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导论范文

产业经济学导论篇

【关键词】新结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框架研究与分析

一、前言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力巨大,

经济给世界各国带来的经济发展影响各不相同,

所以在这场危机中各国经济学家都竞相研究,

如何准确把控经济发展的动向和未来。发展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与此同时,

经济学发展理论对中国经济市场的影响很大,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其经济结构既要迎合市场发展结构,

还需准确把控各经济结构的发展关系。本文将在重构经济学理论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合理框架,使发展经济学满足中国市场的发展规律,为经济市场提供稳定的运营结构。

二、新结构经济学发展现状分析

(一)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分析

新结构经济学是指在原有市场理论基础上,迎合经济发展时代背景引出的一种新型市场运营理念,

其理论发展依据可以真实反映出现代化市场运营结构特征和各领域产业发展情况。

(二)新结构经济学发展特征

任何一个经济体在发展初期,其结构都是不稳定的,

受劳动资源、商品储备、物质资本等因素的影响,既定的发展模式并不能满足各种产业结构快速发展需求,

所以新结构经济学应满足以下几点发展特征:

。宏观指导意义。经济学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表述能力非常强,

新结构经济学不仅可以从产业发展规模、生产能力、商品经营范围、交易情况、资本密集度等方面体现基础经济定位理念。还能增设多种理念配置,让各产业结构按照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发展。

。经济走向突出。任何一个产业的经济发展情况都不仅仅体现在效益上,其商品使用功能、资源需求、市场份额等问题都会影响产业的经济走向。新结构经济将各种领域产业划分为诸多经济体,各经济体的产业基础配置和升级目标大体相同,

在发展水平中,其理论指导价值非常突出。

。定义发展水平。作为根本配置机制,市场对经济定向发展的掌控能力很弱,

在市场资源配置日益复杂的经济市场中,只有推动产业升级才能拓宽产品经营范围,

提高企业经济创新功能,所以当企业对公共知识、物质、精神消费陷入疲软状态时,新结构经济会重新定义各领域产业的发展水平,并制定一个具有理论依据的市场机制来稳定资源协调管理功能和控制基础设置。

三、重构发展经济学框架

通过上文论述发展经济学特征可知,

实践经验对学术理论的补充作用最强,对重构发展经济学框架的指导意义最大。本文通过研究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结构发现,

重构发展经济学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变化过程,且其基本原理和结构框架对经济理念的引导能力巨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述重构发展经济学的主要框架。

(一)基本原理

以经济学发展为市场运作起点,经济在任何时间都不会随着学术理论组成结构的变化而改变,

国家赋予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都是构成经济生产元素的重要内容,

所以从概念上来讲,重构经济学框架应引入基础设置的发展作用。如现代化建设、制度建设、社会资本体系、价值理论观念等,这些内容都可以引导经济学演变。

不同经济发展内容产生的经济结构不同,在正式交易与非正式交易中,经济学构架可以影响各层级市场的发展特征变化。

(二)框架结构

在现代化建设和制度、法律、文化系统的影响下,

经济框架逐渐形成了软、硬两种结构理论,

随着市场活动的多途径变化,

基础设置对经济学理论的框架影响作用越来越低。

产业模式、经济发展水平、风险预测等都可作为经济学框架,企业、组织、个人的生产劳务关系也是由固定金融机构联合构成的。从事产业生产的组织和个人不仅会影响硬性基础设置的动态经济变化情况,还会干扰软性基础设置的经济发展情况,

所以对于新结构经济来讲,系统化的经济学理论对重构发展经济学框架的引导作用并不大,在发展层级市场结构的过程中,

动态框架结构会逐渐转化成产业发展关系图,

并会围绕各领域产业发展特征呈阶梯式发展模式延伸。发展经济学框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参照相似发展理论。

在革新理论结构过程中,经济学家通常会针对不同国家的发展现状进行经济对比分析,

如国家经济发展状态、市场经营环境、经济增长背景等内容都可以突显出一个国家潜在的经济增长点。

所以发展经济学应引入并参照相似发展利润,以他国发展情况为发展依据,大力开展优势产业,

尽可能避免因产业发展结构问题引发的经济停滞现象。

。各领域产业发展关系。

目前,

我国公有、非公有经济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关系上,但随着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恶化,各领域产业的发展关系发生了改变,低碳经济、节能产业的发展,让经济结构框架的变化能力更具导向性和预判性,

针对这些经济发展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协调软、硬基础设置的方式提高各领域产业和谐发展的关联性。

。技术、产品的创新优势。

新兴产业必须要具备多种市场竞争优势,如使用价值、发展价值和创新价值等,这些价值观念可以增进潜力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合作发展关系,

帮助经济市场获得更多的发展能力。在资源和执行能力的限制下,大部分企业纷纷舍弃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任务,纷纷走向了粗狂型的发展道路,

这种发展模式在经济结构主义上来讲非但不科学,还容易造成发展经济学框架结构紊乱和无序变化。

。经济结构补偿。

与传统结构主义比较,新结构经济学可有效促进发达产业市场优势的良性推广,税收政策、福利产业、保护补贴等结构补偿措施可以在时间上、经济资本量上给予经济市场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但是如果仅靠单方面的提供经济结构补偿,

其重构出来的发展经济学框架并不足以展现真实的经济市场运营构架,所以还应从开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实力、发挥潜在经济功能的基础上,拓宽经济结构补偿的发展道路。

三、新结构经济学对重构发展经济学的影响与作用

本文对经济发展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后,

逐渐认识到如果要想创建一个具有持续性、发现性、重构功能的经济学结构框架,必须在发展经济学中引入新结构经济学的相关理念,

其影响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突破固有研究方法

新结构经济学能够为发展经济学奠定具有高度科学功能的研究方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理论上具有明显不同,所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新结构经济学能帮助发展经济学为经济市场提供必要的产业发展指导,

资源配置中心作用和资源配置能力可以大幅度提升各发展产业的结构完整性和理论时效性。

成本较高的密集型产业可以增加产业的自生能力,让产业在不断升级和发展的过程中拥有较强的信息补偿功能,并有效降低产业经济发展的成本费用。

(二)提升政策影响力

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财政政策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影响并不大,

如果国家政府需要通过提供至关重要的基础设置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话,则经济的增长需要付出多种类型的经营资本。所以发挥投资短期效应,

为未来经济铺设发展道路,有效补充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利益诱导问题,

可以促进政府获得强劲的经济增长、良好的贸易表现。

如果政府对产业保护补贴的自生能力严重缺乏,

则发展经济学结构的层级产业会出现激烈的竞争关系,

且这种关系对政府财政状况的影响会逐渐加大。

(三)稳定经济贸易结构

发展经济学对于外贸市场结构主义的研究效益很强,

在经济融合发展的全球化经济体制的带动下,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可以增加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市场经济的融合性。

随着西方跨国企业利用现代化产业抢占我国经济市场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发展结构已逐渐无法摆脱这种依附陷阱。

所以针对重构后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新结构经济学建议中国经济市场应优先考虑进口替代战略,

让现代化产业先在封闭的、受保护的市场环境中发展。在满足其他发展要求的情况下,

再通过拓宽国外市场的方式,提高中国现代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经营发展份额。

四、结论

通过上文对新结构经济学以及重构发展经济学进行系统论述之后可知,从多元化发展视角上分析,经济学理论的完整度和完整性对现实经济市场各领域产业运营结构的影响与作用非常大。虽然复杂的市场环境给经济学理论重构框架带来诸多干扰因素,但是却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场产业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内生差异性。

所以,在主增长理论的支撑下,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还会逐渐向重构后的发展经济学框架中延伸,并且其影响意义会逐渐加大。

参考文献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经济学(季刊),

,():-。

[]李实,苏剑。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新框架[]。北京日报,,():-。

[]余永定。发展经济学的重构——评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学(季刊),

,():-。

[]韦森。探寻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与未来道路——评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经济资料译丛,

,():-。

[]光。市场主导与政府诱导——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时代经济,

,

():-。

[]姬超,彦伟。新结构经济学为经济发展开出正确药方了吗?

——一个主体分析和过程视角的考察[]。经济与管理,

,():-。

[]里昕。产业升级与政府作用: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

():-。

[]顾鑫,杨旭,李俊。政府主导型发展的是是非非之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评论之一[]。读书,

,():-。

[]姚耀军,李明珠。金融结构、中小企业与发贫困——基于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理论的经验研究[]。浙江社会科学,,

():-。

产业经济学导论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极;不平衡发展;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一、西方经济增长极理论的产生:由均衡到非均衡

以美国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为代表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是一种源于发展经济学的均衡增长理论,这种平衡增长理论是一种认为在各个部门和产业应当同时投资推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学主张。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诺斯的出口基地理论以及纳克斯的贫困恶性理论均是这一点的代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很长一段时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理论,

强调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的均衡性,认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市场机制良好的运行。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因为与人类现实的发展情况与经验出现越来越多的冲突与不符而遭到了不断的质疑和批评。

该理论过分强调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的均衡性,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不同区域、不同国家或不同经济部门的繁荣与衰退常常并存,这些区域、国家或部门之间形成了巨大的收入差别和价格差别。

另外,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存在的传统产业衰落问题,

都使人们对新古典所阐述的市场具有自动实现均衡功能的学说产生怀疑。于是作为新古典理论的对立面,

一系列主张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理论应运而生,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德国发展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从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利用的认识出发,

于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和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原则,进而提出了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战略。

美国经济史学家,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的罗斯托还提出了主导产业和主导产业群的更替学说,

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有较强的扩散效应,

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

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按照罗斯托的主导产业学说,

前一个成长阶段的主导产业会对下一阶段的主导产业产生引导作用,原来的主导产业部门在完成了带动其他部门和经济增长使命后,就会让位给新的主导产业部门。

针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均衡增长理论,

赫希曼、辛格与罗斯托等人认为,这种理论对于缺乏经济资源(包括资本和技术)的发展中国家,

要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稳定均衡增长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

若国家经济的各部门总是处于一种稳定均衡的增长状态,那么便会使企业失去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动力,

从而便不会使经济增长处于一种可持续的状态;再者,

发展中国家的各项资源各项产业的分布本身就处于不均衡的状态;第三,平衡增长战略过于依赖政府的调节与干预,忽视所谓的“政府失灵”现象,

一旦出现“政府失灵”,则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也不利于市场的培植与发育。

增长极的概念始于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

佩鲁,他在世纪年代提出这一概念时,

主要不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问题,

而是试图设计一种不同于凯恩斯和熊彼特关于经济增长模式的新构想,主张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空间”中的一个或一组优势经济部门的率先发展对整个经济系统推动的结果,这与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更替学说是相互一致的。

二、增长极理论在西方的演化与发展

。佩鲁的主要理论与观点。佩鲁提出的经济部门的增长极,

是指“经济空间”中起着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

他把“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称为经济增长极,增长极是一组起主导推动作用的产业,这种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可以通过极化效应、扩展效应等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增长。而“经济空间”是指各经济部门之间的集合,

即一群或者一组经济部门构成一个经济空间。在他看来,一国经济由“经济空间”构成,或者是计划经济或政策运用的空间形式,

即为统计学意义上的均质的经济空间形式,或者是一种势力范围、力场,增长中心的经济空间形式,

他着重分析了后者,

认为经济增长在不同部门、行业或地区,

是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佩鲁的发展极理论虽然涉及产业和企业的不平衡发展,但最终归结为城市和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并且强调聚集和吸引效应,扩散效应以及地理、区位和中心优势,

认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既增长了增长极自身的发展能力,又能够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实力,并且一旦区域内形成了增长极,便可通过资金、产品、人力资源、技术以及信息的传递,

将其经济发展动力和创新成果带到广大的腹地去,

形成强大的扩散效应,最终有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

。佩鲁理论的补充。

与佩鲁有所不同,作为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批评者的赫希曼(。)则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

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

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首次意识到累积的因果关系法则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了阐述。累积的因果关系阐述了一个包括两个或更多变量的正负反馈机制。在他看来,

社会经济发展是由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循环累积的非均衡发展过程,

一个因素的变化将导致其他因素的相应变化,进而又会形成反馈导致初始因素的变化,

如此循环累积进而使经济过程沿着初始的变化而变化。

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提出以“增长中心”、“区域发展极”为标志的“地理性增长极”,用以区别原生的增长极即着眼于经济空间、创新性产品、部门和拥有推进型产业综合体城市的“佩鲁增长极”。赫希曼对增长极的运行机制作了补充,

即增长极与区域(或腹地)的基本作用机制包括“极化效应”或“回波效应”(各种生产要素向发展极的回流和聚集。产生一种扩大地区内经济发展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从而产生一种缩小差距的趋势),用以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极)对其他落后地区或腹地的双重作用和影响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

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经济和增长极理论。艾萨尔德在这方面也功不可没,

促成了增长极理论政策化和实用化,使该理论向区位理论、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理论、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理论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渗透,为国家干预区域经济提供了可具操作性的政策理论和方法,奠定了西方区域经济学说的基础。

吉尔伯特提出增长极、增长中心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性论:“增长极与地理学中相对应的增长中心两个概念,逐步为政府部门采纳,并引入到区域开发规划之中,

这些概念突破了意识形态方向的障碍,原因是它已经既为社会主义国家接受,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承认并加以应用。”增长极理论已在实践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西方的经济增长极理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日臻完善、日趋成熟,并且已经付诸实践。尽管有着一些缺陷,但是它仍然是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并且在当今世界已被许多国家的政府列入经济规划以及发展布局的战略当中。

三、经济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启示

世纪年代,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趋势的大背景下,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

俯瞰世界的发展趋势,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党和国家今后的工作重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随后是年的改革开放第一个宣言书《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年改革开放第二个宣言书《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以及年视察几个经济特区、年会见新西兰总理的谈话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科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可集中概括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

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带动后发展地区,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这其中便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经济增长不平衡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照邓小平同志为中国发展所设计的宏伟蓝图,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世纪年代,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腾飞了珠三角;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拉动了长三角;

世纪后,

天津滨海新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则为环渤海地区和北部湾两地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经过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们国家的建设尤其是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在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有效指引下,

我们先后建立和开放了多个经济特区,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多个经济增长极,

有效地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高瞻远瞩,进一步建立健全经济发展体制,积极调整产业经济结构。

在遵循经济增长的非均衡理论的同时,兼顾全国的协调统一发展,完善国家的发展战略。在全国建立多个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年,国家发改委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年)》。随后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等七个规划。这样由南到北便形成了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长三角、海西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到包括滨海新区在内的环渤海区域和辽宁沿海区域,

加上今后可能获得批准的黄三角和山东“蓝色经济区”,全国沿海将连成一串漂亮的“金项链”,到年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时,

沿海的整体经济框架将形成。中国将进入经济的全面复兴时期。

参考文献:

[]颜鹏飞,马瑞。经济增长极理论的演变和最新进展[]。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秦国文,李斌。经济增长极实现条件分析[]。求索,

,()。

[]颜鹏飞,邵秋芬。经济增长极理论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

,()。

[]孙富林,

董邦纯。邓小平的经济增长极理论[]。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

[]陈华,刘永新。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

[]徐志尧。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与选择[]。黑河学刊,

,()。

产业经济学导论篇

论文关键词:产业经济;海南;

蔬菜产业;

发展;理论

海南,我国最南端的一个岛屿,也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省,同时又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文件内容中,要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从中可以看出,海南的蔬菜产业对于全国蔬菜产业的重要性。不过,

要真正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就必须要紧紧抓住海南自身的实际情况,

同时与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的产业经济理论相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与完成。因此,

形成属于海南特色的理论,对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显得尤为重要。

一、产业经济理论

(一)指导思想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要想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让人民认识到经济的重要性,那么产业经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必须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

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确切地说,产业经济理论要以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为指导的。

马克思在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分析的过程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中,把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了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生产两大类,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并指出这两大类之间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关系,

只有这样,我们的生产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

因此,

对于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不仅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同样对于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对于中国产业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产业经济理论的定义与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的定义,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产业经济学,就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关于邮票的作文,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

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

产业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产业的经济学,是区别去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被称之为中观经济学。

通过研究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为制定的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虽然产业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我国也是市场经济,同样适用,因此,了解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同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的意义,了解产业产业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是: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实践意义是: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

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产业经济学既然是以产业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那么,我们根据国际旅游岛文件的精神和内容,研究和建设海南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就必须要充分了解产业经济理论的精要,

结合海南建设基地的实际情况和主客观因素,找到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

为海南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

国务院国发[]号《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把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之一,

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热写冬天的作文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蓝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

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因此,

对于海南建设蔬菜基地,国家给予了政策上的指导,也是提高海南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一个好的机遇。

(一)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

、国家政策和海南体制优势

海南被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

并且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海南在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对于海南未来发展又一个新的契机。

因此,

在海南未来的发展中,国家给予了海南更加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国务院各部门包括农业部、科技部都会给海南农业发展方面更多的政策指导和科学技术支持。

海南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经济特区政府,实行的“小政府大社会”,同时实行省直管县的行政体制,

这对于海南在政策制定和落实方面,更能针对本地实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监督,

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人民。

、海南的气候、土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优势

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长夏无冬,光温热充足,雨量充沛,东湿西干,

南热北冷,

入春早,升温快,日夜温差大,光合潜力大。

海南面积约为.万平方千米,占我国热带土地面积的.%,

海南土地资源丰富,土地适应性较广,

绝对大部分土地都能被农业所利用,

开发潜力大。

海南河流径流充沛,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

径流量达亿,人均。独流入海的河流有条,

水库面积.。海南水资源总量为亿,

水资源极为丰富。

(二)海南蔬菜产业的现状

海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一半以上,农业一直都是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经过对于本地实际情况的认识,调整蔬菜产业结构,

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制定蔬菜种植的多项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下,蔬菜产业在海南农业发展过程中也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虽然海南现有的蔬菜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距离海南建设全国冬季菜篮子工程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和足多问题的。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海南本地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起步晚,发展缓慢。

由于之前海南的地理位置和政府战略计划所限,

海南在年建省以后,

工业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低,信息闭塞,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低,各方面发展相对比较慢;

在建省之后,海南的发展也是一波一折地,因此,

对于农业省来说,这样极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而造成了海南现在农业的发展落后于其它省的农业。

其次,农业中农村发展落后,

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低,干部观念落后,

相关的农业科技人员少。农民素质的高低水平直接关系到海南农业的发展,因为农民是蔬菜的直接的种植者和管理者;以此同时,科学的管理,

政策的支持也是蔬菜种植的重要的外部因素。海南是一个边陲小岛,与外界的联系被琼州海峡隔断,一些先进的生产文化和生产力不能在第一时间进入人们的视线。另外,

海南本地的农民受文化教育程度低,仅有少部分人接受过小学文化的教育;有些干部思想落后,责任心不强,存在消极工作的现象,

这些直接影响到政策的落实;

海南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农业方面的科技人才少,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最后,

与蔬菜产业相关的企业发展缓慢,不能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和生产力,不能很好得形成产销相结合的先进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落后。海南蔬菜产业类的企业比较少,

而且企业的规模、科研水平、项目资金的水平都是很低,与农户之间没建立相关的合作关系,使得企业后劲不足,

不能很好地起到龙头的作用,一方面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没有带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

造成两方面在发展上的的滞胀。

三、结合理论与实际发展海南蔬菜产业

(一)加快蔬菜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海南蔬菜产业结构调整,

很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对于蔬菜产业的资金和科技投入,结合海南实际的土地、气候、水资源、生物物种方面的情况,在人员方面充分运用现有能力和资源分批次、分阶段派人去外地学习和培训,借鉴我国其他先进兄弟省份的蔬菜种植和管理经验,加大科技投入,

培育新型的蔬菜种植品种,推广新型的蔬菜种植模式和管理模式,推进蔬菜产业结构调整,使蔬菜的生产方式发生极大的转变,

提高蔬菜的综合生产

能力,

从而达到蔬菜产业不断发展,菜农收入不断提高,海南农业不断得到发展,农业社会不断得到稳定的最终发展目的。

(二)加大蔬菜产业组织的发展

蔬菜产业组织涉及的方面比较多,

这其中包括蔬菜的种植阶段、收购阶段、销售阶段等,组织的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蔬菜产业发展的好坏,

因此,蔬菜产业组织必须切合实际,并且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对于蔬菜种植阶段,

可以设置农业科技服务站、农业科技和农业气象服务网络组织、农民蔬菜种植培训班等,通过这些组织提高蔬菜的质量和品种,加快农民种植水平的提高,防止不利于蔬菜种植情况的发生;

在收购阶段,

可以采用蔬菜中转站,通过中转站实现农民和企业的无缝转换;在销售阶段,

加强对于企业的支持和监督,创造和宣传自身品牌,发挥品牌效应的作用,提高销售收入,

从而为企业和本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会海南蔬菜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结构模式参考。

(三)合理规划蔬菜产业的布局

合理布局蔬菜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节约能耗,

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回报。在海南蔬菜产业规划中,确立了琼北苦瓜、茄子、辣椒优势产业带,琼东辣椒、黄瓜、冬瓜、青瓜产业带,

琼西南瓜、西瓜、辣椒优势产业带,琼中苦瓜、黄瓜、野菜发展优势产业带,琼南豆角、苦瓜优势产业带。这些产业对于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起着重要的推广和带动效应,

为海南未来的蔬菜产业在市场发展中做大做强提供了资源储备。

(四)制定符合实际的蔬菜产业政策

在海南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

起着重要引导和监督作用的政府,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制定相关的蔬菜产业政策。

首先,

制定相关的财政预算,给予蔬菜种植的农民,以及以蔬菜销售、加工为主的企业相应的无息或低息贷款,加快对于蔬菜种植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让蔬菜在田地中种得出来的同时,

也要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上,使得种出来的蔬菜及时有效地运得出去。其次,

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和引导服务职能,坚决杜绝乱摊派、乱收费、随意胡乱决策劳民伤财等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要不断巩固与加强和兄弟省份的交流与合作,

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绿色通道”。最后,继续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保证农村的社会稳定。

产业经济学导论篇

论文关键词:产业经济;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理论

海南,

我国最南端的一个岛屿,也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省,同时又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文件内容中,要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

从中可以看出,海南的蔬菜产业对于全国蔬菜产业的重要性。不过,要真正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

就必须要紧紧抓住海南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与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的产业经济理论相结合,

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与完成。因此,形成属于海南特色的理论,

对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显得尤为重要。

一、产业经济理论

(一)指导思想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让人民认识到经济的重要性,那么产业经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也是必须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确切地说,产业经济理论要以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为指导的。

马克思在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分析的过程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中,把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了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生产两大类,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并指出这两大类之间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关系,

只有这样,我们的生产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对于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

不仅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

同样对于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对于中国产业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产业经济理论的定义与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的定义,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产业经济学,

就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产业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产业的经济学,

是区别去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被称之为中观经济学。

通过研究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制定的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

虽然产业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我国也是市场经济,

同样适用,

因此,了解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理论,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同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的意义,了解产业产业经济理论,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是: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

可以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实践意义是: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

可以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

可以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产业经济学既然是以产业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那么,

我们根据国际旅游岛文件的精神和内容,研究和建设海南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就必须要充分了解产业经济理论的精要,结合海南建设基地的实际情况和主客观因素,找到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

为海南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

国务院国发[]号《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把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之一,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蓝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

因此,对于海南建设蔬菜基地,国家给予了政策上的指导,也是提高海南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一个好的机遇。

(一)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

、国家政策和海南体制优势

海南被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并且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海南在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

对于海南未来发展又一个新的契机。因此,在海南未来的发展中,

国家给予了海南更加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国务院各部门包括农业部、科技部都会给海南农业发展方面更多的政策指导和科学技术支持。

海南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经济特区政府,实行的“小政府大社会”,同时实行省直管县的行政体制,

这对于海南在政策制定和落实方面,

更能针对本地实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监督,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人民。

、海南的气候、土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优势

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长夏无冬,光温热充足,雨量充沛,东湿西干,南热北冷,

入春早,升温快,

日夜温差大,光合潜力大。

海南面积约为.万平方千米,占我国热带土地面积的.%,海南土地资源丰富,土地适应性较广,绝对大部分土地都能被农业所利用,

开发潜力大。

海南河流径流充沛,

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径流量达亿,人均。独流入海的河流有条,

水库面积.。海南水资源总量为亿,水资源极为丰富。

(二)海南蔬菜产业的现状

海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一半以上,农业一直都是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经过对于本地实际情况的认识,

调整蔬菜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制定蔬菜种植的多项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下,

蔬菜产业在海南农业发展过程中也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转贴于

虽然海南现有的蔬菜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距离海南建设全国冬季菜篮子工程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和足多问题的。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海南本地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起步晚,发展缓慢。由于之前海南的地理位置和政府战略计划所限,

海南在年建省以后,

工业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低,

信息闭塞,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低,各方面发展相对比较慢;

在建省之后,海南的发展也是一波一折地,因此,对于农业省来说,这样极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因而造成了海南现在农业的发展落后于其它省的农业。

其次,农业中农村发展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低,干部观念落后,

相关的农业科技人员少。农民素质的高低水平直接关系到海南农业的发展,因为农民是蔬菜的直接的种植者和管理者;

以此同时,科学的管理,

政策的支持也是蔬菜种植的重要的外部因素。海南是一个边陲小岛,与外界的联系被琼州海峡隔断,一些先进的生产文化和生产力不能在第一时间进入人们的视线。

另外,海南本地的农民受文化教育程度低,

仅有少部分人接受过小学文化的教育;

有些干部思想落后,责任心不强,

存在消极工作的现象,这些直接影响到政策的落实;海南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农业方面的科技人才少,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最后,与蔬菜产业相关的企业发展缓慢,

不能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和生产力,不能很好得形成产销相结合的先进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落后。

海南蔬菜产业类的企业比较少,而且企业的规模、科研水平、项目资金的水平都是很低,与农户之间没建立相关的合作关系,

使得企业后劲不足,不能很好地起到龙头的作用,一方面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没有带到农民增收,

农业发展,造成两方面在发展上的的滞胀。

三、结合理论与实际发展海南蔬菜产业

(一)加快蔬菜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海南蔬菜产业结构调整,很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对于蔬菜产业的资金和科技投入,结合海南实际的土地、气候、水资源、生物物种方面的情况,

在人员方面充分运用现有能力和资源分批次、分阶段派人去外地学习和培训,借鉴我国其他先进兄弟省份的蔬菜种植和管理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型的蔬菜种植品种,

推广新型的蔬菜种植模式和管理模式,推进蔬菜产业结构调整,使蔬菜的生产方式发生极大的转变,提高蔬菜的综合生产能力,

从而达到蔬菜产业不断发展,菜农收入不断提高,海南农业不断得到发展,农业社会不断得到稳定的最终发展目的。

(二)加大蔬菜产业组织的发展

蔬菜产业组织涉及的方面比较多,

这其中包括蔬菜的种植阶段、收购阶段、销售阶段等,组织的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蔬菜产业发展的好坏,因此,蔬菜产业组织必须切合实际,并且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

对于蔬菜种植阶段,可以设置农业科技服务站、农业科技和农业气象服务网络组织、农民蔬菜种植培训班等,通过这些组织提高蔬菜的质量和品种,

加快农民种植水平的提高,防止不利于蔬菜种植情况的发生;在收购阶段,

可以采用蔬菜中转站,通过中转站实现农民和企业的无缝转换;在销售阶段,加强对于企业的支持和监督,

创造和宣传自身品牌,发挥品牌效应的作用,

提高销售收入,从而为企业和本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会海南蔬菜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结构模式参考。

(三)合理规划蔬菜产业的布局

合理布局蔬菜产业,

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节约能耗,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回报。在海南蔬菜产业规划中,确立了琼北苦瓜、茄子、辣椒优势产业带,

琼东辣椒、黄瓜、冬瓜、青瓜产业带,

琼西南瓜、西瓜、辣椒优势产业带,

琼中苦瓜、黄瓜、野菜发展优势产业带,琼南豆角、苦瓜优势产业带。这些产业对于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起着重要的推广和带动效应,为海南未来的蔬菜产业在市场发展中做大做强提供了资源储备。

(四)制定符合实际的蔬菜产业政策

在海南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引导和监督作用的政府,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制定相关的蔬菜产业政策。首先,制定相关的财政预算,给予蔬菜种植的农民,以及以蔬菜销售、加工为主的企业相应的无息或低息贷款,

加快对于蔬菜种植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让蔬菜在田地中种得出来的同时,也要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上,使得种出来的蔬菜及时有效地运得出去。

其次,

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和引导服务职能,

坚决杜绝乱摊派、乱收费、随意胡乱决策劳民伤财等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要不断巩固与加强和兄弟省份的交流与合作,

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绿色通道”。最后,

继续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保证农村的社会稳定。

产业经济学导论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主导生产要素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一、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

自从有了经济学以后,

对生产要素问题的研究不乏其人。各派经济学者对生产要素的用语不一,

且概念的表述各种各样,但它是探讨经济学和贸易理论的前提[]。

古典经济学大多没有清晰的生产要素的概念,甚至于没有明确的生产要素用语。

威廉·配第认为“所有物品都是由两种自然单位—即土地和劳动—来评定价值,换句话说,

我们应该说一艘船或一件上衣值若干面积的土地和若干数量的劳动。理由是,

船和上衣都是土地和投在土地上的人类劳动所创造的。”[]“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其后,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提出“土地是所有财富由以产生的源泉或质料。

人的劳动是它的形式”[]。

据此可以推断,配第和坎蒂隆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产要素的概念,但两人都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和劳动,

这就是所谓的生产要素二元论。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将生产要素理论推进了一步,明确使用了生产要素用语,提出了生产要素三元论,认为“产品是由人类所能掌握的生产手段创造出来的,

即由人的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创造出来。

”[]效用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协同活动和协力作用生产出来的。无论何时何地生产都不能缺少这三个要素。西尼尔原则上同意萨伊关于生产要素分类的观点,但与萨伊不同,

他用“节欲”取代了资本。约翰·穆勒追随萨伊,

把资本主义生产条件归结为生产的三要素,即劳动、资本、自然要素(土地)。与萨伊不同的是,他认为惟一的生产力是劳动生产力,

并实际上把资本生产力归结为特定生产方式下的劳动生产力。

与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有了清晰的生产要素概念,对生产要素的分类也更为准确。

对生产要素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当推马歇尔,

他用几乎一本书的篇幅专门论述生产要素,认为“生产要素通常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类。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赐予人类的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的物质及力量。

劳动是指人类的经济工作,

不论是体力方面的还是脑力方面的。资本是指为了生产物质产品以及为了获得通常被算做一部分收入的利益而储备的一切资源。”[]在此基础上,

马歇尔认为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和组织构成的,主张把组织从资本要素中独立出来当作第四生产要素。由此可,马歇尔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

实际上提出了生产四要素论,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理论,丰富了生产要素理论的内容。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对生产要素理论的分析始终局限于生产要素概念的内涵、分类、性质及其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考察。

现代经济学关于生产要素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大的视角转换,把生产要素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联系起来,

考察了一国要素禀赋状况与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方式的选择和贸易模式的决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开辟了生产要素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年瑞典经济学家奥林出版《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提出了其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理论,

认为“每一地区在生产某些产品上具有优势,即该产品含有该地区拥有丰裕而便宜的相当大量的生产要素。”[]现代国际经济学的教科书把它叫做-定理,即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充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然而,要素禀赋理论仍然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只不过将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变成了生产要素上的比较优势而已。

正因此,

迈克尔·波特在年出版《国家竞争优势》一书,

提出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在其打造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生产要素,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五类,并将这些要素分成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大类。[]与奥林不同的是,

波特关于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国际竞争的分析已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具有动态性质。

二、主导生产要素的涵义

综观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过程,关于生产要素的分析尤其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没有阐述生产要素的主次、优劣问题。

二是对生产要素的分析基本都是静态的,实际上生产要素形式是发展变化的且成一个序列。

这两个问题正是本文提出国际贸易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的基本出发点。

所谓国际贸易中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指整体经济活动和贸易商品生产中所必须的并在生产要素序列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物质或非物质要素。首先,商品生产中包含的生产要素多种多样,且成一个序列,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序列也在不断延长,到目前为止,这个生产要素序列为土地(或自然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知识。

其次,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有主次之分,

本文区分为主导要素和非主导要素。顾元勋提出生产力主导性要素,并阐述了生产力主导性要素与制造模式分工发展之间的相互关联。[]刘国武、李卫星提出知识企业的主导生产要素就是知识资本,并基于“概念格”理论进行了数学推论。

[]但这些都不是本文基于国际贸易分析所提出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就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而言,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他已观察到并论述了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和产业竞争力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但划分过于粗犷,没有提炼出最重要的主导生产要素。国内经济学者洪银兴认为我国单纯根据资源禀赋确定国际贸易结构,企图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可能跌入“比较优势陷阱”。

[]显然,这已充分认识到以不同生产要素为主导的经济之间的重大区别。

每个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

都有一个生产要素序列,这个序列中都有一个最多两个主导生产要素。美国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其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知识;日本虽然没有美国的领先优势,

但其工业化水平远在其他发达国家之上,

其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和技术;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资本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

但在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生产要素依然是劳动。

再次,从世界范围来看,

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主导生产要素应是该国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主导生产要素可以区分为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和世界主导生产要素,

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必须是一国要素序列中要素密集度最高且在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

但不一定是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代表了世界生产要素序列发展的最高或次高阶段。我们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分析会发现,每个国家都是以其主导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总是把其理论分析严格限定在两个国家之间,它分析两国之间的贸易基础是有效的,但在多国模型中要确定一国究竟以何种模式参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却变得十分困难。如果以主导生产要素确定一国在多国模型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位置将变得十分容易。

最后,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类,与之相对应,主导生产要素也有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之分。

叶文虎等认为,

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分为物质和非物质的元素,[]但哪些是物质元素,哪些又是非物质元素没有说明。

于刃刚、戴宏伟将生产要素分为传统性生产要素和知识性生产要素。[]本文将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或实体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

而非物质要素主要包括技术、管理和知识。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考察,

无论是物质要素还非物质要素,都曾经充当过主导生产要素。

三、世界主导生产要素演进的历史考察

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要以地理大发现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开始作为时间起点,本文将这一时间起点定为年。

从年至今,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可以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时代。各个时代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不同的,但它依世界生产要素变化的序列进行历史演进。

()农业社会(-年)是指以农业、矿业、渔业、林业为产业的社会。

这些经济部门,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可将其归类为第一产业,很明显这些产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天气变化、土壤肥力下降、森林资源与矿山资源采伐、挖掘过多而储量减少等等对第一产业都会产生影响。

丹尼尔·贝尔将其称为“对自然的博奕”。这一时期对应的是农业技术,人类已完全进入农业文明,虽然从世纪中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但此时的工业革命仅限于英国,

其影响还未波及到全世界。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

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较多的土地财富和劳动要素,增加土地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成为产出增长的动力机制。

()工业社会(-年)是指以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部门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依靠机器大批量生产产品的社会。与农业社会相比,

工业社会对应的是物理技术,

占据的地域较少。例如,

欧洲与北美洲、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已经经历过工业社会这一发展阶段。工业社会的工作主要是设计“人对付人造自然的策略”,

工业社会人被机器牵着鼻子走,劳动高度紧张,

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这一时期,从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波及欧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彻底占领了资本主义世界。

“在工业经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生产商品,其制约因素往往是资本。”[]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

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以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生产越来越多的资本设备。

转贴于

()后工业社会(年至今)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它不是现在西方社会延长线上的东西,而是在社会、技术组织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形成了新的原则的一种社会发展阶段。。。哈拉尔认为,后工业时代包括两个相继出现的、与社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阶段。这两个阶段是非常独特的,

所以每一个阶段又产生一个“服务社会”和一个“知识社会”。

[]

后工业社会的第一个阶段是服务社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就是从以商品生产为基础转向以服务行业为基础。

上世纪八十年代,汤姆·斯托尼尔认为,当时美国出现的经济重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变化与两个世纪前经济重点从农业转向制造业是类似的。[]丹尼尔·贝尔认为,在后工业社会的“服务社会”阶段:第一,

工业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辅助性服务—运输、公用事业、销售等引起非制造业蓝领工人的增加;第二,

白领工人在金融、不动产以及保险等行业中增加;第三,由于物质的丰富和收入的增加,

人们对耐用消费品(衣着、住房、汽车等)、奢侈品和娱乐消费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部门如饭店、旅馆、汽车服务、旅游、娱乐、运动等开始发展;第四,

保健和教育成为人们普遍的要求;第五,人们对社会服务行业的更多要求,导致某些政府部门的增加和发展,

等等。与这一阶段对应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管理,此时的技术主要表现在产品工艺的改进、新产品的研发、标准的制定,

等等;同时,随着后工业社会已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博弈”,管理成为一个生产要素,科斯指出:“我们有一个生产要素—管理,

它的功能是协调。”[]但这仅仅是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的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作为主导生产要素的管理的内涵已大大扩展,既包括企业微观协调管理,

也包括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本运作、营销网络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更包括国家政府为打造本国产业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宏观管理。

后工业社会的第二个阶段是信息社会,人们的活动都与信息的搜集、传递、过滤、使用有关联。

在这个时代,

信息技术不仅对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构成带来了变化,

而且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从而使得社会的劳动者的绝大多数从事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的工作。新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

“在信息经济的国家里,

发展经济的目标是创造和使用信息,以提高各种生产的效率,

并创造新的财富。这时的制约因素是所掌握的知识。”[]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信息技术或知识。谁拥有信息技术知识并系统化地生产知识,

谁就能取得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总之,世界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规律与世界生产要素序列的发展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将其以图表形式表述如下:

参考文献: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

.。

[]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

[]贝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产业经济学导论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主导生产要素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一、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

自从有了经济学以后,对生产要素问题的研究不乏其人。

各派经济学者对生产要素的用语不一,且概念的表述各种各样,

但它是探讨经济学和贸易理论的前提[]。

古典经济学大多没有清晰的生产要素的概念,甚至于没有明确的生产要素用语。威廉·配第认为“所有物品都是由两种自然单位—即土地和劳动—来评定价值,换句话说,

我们应该说一艘船或一件上衣值若干面积的土地和若干数量的劳动。理由是,船和上衣都是土地和投在土地上的人类劳动所创造的。”[]“土地是财富之母,

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其后,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提出“土地是所有财富由以产生的源泉或质料。人的劳动是它的形式”[]。

据此可以推断,配第和坎蒂隆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产要素的概念,但两人都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和劳动,这就是所谓的生产要素二元论。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将生产要素理论推进了一步,

明确使用了生产要素用语,

提出了生产要素三元论,

认为“产品是由人类所能掌握的生产手段创造出来的,即由人的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创造出来。”[]效用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协同活动和协力作用生产出来的。无论何时何地生产都不能缺少这三个要素。

西尼尔原则上同意萨伊关于生产要素分类的观点,但与萨伊不同,

他用“节欲”取代了资本。约翰·穆勒追随萨伊,把资本主义生产条件归结为生产的三要素,即劳动、资本、自然要素(土地)。与萨伊不同的是,

他认为惟一的生产力是劳动生产力,并实际上把资本生产力归结为特定生产方式下的劳动生产力。

与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是,

新古典经济学有了清晰的生产要素概念,对生产要素的分类也更为准确。对生产要素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当推马歇尔,他用几乎一本书的篇幅专门论述生产要素,

认为“生产要素通常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类。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赐予人类的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的物质及力量。劳动是指人类的经济工作,不论是体力方面的还是脑力方面的。

资本是指为了生产物质产品以及为了获得通常被算做一部分收入的利益而储备的一切资源。”[]在此基础上,马歇尔认为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和组织构成的,主张把组织从资本要素中独立出来当作第四生产要素。

由此可,马歇尔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实际上提出了生产四要素论,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理论,丰富了生产要素理论的内容。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对生产要素理论的分析始终局限于生产要素概念的内涵、分类、性质及其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考察。现代经济学关于生产要素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大的视角转换,把生产要素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联系起来,

考察了一国要素禀赋状况与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方式的选择和贸易模式的决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开辟了生产要素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年瑞典经济学家奥林出版《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提出了其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每一地区在生产某些产品上具有优势,即该产品含有该地区拥有丰裕而便宜的相当大量的生产要素。

”[]现代国际经济学的教科书把它叫做-定理,即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充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然而,要素禀赋理论仍然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只不过将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变成了生产要素上的比较优势而已。

正因此,迈克尔·波特在年出版《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提出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在其打造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生产要素,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五类,并将这些要素分成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大类。

[]与奥林不同的是,波特关于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国际竞争的分析已不再是静态的,

而是具有动态性质。

二、主导生产要素的涵义

综观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过程,关于生产要素的分析尤其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没有阐述生产要素的主次、优劣问题。

二是对生产要素的分析基本都是静态的,实际上生产要素形式是发展变化的且成一个序列。这两个问题正是本文提出国际贸易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的基本出发点。

所谓国际贸易中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指整体经济活动和贸易商品生产中所必须的并在生产要素序列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物质或非物质要素。首先,

商品生产中包含的生产要素多种多样,

且成一个序列,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生产要素序列也在不断延长,到目前为止,这个生产要素序列为土地(或自然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管理?

知识。

其次,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有主次之分,本文区分为主导要素和非主导要素。

顾元勋提出生产力主导性要素,并阐述了生产力主导性要素与制造模式分工发展之间的相互关联。[]刘国武、李卫星提出知识企业的主导生产要素就是知识资本,

并基于“概念格”理论进行了数学推论。[]但这些都不是本文基于国际贸易分析所提出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就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而言,

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他已观察到并论述了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和产业竞争力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但划分过于粗犷,没有提炼出最重要的主导生产要素。

国内经济学者洪银兴认为我国单纯根据资源禀赋确定国际贸易结构,企图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可能跌入“比较优势陷阱”。[]显然,这已充分认识到以不同生产要素为主导的经济之间的重大区别。

每个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都有一个生产要素序列,这个序列中都有一个最多两个主导生产要素。美国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

其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知识;日本虽然没有美国的领先优势,但其工业化水平远在其他发达国家之上,其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和技术;

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资本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但在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生产要素依然是劳动。

再次,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主导生产要素应是该国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主导生产要素可以区分为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和世界主导生产要素,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必须是一国要素序列中要素密集度最高且在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

但不一定是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代表了世界生产要素序列发展的最高或次高阶段。

我们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分析会发现,

每个国家都是以其主导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总是把其理论分析严格限定在两个国家之间,它分析两国之间的贸易基础是有效的,但在多国模型中要确定一国究竟以何种模式参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却变得十分困难。如果以主导生产要素确定一国在多国模型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位置将变得十分容易。

最后,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类,与之相对应,主导生产要素也有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之分。叶文虎等认为,

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分为物质和非物质的元素,

[]但哪些是物质元素,哪些又是非物质元素没有说明。于刃刚、戴宏伟将生产要素分为传统性生产要素和知识性生产要素。[]本文将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或实体要素和非物质要素,

物质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而非物质要素主要包括技术、管理和知识。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考察,无论是物质要素还非物质要素,

都曾经充当过主导生产要素。

三、世界主导生产要素演进的历史考察

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要以地理大发现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开始作为时间起点,本文将这一时间起点定为年。从年至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可以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时代。

各个时代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不同的,但它依世界生产要素变化的序列进行历史演进。

()农业社会(-年)是指以农业、矿业、渔业、林业为产业的社会。这些经济部门,

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

可将其归类为第一产业,很明显这些产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天气变化、土壤肥力下降、森林资源与矿山资源采伐、挖掘过多而储量减少等等对第一产业都会产生影响。丹尼尔·贝尔将其称为“对自然的博奕”。这一时期对应的是农业技术,

人类已完全进入农业文明,虽然从世纪中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但此时的工业革命仅限于英国,其影响还未波及到全世界。因此,

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较多的土地财富和劳动要素,增加土地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成为产出增长的动力机制。

()工业社会(-年)是指以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部门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依靠机器大批量生产产品的社会。与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对应的是物理技术,占据的地域较少。例如,

欧洲与北美洲、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已经经历过工业社会这一发展阶段。工业社会的工作主要是设计“人对付人造自然的策略”,工业社会人被机器牵着鼻子走,

劳动高度紧张,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

这一时期,从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波及欧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使机器大工业彻底占领了资本主义世界。“在工业经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生产商品,其制约因素往往是资本。

”[]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以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

在于该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生产越来越多的资本设备。

()后工业社会(年至今)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不是现在西方社会延长线上的东西,

而是在社会、技术组织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形成了新的原则的一种社会发展阶段。。。哈拉尔认为,后工业时代包括两个相继出现的、与社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阶段。这两个阶段是非常独特的,所以每一个阶段又产生一个“服务社会”和一个“知识社会”。

[]

后工业社会的第一个阶段是服务社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就是从以商品生产为基础转向以服务行业为基础。

上世纪八十年代,汤姆·斯托尼尔认为,当时美国出现的经济重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变化与两个世纪前经济重点从农业转向制造业是类似的。[]丹尼尔·贝尔认为,

在后工业社会的“服务社会”阶段:第一,工业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辅助—运输、公用事业、销售等引起非制造业蓝领工人的增加;第二,白领工人在金融、不动产以及保险等行业中增加;

第三,由于物质的丰富和收入的增加,

人们对耐用消费品(衣着、住房、汽车等)、奢侈品和娱乐消费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部门如饭店、旅馆、汽车服务、旅游、娱乐、运动等开始发展;第四,

保健和教育成为人们普遍的要求;第五,

人们对社会服务行业的更多要求,

导致某些政府部门的增加和发展,等等。与这一阶段对应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管理,

此时的技术主要表现在产品工艺的改进、新产品的研发、标准的制定,等等;同时,随着后工业社会已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博弈”,

管理成为一个生产要素,科斯指出:“我们有一个生产要素—管理,

它的功能是协调。

”[]但这仅仅是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的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

作为主导生产要素的管理的内涵已大大扩展,

既包括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也包括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本运作、营销网络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更包括国家政府为打造本国产业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宏观管理。

后工业社会的第二个阶段是信息社会,人们的活动都与信息的搜集、传递、过滤、使用有关联。

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不仅对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构成带来了变化,

而且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从而使得社会的劳动者的绝大多数从事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的工作。新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在信息经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创造和使用信息,

以提高各种生产的效率,并创造新的财富。这时的制约因素是所掌握的知识。”[]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信息技术或知识。

谁拥有信息技术知识并系统化地生产知识,谁就能取得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总之,世界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规律与世界生产要素序列的发展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将其以图表形式表述如下:

参考文献: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

[]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

[]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

.。

[]贝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产业经济学导论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主导生产要素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一、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

自从有了经济学以后,对生产要素问题的研究不乏其人。各派经济学者对生产要素的用语不一,且概念的表述各种各样,但它是探讨经济学和贸易理论的前提。

古典经济学大多没有清晰的生产要素的概念,

甚至于没有明确的生产要素用语。威廉·配第认为“所有物品都是由两种自然单位—即土地和劳动—来评定价值,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说一艘船或一件上衣值若干面积的土地和若干数量的劳动。理由是,

船和上衣都是土地和投在土地上的人类劳动所创造的。”“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其后,

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提出“土地是所有财富由以产生的源泉或质料。人的劳动是它的形式”。据此可以推断,配第和坎蒂隆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产要素的概念,

但两人都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和劳动,

这就是所谓的生产要素二元论。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将生产要素理论推进了一步,明确使用了生产要素用语,

提出了生产要素三元论,认为“产品是由人类所能掌握的生产手段创造出来的,即由人的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创造出来。”效用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协同活动和协力作用生产出来的。

无论何时何地生产都不能缺少这三个要素。西尼尔原则上同意萨伊关于生产要素分类的观点,但与萨伊不同,

他用“节欲”取代了资本。约翰·穆勒追随萨伊,把资本主义生产条件归结为生产的三要素,即劳动、资本、自然要素(土地)。

与萨伊不同的是,他认为惟一的生产力是劳动生产力,并实际上把资本生产力归结为特定生产方式下的劳动生产力。

与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有了清晰的生产要素概念,

对生产要素的分类也更为准确。对生产要素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当推马歇尔,他用几乎一本书的篇幅专门论述生产要素,认为“生产要素通常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类。

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赐予人类的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的物质及力量。劳动是指人类的经济工作,不论是体力方面的还是脑力方面的。资本是指为了生产物质产品以及为了获得通常被算做一部分收入的利益而储备的一切资源。

”在此基础上,马歇尔认为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和组织构成的,主张把组织从资本要素中独立出来当作第四生产要素。由此可,马歇尔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

实际上提出了生产四要素论,

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理论,丰富了生产要素理论的内容。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对生产要素理论的分析始终局限于生产要素概念的内涵、分类、性质及其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考察。现代经济学关于生产要素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大的视角转换,把生产要素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考察了一国要素禀赋状况与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方式的选择和贸易模式的决定二者之间的关系,

开辟了生产要素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年瑞典经济学家奥林出版《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提出了其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每一地区在生产某些产品上具有优势,

即该产品含有该地区拥有丰裕而便宜的相当大量的生产要素。”现代国际经济学的教科书把它叫做-定理,

即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充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然而,要素禀赋理论仍然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只不过将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变成了生产要素上的比较优势而已。正因此,

迈克尔·波特在年出版《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提出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其打造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中,

放在第一位的就是生产要素,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五类,

并将这些要素分成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大类。与奥林不同的是,

波特关于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国际竞争的分析已不再是静态的,

而是具有动态性质。

二、主导生产要素的涵义

综观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过程,

关于生产要素的分析尤其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没有阐述生产要素的主次、优劣问题。二是对生产要素的分析基本都是静态的,实际上生产要素形式是发展变化的且成一个序列。

这两个问题正是本文提出国际贸易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的基本出发点。

所谓国际贸易中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指整体经济活动和贸易商品生产中所必须的并在生产要素序列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物质或非物质要素。首先,商品生产中包含的生产要素多种多样,

且成一个序列,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序列也在不断延长,到目前为止,

这个生产要素序列为土地(或自然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知识。

其次,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有主次之分,本文区分为主导要素和非主导要素。顾元勋提出生产力主导性要素,

并阐述了生产力主导性要素与制造模式分工发展之间的相互关联。刘国武、李卫星提出知识企业的主导生产要素就是知识资本,并基于“概念格”理论进行了数学推论。但这些都不是本文基于国际贸易分析所提出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

就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而言,

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他已观察到并论述了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和产业竞争力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但划分过于粗犷,没有提炼出最重要的主导生产要素。国内经济学者洪银兴认为我国单纯根据资源禀赋确定国际贸易结构,

企图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可能跌入“比较优势陷阱”。显然,这已充分认识到以不同生产要素为主导的经济之间的重大区别。

每个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都有一个生产要素序列,这个序列中都有一个最多两个主导生产要素。美国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其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知识;

日本虽然没有美国的领先优势,

但其工业化水平远在其他发达国家之上,其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和技术;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资本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

但在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生产要素依然是劳动。

再次,从世界范围来看,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主导生产要素应是该国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

主导生产要素可以区分为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和世界主导生产要素,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必须是一国要素序列中要素密集度最高且在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

但不一定是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代表了世界生产要素序列发展的最高或次高阶段。

我们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分析会发现,每个国家都是以其主导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总是把其理论分析严格限定在两个国家之间,它分析两国之间的贸易基础是有效的,但在多国模型中要确定一国究竟以何种模式参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却变得十分困难。

如果以主导生产要素确定一国在多国模型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位置将变得十分容易。

最后,

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类,与之相对应,主导生产要素也有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之分。叶文虎等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分为物质和非物质的元素,

但哪些是物质元素,哪些又是非物质元素没有说明。

于刃刚、戴宏伟将生产要素分为传统性生产要素和知识性生产要素。本文将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或实体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

而非物质要素主要包括技术、管理和知识。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考察,无论是物质要素还非物质要素,

都曾经充当过主导生产要素。

三、世界主导生产要素演进的历史考察

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要以地理大发现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开始作为时间起点,本文将这一时间起点定为年。从年至今,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可以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时代。各个时代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不同的,但它依世界生产要素变化的序列进行历史演进。

()农业社会(-年)是指以农业、矿业、渔业、林业为产业的社会。

这些经济部门,

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

可将其归类为第一产业,很明显这些产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天气变化、土壤肥力下降、森林资源与矿山资源采伐、挖掘过多而储量减少等等对第一产业都会产生影响。丹尼尔·贝尔将其称为“对自然的博奕”。

这一时期对应的是农业技术,人类已完全进入农业文明,虽然从世纪中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此时的工业革命仅限于英国,

其影响还未波及到全世界。因此,

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较多的土地财富和劳动要素,增加土地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成为产出增长的动力机制。

()工业社会(-年)是指以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部门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依靠机器大批量生产产品的社会。与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对应的是物理技术,占据的地域较少。例如,

欧洲与北美洲、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已经经历过工业社会这一发展阶段。工业社会的工作主要是设计“人对付人造自然的策略”,工业社会人被机器牵着鼻子走,劳动高度紧张,

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

这一时期,从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波及欧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彻底占领了资本主义世界。“在工业经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生产商品,

其制约因素往往是资本。”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以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

生产越来越多的资本设备。

()后工业社会(年至今)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它不是现在西方社会延长线上的东西,而是在社会、技术组织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形成了新的原则的一种社会发展阶段。。。哈拉尔认为,后工业时代包括两个相继出现的、与社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阶段。

这两个阶段是非常独特的,所以每一个阶段又产生一个“服务社会”和一个“知识社会”。

后工业社会的第一个阶段是服务社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就是从以商品生产为基础转向以服务行业为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

汤姆·斯托尼尔认为,

当时美国出现的经济重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变化与两个世纪前经济重点从农业转向制造业是类似的。

丹尼尔·贝尔认为,在后工业社会的“服务社会”阶段:第一,工业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辅助—运输、公用事业、销售等引起非制造业蓝领工人的增加;第二,白领工人在金融、不动产以及保险等行业中增加;

第三,由于物质的丰富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耐用消费品(衣着、住房、汽车等)、奢侈品和娱乐消费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部门如饭店、旅馆、汽车服务、旅游、娱乐、运动等开始发展;

第四,保健和教育成为人们普遍的要求;

第五,人们对社会服务行业的更多要求,导致某些政府部门的增加和发展,

等等。与这一阶段对应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管理,

此时的技术主要表现在产品工艺的改进、新产品的研发、标准的制定,

等等;同时,随着后工业社会已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博弈”,

管理成为一个生产要素,科斯指出:“我们有一个生产要素—管理,

它的功能是协调。”但这仅仅是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的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

作为主导生产要素的管理的内涵已大大扩展,既包括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也包括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本运作、营销网络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更包括国家政府为打造本国产业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宏观管理。

:

后工业社会的第二个阶段是信息社会,人们的活动都与信息的搜集、传递、过滤、使用有关联。

在这个时代,

信息技术不仅对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构成带来了变化,而且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从而使得社会的劳动者的绝大多数从事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的工作。新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在信息经济的国家里,

发展经济的目标是创造和使用信息,以提高各种生产的效率,并创造新的财富。这时的制约因素是所掌握的知识。

”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信息技术或知识。谁拥有信息技术知识并系统化地生产知识,

谁就能取得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总之,世界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规律与世界生产要素序列的发展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我们可以将其以图表形式表述如下:

参考文献: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

.。

[]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

[]贝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产业经济学导论篇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是从年确定的,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研究从近年才开始的。主要的研究如下:①在开发战略研究方面:王晓玲,阐述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在环渤海经济区中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乃至东北亚的纽带、推进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李靖宇等人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战略投放体系进行了分析,

认为其投放体系应形成由点到线、扩县成面的对外开放新优势,

并以辽中城市群为腹地起到联动作用;王雅莉在《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几点思考》中提到应当在中央政府指导、城市政府协商、市场中介组织和企业等多个层面上逐步形成制度性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以实现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相互协调的共同发展。②产业集群方面研究:何艳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集群研究》中提到制定城市的差异性定位与合理分工体系、建立跨区域协调组织、按产业的空间集聚度进行产业布局、建立网络化的产业集群;王志等人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提出科学规划,依托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加强集群间的分工与合作、构建区域产业创新体系的对策;

徐晓兰在《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中提到从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低碳发展等三个方面探究了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建设的方法手段,从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加强财政支持以及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等五个方面讨论了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的保障措施;

而曹松威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的问题上则认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合理布局,港口与腹地联动式发展,加强城市间合作和错位发展,坚持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战略,

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最优的解决方式。③总体空间布局研究方面,王亚丰等人通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空间格局演变的城市化影响方式研究,

经济带的城市化影响方式主要体现在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体系重构、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和区域生态空间构建四个方面。④县域经济角度研究,潘志等人阐述了辽宁沿海各县市(区)中,

研究区两端的经济发展明显好于中间部分;连显淼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浅探》中认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平衡性和空间差异显著,

大体呈现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布格局。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肖瑜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的战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全面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加强带内各市之间及与周边区域的旅游合作;

同时李红波等人在对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是使其形成一个中心、一条发展主轴、四大旅游区,构建了辽宁沿海地区“点―线―面”的空间结构;庄河―丹东线列为第一个二级发展轴。

⑥沿线各城市相应研究,

谷春立《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互动发展区》;王延滨《营口沿海经济带区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艳娟《关于锦州沿海经济带建设问题的研究与思考》等。

在学术论文方面,

科研人员也有更为详细的论述著作来论证,

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各个方面应该如何定位发展。年―年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学术研究论文如下:

发表时间论文名称作者指导教师专业论文来源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整合研究华玉介钟磊钢工商管理东北大学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研究邬冰杨青山人文地理东北师范大学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张立鹏戴慎志

邢铭城市规划与设计同济大学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研究高焱森李秀敏公共管理东北师范大学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与五点一线开发研究徐志坚李靖宇区域经济学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布局及沿海经济带构建张耀光人文地理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优势问题研究陈刚匡海波工商管理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沿海城市群经济整合战略研究赵宇飞韩增林人文地理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域开发开放研究宋洋李靖宇区域经济学辽宁师范大学

在我国学者在期刊上发表的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各个方面的研究中,

战略方面从早期在区域定位到近期的具体部分的细致分工,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深入和对现实的具体操作的指导性更清晰。在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中,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产业的布局以及区域生产力的分工上,

这点直接导致了沿海各个地区的发展的规模是否能达到规划预期。产业与经济的密切联系,使大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县域经济也有了深入的探索,由于“五点一线”的主要沿线是依靠县级市或乡镇这些行政单元组成,更好的带动经济发展必然会更好的发展县域经济并使其具有特色。

在沿海经济带的资源方面,

研究广泛,比如旅游资源的研究、港口资源的研究、海洋资源、农业资源等等。

针对重要的几个城市,对每个城市相应的问题分析得到解决的措施,但核心的思想都是抓住这次机会,快速发展沿线城市与乡镇,以此带动周边经济,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学术论文研究方面,从研究学者背景看出,大多数研究人员是从事经济地理和管理方面的,而城市规划专业对其空间分布的研究比较少,一方面是因为该战略规划在空间上已经明确了“五点一线”的格局;

另一方面是在发展目标的指引下,研究重点放在产业的研究方面。这样解决了目前的产业开发和投资的问题,但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没有前瞻性,容易引起之后城市规模发展不一、经济不平衡等城市问题,

对整个经济带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针对经济带中某个城镇的研究比较缺乏,

只是从产业上指导个片区发展产业类型,该产业一是从其附近大的城市主导产业定位,

另一种新增的产业。

在学术论文的研究当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域开发开放研究》和《庄河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两篇文章,是以“点”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历史、现状及政策指导对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产业布局以及城市空间布局探索。

综上,

在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研究中存在全面但不精确深入的问题,在沿海经济带中有全面的产业布局、空间结构的研究,

但更重要的是每个部分详细规划设计针对每个地段的不用情况分析其发展得利弊因素,

将考虑区域发展得各种因素用于某一地区,对其进行全面的解读,之后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战略,

指导其未来高效的开发开放。

参考文献:

。宋欣茹、于晓霞,庄河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

。薛峰,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宋洋,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开放开发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说是学文论文,

。薛峰,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赵宇飞,辽宁沿海城市群经济整合战略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