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这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这八篇游记既是独立的,又是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好象中国的“通景画”,八幅条屏各自成章,独幅单挂;也可合并连挂,成为一个整幅山水长卷。本文的标题,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题有“始得”二字,乍一看觉得不简练,其实不然,加上“始得”二字,不仅衬出西山之美和作者初次发现游览的喜悦心情,而且也是文章结构的关键字眼。文章中四次用了“始”宇,与标题中“始得”相呼应,把全文串联得很紧密。文章开头一段,主要叙说贬来永州的惊恐心理和闲游生活。他“身为僇人,”待罪南荒,惟一可聊慰于心的只有山水了。每日公余便和朋友“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在山水中徜徉,寻求乐趣,又对景饮酒,倾壶而醉,醉而卧,卧而梦,梦中也在游览山水。言语之中充满了山水深情以永州山水皆能为己所有所游而心满意足。最后忽然笔锋一折,转出“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一句,提示西山之美,为下文展开描写预作张本。作者闲坐法华西亭,在眺望中偶然发现了西山,深感奇异,于是派人开辟山路,攀登顶峰,“箕踞而遨”。此时是金秋九月,天朗气清,山顶远眺,境界开阔,尺寸千里,山山水水都变小而聚缩眼底,作者写西山之高峻,不是从正面直接描写,而采用侧面烘托笔法,写在西山顶峰所见四周的景色——高山如蚁封,凹地如洞穴,一重重山,一道道水,直达天边。从而衬托了西山之特立。西山之高大,象征着这位“僇人”虽屡遭打击仍“特立”于世的高大形象;深广之境界,也象征着这位“僇人”的阔大胸襟和气质。在游记中,描写景物和人的活动比较容易,描写人的思想和情绪则较难。因为它不仅是抽象的,更重要的是与人的学识、修养、思想境界相关连。作者在写了西山形态之后,进一步抒写西山的精神——“与颢气俱”,“与造物者游”。这是作者的感受,作者此时此刻感受到自己与天地、宇宙、大自然融为一体,一切忧愁和恐惧感抛却得一干二净。作者这种感受是诗情和哲理的升华,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伟大的精神境界。作者写“宴游”只有一句,“引觞满酌,颓然就醉”,在醉境朦胧,暮色苍茫中,但觉“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神凝结,万念俱消,形体消散,与万物化而为一,整个身心消融在大自然之中。平时那种“恒惴慄”的恐惧感完全淡忘了。这正是作者漫游永州山水所寻求的至乐忘忧境界。这种宴游之乐是以前没有得到的,这次宴游西山得到了。所以他认为真正的游览是从宴游西山开始的,并非常郑重地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不在写景而在写意,所以通篇很少在景物形态上花费笔墨。作者的目的是要在西山的开辟宴游中寻找到山水对人生的价值。他渴望在与颢气俱、与造物游中获得永恒的精神和无限的力量;在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中获得崇高的人格和博大的胸怀。这乃是最高层次的旅游文化心理。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题解】 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曲入冥、卖花声、过龙门。双调,字。前后阕各五句,四平韵。 年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近五年。经过五年的恢复与建设,共和国在各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同新中国成立前相比,真可谓换了人间。这是这首词创作的大背景。 北戴河,在河北省东北部渤海边港口城市秦皇岛西公里处,为夏季休养胜地。早在汉代,此处便是舟楫聚泊之所。汉武帝东巡,唐太宗东征,均曾至此。公元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曹操对乌桓作战凯旋,也曾经过这里,并写下《步出夏门行》,内中有《观沧海》一章。年夏,毛泽东在北戴河休养。一天,狂风大作,骤雨滂沱,海面巨浪涌天。毛泽东提出要下海游泳。卫士李银桥以风浪太大、危及安全为由,竭力劝阻。毛泽东却以为风浪越大越好,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于是,他坚持下海游了一个多小时。第二天,毛泽东写下这首词。 【注释】 [幽燕]古代中国分十二州,传舜分冀州东北为幽州。地属燕国,《尔雅·释地》:燕曰幽州。周称幽燕,即今河北、辽宁一带。 [秦皇岛]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位于山海关西南。世传秦始皇东巡求仙,曾驻跸此地,故名。 [魏武]指曹操。汉末,曹操被封魏王。其子曹丕受汉禅建魏称帝,追谥曹操为太祖武皇帝,世称魏武帝。 [碣石有遗篇]碣石,山名,在秦皇岛西。遗篇指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中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句。 [萧瑟秋风]语本曹操《观沧海》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品评】 这是毛泽东唯一一首咏叹大海的诗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故这首词以志意的豪放壮阔称著。 上阕,主要描写北戴河景色以及对景中人的关注。大雨三句,写景。写雨景、浪景、山景、海景。起势如风雨,面广量大。大雨,状雨势;幽燕,状范围;滔天,状白浪。所写之景皆大。尤其在幽燕大背景下写雨,是超乎目力的畅想。打鱼船句,其实是倒装的,为雨前所见。置于滔天白浪之后,是因境生情,骤生关切,有半叙而半问之语态。如此,才好理解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这一问,问出了对人的关怀;如果不拘于打鱼船,这一问在形而上的意味上又可以指向大海、向高天、向宇宙的发问。 果然,诗人的疑问有了方向,思念也有了方向;下阕起句,思接千载,一下想到曹操: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三句,皆写一人,可见毛泽东对曹操的兴趣。对比《沁园春·雪》中一句点及二帝,轻重已判。挥鞭,谓驰骋纵横,武功也,与此处山海有关的即北征乌桓。遗篇,谓沧海吟诗,文治也‍‌‍‍‌‍‌‍‍‍‌‍‍‌‍‍‍‌‍‍‌?‍‍‍‌‍‍‍‍‌‍‌‍‌‍‌‍‍‌‍‍?‍‍‍‍‍‍‍‌‍‍‌‍‍‌‍‌‍‌‍。诗中所咏之山、之海仍在目前。毛泽东念及曹操,原来也是睹景思人!他曾经过,我今又来;他曾有诗,我今有词,看来,毛泽东确有与魏武一较文治武功的念头!词的结句,今又是、换了人间大可玩味。今又是者萧瑟秋风也。这萧瑟秋风,并非实指,夏天何来秋风?它仅指面对高山大海,人不能不萌生的一份悠悠情怀。此之谓:情怀依旧,江山已非。换了人间,是历史事实;不同代的人,拥有不同的人间。同时,这句话也是歌颂,即歌颂今非昔比。 景雄浑而意幽邃,是这首词的风格。换言之,或曰情景交融。情涉思古,多近忧哀;而毛泽东即便思古,也多不泥古,不颂古,且在融通古今后,肯定今天。这是最不易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