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国防安全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煤矿安全论文篇1

1在保障生产安全进行中有着关键作用

1.1减少在面对复杂的地质情况下的不安全因素

从煤矿生产的本身特点来说,这是在井下进行的生产,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会有许多因素容易造成危险,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比如,有些矿区正处在地质灾害的出现频繁的地区,相对的地质条件是十分复杂的,人们还不是很了解这里的工作环境,存在着许多未知的事情。这样,在对煤炭进行回采等具体操作时都可能产生事故问题,这是整个开矿项目需要尽量避免的。因此,在开采之前就要进行精确地测量,了解清楚矿山以及附近的地质面貌,排除那些不安全的条件,做好预防措施,最终实现煤矿安全工作。又因为在实际的采矿工作中还会对附近的地质地貌造成影响和破坏,稍微的地质改变就会造成连带的地质变动,更是可能引发地质灾害,这就需要测量人员全面分析现场,进行地质分析,调整好施工方案。

1.2能尽可能保护到煤柱

采矿工作就是对岩体下的煤矿进行挖掘,是开掘出一个一个矿井进行开采的,这样的直接作用会对地下的岩体的地质造成破坏,如果开采的过多,会形成一种空洞,这样就改变了原本的地层厚度,相应的地底承受力也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情况下,井体内部有的岩体会出现部分塌陷的情况。特别是在开采的进程中,不同层面的煤矿厚度会担负着不同的地表压力,如果移走煤矿的时候没有做好防范措施,可能会破坏相临近的煤柱。因此,测量人员要不断研究岩层的变化情况,察觉受力变化,进行精确的计算,制定出基本的变化规律,合理进行采矿安排。正如对于临近的煤柱要精确到大小的设计和距离的远近安排,这样采矿的过程中,不会影响整体的煤层地质,在可操作的范围内进行,最终提高煤炭的整体产量。

1.3在指定开采巷道的作用

井下的煤矿的具体位置是需要测量数据来显示出来的,如果没有做好准备,数据的记录不够准确,那么工人因为找不到具体的巷道方向,会增加很多盲目的工作。在因此,测量工作能有效帮助缩短工期,减少不需要的工作,这样在选择的时候采取最优方案,做好通风措施等等,有效确保生产的安全。特别是工作时的通风安排,必须保证有害气体的控制,要及时排除,以免发生中毒或者是窒息之类的事故问题,这是进行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经过精确测量后定下的巷道通道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隐患,避免因为挖掘半途需要改变通道,有效地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缩短了施工的时间,更好完成预期的计划。同时,他可以帮助确定巷道开口的具体位置,计算出实际可以进行的贯通道路,尽可能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实现安全可靠的生产。

1.4有效地预防自然力的影响

煤矿的生产是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的,这样一部分的自然灾害可能会影响开采的进程,就比如在矿井的开采中可能会碰到含水的地层,如果正好经过这一地区,就会对施工的进程产生影响。最常见的就是滴水的形态出现,这会增加矿井内的湿度,影响光照的亮度等等,给施工造成更多的麻烦;又或者是地下水突然性地涌进了施工地,就可能会淹没井区,这就会威胁工人生命安全了,影响更恶劣。因此,矿井周围的自然力也要考虑到,特别是防治水问题,是比较常见的麻烦,必须进行重点预防。这在实际的操作中,是可以通过水文观测来进行测量预测的,也就是全面收集调查附近的地质情况,分析具体的地下含水层的分布地带,及时做好隔离准备。还有那些附近的地面湖泊、河流等等,要具体弄清楚他们占据的地理位置,计算清楚会不会和矿区开采产生连接关系,做好预防处理。除了水流动问题产生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如果被打破,也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特别是“三下”压煤容易造成煤炭储量的损失,减少经济效益;如果应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当地居民的居住生活也会很不方便。

2未来的发展趋势

2.1测量仪器的开发

在未来,我国的矿山测量要尽力优化仪器设备方面,不断增加各方面的功能,特别是为了方便使用,尽力缩小机器的体积。在信息时代的要求下,要实现数字化操作,简化操作的步骤,也就是进行自动化的管理方向,很多具体的测量都可以远程控制,这样一面降低了工作的难度,一面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实现精确的测量。通过科学技术的推动,未来的很多仪器都要走智能化的道路,也就是自行分析数据反映给测量队,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就比如,自带操作系统等等,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不过,因为技术成本的问题,目前那些先进的测绘仪器在费用上是不便宜的,很多测量部门缺少足够的资金后盾,也就没办法批量进购了。

2.2重视测量技术的开发

我们知道,测量本身的技术是非常高的,统计的成果需要有精确的数据,任何细微的偏差会直接影响到煤矿的安全系数,所以,在未来要不断提高这方面的技术。这就要在不断完善技术理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研发,突破以前的技术弊端。但是,这也不是说就要完全抛弃旧的测量方法,应该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吸收他们的经验,寻找和新技术的融合点。这也是有效促进测量技术发展的推动力,更保证了技术的实用性,方便正真能够操作,避免脱离实际的理想化改革。当然,每个地区的地质情况是不相同的,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施工要求,也就是测量的时候要和当地的地质面貌相结合,总结出最合理的实施方案。

3结束语

总的来说,采矿工作的测量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保证,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都担负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因此,也要对测量工作做好对应的管理,为煤矿生产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案,保证工作的持续进行,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未来,政府和矿产单位要把握机会,努力发展我国的地质测量技术,为我国经济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蔡明单位:重庆市天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三汇一矿

煤矿安全论文篇2

一降低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的新对策

要想做到较低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有研究表明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方法、强化安全事故管理等措施。降低重特大事故在煤矿企业中的发生,3点措施是必须需要采取的。然而,众所周知的是,我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其他两点上,而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去控制事故严重度。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借助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来预防发生事故,在煤矿安全领域是目前的主流指导思想,却很少关注通过什么措施来降低事故的严重度。如果只将重点放在预防事故的发生上对于降低重大事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研究当事故发生后如何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减少损失的扩大和蔓延。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得到,大部分的重特大事故之所以会发生是由于火灾事故、瓦斯突出喷出事故和爆炸事故、透水事故造成的,主要集中在这些事故当中。

二PCPR体系概述

利用PCPR煤矿安全体系来降低事故的严重度以及事故的发生率两方面带来的危害,它是由4个部分组成的包括: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安全防护、以及应急救援。下面就四个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第一,为了达到降低危害的目的,必须从源头上进行预防。保证系统和生产设备在源头设计上安全可靠和本质安全,同时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借助管理手段使系统安全的功能达到我们理想的程度。第二,所谓过程控制就是抑制事故发展的一种技术手段。像瓦斯爆炸透水等这种在目前的矿井中是主要的危险源的因素,主要的因素是包括进风巷的外因火灾。对于透水即便是把源头预防作为主要的措施,然而也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在灾害发生时候能够阻断事故的发展过程,争取到更多井下的人员取得生还的机会。第三,事故一旦发生后为了提高被困井下人员的生还几率需要为逃生人员提供临时的避难空间。从以往的矿难中不难发现,灾难发生后只有大约10%的伤亡是直接伤亡人数,大多的是因为事故发生后人员遭受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蔓延于侵入窒息和中毒身亡。为了使人员伤亡的损失在煤矿事故中尽量的减少,增强矿井的抗灾、健在能力,提供譬如井下救生舱、避难硐室等临时避难空间,提高生还率是十分必要的。第四,应急救援。通过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对应急预案的效果进行充分的论证,想尽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保护井下人员安全,做到万无一失,防范事态进一步扩展,使人员、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在事故当中降到最低点。PCRM煤矿安全体系通过使事故严重程度、事故发生率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并最终使系统达到最优化的安全状态为最终目的。

三关键技术

1过程控制瓦斯爆炸事故范围扩大的防治过程控制措施。巷道安装隔爆岩粉棚或者隔爆水棚等措施是不稳定的,容易造成效果差等问题。以主动抑爆防火为目的HS矿井阻燃抑爆系统是我国为此而引进的系统,它能够有效地形成抑爆物质物理屏障,在短时间内抵挡由于爆炸而产生的高温强压,对灾害范围进行减小。外因火灾事故大多是发生在进风巷,主要是皮带火灾和电缆火灾。在《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进行全矿井反风当进风巷发生火灾时,但是前提是必须将火源进风侧的人员撤出,指挥部在下达反风命令。然而矿井反讽有种种缺陷,为了避免这些缺陷,利用救灾门来控制火灾后的烟流流向,使其直接排入回风中而不经过工作面。防水闸门可以拦截透水事故中的水流,继而控制水流方向,创造更多的时间为工人来逃生。但是,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之所这样是因为来水突然,对于防水闸门的操作难度大。也就是因为这样人们开始尝试利用远程控制防水闸门的设计。

2安全防护所谓矿井安全防护就是指当事故发生时,为了给来不及逃生的井下人员通过合理设计和布局避难硐室和救生舱而提供的临时的避难场所,赢取更多的求生时间,并且利用通讯设备及时的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沟通使井下的被困人员生还率得到大大的提高。

3事故应急救援对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之前人们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包括水灾时的生存条件、排水路线、火灾时的避灾路线等,另外还有可视化的救援指挥装置、应对重特大事故的信息管理系统等,科学的指导了应急救援的制定和实施。

四PCPR煤矿安全体系的应用

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具有接近94400万t的可采储量,难忘的相识瞬间作文其中主采的3#煤层,生产能力年近710万t,厚度平均在6m左右,2009年对常村煤矿瓦斯进行的鉴定结果显示,瓦斯的相对涌出量为5.3m3/t,CO2的为1.24m3/t,瓦斯的绝对涌出量70m3/min,CO2的为15m3/t。PCPR煤矿安全体系对于煤矿灾难事故的抵抗与减少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很好的使之得到增强。目前北三采也已经采用此系统,势必会进一步推进常村煤矿的安全发展,促进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步伐。

五结论

借助于控制危险来达到系统的最优化状态是研究安全系统的最终目的,而控制危险的关键又在于降低事故的严重度和事故的发生率。PCPR煤矿安全体系正式把二者放在了等同的重要地位来进行研究,这一系统的实施对于我国的煤矿安全现状势必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大降低重特大事故的伤亡人数与发生次数。随着PCPR安全体系研究的进行,到目前为止它的某些重要技术已经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可以应用到煤矿实际生产当中去。PCPR煤矿安全体系在常村煤矿的成功应用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作者:高平边冰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煤矿安全论文篇3

1煤矿安全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建设目标

随着“信息化煤矿”系统的不断发展,作为煤矿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与矿井地理、物流及生产等系统的联系更为紧密,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集成与应用。对于煤矿安全管理而言,安全信息管理及响应的准确、全面已成为煤矿发展的核心条件。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体化的系统工程,应集预防、应急、监控及分析于一身,特别是预防和应急处理模块的注重尤为重要,确保自动化、计算机、通信等技术之间的紧密融合及应用,从而促使煤矿安全的有效管理,保障矿井的合理建设与生产。与此同时,相关系统的设计还要以可扩充性、开放性、先进性、可维护性的原则进行实施,依据当前业务的实际情况,这对具体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各项措施的开展和实施。

2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

2.1系统简介暑假日记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应用计算机技术中的信息化技术,在井上调度室设置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在井下相关位置布置监控基站。监控基站和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通过光纤、电缆或以太网环网相连接,矿山井下人员、车辆、设备等目标分别携带无线数据收发机,系统通过监控基站与收发机之间的无线通讯,实时了解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

2.2信息化系统流程监控主机--传输光缆--主节点--传输节点--基站。

2.3信息化系统功能及优点系统通过监控基站与收发机之间的无线通讯,实时了解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可对人员进行下井次数、下井时间等考勤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打印相关报表。可任意查询指定人员当前或历史时段所处的区域和活动踪迹。具备故障实时报警和超时、超员、违章进入危险区域等报警功能。井下人员在遇到危险情况时,可主动向地面发出求救信号;系统可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通过多种声光等方式主动通知危险区域人员疏散。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锁定受困和遇难人员的具体位置,为搜救工作提供准确信息,从而为生产指挥调度、安全监测检查、人员考勤、紧急事件处理等工作提供有效手段,系统可同时将有关数据传至各级管理部门,为各级领导监督指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3信息化系统相关问题的分析

(1)通过传感器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可以有效监控井下的实际情况,包括湿度、温度、通风、罐笼升降位置、瓦斯等,使人工监测存在的弊端得以有效解决和处理。安全生产过程中,各种安全隐患通过准确的数据进行反映,安全生产管理也就更为科学、合理,随着“预防为主”生产方针的逐步落实,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施也就更为顺利。

(2)现有的煤矿安全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共享与互通互联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产生大量的“信息孤岛”。因为供应商的数量较多,应用系统、设备型号的多样也为管理工作的实施带来影响。

(3)煤矿信息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是难免的,特别是煤矿安全对矿井职工生命的安全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注重使用和维护工作的落实。具体实践中,应对维护管理制度进行建立,使系统能够处于正常状态并顺利进行各项工作。当险情发生时,可以及时的采取措施,对存在问题进行处理,实现安全信息系统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

4结语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煤矿生产中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矿工的生命安全。在煤矿工业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时地解决现有生产过程监测和故障诊断手段不足等问题,大大拓宽故障诊断领域,提高对多故障、突发事件的监视、识别、诊断和预报能力,增加煤矿监视监控系统的可靠性。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使地面实时了解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当井下工人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救助。计算机技术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现代化手段,同时也减轻了调度人员现场监视的疲劳感,提高工作效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相对应的安全管理作用及功能也就更为突出。对此,需要重视培养安全管理意识,并全面落实计算机安全管理,才能确保计算机安全监控工作的有效实践,使煤矿生产更为安全和稳定。

作者:施维单位: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