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司空见惯-居安思危】

司空见惯

司空见惯 成语发音: 「sī kōng jiàn guà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成语解释: 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成语出处: 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示例: “帝国主义”这种字样,在现今已是司空见惯了,但在当年却几乎是一种讳名。(郭沫若《革命春秋 创造十年续篇》) 辨析: 司空见惯和“习以为常”都有“看惯了;不感到奇怪”之意。但司空见惯多用于书面语;“习以为常”多用于口语。 感情: 司空见惯是中性词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常见的东西。 司空见惯的近义词: 习以为常、屡见不鲜 司空见惯的反义词: 绝无仅有、盖世无双、少见多怪 繁体: 司空見慣

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 成语发音: 「jū ān sī wē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成语解释: 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示例: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