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范文

admin
发布时间:
2024-02-07 08:36:26

导语:叙事

如何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篇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土地上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全方位改革的历史坐标更加清晰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三个进一步解放”,

即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在“三个解放”中,解放思想是前提,

是总开关。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

”年前,正是思想的大解放,党中央才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经历着剧变、资产阶级自由化影响的中国,又面临着一次抉择,“计划”与“市场”姓“社”还是姓“资”,成为改革进程中必须克服的绊脚石,

坚冰又一次被打破,

思想再一次得到了大解放。年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起了基本框架,“中国号”列车踏上了高速行进的轨道。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跨过美元大关,“黄金发展”与“矛盾凸显”交织,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与“怎样发展”的课题再次摆到了全党面前。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之策成为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同样,

今天的中国,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一点也不比十年前少,一连串的改革难题无法回避,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集体智慧来破解发展中的一系列难题,

解放思想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思想解放不到位,将会断送整个改革发展的历史和命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使解放思想的历史坐标更加清晰而准确。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次大拓展:中国道路在时代进程中更加宽广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一步拓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分个部分,经济方面占据了近乎半壁江山,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继续重申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明确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提出,

就牵住了改革发展进程中的“牛鼻子”,

为破除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痼疾进一步扫清了障碍。与此同时,《决定》又体现着坚持社会全面进步的宗旨,

设计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改革以及组织领导方面,

创新中国、法治中国、文化强国、美丽中国都在决定中予以呈现,

保护环境也将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社会发展的范畴更加宽广,中国道路在改革嬗变中得到拓展,必将越走越宽。《决定》指出,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体现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要义,同时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

不断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不断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不断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不断注重深化改革的统筹谋划,不断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个部分,改革贯穿始终,改革的力度空前加大,既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又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既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又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既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又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制度改革。一个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增量到存量、由改革创新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改革大幕已经拉开,中国道路在改革中进一步拓展。《决定》提出的“三个进一步解放”凸显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同时又坚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改革是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改革调整的是制度设计,

迸发的是生产活力,解放的是生产力。《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全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最终的发展都是为了惠及全体人民,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次大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更加多彩

根植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这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重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

并谋篇布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议题,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

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鲜明体现。经济体制的坚冰如何破除,

民主政治的羁绊如何消弭,文化发展的障碍如何扫清,民生事业的难题如何解决,

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何遏止,

党的建设如何推进,

军队和国防建设如何加快,十八届三中全会高举全方位改革大旗,进一步明确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根本性问题,建构起了主题全面、主线清晰、重点明确、力度空前、行动扎实的举旗、走路制度构架,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是我们在改革进程中必须一以贯之的行动坚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历史辉煌。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又一次大推进:制度体系在改革创新中更加成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极大的政治决心,

高超的政治艺术和政治智慧,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作出了崭新的规定。今天的改革,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敏感程度,丝毫不亚于年前,经济体制坚冰如何融化?

《决定》指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各种所有制同等受保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就打破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重阻力,

为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奠定了坚实根基。下一个十年,中国的民主政治将向何处发展,

《决定》不仅指出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作报告,健全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而且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法令人耳目一新。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将势如破竹般随着改革的进行在中国推进。权力“减法”换来的是权利“加法”,权力的“解锁”,

带动了民主进程的大提速。针对文化体制创新,《决定》指出要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网络舆论,

支持各种形式的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际国内发展。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市场体系的文化发展战略,

丰富的是公众精神生活,

提升的是国家综合实力,塑造的是国民灵魂。社会事业如何发展?怎样更好地保护和改善民生?

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决定》中有关考试招生制度、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社会治理体制为民生事业发展的“大合唱”打出了“组合拳”。局部有所好转,整体尚未遏制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的提出,

为让人们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提供了根本性的制度保障。现实中,

特权思想、等级观念等封建遗毒不因中国列车的高速前行而减弱,怎么办?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构建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积聚人才体制机制、建立社会参与机制为加强党的建设,

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描绘了宏伟的发展蓝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对群众观点的又一次大展现:改革红利普惠于民的分量更加厚重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什么?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这个人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因此,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改革的红利只有惠及全体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衷心拥护、全力支持,

才能形成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在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入世红利等都发生变化后,改革将会承担起释放新红利的重任。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只有改革红利才能释放发展潜力。

历史证明,树立群众观点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苏联解体前的年,苏联《西伯利亚报》曾以“苏共代表谁”为题进行问卷调查。

统计结果显示,

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占%,

认为代表工人的只占%,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而认为代表官僚等的却占%。戈尔巴乔夫改革受惠的是官僚集团,

失去的是民心,也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人深知群众的伟大力量,更深知群众的需要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改革红利的释放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公平正义的分配制度,也需要社会为每一个成员提供无限可能的上升空间。

今天,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不难设想,下岗失业,

岂有幸福?上不起学,

何谈幸福?看不起病,怎能幸福?逼仄的“蜗居”,幸福感也必然大打折扣,

人民的幸福来自哪里?国内外发展史表明,社会事业改善到何种地步,

人民的幸福感就提升到何种层次。

一次次的改革探索,一次次的惊险过关,但没有哪一次改革像今天的改革这样动人心魄。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为改革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建立民有、民治、民享的社会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解决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都予以一一呈现。“强化体育课和美学教育,公办学校教师轮岗、破解择校难题,

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分离,高招录取不单看高考成绩,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外语一年多考”,

使“学有所教”实现了形式和质量的统一;“消除城乡、性别就业歧视,建立失业统计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制度”,

为“劳有所得”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研究制定延迟退休政策”,让“老有所养”的脚步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改革住房公积金”,

为“住有所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更为实现“病有所医”打开了通道。“单独二胎”放开政策的提出也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决定》中青少年学生看到了素质教育的曙光;、后“蜗居”们看到了上升的通道;流动的农民工大军找寻到了失根的文化;紧张不堪的医患关系有了缓解的可能。这一切都透露着浓浓的民生情怀,

改革创新的红利也将进一步释放,民众的生活将因此而大为改变。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开放的中国面向世界的又一次大宣言:中国追赶世界的脚步更加疾速

在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面前,

十八届三中全会向国人、世人交出了一份优秀的中国答卷。绵延不断、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史告诉我们,唯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善于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才能推陈出新,

不断引领民族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中国将“更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讲话展示着负责任的大国领导人所特有的兼容并蓄的世界胸怀。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伟大梦想,精准把握世界潮流的趋势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当今世界的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和平与发展,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因此,中国的改革必然要顺应这一发展理念。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体现着广阔的国际视野、浓厚的人文关怀、强烈的时代气息。

在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被普遍认为并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决定》明确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国家管理”与“国家治理”虽一字之差,但“国家治理”更符合世界范围内简政放权、民众共建社会的大趋势。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事业单位转企业或社会组织,

取消学校医院行政级别;废除劳动教养制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等等。这些庄重承诺向世人昭示着中国追赶国际潮流的决心和勇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深化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路径已经明晰,亿万民众的激情已被点燃,

民族复兴的梦想清晰可见。萌发于改革开放,形成于改革开放,成熟于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展现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如何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篇

《意见》称,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改革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在近年来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促进科学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涉及面广亮点多

《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与往年相比,

今年《意见》的改革内容更为全面,涉及基本经济制度、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体制、文化体制、教育科技医药卫生等社会体制、行政体制、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涉外经济体制以及综合配套改革等十个方面。

这点从数字上也可以直接体现:年《意见》全文约字,提出了条改革意见,而今年的《意见》全文超过字,

共提出条改革意见。

“从细节就可以看出,

国家相关部门对经济体制下大力气改革的决心。”对此,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认为,

今年规划的特点是“大而全”――首先,既有宏观层面涉及到利率、外汇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也有微观层面引导民间资本的规划等;其次,从“国家队”参与的情况看,业界能想到的部委,

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等都位列其中。

具体而言,宋颂兴认为,国有企业、价格体系及金融体系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主要“亮点”。

在国企改革方面,《意见》要求,

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关于价格体系改革,《意见》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体制改革。

具体为,稳妥推进电价改革,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开展竞价上网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推进他伤心了作文400字五年级销售电价分类改革,

完善水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机制;深化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

择机推出改革方案。深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合理制定和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积极推动水权制度改革和水权交易市场建设;

推进环保体制改革,开展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试点。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对于金融体系改革,《意见》提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

此外,还特别提出,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小型金融机构。

如何推进是关键

宋颂兴表示,与以往相比,此次《意见》强化了市场的作用,但更注重处理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的关系,

“毕竟,市场化是贯彻所有改革的关键点”。

“虽然很全面,

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面面俱到等于面面不到。有了政策有了指导,最后如何落实是问题的关键。以前,

我们也出过很多政策,

但是最后能落实达到预期效果的有几个呢?”中国价值指数研究员崔新生表示,

如何解决政策与市场的脱节是改革的关键。

对此,宋颂兴也表示认同。“以资源体系价格改革为例,

《意见》里提出了电价、水价、油价等多方面的改革,但这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关键还要从根本上理顺价格体系,

对于这点,《意见》并没有说明。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对推进改革的作用应该是承上启下,

有重点的打开一些领域改革的大门。”

如何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篇

“十三五”规划与五大发展理念

要实现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十三五”是冲刺的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以水为话题的作文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创新发展步伐,不仅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更要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制造业和煤炭业去产能化,金融去杠杆化,

房地产去库存化,股市深度调整,环境去污染化的严峻形势,

经济下行压力前所未有。

那么,如何确保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如何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继续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如何“落地”?本次两会对此或将有深度的解读。

众志成城打赢脱贫攻坚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事关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现。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

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成了高频词汇。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如今,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各地各部门正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众志成城,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一定要为贫困人口开辟稳定的致富门路,对于这一点,

地方两会代表、委员们感触颇深,大家认为,要让贫困人口有稳定的增收渠道,

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创业服务,为贫困人口搭建创业平台。那么,

下一步,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又有何想法?

让我们一起通过两会去找寻答案。

供给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

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仁不让地成为各地两会高频词。

各地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呈现加速推进、遍地开花之势。近期已经召开两会的河北、山西、甘肃、陕西、河南、吉林、上海、广西等地,

在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是“标配”,“五大任务”和农业供给侧改革均有实质动作。在今年多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去杠杆”的分量明显加码,措施也愈加具体细化,

其中,

降低企业杠杆率成为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和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

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满足需求,就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

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年,

供给侧改革从攻坚之年迈入深化之年,

如何深化供给侧改革?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三去一降一补”如何发力?

这或许能从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的观点中找到答案。

金融改革如何防控风险

金融改革已经成为最近几年两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去年以来,

全球主要经济体走势更趋分化,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有增无减,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也出现了很多新变化。

面对极其复杂的内外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坚定地推动金融领域各项改革,

有效应对来自宏观格局变化和金融创新的挑战,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取得了积极效果。

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

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同时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

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那么,年如何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如何深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并最终落脚于服务实体经济?

如何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篇

年月日,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今年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两会的召开,也给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开放了一个窗口,

观察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格局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下一步将怎么展开。

在年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份被舆论解读为“中国改革新程的总纲领”的文件,

共次提到“改革”一词。“全面深化改革”也成为了高频词,也是下一步政府工作最重要的内容。

改革开放年之后的今天,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硬骨头”怎么啃,地方政府如何配合中央下好改革这盘棋,

改革如何落实,期待本次两会发出“中国好声音”。

攻坚,

啃好“硬骨头”

“今年房价会降吗?”“今年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是怎样的?”……政协小组会议讨论期间,住房问题成为政协委员不断被问到的话题。

全国政协常委、湖北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向记者提供了两份在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材料,其中一份就是关于管好保障房、放开商品房市场的建议。

赵晓勇指出,

我国住房刚性需求旺盛,

国家高度重视国民基本住房保障,但是,收效甚微。因此,赵晓勇建议,

管好一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呼唤国民基本住房保障,

以配租、配售、提供租赁补贴等方式为住房困难者提供基本住房保障,并为保障房建设提供资源配置保障等。

在民生领域,除了住房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教育问题、看病难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

也是老百姓的聚焦点所在。

与“钱包”直接相关的税制改革总能牵动人心,不仅对于普通百姓钱包而言息息相关,

对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减税已经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

自年月日起,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来,

截至年月日,

“营改增”范围已推广到全国试行。年月日起,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

而营改增试点的扩容不仅能够降低企业负担,

而且,

“营改增倒逼整个财税体制改革,原来地方百分百份额的营业税都改成增值税后,为消费税提供了改革空间。”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消费税很可能成为今年税制改革中“有动作”的税种。

在民众关心的个人所得税改革领域,贾康认为,个税改革短期之内没有“动作”的可能性。但是,

目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对一些带有明显奢侈品性质的消费增加税负是很有必要的。

在经济领域,

新一届政府履职一年以来,

从简政放权到出台大气治理方案,从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到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天然气价格改革到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改革全面深入,接地气,

落实处。

“全面深化改革是五位一体的改革,尤其在经济方面,这次改革是一个转型升级的机遇,区域、产业、市场和企业结构的不平衡问题都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完善一些法规、政策,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庆达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孙太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舆论认为,只有“啃好”缩小收入差距、打破垄断、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等“硬骨头”,才能将改革的最终成果普惠于民。

协同,

下好“改革棋”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年,中国的总量超过日本,

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但是,

快速的发展也埋下了隐患,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投资占的比例过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产能过剩等问题层出不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王计今年两会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怎么化解产能过剩。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产能过剩障碍还是在“唯论”的思想上。

如果这个思想能够克服的话,

产能过剩的路径和办法就出来了。

过去很长时间以来,“唯论”的政绩观让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做大,加快上马投资项目成为地方政府之间政绩竞争的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如今地方债务高起的状况,

而且牺牲了环境,浪费了资源。全国多地,特别是京津冀严重的雾霾天气出现之后,

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中央着力下好“全面深化改革”这盘大棋的背景下,

地方政府也顺势而为,主动做出调整。

在不久前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多数省份下调增长预期目标,降速提质已成为地方共识。

而在机构改革、简政放权、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等领域,

中央的大刀阔斧更是彰显着改革的思路和决心。其中,尤为瞩目的是,从年月至年月,

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已达项。仅用一年时间,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完成过半任务。

而这些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各地的实践和探索。

在浙江,

去年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减少近%,非行政许可事项减少的幅度达%;在河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则被作为今年激活市场主体的抓手;

在甘肃,取消注册资本限制、改实缴为认缴、改年检为年报都被列为今年继续推进的针对非公经济的改革举措。

此外,地方无疑是落实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城镇规划,

要坚持把城镇化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构筑以京津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石家庄、唐山两大城市为区域中心,

其他设区市为支点的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

月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召开了京津冀协调发展座谈会,并提出了七点要求,其中就包括,

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同时,

要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

“京津冀一体化,可以共同治理空气污染的问题,

有效控制大城市臃肿的问题。”孙太利指出,改革需要协同发展,协调发展。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防止重复建设,防止产能过剩。

如何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篇

>>正确认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正确认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刍论正确认识和把握党与法治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为先”与“教学中心”的关系如可正确认识和处理慈善救助与民政救助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财政与企业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统筹城乡发展的政府主导与市场基础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转变干部作风与企业自身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的干群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若干关系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几点思考正确认识和处理“四个全面”的六大关系传媒产业需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十个重要关系浅议正确认识“教案”和“学案”的关系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信贷工作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十大关系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政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

安全又可靠!。(“作者:袁曙宏”)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

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共收到议案件,初步统计,

立法方面的议案件

党的十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成为两大时代主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四中全会决定成为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进行顶层设计的姊妹篇。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始终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这是对如何辩证认识和处理当前我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作出的深刻论断,也是新形势下互动推进改革和法治的正确路径。当下的中国,正处于改革与法治的共生期、共进期、黄金期。我们正处在最好的全面深化改革时代,

也正处在最好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代,做好改革与法治有机结合这篇大文章,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的重大使命。

我们要看到,

我国当前的改革只能是在法治之下的改革,而不可能是抛开法治另搞一套的改革。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多年的不懈努力,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截至年月底,

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部、行政法规部、地方性法规部,

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总体实现了有法可依。同时,随着立法的不断精细化,立法内容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具体,

操作性越来越强。如年刑法只有条,

年修订增加到条,并先后通过了个修正案,

进行了次解释,

目前正在审议第九个修正案。其他方面的法律修改一般也都不同程度增加了新的内容,

如食品安全法年制定是条,年修订后增加到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相适应,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取得显著进步,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工作布局全面确立,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逐步深入人心,这些都要求新形势下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能像改革开放初期,

可以在一些领域冲破法律搞改革,那样的话,

不仅法治权威和法治精神受到极大损害,

而且经济社会秩序和发展稳定环境也会受到极大损害,甚至会造成剧烈社会动荡,后果将十分严重。

因此,新形势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应当是在法治之下有序、渐进、稳步推进的改革,以最大限度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完善改革决策、规范改革行为、推动改革进程、固定改革成果,保证改革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

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当前的法治仍然是在改革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法治,而不是已经尽善尽美、无需改革和发展的法治。

法治作为特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其内容只能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基础的完善程度所决定,

而不可能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还是一个“毛坯房”,

需要进行“精装修”,需要根据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实践和新要求不断进行修改完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十分艰巨和繁重的改革任务。党的十报告第一次并列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制度目标,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就明确把通过改革不断完善制度的任务提了出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部署了项改革任务,

最终大都要固化为法律制度,法律法规立改废释的任务极其繁重复杂,特别是从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

从“国家管理体系”到“国家治理体系”,从“社会管理体制”到“社会治理体制”,都是深层次、全方位的革命性变革,必将引发和带动法律体系、法律制度、法律实施等各方面的深刻调整与变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部署了项法治改革任务和举措,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蓝图、路线图和施工图,无疑将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都充分表明,

新形势下的法治应当是以改革为动力快速推进、日渐完善的法治。要使法治如一江春水,伴随着改革和发展的脚步而浩荡前行。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亟须纠正一些观念误区

当前,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

有的领导干部在如何认识和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观念误区。择其要者,

似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革上路,法治让路”。有的领导干部认为,

改革就是要冲破法律,中国改革开放一路走来就是靠打球、踩法律红线创造奇迹的,今天仍必须靠这种“良性违法”来推动改革发展,如果改革事事都要找法律依据,

都要立法,

岂不耗费时间,耽误了改革怎么办?

有的把“依法办事”与“敢闯敢试”对立起来,认为制度细了、规矩多了,事情不好办、工作不好干,把“改革创新”“跨越发展”“动机合理”“目的正确”等作为可以突破法治的“借口”“特例”。还有的是草莽式的改革思路和作风,

完全无视法律的存在,“什么法不法的,先干起来再说”,甚至公然借改革之名行违法乱纪之实。

二是“改革有功,法治无利”。由于长期“以论英雄”的惯性作用,一些领导干部重改革重发展,轻法治轻规矩,

认为抓改革能出政绩、树形象,促进又好又快发展,而抓法治则是“老牛拉车”,

不仅见效慢还特别费力。有的对改革是大讲特讲,对法治则是少讲不讲,对改革部署有任务有指标有期限,

对法治建设则是有口号没举措没落实。一些地方对领导干部考察也是侧重抓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很少重视考察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改革为主,法治为辅”。一些领导干部把法治当成有利则用、没利不用的手段和工具,

认为改革是第一位的,

法治是第二位的,当法治有利于推动改革时就重视法治,当法治要规范改革时就规避法治甚至抛开法治。有的领导干部名义上要依法改革,

但对重大改革事项的合法性审查,却要求只能“开路条”,不能“设关卡”。

还有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片面强调所谓的“地方特色”“部门实际”,遇到改革与法律规定不符时,

违背法治原则讲局部利益,搞所谓的“变通执行”“便宜行事”,

把“实事求是”当成不依法办事的“盾牌”。

四是“改革在前,法治在后”。有的领导干部虽然也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但是只重视法治对改革成果的确认、保障作用,不重视法治对改革的引领、推动作用,认为不破不立、先破后立,

破字当头、立在其中,法治工作只能当“后勤”、不能干“先锋”,只能在“幕后”、不能上“台前”,

法律天生就具有滞后性,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规范改革,盲目、强行甚至违法推进改革,

及至发生重大问题、造成重大损失才后悔莫及。

这些看法和做法,都是片面地把改革与法治机械对立起来,不利于改革与法治的内在统一和有机结合,

应当及时、坚决予以纠正。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需要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立法方式

搞好改革与法治的紧密结合,首先要从立法上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这既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明确要求,也是当前推动改革与法治更好结合的着力点。因此,这就要求立法必须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客观实际出发,

坚持鲜明的改革方向和问题导向,积极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实践新需要,努力完善和创新推进改革与法治紧密结合的有效立法方式,充分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导、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

一是立法引领改革。

立法引领改革,就是执政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法律为载体,

依照法定程序提出自己的改革目标和举措,

充分发扬民主、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国家意志,

从而实现其执政主张。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立法实践看,立法先行引领改革的例子不少,如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年个人所得税法、年专利法等。美国历史上的“罗斯福新政”,

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高度重视立法推动改革,在多天里国会先后审议通过了多部法律并强力实施,从而有效化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实践告诉我们,立法引领改革极其重要,

但也十分不易。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

更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如何立足实际、把握规律、提高立法质量,切实保证立法的科学性、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

是更好发挥立法引领改革作用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立法引领改革方面,我们的经验还不成熟不系统,有效的好办法巧办法还不多,机制制度尚不完善,需要加大探索和创新力度,

以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

二是立法授权改革。对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改革,要按照立法程序作出授权,

既不允许随意突破法律红线,搞所谓“良性违法”改革,

也不允许简单以现行法律法规没有依据为由,否定改革或迟滞改革。

立法授权改革的方式我们以前用得不太多,

但党的十之后,正在成为一项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的日益重要的立法方式。无论是上海、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改革,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还是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区开展人民法院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等,都是经党中央批准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暂时停止或调整某些法律条款的实施,允许试点地区先行先试,

以形成能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制度后再修改法律,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有效的。

三是立法确认改革成果。对实践证明已经比较成熟的改革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要及时上升为法律法规,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多年来使用最多的一种立法方式,也是以改革推动立法的一条成功经验。如我国现行宪法自年颁布实施以来,

共进行了次修改,通过了条宪法修正案,

以制度形式反映、固定、确认了改革成果,使其宪法化、定型化,从而既促进了宪法本身的不断完善,

又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和保障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立法确认改革成果并不是说立法只是对改革成果做简单、被动的记录,

而是通过民主和立法程序升华认识、凝聚共识、完善制度,最终形成具有普遍规范性和约束力的国家意志。

四是立法预留改革空间。

对有些正在探索推进改革的领域,虽然改革的方向和重大举措确定了,但某些具体改革措施和制度设计还不成熟,认识也不尽一致,

这时立法就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将来进一步的改革预留空间。

这也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经验进行创新探索的立法方法。如年出台的《民法通则》确立了基本的企业法人制度,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孕育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但《民法通则》对企业法人的具体类型、治理结构等并没有作出限定,

而是留待企业改革逐步深入后,通过制定《公司法》等法律予以解决。

更进一步看,年出台的《公司法》既对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运营作了一般性规定,适用于各类所有制的公司,

又对国有独资公司作了特别规定,这就既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也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预留了比较充分的法律空间。应当说,我国不少现行法律法规中都有类似的制度安排,

特别是法律授权国务院就调整某一方面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在很多情况下就比较典型地体现了立法预留改革空间的制度安排。

五是立法消除改革障碍。

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现行法律法规,应当及时修改和废止,不能让一些陈旧过时、保守僵化的法律条款成为改革的“拦路虎”和“绊马索”。党的十以来,我国法律法规修改、废止的进程大大加快,

不少是“打包”修改、“一揽子”修改、成龙配套修改,有力配合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

如何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篇

何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那些内容?党的十报告从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和具体体制制度等五大方面,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内容,

其中第一条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深刻表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国家的政体,不仅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内容,而且意味着在国家制度层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换言之,

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客观上要求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与时俱进和人大工作的发展创新。这也是人大工作必须积极承载的重要使命。

但是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崇高地位和人大工作的很强政治性,

决定了与经济、社会、文化等其他方面的改革相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与时俱进和人大工作的发展创新,

往往具有更大的难度系数。何去何从?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决策部署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回答。

具体地说,

就是要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目标,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前提下,

以历史的眼光和全局的视野,着重从观念、制度和工作三个层面,不断推进人大工作的改革创新,并以此求得人大工作的新发展、新成就。

一是正确把握人大工作中的变与不变。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关于人大的性质、地位、职能作用及其与“一府两院”关系的一系列制度规范的总和,其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组织特点是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两者分别体现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这是确定不移的。而人大履职过程中的具体体制、制度和工作机制、工作方式等,

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是加快建立完善人大工作的具体制度规范。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过近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

但无论在组织制度还是工作制度方面,比如人大代表制度、委员会制度、监督制度、会议制度、联系和反映社情民意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公开透明制度等,都还有不少需要根据新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和修改完善之处。

三是积极推动人大工作既有模式的转型升级。

多年来,

人大在立法、监督、讨论决定重大事项、选举任免、联系群众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相对固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

这些做法和实践对于保持人大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出现了某些薄弱环节,如过于注重形式、主题不集中、效果不明显、研究问题不够等。如何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人大工作发展创新的需要,不断实现人大工作从形式到内容、从数量到质量、从事务到思想的重点转移和转型发展,

越来越成为新时期人大工作亟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如何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篇

广东是中国改革的起步之地,

中国的改革开放,又是从广东深圳起步,所以,身为“特区”的深圳,在过去三十多年中既是中国改革的先行地,

更是中国改革的“晴雨表”。落脚深圳,自然是向民众和全国、全世界表示,

要坚定不移进行改革开放,

而且,要真改,大改。正如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

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信号释放出来,

我们关心的是,下一步,改什么?

我们可以从总书记的发言中看出未来改革的路径:指出,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他指出,

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我们期待,下一步改革是“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改革。

所谓系统性的改革,就意味着打破既得利益格局,建设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意味着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把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政府不是市场发动机,而是市场的裁判,是市场秩序维护者。全面的结构性改革,

还意味着社会管理改革,强调法治,强调尊重并执行宪法,让宪法落地,让一切政治组织和个人都在法律下行动。

不久前在今年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依宪行政的权威在于落实和实施,也让民众对于中国社会法治化进程加速产生了信心。

全面的系统性改革,

还应该包括行政体系自身的改革,如何保证中国社会管理阶层和执政阶层能够廉洁高效运行,

如何能够遏制扭转严重的腐败,除了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更在于开放言论,放开民间反腐,媒体反腐,

让舆论监督发挥作用,而这,又要求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能尽快出台。

全面的系统性改革中,社会改革也是应有之义,

如同经济改革一样,社会改革也要求政府之手从不应管,也管不好的领域退出,把社会空间还给社会,让社会组织如慈善组织、工会、农民工组织等生长发育,

能够肩负其自己能做好之事,实现社会自治。一个扁平化的,

只有政府和原子化个人的社会,或者过去那种人被捆绑在单位中的社会,都不是真正的社会。社会改革还应该是一场社会进步运动,社会公平运动。

改革的目标,是国民在权利上之平等,户籍、劳教、计生、社保养老双轨制等歧视,损害国民权利的政策,

在未来十年,当画上终止符。

如何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两年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正在付诸落实。“一分部署,

九分落实”。

这些涉及个领域、多项较大的改革举措,既需要科学严谨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每个落实环节不卡壳、不截留、见实效。

然而,

有的基层单位在落实改革任务时忙于应付,出现了所谓的改革“空转”现象。调研发现,因利益阻力“不想改”,怕担责任“不敢改”,

改革预想和实际情况有差别“不会改”,是改革“最后一公里”的三大阻力。

――不想改。改革到了基层,

往往要求改革者触动自己的利益蛋糕,

难以下刀。

既得利益群体,既包括在职的官员在机构改革中的安置问题,也包括市场化改革中失去政府支持的企业的利益问题,还包括政府官员的福利问题。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推进改革涉及的部门和第一主体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利益协调难度越来越大。“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也造成部分改革难以在基层落实。

――不敢改。

改革之所以停留在文件上,主要是基层不敢作为。基层是一个责任非常大、权力却很小的政府。在有的地方,改革“文件到了基层,

权力还在上面”,改革有想法,

但推动没办法。尽管有了容错机制,但基层干部怕犯错误、出问题,不敢创新,

不敢改革的心理仍很严重。“中央有原则,

省里有要求,市里有方案,我们按政策办就行了。

如果你往多了做,做好了没谁看得见,出事了就背黑锅,这是反向激励。”

――不会改。

“现在都提顶层设计,顶层都没设计好基层怎敢乱动?”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在中国改革论坛年年会上坦言,

上面忙于传达文件和监督,下面忙于汇报,改革很可能成为“冰上开车”:轮子在转,车不往前走,

出现改革“打滑”、“空转”的现象。“改革很热闹,方案一个接一个,但是如果没有落地,

老百姓就会失望,这是一个大问题。”

改革,

贵在行动,

重在落实!如何行动和落实呢?

第一,

任何改革必须针对问题、解决问题,避免空对空。

这是的一贯要求。改革要有问题意识,深化改革需要明确的指向,针对什么,解决什么,

如何解决。改革既要有目标任务,

更要有可操作性。

第二,行动和落实中很重要的是紧盯目标、克难攻坚。目前,

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要达到目标不容易,在推进改革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问题、瓶颈、阻力,只要妥协一点就会偏离目标,

改革的成效就会打折扣。盯住目标,要有攻坚克难的劲头,不为任何风险所惧的精神。必须有不断突破排除各种障碍的勇气、锐气和朝气,

才能实现改革预定的目标,

达到预定的效果。

第三,

我们所有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

改革的成效应体现在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

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我们搞改革,不能在自己的圈子里兜来兜去。只有人民群众有了获得感,才说明我们的问题找准了、解决了。

只有这样,群众才能拥护我们、支持我们、支持改革。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