬼引与共坐;席便据门阈〔〕。二鬼乘其不备。 推入门中。 惊定自视,身已生为婴儿。 愤啼不乳,三日遂殇。魂摇摇不忘灌口,约奔数十里,忽见羽葆来〔〕,旛戟横路,越道避之,因犯卤簿〔〕,为前马所执,絷送车前。仰见车中一少年,丰仪瑰玮。 问席“何人?”席冤愤正无所出,且意是必巨官,或当能作威福〔〕,因缅诉毒痛〔〕。车中人命释其缚,使随车行。俄至一处,官府十馀员,迎谒道左,车中人各有问讯。 已而指席谓一官曰“此下方人,正欲往愬〔〕,宜即为之剖决。”席询之从者,始知车中即上帝殿下九王,所嘱即二郎也。席视二郎,修躯多髯,不类世间所传。九王既去,席从二郎至一官廨〔〕,则其父与羊姓并衙隶俱在。 少顷,槛车中有囚人出,则冥王及郡司、城隍也。 当堂对勘,席所言皆不妄。三官战栗,状若伏鼠。二郎援笔立判。顷之,传下判语,令案中人共视之。判云“勘得冥王者,职膺王爵〔〕,身受帝恩。 自应贞洁以率臣僚,不当贪墨以速官谤〔〕。 而乃繁缨棨戟〔〕,徒夸品秩之尊;羊很狼贪〔〕,竟玷人臣之节。斧敲斤斫〔〕,妇子之皮骨皆空;鱼食鲸吞,蝼蚁之微生可悯。 当掬西江之水,为尔湔肠;即烧东壁之床,请君入瓮〔〕。 城隍、郡司,为小民父母之官,司上帝牛羊之牧。虽则职居下列,而尽瘁者不辞折腰;即或势逼大僚,而有志者亦应强项〔〕。 乃上下其鹰鸷之手〔〕,既罔念夫民贫;且飞扬其狙狯之奸〔〕,更不嫌乎鬼瘦。惟受赃而枉法,真人面而兽心!是宜剔髓伐毛,暂罚冥死;所当脱皮换革〔〕,仍令胎生。隶役者,既在鬼曹,便非人类。只宜公门修行,庶还落蓐之身〔〕;何得苦海生波,益造弥天之孽?飞扬跋扈,狗脸生六月之霜〔〕,隳突叫号,虎威断九衢之路。肆淫威于冥界,咸知狱吏为尊;助酷虐于昏官,共以屠伯是惧〔〕。当于法场之内,剁其四肢;更向汤镬之中,捞其筋骨。羊某,富而不仁,狡而多诈,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馀腥犹能役鬼,大力直可通神。宜籍羊氏之家〔〕,以赏席生之孝。即押赴东岳施行。”又谓席廉“念汝子孝义,汝性良懦,可再赐阳寿三纪〔〕。”因使两人送之归里。席乃抄其判词,途中父子共读之。既至家,席先苏;令家人启棺视父,僵尸犹冰,俟之终日,渐温而活。及索抄词,则已无矣。自此,家日益丰,三年间,良沃遍野;而羊氏子孙微矣,楼阁田产,尽为席有。里人或有买其田者,夜梦神人叱之曰“此席家物,汝乌得有之!”初未深信;既而种作,则终年升斗无所获,于是复鬻归席。席父九十馀岁而卒。
异史氏曰“人人言净土,而不知生死隔世,意念都迷,且不知其所以来,又乌知其所以去;而况死而又死,生而复生者乎?忠孝志定,万劫不移〔〕,异哉席生,何其伟也!”
〔〕这篇小说选自《聊斋志异》,通过叙述席方平在冥间代父伸冤的故事反映清代政治黑暗和官吏残暴。
〔〕东安地名,在河北境内。
〔〕郤同“隙”,指关系破裂。
〔〕搒(peng)鞭打。
〔〕惨怛忧伤悲戚。
〔〕少选不一会儿。
〔〕赇(qiu)贿赂。
〔〕王章王法。
〔〕早衙衙,古时官吏坐堂审案叫坐衙。 早衙,早上的坐衙。
〔〕不直席说席方平没有道理。
〔〕冥行摸黑行走。
〔〕官役私状指城隍和差役营私舞弊的情状。
〔〕迟等待。
〔〕扑打板子。
〔〕关说从中说好话,通关节。
〔〕逆旅旅舍。
〔〕道路之口路人的传言。
〔〕捽(zuo)揪。
〔〕墀(chi)台阶。
〔〕顾但。
〔〕寻不久。
〔〕踣向前扑倒。
〔〕灌口二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二郎神杨戬,他是玉皇大帝的外甥。灌口,地名,在四川灌县。
〔〕殊绝。
〔〕往生即迷信传说中的投胎再生。
〔〕期颐百岁。
〔〕嵌(qian)钤印,盖章。 这里作“盖上”解。
〔〕挞楚棒打。
〔〕蹇缓步履缓慢。
〔〕门阈(yu)门槛。
〔〕羽葆用鸟羽装饰的车盖。
〔〕卤簿;帝王驾出时的仪仗队。
〔〕作威福意为擅用权威执行赏罚。
〔〕缅诉细说。
〔〕愬同“诉”。
〔〕官廨官衙。
〔〕膺担任。
〔〕贪墨贪污。 速招致。 谤舆论指责。
〔〕繁(pan)缨棨(qi)戟诸侯的仪仗队。繁缨,马腹下的饰带。棨戟,木削无刃的戟,用为仪仗。
〔〕很同“狠”。
〔〕斫砍削。
〔〕请君入瓮唐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问周兴。周兴不知道,来俊臣假意问周兴“犯人不肯认罪怎么办?”周兴说“拿个大瓮,周围用炭火烤,把犯人装进去,他怎么会不承认呢?”来俊臣叫人如法备置对周兴说“奉命审问老兄,请君入瓮。”周兴连忙磕头认罪。(见《资治通鉴·唐纪》卷二十)
〔〕强项直挺着脖子不屈服的样子。
〔〕上下其鹰鸷之手指官吏像凶猛的鹰鸷一样,上下勾结,鱼肉百姓。鹰鸷,凶猛的鸟。
〔〕狙猴子的一种。狯(kuai)狡诈。
〔〕脱皮换革剥去人皮,换上兽革,意即罚其投生为兽类。
〔〕落蓐指出生为人。
〔〕“狗脸”句比喻差役的脸上像蒙上霜一样的冷酷无情。
〔〕屠伯屠夫,指酷吏。
〔〕金光盖地比喻以金钱行贿的风气。
〔〕枉死城迷信传说中枉死鬼住的地方。
〔〕籍查抄没收。
〔〕纪十二年为一纪。
〔〕万劫极言劫难之多。
《席方平》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席方平代父伸冤,经历了一次次的摧残和考验,种种酷刑不能动摇他的决心。小说表现了他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人物性格鲜明。小说写的是虚幻的阴曹地府,实则是对黑暗现实的鞭挞。席方平不怕刀锯炮烙,不贪荣华富贵,百折不挠,终于取得胜利。作者借席方平的遭遇,形象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黑暗残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