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曲·王维》原文与赏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admin
发布时间:
2023-03-16 10:11:15

导语:状物

《渭城曲·王维》原文与赏析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原来的题目是《送元二使安西》,元二是王维的好朋友,奉朝廷之命出使安西。安西是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立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附近。唐代从长安往西行者,多在渭城送别。渭城本是秦代京都咸阳的故城,因南临渭水而得名。诗人为远游的朋友饯行,临别依依,频频劝酒,并写下了这首感情真挚动人的诗。传说此辞一出,唐人歌入乐府,成为送别之曲,到“阳关”句,反复歌唱,称“阳关三叠”,亦叫“渭城曲”。白居易《晚风欲携酒寻沈四著作》诗中说: “最忆《阳关》唱,真珠一串歌。”(沈是善唱“西出阳关无故人”词的歌者)又《对酒诗》说: “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刘禹锡《与歌者》诗云: “旧人唯有何勘在,更与殷勤唱渭城。”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渭城曲》流传之广,动人之深。诗一开头用“渭城朝雨浥轻尘”,七个字点明了送别的地点(繁华的都城)、时间(春日的早晨)和天气(雨过天晴),字里行间极自然地流露出对远行朋友的关心:朝雨刚好润湿了路面,赶起路来可少一些风尘。第二句“客舍青青柳色新”。“新”有的版本作“春”,“新”表现原来灰濛濛的杨柳经朝雨洗润,重新现出青翠的本色,意思更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惯,此处以“客舍” “柳色”两种物象,形象地点明送别之意,正式托出本诗题旨。三、四两句诗人截取了临别前最后劝酒的生动画面,直诉别情。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的西南,因在玉门关的南面,故称阳关,处于河西走廊的尽头,是内地往西域必经的通道。关内关外,风物景色迥然不同。优秀的抒情诗人往往不去表现事物的全过程或表现事件或情态的顶点,而是着重表现将临顶点之前的“须臾”,这样的“典型瞬间”,可引发读者去追溯过去,并展望未来,所以这样的瞬间是最富表现力的。王维选取分别前的最后劝酒,正是这样典型的瞬间,诗人对友人的依恋,对友人将在穷荒中跋涉和在边陲中生活的同情,与老友离别的不胜惆怅,难于一一言述,于是都浓缩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劝酒辞中。一个“劝”字,一个“更”字,正说明在难舍难分的时刻,酒已难于下咽,别宴上黯然无欢,而况“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真切地表达了故人情、离别恨,震动了离人的心弦,从而使它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复斋漫录》云:“《送元二使安西》绝句云……李伯时取以为画,谓之《阳关图》。……苕溪渔隐曰:右丞此绝句,近世人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用诗中语也。旧本《兰畹集》载寇莱公《阳关引》,其语豪壮,送别之曲,当为第一。亦以此绝句填入。”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九)初唐绝,“蒲桃美酒”为冠;盛唐绝,“渭城朝雨”为冠;中唐绝,“回雁峰前”为冠;晚唐绝,“清江一曲”为冠。(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迭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人皆知此诗后二句妙,而不知亏杀前二句提顿得好。……兹路上无尘,又花明柳媚,只算游春一般,便高兴急要去。此二句精神全注下二句。……主人劝酒,何不说两杯三杯,止说一杯?中有神理。要知此客已饮到尽醉,不能加一滴矣。王维待友之情甚厚,不过留友多得一刻在此盘桓耳。(徐增《说唐诗》卷十一)首句藏行尘,次句藏折柳,两面皆画出,妙不露骨。后半从休文(沈约)“莫言一杯酒,明日难重持”(《别范安成》)变来。( 〔清〕何焯《三体唐诗》评)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此意须微参。(沈德潜《唐诗别裁》)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出唐·贺知章《咏柳》。题一作《柳枝词》。碧玉:青绿色的玉石。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碧玉形容美女,如碧玉破瓜时(乐府歌辞《碧玉歌》),碧玉小家女(萧绎《采莲赋》)。这里是形容柳叶的颜色。妆:妆饰,打扮。绦(tāo):用丝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柳条。这首诗的意思是:一株高高的柳树,宛如用碧玉妆扮成的美人,袅娜多姿,垂下万条丝带似的柳条,静静地不摇不动。有人问:不知这柳树的细叶是哪双灵巧的手剪裁出来的?回答道:是二月的春风,像锋利的剪刀一样把柳叶剪裁出来的呀!诗写早春二月,嫩柳苏条,先概括全貌,后细绘枝条,提问铺垫,比喻绝妙,形象新奇,引人联想。后人常引用这首诗或其中的语句来描绘春风杨柳之类。 例如 ①古代诗人用美妙的辞章描写绿色的出现,抒发了心头的喜悦。贺知章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天来了,诗人看见柳条吐出新绿,像少女的一头长长的秀发,迎风摆舞,这眼前的美丽景色,触发了他对春天的喜悦心情,他尽情地歌唱春风的奇妙力量。(摘自贺青《绿叶赋》) ②这里不是既有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的风景画,又有折柳送别的社会风俗画吗?细读全文,清新俊逸,韵味无穷。(摘自杨炽刚《咏物托义 形神兼备——读散文〈柳成荫〉》) ③一片碧绿托起一层嫩黄,二月春风似剪刀,是春风把它们裁出的么?(摘自孙伯阳《畲山名茶散记》) ④这不,当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或者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甚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时,你能不全身心感受到春的悄然降临么?(摘自金伯弢《漏泄春光有柳条》) ⑤世界各地多能看到柳树,一般长得高大茂盛,但北极柳却非常矮小,只能匍匐在地贴着地皮生长,植株就像一蓬草,一年中枝条只能延长毫米至毫米,即使生长多年,北极柳也仅有多厘米高,全然没有江南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悠然秀色。(摘自邓卉《北极柳》)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