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初二作文

公司税务管理体系范文

全民阅读 http://www.jiayuanhq.com 2024-01-21 16:24:45

公司税务管理体系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

税务;管理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

(一)专业管理的理念

构建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是公司防范经营风险,维护经营稳定的需要,

也是适应当前复杂的税收环境以及税务机关全新管理模式的需要。

通过对税务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以及国网龙口供电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的分析,估计公司风险损失的等级及影响程度,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帮助公司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国网龙口供电公司目前在纳税管理方面有专门的纳税管理办法,对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税款申报、职责权限、纳税管理检查与考核、纳税资料管理都有详细的规定。但现行的税务管理制度更加重视税务日常工作的范性及准确性,对于税务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极少涉及,

公司还没有建立系统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因此,龙口供电公司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围绕自身的经营目标,在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下,

重点关注高涉税风险环节,深入剖析公司税务风险的成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公司的税务风险进行评估,估计公司风险损失的等级及影响程度,

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旨在防范税务风险,提高企业效益。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问题时,首先将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根据问题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将问题层层分解,形成排列有序的树状结构。

递阶层次结构大体可分为三层:()目标层:这一层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准则层:也称为中间层,

包括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所有中间环节,准则层由若干个层次组成。()方案层:该层表示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在递阶层次结构中,

上一层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元素起支配作用。但层次之间的支配关系并不一定是完全的,可以有元素(非底层元素)并不支配下一层次的所有元素而只支配其中部分元素。为避免支配的元素过多而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每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超过个,

若多于个时,可将该层次再划分为若干子层。

三、今后的改进方向或对策

(一)重视对税务风险的识别

公司应重视对税务风险的识别,将税务风险管理环节前移。

公司税务管理人员在详细了解公司各个经营环节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模型、指标等定性与定量的方法,

详细甄别各种税务风险。

在工程建设环节,

可重点关注以下税务风险:()工程建设所耗用的各种材料是否都经过招投标,

有正规的出入库手续;()工程建设发生的各种施工费是否合理,是否取得正规的票据;()是否存在将购进的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材料抵扣进项税的情况。

()是否存在建造、购置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作为财务费用税前列支,

未作纳税调整的情况。()工程是否及时竣工决算,

按规定转增资产或结转成本。

在费用开支环节,

可重点关注以下税务风险:()日常费用支出取得的票据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存在应由职工个人负担的费用作为公司管理费用列支的情况。()是否存在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抵扣进项税的情况。

()是否存在多列成本、隐瞒收入的情况。

(二)加强对税务风险的评估

公司在对税务风险有效的识别后,应对所收集的大量损失资料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

采用数据模型及数理统计的方法估计风险损失的等级及影响程度。公司可根据自身经营特点适当选择税务风险评估方法。因此,公司可聘请专业的税务中介机构定期对公司经营活动中的税务风险进行评估,

并出具详细、专业的风险评估报告。

(三)加强对税务风险的监督和改进

对税务风险的监督与改进是税务风险管理的总结和优化环节。公司应不断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及时总结优势改进不足。对已经发生的税务风险要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及事后预防方案。

公司税务管理部门可配合公司审计部针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内部审计,将审计发现的缺陷和问题及时上报,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不断优化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

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尤其是税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过程需收集大量的数据并运用模型等专业的方法。

因此,公司也可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定期对公司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进行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并出具专业的评估报告。

(四)完善公司岗位职责和职权分配

在岗位设置上,

税务管理人员负责公司日常的发票管理、税金计提、纳税申报、税款缴纳以及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日常沟通工作。根据“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税款的计提与审核、纳税申报与划款等不相容岗位要进行岗位分离管理。

公司税务管理体系篇

但是,由于近年来,

国家的税收政策比较复杂,公司很难将某些税收政策进行全面的归纳与整理,使我们常常因为做业务时对政策不了解而发生一些税收问题。公司一定要加强内部税收管理,

真正将税收政策运用到具体业务当中才能使税收行为得以规范,达到规避税收风险的目的。

根据目前我国《公司法》的规定,

公司由于性质不同、投资结构不同,产生的法律责任也不同。

而在税收方面则不同,税收政策规定,在总机构与分支机构纳税问题上不分子公司、分公司。

税务机关只认定固定业户与非固定业户的关系,总机构与分支机构的关系,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到底这些关系之间在税收上会产生什么结果?

税收到底怎样交纳?本期将结合案例根据税收认定方式来分析不同关系之间的税收问题。

、固定业户与非固定业户的纳税规定:

目前,很多企业对经营过程中机构设立问题都很重视,但是,

对机构的税收问题却了解不多。特别是对机构之间的业务运作,企业只考虑经营结果,忽视税收结果,最终将导致业务做完之后税收问题层出不穷。

其主要原因是公司不会按照税法的规定做业务而造成的。下面我将针对目前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结合企业的相关业务,分析一下公司在当地做业务与在外地做业务时有关税收的问题。

现将国家政策关于固定业户与非固定业户的纳税规定归纳如下:

国务院令[]第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规定:

(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经国家税务总局或其授权的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二)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的,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未持有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核发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应当向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三)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国务院令[]第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规定:

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及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应当向纳税人核算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由受托方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解缴消费税税款。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由进口人或者其人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纳税人到外县(市)销售或委托外县(市)代销自产应税消费品的,

于应税消费品销售后,回纳税人核算地或所在地缴纳消费税。

纳税人的总机构与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

应在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分支机构所在地缴纳消费税。

但经国家税务总局及所属税务分局批准,纳税人分支机构应纳消费税税款也可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

国务院令[]第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规定:

(一)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

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纳税人从事运输业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二)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土地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纳税人转让其他无形资产,

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三)纳税人销售不动产,

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纳税人提供的应税劳务发生在外县(市),应向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而未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纳税人承包的工程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国税发[]号,《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中规定:

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

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回其机构所在地后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未持有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核发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一律按%(现为%)的征收率征税。其在销售地发生的销售额,

回机构所在地后,仍应按规定申报纳税,在销售地缴纳的税款不得从当期应纳税额中扣减。

财法字[]第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

非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未向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财法字[]第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

条例第十四条所称企业所得税由纳税人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其所在地是指纳税人的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

铁路运营、民航运输、邮电通信企业等,由其负责经营管理与控制的机构缴纳。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案例分析】外地设立办事处有关纳税问题分析

广州某生产企业为将生产品销往北京,派了两名业务员到北京设立一家临时办事处。不在北京办理营业执照,不办理税务登记。该办事处的主要业务是联系客户,

与客户签订合同(总公司的合同)。但是,给客户发货、收款和开的发票都是总公司的。当业务结束时,

该办事处在北京是否要交税?

①没有仓库的办事处

此项业务视同为广州公司委派业务员到北京做业务,因为业务员在北京发生的业务是不会产生税的,所以,北京办事处是不交税的。

而产品是从广州直接发给客户的,产生税的过程都在广州,因此,应在广州交税。

②有仓库的办事处

有一天办事处通知广州厂家说,

有北京客户想跟我们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但是觉得与办事处签订合同后要等两个多星期的时间才能收到厂家发过来的货物,非常耽误时间。

希望在以后的交易中,能够在签订合同的同时提货,

否则就不与我们公司合作了。

广州厂家立即想到了解决办法:在北京设立仓库。

因为在北京的办事处不能独立构成机构,它的所有举措都代表着总公司的行为,在北京租用的仓库就是总公司的仓库。此类业务在税法的规定上称为“外出经营”,在此案中即广州公司将货物发到北京,

在北京经营。这时候有了仓库,且在北京销售货物的办事处在北京是否要交税呢?

根据,国税发[]号,

《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中规定:

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回其机构所在地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持有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核发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

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一律按%(现为%)的征收率征税。

其在销售地发生的销售额,回机构所在地后,仍应按规定申报纳税,在销售地缴纳的税款不得从当期应纳税额中扣减。

结合上述案例,

如果广州公司在发货前没有按照税法的规定到税务机关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其办事处应在北京税务机关交纳%增值税。且回广州后不得抵减广州的税,

在广州还要重新交税。

而如果当时该广州企业的产品在到外地销售时,

很好地注意外出经营的有关规定,严格地按照税法的规定开具了“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增值税就应按规定回机构所在地交纳,不需要在外地纳税。

、总机构与分支机构的纳税规定:

总机构与分支机构之间一般被称为:总公司与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

但是,在纳税方面,

由于机构所在地不是同一个地区,再加上税务机关管理的需要,国家税务总局对总机构与分支机构的纳税问题,是按照两种方式做出的规定:一是在总机构所在地设立分支机构的;二是在总机构所在地以外设立分支机构的。

(一)在总机构所在地设立分支机构

()设立子公司的纳税问题

总机构在当地(统一税务机关管辖区)投资成立子公司的,其子公司由于是独立核算,

具备法人资格,因此,应办理税务登记,实行独立纳税。

其流转税与所得税都由子公司交纳。

子公司与总公司的关系为,投资与被投资之间的关系。

()设立分公司的纳税问题

总公司在当地设立一分公司,

因分公司不需要投资,故分公司应具备以下特点:

、分公司属非法人资格;

、非独立核算;

、纳税身份同总机构。如一般纳税人;

、销售额全部上缴总机构,人员工资及相关的费用均由总机构支付;

、产生的收入要全部上缴总公司。

分公司应到税务机关办理分支机构(注册)税务登记,实行由总公司统一纳税。

()统一核算的机构之间货物移送怎样交税?

财法字[]第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

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应做视同销售处理,

交纳增值税,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国税发[]号,

《关于企业所属机构间移送货物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中规定:

目前,

对实行统一核算的企业所属机构间移送货物,接受移送货物机构(以下简称受货机构)的经营活动是否属于销售应在当地纳税,各地执行不一。经研究,现明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第(三)项所称的用于销售,

是指受货机构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经营行为:

一、向购货方开具发票;

二、向购货方收取货款。

受货机构的货物移送行为有上述两项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未发生上述两项情形的,

则应由总机构统一缴纳增值税。

如果受货机构只就部分货物向购买方开具发票或收取货款,则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计算并分别向总机构所在地或分支机构所在地缴纳税款。(待续)

公司组织形式分析

、什么是母公司?母公司有什么特点?

母公司也叫控股公司(相对于子公司而言),

是指因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或出资而可以控制其他公司的公司。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什么是子公司?

子公司有什么特点?

子公司是与母公司相对应的法律概念。母公司是指掌握其他公司的股份,从而能够在实际上控制这些公司经营活动的公司,

也称控股公司。子公司是指其持有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被另一公司所掌握而受其实际控制的公司。子公司也可以通过控制其他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而成为控股公司,被控制的公司成为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地位,

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子公司一般分为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

所谓全资子公司,

是指其公司的全部出资和股份仅由另外一家公司所持有。所谓控股子公司,是指其公司出资或股份的%以上被另一家公司所控制,

但未达到%。

子公司是依据公司法设立的独立的公司法人,它不同于分公司,

可以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是依赖于被控股或控制经营管理的关系,除此之外,子公司同其他公司组织形式在法律地位上并无两样。

子公司无论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还是采取股份有限公司形式,都应当具备独立法人的条件:一是股东或发起人达到法定人数和法定资格;二是具有法定的公司注册本金;三是制订公司章程;

四是具有公司名称和内部组织机构;五是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母公司设立子公司,只能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不能投资设立承担连带责任和经营责任的经营组织。并且在向子公司投资时,投出的资本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

、什么是总公司?

总公司有什么特点?

总公司是相对于分公司而言的,

依照公司法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本身,在实践中常常被称作总公司。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什么是分公司?分公司有什么特点?

分公司是公司(总公司)在其住所以外设立的、有营业资格而没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

分公司没有独立的财产:其财产属总公司所有,分公司不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其经营所得归于总公司,

其债务和其他民事责任由公司(总公司)承担。

分公司在总公司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业务活动,分公司有自己的法定名称、营业场所、负责人和一定的经营范围,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和应诉。

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制有限公司设立分公司,主要有以下两点考虑:一是在不同地域开展业务的需要;

二是适应专业业务活动的需要。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在多种业务情况下,

为了使管理系统化、专业化,并便于考核,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立类似的分公司。

公司税务管理体系篇

关键词: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控制措施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行业之一,只有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才能为国民经济的有序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面对企业全面实行“营改增”和金税监管下的各类财税风险,

各个行业该如何采取有效内部控制措施防控企业的各个环节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并运用风险管控的手段获取最大化的税收收益,成为目前各类企业的首要任务。

对此,房地产企业应对各业务流程进行调整与完善,加大内部管理力度,

注重提升税务管理水平,最大限度降低税务,

从而有效规避各种税务风险。

一、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分析

(一)税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营改增”政策虽然已经全面实行,但是很多房地产公司仍然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仍实行“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

公司领导与管理人员纳税观念和税收遵从意识不强,工作上只关注财务风险,忽视了税务风险,这样不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缺乏健全的税务风险机构

很多房地产公司还未成立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也没有安排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个别公司虽然有税收管理岗位,也仅仅是承担报税的职责,

未履行税务风险管理职能。且一些房地产公司的税收管理人员由出纳或其他会计岗位人员兼任,其税收专业素质不能满足规定要求。

(三)税务风险内部防控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很多房地产公司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首先,

各部门涉税信息传递与交流不及时;

其次财务人员与税务机关沟通与交流较少,不能第一时间了解税收政策变化情况;最后未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无法及时识别税务风险,缺乏对税务风险评估、应对措施及控制、风险控制评价等环节。

可见税务风险控制过程中,加强内部管理,

将防范措施做到位,

是税务风险控制首要任务。

(四)会计制度与税法不统一

当前会计制度和税法还有着很大的差异,营改增后税法产生了新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

财务人员需要认真学习、理解并掌握改革后的财务和税务知识,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将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的差异协调好。这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系着对税务风险的控制效果。

二、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控制措施

(一)增强税务风险控制管理意识

首先应在公司内部创建良好的税务风险管理文化氛围,公司领导要带头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税务风险意识,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培养员工良好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财务部应根据各业务流程,制定相应的报销制度,

并进行全员培训,强调各业务环节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明确违反报销制度的奖罚措施。将税务风险管理与员工利益相挂钩,

促使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增强。

(二)健全税务管理体制

健全税务管理体制是防范税务风险的前提,

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设置税务会计岗位,由专业人员负责涉税事项,明确职责权限。

负责定期收集税收政策并汇总上报,根据各项目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税收筹划计划并监督实施,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

保证税务工作顺利运行。二、成立合约规划小组,合理分解项目成本,编制合约规划。制定合同管理制度,

明确合同签订、执行、付款审核过程中的权限。编制采购、施工等关键环节合同模板,明确重要条款内容,

减少税务及法律风险。三、根据税法规定做好纳税申报工作,

避免出现错报、漏报情况。将纳税资料及时装订成册,妥善保存,确保其完整性。

积极配合税务检查,防止因资料丢失带来不必要的处罚。四、财务部应加强发票管理力度,为避免出现不合规发票的情况,应明确可抵扣进项,

不可抵扣进项业务范围,制定详细的审核及付款流程,保证财务核算准确规范,促进税收筹划工作正常运行。

(三)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房地产公司企业组织架构、营销模式、集中采购、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合同涉税、信息系统等各环节都可能出现税务风险,

为确保将所有税务风险问题解决好,除增强风险管控意识、健全税管理体制外,还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部分,且各部分有着一定的联系,

需要加强各部门人员之间的配合与支持,

才能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在事前预防方面,应对公司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将各业务流程中的审批、执行、记录、资料保管等职权分离,

将不相容业务分离,形成权力制衡。

(四)加强会计核算实务与税务风险管控

随着营改增全面落地,

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财政部也出台了《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文件,同时,“金税三期”系统的上线实施也使得税务监管手段不断丰富,

稽查力度进一步强化,增值税的处理成为纳税人每月都要面对的一道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要理清增值税会计核算基础和会计科目设置,

以及与之相关的纳税申报思路。其次财务人员要熟悉商品房销售与交付流程,掌握各项目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及时申报纳税。

项目开发过程发生的成本费用要合理归集分配,可以抵扣的进项税完税凭证由专人负责保管、认证及抵扣工作,提前做好土地增值税测算工作。财务人员既要熟悉营改增相关政策又要做好会计核算和申报工作,

才能规避相关税务风险。

三、结语

总之,房地产企业如果不及时解决税务风险,将不利于自身的稳定发展。税务风险存在于房地产企业所有业务活动中,需要企业领导提高重视程度,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将税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方能保证经营管理工作更加安全。此外,房地产公司还要结合税法政策变动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提升税务风险控制能力,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李军。浅谈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及其应对策略[]。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王克敏。对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控制的思考[]。会计师,

,():-。

公司税务管理体系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公司理财的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转变,同时公司理财的方向和路线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现今我国公司理财主要问题

.公司理财目标局限性

现代公司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公司治理结构正是这样一种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机制。

长期以来,人多数公司的治理结构框架是股东至上原则,在这种公司治理逻辑下,

财务管理的日标就是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大化的财富。但是在现代企业中,

除了股东投入资木外,

一般管理者、职工、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都为公司的发展承担了较人的风险,如果单纯地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忽视了公司的其他群体的利益,

就会导致他们自动割裂与公司之问的利益纽带,

无法培养长期忠诚于公司的员工,这与现代管理理论中逐渐重视人力资本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因而以股东至上原则为基础建立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发展与调查。而公司理财日标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它不但间接反映着公司治理结构环境的变化结果,

而且还需要根据治理结构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查。因此,

公司理财日标应该适应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而变化,进而通过财务管理活动在企业价值的增长中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否则将会给公司发展带来极大的无形风险隐患。

.多种理财工具的两面性

从开展理财业务公司的内部角度看,通过采用创新金融工具来提高其资产经营的流动性与安全性,

并有效降低财务运营成本与交易成本来实现价值最大化,

这是公司财务活动部门在内部推动新型理财业务发展的动因。

金融机构则通过开发风险管理技术,可以提高理财公司的资产赢利能力以及提高现金的投资利用能力,

为投资者创造惊人价值而进行创新。但是,

创新的理财工具都是以传统理财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如期权、期货交易等,其风险明显大于传统的理财工具。

随着金融市场规模的日益扩人和复杂化,资本活动的不确定性也愈发突出。

公司在努力进行多力一位经营,做出合理的投资组合的同时,

所面临可能爆发的风险也在不断加人。

运用新型理财工具开展业务的公司必须对其交易活动制定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包括交易的限额,

亏损的限制,

内部监督与稽核等。如果内部控制制度缺失和不完善,这些新型理财工具所导致的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将十分巨人,

公司无法承受这种可能比木金放人若十倍的风险损失。

公司财务走出困境

.会计报表应用之理财创新

要重视会计报告在公司理则中的应用,首先要明确会计与财务的关系。尽管人们对会计和财务的本质及二者关系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但日前人们还是基本上接受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财务是一个管理系统的观点。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这个信息系统一是提供会计信息,即以货币表现的资金或资本的信息,二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财务是一个管理系统,

这个管理系统组织财务活动,协调财务关系、提高财务效率。会计这一信息系统反映的正是财务管理系统中的财务活动、财务关系和财务效率,财务管理系统中的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和提高财务效率的决策与控制正是依靠会计信息来实现的。

公司理则作为财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组织公司资本运筹、提高公司资本运筹效率中必须要注重对会计信息的使用。

无论对外报告还是内部报告,

从公司理财角度看,它们都是公司理财的基础与工具。公司理则无论从资本的运动过程(筹资、投资、经营和分配),资本的增值过程(资本存量、资本流量与资本增量),

还是资本经营层次(资本经营、资产经营、商品经营和产品经营),都可通过会计报告来反映,会计报告对公司理财过程及结果的这种反映为公司对资本经营的战略决策与管理控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公司理财本质是要通过资本经营实现资本增值。为实现公司理则这一目标,

公司在组织体制上往往根据责权利统一原则划分责任单位,形成资本经营、资产经营、商品经营和产品经营责任中心。公司理财正是要搞好公司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商品经营和产品经营的协调与统一。

公司内部报告正式是为满足公司理财的这一要求而设计和应用。从公司理财这一角度出发,公司内部报告是以资本经营报告、资产经营报告、商品经营报告和产品经营报告为主线的完整系统。

.充分利用税务理财创新

在对税务筹划的现实需求和筹划原则进行全面分析后,

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现代企业税务筹划的基本思路进行探讨。

()缩小税基。由于税基是计税的基础,在适用税率一定的条件下,

税额的大小与税基的大小成正比,税基越小,

纳税人负有的纳税义务越轻。缩小企业的税基可以直接减少应纳税额,

还可间接适用较低的税率,即在税法的许可范围和限额内,

实现各项成本费用扣除及摊销最大化。如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合理选用、成本费用合理分配、存货的成本计算法和销售商品的计算法、高利润公司并购高亏损公司以冲减盈利公司的利润等。

()延期纳税。延期纳税是纳税人根据税法的规定将应纳税款推迟缴纳而相对节税的方法。延期纳税虽不能减少纳税人的纳税总额,但纳税期限的推迟可以使纳税人无偿地使用一笔款项而无须支付利息。由于资金具有时间价值,

纳税人得到的延期纳税收益等于延期缴纳的税款乘以市场利率,纳税人可以把这部分现金留在企业用于周转和投资,

也就是说,延期纳税实际上相当于得到了政府的一笔无息贷款。

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期间,

延期纳税的理财收益会更加明显。

()转嫁税负。税负转嫁存在经济交易之中,通过商品价格来实现税负在不同交易主体之间的转移。

如:企业集中采购原材料可以较低的价格成交,

然后以一定价格发包给物流公司运往各子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把一部分税负转嫁给供应商和物流公司,或者以提高价格的方式把部分和全部税负转嫁给消费者等。税负转嫁主要以流转税为主,

适用那些内部投资关系复杂、交易往来频繁的企业。

参考文献

[]孙险峰。我国公司理财的风险管理研究[]。商业研究,()。

[]张先治。基于价值的管理与公司理财创新[]。会计研究,

()。

[]牟建国,闫石磊。现代企业税务理财创新研究[]。黑龙江纺织,()。

公司税务管理体系篇

[关键词]税务风险;集团公司;成本效益

/

风险管理是企业中一种常见的管理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地增多。如今,对于风险的管理已经在企业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往往在企业内部都会设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领域,

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企业中的税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可能性更大了,只有对其进行完善的管理才能够使得企业的价值更好地实现。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很有可能使得企业的成本得到增长,并且在降低利润的同时,

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名声,因此应该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探究。[]

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概念

所谓税务风险,

就是指由于企业的税务行为没有正确有效地按照税法的规定而进行纳税,

最终导致了企业以后的利益因此受到了损害的行为。[]具体的表现就是企业的涉税行为对于企业的纳税的准确性起到了影响,

最终使得企业可能会有多缴税或者少缴税的情况出现。而如果企业被相关的一些部门查出了税务方面的问题,就会对企业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补税、罚款的情况之外,

严重时甚至会触犯到法律方面被追究一些刑事责任。对于税法的征收双方来说,避税和反避税是一直存在的。然而对着税法的不断完善,企业对于合理避税的可能性变得逐渐的减小。

因此,

纳税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纳税的问题,注意到税务风险的问题,因为现在有些避税行为是合理的,然而随着法律的完善可能之后就会变得不再合理,

应该对此注意。

主要税务风险

第一,

就是由于税收的政策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且在执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规范的行为,

这样就会引起一些税务风险的问题。

国家的税收政策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税法中有着不同的表现,且内容也会不断地被调整。并且除此之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会按照目前的政治目标、经济情况等对于税收的制度进行改进,因此税收的政策总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并且,在执行税收的过程中由于法律存在的一些漏洞很容易因此导致执行不规范的行为,正是由于没有按照法定的程序对税务的纳税事宜进行处理,

所以很容易使得公司因此而产生一定的税务风险。[]

第二,

集团公司的内部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了税务风险的存在。[]由于集团公司经营的业务十分的繁杂,因此在采购的过程中、生产的过程、销售的过程中都很容易产生税务风险。其中具体的包括:企业的采购业务中采购合同的签订、发票的取得;

贷款等业务的结算、发票的认证、生产的过程中材料的领取、以及领取的过程中材料的计价方式等。如果缺乏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的制度,或者操作的流程不规范、员工的职责不明确等,这些环节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集团的业务出现风险。

除此之外,

由于集团公司的关联交易是属于普遍性存在的,因此它对集团公司的经营状况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这也是税务查看的一个重点方面。由于新税法的实行,

如果没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税务的机关能够对企业的报表进行合理的调整[]。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集团公司有没有和关联方确定一个具体的交易标准则显得十分的重要。和关联方制定的价格是否是合理的,

关联方的来往资金的结算方式,

以及和关联方的对应的纳税义务的时间是否一致等情况对于企业是否会产生纳税风险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并且除此之外,

集团公司的内部还存在着机构的设置不健全、员工的素质不高等情况的问题,这对于企业的税务风险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并且很多纳税人员的纳税意识并不是很强,

所以在集团公司的内部往往相关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完善。有些公司没有设置相应的机构,而有一些公司虽然具备风险管理部门,

可是部门内部的岗位并没有设置相关的人员进行专门的管理,对于涉税的工作往往都由会计或者出纳进行兼任而没有对其设置专业的人员,这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独立性。并且企业内部往往还存在一定的思维误区,认为税务风险的工作应该由财务部门进行管理,

事实上并非如此。税务风险属于一项系统工程,更多的税务风险是由经营部门的活动产生的,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从战略的方面上来重视这个问题。

并且公司的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对于公司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由于公司平时的工作比较繁重,这使得公司的相关人员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

这样就使得他们在日常的业务中难以熟练地使用税收的相关法规政策。并且很多人员并没有很强的专业水平以及责任心,

因此在对财会工作进行核算、对税收的资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这都有可能导致公司存在多缴税或者少缴税的问题,为将来公司的税务问题埋下了安全隐患。

第三,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对于一些上下游的企业中存在的税务违法行为也会使得集团公司有一定的税务风险。

由于集团公司一般都会存在子公司,

而如果子公司在不知情情况下取得上游供应商提供的不合理的发票,

就会对子公司的利益产生很大的影响。这都是由于公司的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的选择与质量评价以及合理的采购流程导致的。由于制度的不完善,

公司无力对子公司和其他的公司贸易的真实性以及核实从税务部门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是否为虚开进行探究,所以导致了公司产生了税务风险,使得公司的资金受到了严重的流失。

税务风险的规避

诚信纳税

首先,要想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

就应该坚持诚信纳税的宗旨。只有做到了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诚信的纳税,才能够在扩大了生产力、提高公司的盈利的同时,还减少了公司的风险,使得公司更快地进步。

因此,

公司应该能够完整的、真实的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

这样才能够对于税金做出准确的预计,并且再这样的前提下按时申报并且及时的缴纳。万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企图通过骗税、漏税来逃避自己的责任,

这样或许能够获得短暂的利益,

可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对于公司有着极大地损害。并且,公司还应该根据税法的改变来对产品的结构以及投资的方案进行实时的更改,这样能够减少税务风险。在签订经济合同的时候,

还应该对对方的纳税行为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双方签订的合同进行仔细的分析,防止由于合同或者对方的问题而导致本公司的税务风险产生。

建立科学税务机构

集团公司需要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以及经营的规模按照相关的原则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管理部门以及相应的岗位。集团公司的税务管理部门应该对国家的税收的法律法规进行仔细的研读,

对公司的相关纳税业务进行核算,对公司的各个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督,这样才能够保证公司的业务的流程正确,从而对税务风险进行正确的规避。

第一,应该对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并且对于工作流程有着明确的安排。由于集团公司涉及的问题比较多,

因此应该分清每个岗位的具体负责人,每个工作的流程安排,对于公司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在对每一项的业务进行处理的时候,原则上都应该安排两个部门的人员进行负责,这样有利于彼此之间的制衡。

第二,税收的风险管理人员应该参与到集团公司的企业战略规划、以及重大的经营决策之中,

对其从税收的角度提出相关的建议以及可行性的报告。对于集团公司的并购重组、重大经营模式的改变等决策,在制定之前应该让税务风险管理人员进行税务的影响分析,做出相关规划、并且应该随时和重大的决策实施部门进行沟通,

从而使得决策更加的合理,减少企业的纳税风险。

建立税务信息沟通机制

建立完善的税务信息沟通机制对于集团的纳税风险的规避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对于集团公司的发展来说,信息的不对称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税务风险有所提升。

集团公司和税务之间和子公司之间的有效的信息沟通不仅能使得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化,而且能够使得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

并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所以信息和沟通是税务管理系统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的一个安全保障,公司应该对其重视。

集团公司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实施:首先应该加强的就是公司的税务信息的系统的建设。集团公司应该充分的发挥到信息化、自动化的优势,使用财务会计信息的运行机制的税务信息系统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运行。其次,

应该加强集团公司和各个子公司以及部门之间的税务信息的沟通,这样才能够对集团内部情况更加的了解,及时地制定相关的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除此之外,和税务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也很重要。

人力资源培养

公司的内部缺少专业的人员对于公司的纳税行为进行核算,对于公司的税务风险的产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应该引起公司的重视,加大对于公司的相关人力资源的培养,为税务的管理业务配备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这样才能够对于公司的纳税行为作出专业的判断。

所以,公司可以对这些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得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也会因此而得到提高。

这样相关就能够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熟练地应用纳税的知识,发现涉税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且使用一系列的方法技术对涉税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

为集团公司领导对税务风险的防范提供出决策依据,

及时地对其进行规避。[]

结论

税务风险和企业的经营息息相关,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有着税务风险的可能,

集团公司的业务更加复杂,因此税务风险存在的可能性更高。所以,

本文主要对于集团公司的税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做出了分析,并且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只有做好纳税风险的规避,才能够使得集团公司有着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郑兰亚浅议集团公司税务风险的产生与管理措施[]。当代经济,()

[]颜勋企业的税务风险及其会计规避[]。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龙小辉公司税务风险控制研究[]。长沙:湖南大学,

[]崔茜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研究[]。重庆:重庆理工大学,

[]刘茜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济南:山东大学,

公司税务管理体系篇

。跨国公司税法的制定

跨国公司税法的制定是跨国公司税收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跨国公司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具体化。跨国公司是在主权国家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对跨国公司课税涉及到主权国家的利益,跨国公司税收调节是代表国家主权,因此跨国公司税收法律应有更高的权威性,跨国公司税法应由主权国家最高权力机构颁布,这是国际比较普遍通行的办法。

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实行法制时间很长,立法思想比较成熟、立法程序严格、立法水平高、立法范本科学,因此跨国公司税收立法非常严密,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

确保了西方国家具有高质量的跨国公司税收法律、法规体系,为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高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强化了跨国公司税收政策的全面实施。

我国改革开放年来,立法制度逐步完善,

税收立法也取得成绩,跨国公司税收立法日益成熟,

但是我国跨国公司税收法律只有少数是由全国人大颁布,绝大多数是国务院颁布的条例以及部门和地方规章,权威性不强,不利于维护跨国公司利益,也和国际惯例不相适应。

随着加入的需要以及各类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提高我国跨国公司税收立法的层次非常重要。对过滥、过杂的跨国公司税收法规、规定应尽快清理整顿,建立适合新形势的层次高、简洁明了、统一、科学和国际惯例靠拢的跨国公司税收法律体系,

确保跨国公司课税活动的高效运行,确保跨国公司税收调控高效率。在立法过程中,要按照《立法法》的规定,严格立法程序、进行科学论证、深入调查研究,

坚持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制定出和国际惯例接轨的跨国公司税收法律体系。

。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

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是把税收法律由条文变为现实的执行和操作过程,

是税收调控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在税收征收管理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税收征收管理活动包括征收过程和管理过程两个阶段。在征收阶段,

税务部门根据税法规定,

采用专门的方法,通过确定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等指标,最后计算出税金,将税金上交国库,实现税收收入目标。

这个过程也是税收调控的实施阶段,在课税过程中,

跨国公司、母国、东道国的物质利益发生重新分配,跨国公司会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改变其行为,

体现了税收调节经济职能。如果缺失这一阶段或这一阶段未严格按税法规定执行,税收收入目标可能达不到预期规模,税收调控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税收管理过程主要是税收管理主体对客体规定了一系列的纳税程序、税金计算、税务稽查、违章处理等有关纳税事宜,是税收收入足额入库的保证,也是税收调控职能发挥的保证。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税收征收管理法,

来规范征税过程和管理过程,保证税收制度的准确实施,保证税收调节经济目的的实现。

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还要涉及到跨国公司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协调,许多国家制定了具体的合作办法。

比如国际税收协定规定了签约方有相互提供税收情报、进行信息交流、共同防止跨国公司偷漏税的义务,也规定防止滥用税收协定的有关条款;欧盟订有《相互援助指令》和《税务相互协助公约》;制定有《同期稽查协议范本》等等。这些都规定了税收征收管理的国际协作,

强化了对跨国公司的税收管理,保证了跨国公司税收调控预期目标的实现。我国这方面比较滞后,

应加快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的国际合作步伐。

。跨国公司税收司法

跨国公司税收司法是指拥有司法权的国家机关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审理判决有关涉及跨国公司的税务纠纷案件和税收犯罪案件的活动,

跨国公司税收司法主要包括税收行政诉讼和税收刑事诉讼。税收行政诉讼其程序为原告人的起诉、法院受理、案件审理、判决、执行。税收刑事诉讼司法程序包括税务机关将违法案件移送检察院,检察院受理后,

予以立案,并为提起公诉作准备,检察院经过审查,

对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受理公诉、立案审判。税收司法对违反税收法律的犯罪分子予以惩处,对有争议案件进行解决,

保证跨国公司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贯彻实施,是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实现国家跨国公司税收政策的保证。跨国公司税收司法还要求有关国家间按照国际法的规定密切配合,在有关跨国公司案件取证、拘捕、审判等活动中予以通力的合作。

由于许多国家在法律体系方面存在着差异,对跨国公司税收案件的处理还需要有关国家进行具体的协调,尽可能在法律框架内,

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税收利益关系,使违法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二、跨国公司税收调控机制本质运动形态——收益的变动

跨国公司税收调控机制本质运动主要是指通过课税变动母国与跨国公司、东道国与跨国公司以及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亦即变动跨国公司、东道国、母国的收益。收益变动包括以下内容:

。商品税税负变化对收益变动的影响

商品税税负变动对收益变动的影响可通过商品税负担的最终归宿来分析。许多学者对商品税的归宿进行了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在局部均衡分析中,得出了商品税的归宿由课税商品的供需曲线的相对弹性而定,

在需求曲线固定的情况下,供给曲线越缺乏弹性,商品生产者税负越重;在供给曲线固定的情况下,需求曲线越缺乏弹性,

商品的消费者税负越重。通过一般均衡分析发现税收由生产者负担,

生产者所得降低,收益下降;一般来讲,税率越高、税负越重,

收益下降幅度越大。以上说明,

对跨国公司课征商品税,会影响跨国公司的收益,

进而影响跨国公司的行为。

跨国公司商品税负担是如何使收益变动的呢?由于商品税与边际成本之间具有相关性(原因是边际成本与固定成本无关,只与可变成本有关,

而可变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随着产量的增加,

边际成本也是递增的;由于商品税与生产量成正比,因此商品税与边际成本正相关),这就决定了商品税具有通过与价格机制的相互作用引起收益变动的功能。对跨国公司征收商品税,

跨国公司的边际成本会三升,

如果存在产品的市场价格上升,那么会发生替代效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改变,在存货不变的情况下,

会影响跨国公司销售量,最终跨国公司收益发生变动。如果价格不变,跨国公司商品税负将增加边际成本,直接降低企业利润,

导致收益下降。

至于收益变动的幅度取决于税率的高低、市场的供求情况以及产品的供求弹性等因素。

。所得税税负变化对收益变动的影响

所得税税负变动对收益变动的影响可以通过分析公司所得税税负的最终归宿来确定。

由于公司所得税课征的对象是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公司,而不是某一产业的公司,所以必须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法来分析公司所得税的归宿。许多学者(比如,

美国)通过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认为,在所有情况下,公司几乎负担了全部的公司所得税。因此征收公司所得税必然降低公司收益,公司所得税税率越高,

税负越重,收益下降幅度越大。也有的学者认为,

由于许多公司具有相当程度的垄断,可以轻易抬高价格,

将部分税负向消费者转移。但是无论何种观点,公司所得税导致的税负必定影响公司的收益,

这是确信无疑的,只不过会计利润小于税法固定的应纳税所得,会产生以后期间增加所得税费用的情况。

举例分析:

某企业年月购置设备一台,价值万元,

按税法规定该设备使用年限为年,

企业经税务机关批准采用加速折旧,折旧年限为年,第四年起不再提折旧。加上该企业年-年每年的所得税税前利润总额均为万元,

所得税税率为%。

该企业就存在时间性差异的问题。按税法规定每年计提折旧额万元(不计算残值),

而按加速折旧每年计提折旧额万元,每年的时间性差异为万元。

按应付税款计算:年-年每年应交所得税.万元[(+)×%],

每年所得税费用为.万元,每年净利润为.万元;年-年每年应交所得税.万元[(-)×%],

每年所得税费用为.万元,每年净利润为.万元。

按纳税影响会计法:年—年每年应交所得税.万元,递延税款.万元,每年所得税费用为万元,每年净利润为万元;年—年每年应交所得税.万元,

每年所得税费用为万元,每年净利润为万元。

实例说明,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的金额是不同的,

直接影响当期净利润的数额。

因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人员应该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合理筹划和安排来节省所得税费用,以求利润最大化。

同时作为税务人员,代表国家执法,应该认真稽核企业所得税,

掌握企业在调整纳税时的方法,防止不合理的调整造成税款的流失。

在实践中,

对时间性差异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19500字处理方法又具体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主要区别是在对递延税款是否随国家税率变动而进行调整。因此,在审核企业应交税金时也要注意。

公司负担的所得税负如何使收益发生变动呢?

所得税与产品边际成本无关决定了跨国所得课税机制具有通过它与利润或所得函数关系形成利益导向,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产生直接影响。由于跨国公司所得税与产品边际成本不相关,因此跨国公司所得税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在涉外税收协调体系的制约下,

跨国公司所得税税负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收益率的变动,进而影响纳税人经济行为的变动。

。国际税收协调对收益变动的影响

国际税收协调是指跨国公司母国和东道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使跨国公司税负适度、免除国际重复课税、制裁国际偷漏税、消除恶性税务竞争,在承认各国税务管辖权的情况下,通过平等协商、互惠互利,

签定多边或双边税收协定,确保母国和东道国税收利益公平,确保跨国公司税收负担合理,投资收益稳定增长。国际税收协调主要是通过签定多边和单边税收协定来实现。

国际税收协调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税收管辖权的国际协调。

由于经济发达国家更多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居民税收管辖权,

发展中国家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为主,倾向于实行地域管辖权为主,要避免重复课税,

必须通过税收豁免、税收饶让、税收抵免等多种手段进行协调。二是转让定价的国际协调。

由于各国税制的差异、税负的差异,跨国公司往往利用其全球网络的优势,

通过产品定价权转移税基,达到避税目的,损害东道国的利益,这就需要有关国家共同协调,

消除这一问题。三是税收优惠的协调,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

东道国给予跨国公司的税收优惠,母国应给予全部或部分抵扣,确保跨国公司有较高的收益,实现东道国税收调控目的;

其次,许多国家为了引进外资,争相降低税负,

展开税务竞争,对经济和税收收入带来负效关于诚信的作文应。所以,

国家间非常有必要进行国际协调,来消除负效应。四是税收征管的协调,

包括交换税收情报、建立征管协作机制、跨国税务审计、派驻税务官员等。

【参考文献】

[]彼德··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前沿问题[]。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王传纶,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公司税务管理体系篇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管控

一、税务风险管理理论

(一)国外研究情况

美国颁布的萨班斯法案[]是首部对税务风险管理提出全面具体要求的研究。

年,

美国委员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定义了企业风险管理内涵。

澳大利亚的学者()[]认为,

税务风险来源于外部和内部的不确定性因素。由于外部因素的无法控制性,税务风险管理实际上就是企业对内部因素的控制,

即以规范纳税行为、降低税收风险为目的,合理安排经营活动或者个人事务活动。

厄尔(,

)[]指出,税务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所有利益相关者为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应该选择更具长远意义的最佳策略,

即进行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

(二)国内研究情况

范忠山、邱引珠()[]认为,税务风险管理是以获取“节税”收益为目的,以事先筹划、事中控制、事后审阅为手段,

合法有效地安排财务活动。

金道强()[]认为,构建税务风险管理系统是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主要措施。一套完整的税务风险管理系统应该包括:风险甄别系统、风险预警系统、风险决策系统、风险规避系统和风险监控系统。

张晓()[]认为,企业在选取适用税法时,可能导致未用足相关优惠政策而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

同时可能存在着纳税行为不到位等情况,对公司财务或形象方面造成不良影响。

(三)税务风险管理定义及基本方法

通过研究国内外税务风险管理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将税务风险管理定义为:围绕税务风险管理总体目标,通过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

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保证税务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过程和方法。

经过长期实践,公司总结提炼形成了“识别――评估――应对――监督”闭环式税务风险管理基本方法。

其中,识别是指辨识实际情况中面临的主要税务风险。

评估是指利用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度衡量关键风险。

应对是指根据决策主体对税务风险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管理策略。监督是指风险动态管理过程中的自我评估机制。

二、税务风险管理理论在公司的创新发展――专项税务风险管控

近年来,公司借鉴国内外税务风险管理理论,结合自身实践,

总结提炼了具有电网企业特色的税务风险管理理论及方法。

(一)专项税务风险管控内涵与特征

专项税务风险管控是以税务风险评估结果为参考,以“重点税种、高风险领域、新兴业务”为核心,开展的一系列税务风险治理活动。

专项税务风险管控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重点突出,针对重要税种及涉税业务,从纳税复杂程度、税务处罚情况等角度,开展多层次、全方位专项治理。

二是深度管控,聚焦至某个具体税务风险,针对具体风险成因,深入分析并制定解决措施。

三是动态评估,

依据上一年度的评估结果,结合内外部审计等发现的问题,确定管控重点。四是成本节约,

在税务风险管理基础工作良好的情况下,有的放矢地开展专项税务风险管控。

(二)专项税务风险管控基本方法

在专项税务风险识别阶段,按照“重点税种、高风险领域、新兴业务”这一标准,判断是否为专项税务风险。

其中,重点税种是从纳税规模、税法复杂程度等角度予以衡量;

高风险领域是指近三年来内外部审计结果、税务机关检查等方面发现的风险等级偏高的税务风险;新兴业务是指公司新进入的行业、新成立的公司等。

税务风险评估方法采用风险衡量基本模型,即税务风险=影响程度*发生的可能性,予以度量。

比如,公司编制《年度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即是一次定期的全面税务风险评估。

在专项税务风险应对阶段,由管理层采取各种措施减少专项税务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将可能的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以避免在专项税务风险事件发生时带来的难以承担的损失。比如,

公司编制了《增值税实用手册》具体指导风险应对措施。

专项税务风险监督是指对风险进行定期的监控和检查。专项税务风险监控和检查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风险评估所依据的假定;风险评估的结果符合实际经验等。比如,

年度税务工作自查中增加了对研发费加计扣除、客户用电工程集中资金涉税问题的检查,

以评估专项税务风险管控的实施效果。

三、专项税务风险管控在公司的实践应用

年度,公司按照专项税务风险管控的有关理论,在已识别的税务风险基础上,判断形成包括增值税涉税业务操作风险、企业所得税研发费加计扣除风险等项专项税务风险,

并针对性地开展了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面以增值税涉税业务操作风险为例。

在专项税务风险识别阶段,集中研讨专家,

采用流程分析等识别方法,

以管控标准流程图为依托,结合增值税相关法律法规及操作失误,识别风险点;

结合往年外部审计等情况中发现的问题,识别税务风险。

在专项税务风险评估阶段,以税务风险发生的影响程度及可能性为维度。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依据该类风险发生的频率定量分为个等级,

如该类风险可能每五年以上发生一次,则将风险等级定为级;每月可能发生一次,则定为级。再按实际风险损失情况将风险损失度分为声誉损失和直接经济损失,

每类按损失严重程度具体划分为个等级,如风险损失造成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万元以上五亿元以下的,定为级风险。

在专项风险应对阶段,公司主要通过制定《增值税实用手册》、开展培训进行事前风险预防。《实用手册》本着“从基础到实务,从一般到个别”的理念,

循序渐进的介绍了增值税工作实务。

同时广泛宣贯了增值税纳税规范,

促进了增值税业务的规范化操作。业务培训提升了涉税人员风险管控意识,强调关键涉税业务环节,推动涉税管理“业务”“财务”联动,

实现管理端口向业务部门前移。

专项税务风险监督可分为两种方式。

一是与内控评价与风险评估工作相结合。年月中旬,公司正式将检查增值税涉税业务操作风险管控措施是否有效执行,风险管控效果是否显著良好纳入至内控评价与风险评估工作之中。

二是与财务稽核工作相结合。年月,公司将增值税涉税业务操作风险管控情况作为财务稽核工作检点,重点检查供电公司增值税涉税业务操作风险管控情况。

四、专项税务风险管控的发展方向

基于前期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

公司后续将专项税务风险管控的发展方向定位于风险数量化、预警系统化。在风险识别的方法上,改进传统的经验判断方法,

采用风险数量化方式,

避免风险遗漏或判定不准确的情况。在税务风险的管控方式上,逐步实现系统化预警,

真正实现在线监控、在线预警,保证更为及时和准确的识别风险,查找风险来源。

在此基础上,立足集团化管控角度,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研究形成适用于公司未来发展的税务风险管控基本方法及主要工具。

参考文献:

[]董岩,常春光: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下企业税收管理流程设置,

风险及控制[]。管理创新,()。

[]://。。/。

[]:,-。

[]范中山,邱引珠:企业税务风险与化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金道强: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冶金财会,,。

[]张晓: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税务风险管理[]。,,()。

公司税务管理体系篇

知己――营业税模式下的管理优势

从年建筑和地产业务实行营业税管理年以来,

中国建筑财务管理方式一直基于营业税的管理思维进行预算编制、投资运营、资金管理、财务核算、报表编制、财务分析和税务管理;会计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都是基于营业税价内税的特点来确认、计量和列报的;财务管理侧重于对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管理;成本费用管控侧重于根据预算总额控制的方式;

税务管理基于营业税属地纳税的特点,属于权力分散型的管理方式,集团总部税务管控能力较弱,项目和二级单位税收管理自较强。

在营业税模式下,

中建总公司财务管理紧紧围绕立足本职,价值创造的工作目标,依托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整合与创新了公司的财务会计管理:

一是树立了财务管理“大局”理念,使以会计核算、营运资金管理和财务安全管理为主的日常性财务管理逐步走向以企业筹资和投资、现金流量、企业资本结构、财务风险控制和财务分析为主的现代财务管理。

二是建立了现代化的理财手段,使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逐步走向以网络财务为主,

从而加快财务流程速度,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三是树立了“诚信纳税、依法节税”的税务管理核心理念,以“依法经营、合法纳税、赚取阳光下的利润”为己任,税务管理立足于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

四是建立了清晰的税务管理责任体系,构建了“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的组织架构,税务管理制度融入到公司经营管理体系,做到了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和流程化,有效规避了税务风险,

降低了税负成本,提高了集团经济效益。

五是培养了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使广大财务人员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知识更新,

逐步完成由传统的“账房先生”向理财专家的转变。

知彼――“营改增”提出的新要求

年国家推进“营改增”以来,增值税“价外税”的特点对公司现有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主动调整适应。

一是增值税要求公司预算编制、投资运营和资金管理实行价税分离管理,

改变目前以含营业税金额统筹考虑的管理思路,剔除“两税”并行情况下公司重复纳税对生产经营业绩的影响。

二是为充分分析税改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有效监督和反映各单位增值税管理情况,

财务管理需要更加注重对资产、成本费用各组成项目的细分管理。

三是增值税“项目就地预缴、机构汇总缴纳”的纳税模式和增值税发票管理的要求,需要公司实行集权式的税务管理,改变目前分权管理模式,收缩项目和分支机构税务管理权,裁短税务管理链条。

四是为有效降低增值税管理风险,需要公司财务管理延伸到对生产经营单位和项目的直接管理,有别于目前侧重对工程局、专业公司及号码公司层面的管理方式。

五是为充分发挥此次税改“减负增效”的目标,需要公司财务信息化尽快实现与各业务系统的整合,

运用“大数据”管理手段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迎战――增值税模式下财务创新

年月日开始,公司建筑、地产、设计勘察、金融等业务已经由缴纳营业税全面转为缴纳增值税,增值税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外税、实行层层抵扣和“以票管税”。结合“营改增”对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为促进公司发展,

增加价值创造,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刻不容缓。

(一)标准化流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公司要根据增值税的管理要求,重新梳理财务管理流程,修订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核算、报表编制、财务分析、税务管理、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财务监督制度,

统一口径、标准,

确保内控完善、数据可靠、信息准确。

(二)智库财务数据分析支撑商业模式创新

财务管理要以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以具体财务数据和财务分析为支撑,推动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方式提升与发展理念转变:坚持主营一体化发展,依托工程总承包优势,

从勘察、设计、材料采购、施工管理、项目运营等方面,

做强做优主业;同时,

向多元化经营领域发展,有条件的单位可向非建筑、地产领域渗透,发展新兴产业。

特别是要加强资本运营,推进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以财团的金融资本采取、、等模式支持总承包业务冲刺,抢占高端市场,实现深度和广度发展。

(三)财务信息化共享推进企业灵敏反应

针对建筑、地产项目多、分布范围广、经营链条长的特点,公司要以“互联网+财务”为手段,做好财务信息化顶层设计,加快推进税务信息系统的升级,

探索以财务共享中心为代表的业财一体化方案,以信息化为技术载体,

在降低财务工作量的同时,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与反馈灵敏性。

(四)税务精细管理为企业减负增值

为防控增值税管理风险,

有效降低税收负担,集团层面要上收税收管理权,裁短税务管理链条,注重对项目等生产经营单位的管控,加大进项发票的取票力度;

同时,充分运用国家对建筑劳务走出去企业增值税免税的财政扶持,

做好境外税收筹划,提高税务管理国际化水平,助推中国建造走出去,不断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五)税务领军人才顶层筹划减负

根据增值税管理的要求,

准确评估财务队伍梯度建设情况,提出税务团队建设方案;加强财务和税务领军人才的输送和培养,践行一岗双责,坚持职业操守;

创新实践学习方式,

吃透增值税政策,顶层筹划,为企业降低税负,增强财务的价值创造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