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原理范文

次贷危机原理篇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抵押贷款次贷危机

一、资产证券化

(一)资产证券化的利弊

资产证券化是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贷款或其它债务工具进行一系列的组合包装,在此基础上配以相应的信用评级,将该组资产的预期现金流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信用等级较高的债权型证券的技术和过程。

首先,资产证券化降低了商业银行长期贷款的风险,减轻了银行的坏账率;其次,

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第三,

资产证券化丰富了银行的金融创新业务有望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但资产证券化也是一柄双刃剑,正是对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引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随后,次贷危机引发的信用风险最终演变成金融危机,

逐步蔓延到实体经济,成为一场全球经济危机。

(二)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是指对被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进行现金流分析。证券资产风险大小的核心因素是基础资产能否产生预期稳定的现金流,当基础资产的现金流是可以预期的,

由该基础资产支持的证券才有确定价值,证券评级机构也才能据以对证券进行评级。

资产证券化涉及到资产重组、风险隔离和信用级。资产重组是资产的所有者或支配者为实现资产证券化目标,

对其资产进行重新配置与组合,来实现资产收益的重新分割的行为;风险隔离是指将基础资产的风险与基础资产持有人其他资产的风险隔离开,以降低证券投资者的风险;

信用增级是指通过信用增级方式来保证和提高资产证券的信用级别。

二、次级抵押贷款业务

(一)次贷产品设计

首先,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为中低收入的次贷申请者开发出多种抵押贷款品种,主要品种为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产品有一个共同特点,

即最初几年的利率是固定的,且低于市场水平,被称为诱惑性利率。

一旦几年后利率重新设定或本金重新计算,借款者的还款压力将会骤然上升。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购房者,重新设定还款利率后的月供是难以支付的,唯一的期望就是房价继续上涨。

其次,

投资银行向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购买抵押贷款组建资产池,设计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销售给二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一般要对产品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和权益级,

每一级证券都以自己的本金为限为上一级证券提供全额担保。

对于中间级而言,

由于信用评级相对较低,

流动性较差,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要,投资银行往往以中间级为基础进行再证券化,

相应的证券称为担保债务权证(),产品亦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和权益级。

三、次贷危机的爆发

(一)攀升的利率刺破房地产泡沫

年美国经济出现了回暖迹象,

其中房地产行业的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市场繁荣的时候,

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在高利益的驱使下,把目标瞄准了没有资格申请优质贷款的潜在客户。在房价上涨期间,

房屋业主可将被抵押的房屋增值部分以较低的利率再次抵押,获得的资金用于偿还前期贷款和消费,

甚而投资于股票市场。

低利率政策推动了贷款的增加,过剩的流动性促使物价上升。随后,美联储连续上调联邦基金利率,

基准利率的上升逐渐刺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次级抵押贷款者进入利率重新设定期,借款者面临的还款压力骤然增加,与此同时房地产业进入萧条期,

借款者很难获得新的次贷,即使出售房地产也不能偿还本息,违约风险全面暴露。

(二)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资金链断裂

当房地产市场处于景气周期之中,对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来说,

发放次贷的动力就会强于优质贷款,

原因在于①发放次贷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②只要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上升,

即使出现违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也可以通过没收拍卖房屋收回贷款本息;③房地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证券化,将与次贷相关的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

但是一旦次贷的违约风险全面释放,

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必然最先遭受沉重的打击。购房人无力偿还贷款使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现金流出现断档,

不良贷款比率迅速上升,公司资金周转困难。而次贷危机的爆发也给证券化市场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争先恐后的抛售相关资产,使得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无法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进行再融资,大多数公司濒临破产边缘。

四、次贷危机的启示

(一)对个人投资者的启示

对于投资次级抵押贷款的个人投资者而言,

必须熟悉次贷产品的风险根源及其传导机制。金融衍生产品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创新,

但其只能转移和分散风险,却不能消除风险。

作为个人投资者,如果想投资类似基于次贷而设计出的衍生产品,

必须熟悉该衍生产品,掌握该产品风险的根源、分散原理及利益分配原则。

(二)对金融机构的启示

金融机构作为资本市场中的强势力量,

为了群体的经济利益,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产品,

并以设计的衍生产品为平台和依托来实现利益最大化,

这本来无可厚非。但金融投资不应该为了短期的利益而侵害广大个人投资者的利益。

最理想的平衡点应该是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实现长期共赢,追逐长期利益的实现。

(三)对监管者的启示

次贷危机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单凭市场的力量很难消除道德风险,因为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就要求监管部门能够及时更新市场规则,

积极对市场加以引导,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监管者也应该根据市场情况,

积极做好相应的措施,做好宏观调控,使市场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何小峰。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次贷危机原理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集成性”成因;

“风险收益”悖论

如果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为起点,

那么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蔓延,至今已有两年时间了。这期间对其产生的原因有许多种解析,如贷款门槛降低、利息连续上调、房价由升转跌、经纪人贪婪、金融创新过度、监管不力等。然而,

也有观点认为,上述部分原因如果单独地从各自业务操作层面看,似乎并没有可怕之处,

但当这些原因都碰撞到一起时,系统性风险就会形成并迅速膨胀,最终导致了风险控制的失败,引发次贷危机的大规模爆发。诚然,

到目前为止,有关系统性风险是如何集成的,

我们并没有看到很有启迪性的解释。至少相对于危机的巨大损失和影响来说,以及对未来相关金融活动的创新和监管而言,现有研究还不够深刻和全面。年月日美国国会为彻底调查次贷危机起因和避免重蹈覆辙,

专门设立一个跨银行、监管、税务、金融、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人专家小组,就是一个明显例证。

一、“风险收益”原理在次级贷中的“悖论”

“风险收益”原理是指,当投资经营具有较高风险时,

其收益率也较高,反之,

当风险较低时,则只能取得较低收益,即通常状况下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关系。“风险收益”原理是正常的竞争性市场的普遍规律与共识,

因为,

当一个投资项目具有较高的潜在收益但如果经营风险很小时,则会吸引较多的投资经营者,使利润迅速分散和收益显著下降;相反,如果高收益项目经营成功的不确定性或风险很大时,

则只会吸引少数甘冒风险的投资经营者,因而经营成功后的投资收益率往往较高。需要强调的是,“风险收益”原理的存在和成立,是以高风险投资经营项目具有潜在高产出效益为前提的。

如果高风险项目不具有高产出效益的潜在特性和可能,即一个项目如果是高风险低收益的,

那么投资者通常不会选择这样的项目,而是转向投资经营低风险低收益项目。

然而,

次贷危机的产生已清楚表明,

美国的次级贷业务中存在这样的“悖论”,

即如果把低收入低偿还能力的借款人看作是高风险低收益的潜在特性的投资项目,

把贷款公司和经纪人看作投资经营者,那么贷款公司把钱借贷给这样的借贷人并以此来追求高回报高收益,从根本上说,

是违背“风险收益”原理的。

因为大多数次级贷借款人符合以下四种描述之一:偿还缓慢、信用低、生活坎坷或“不幸遭遇”,[]这类借款人的收入证明和信用评级等贷款申请资料,通常是在经纪人的指导下填写的,甚至得到了贷款公司客户经理的指点和协助,最终经过“包装”和呈送到审批人面前的贷款资料,

已经过了“揉、挤、推、拉的工序”的修剪,

甚至是“无中生有”。也就是说,大多数次级贷借款人的高风险是真实存在的,且是以低收入、低信用、工作和收入不稳定、无积蓄等为特征的,

因而从还本付息这一产出效益能力看实际上是低水平的,从大多数个案情况看,借款人风险愈高,其还本付息能力愈差,

其潜在的产出效益水平愈低。

但贷款公司恰恰无视这一特性,把对次级贷借款人的借贷当作高收益项目来经营,“风险愈高,要求的利率愈高”,

恰恰在这种高风险低收益“项目”上非理性地追求高收益,因而在根本上是违背“风险收益”原理的,是在“高产出效益”这一潜在的前提条件不存在的情况下来实践“风险收益”原理的。

被要求支付高利率的结果是,

低还本付息能力的借款人必须支付更高的利息,因而拖延还贷、违约甚至最终放弃房屋抵押赎回权的可能性就愈大,因而必然使次级贷进入了一个风险自我膨胀的恶性循环之中,即“借款人低收入低还本付息能力高风险贷款公司要求高利息借款人相对还本付息能力更差风险更高被要求利息更高……”。这就是“风险收益”原理在次级贷中的“悖论”。

当然,使这种“悖论”加速扭曲或次级贷风险加速膨胀,贪婪的经纪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纪人的收入与其所促成的次级贷款业务量成正比例,

其除了鼓励和促成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申请贷款以扩大业务量之外,“更愿意把次贷产品推给高风险的借款人,即使这些人有资格获得更好的贷款”。也就是经纪人为了追求个人收入的最大化,

在同时拥有“低利率的优质贷款”和“高利率的次级贷款”这两类信贷产品时,更愿意推荐后者,

尽管借款人有资格获得前者,

因为经纪人从推荐后者中获得更高的报酬。这也就使得借款人在获得相同贷款额的情况下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

也就人为地增加了还本付息的难度和违约的风险,使得“风险收益”原理在次级贷中的“悖论”更为扭曲。

“风险收益”原理在次级贷中的“悖论”,

是整个次贷危机产生、膨胀和爆发的“原罪”,

是次贷危机形成的最重要、最本质、最初始原因。同时,它也是一个涉及借款人、经纪人和贷款公司等多参与主体的“集成性”错误。对贷款公司来说,当它在面对还本付息的高风险时,

要求高利率和高收益回报是正常的;对次级贷中的借款人来说,

其低收入和低信用水平是客观存在的;对经纪人来说,其扩大业务和追求收入最大化也符合“经纪人”的本性和市场游戏规则。但是,

当这三者结合到一起来实现次级贷业务,则形成了一个风险自我膨胀的内在逻辑结构或恶性循环系统,产生了一种“集成性”错误,成为次贷危机的一个根本性起因。历史上,

消除这一“悖论”最常见的方法是政府公共财政力量的介入。公共财政不仅要用于对信贷保险的支持,还应当用于对高利率贷款的利息补贴,或者更直接地为低收入提供“经济适用房”,

并通过严格的信用评级与信贷监管,

使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被排除在信贷门槛之外。

最终使贷款公司所面对的借款人具有高风险的同时,也都具有潜在高还本付息能力,使贷款公司在承担高风险的同时又能获得高收益回报。因而,

也可以说,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一个根本性原因是公共财政功能在这一领域的缺失,

是次级贷业务完全市场化的结果。

二、大量金融创新后的“不完全担保”风险

众所周知,对美国次级贷业务发展起推波助澜作用的是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创新。初期和初级主要是,

基于次级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如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后期和更高级更复杂的是,

基于住房抵押贷款债券的再证券化产品,如债务抵押债券和信用违约互换等。抵押贷款证券化和金融产品创新,确实化解了贷款公司流动性不足的难题,大多数贷款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出售抵押贷款,

可以重新获得信用额度,从而极大地刺激了次级贷业务的扩张。同时,从理论上说,

通过多种债券的结构化重组、分层,以及借助信用违约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和化解次级贷和次级债的风险,“将风险转移给愿意并有能力承担的投资者”。但实际上,

随着证券化规模迅速扩张和金融产品创

新不断增多,“风险转移并未使风险降低,而是使风险以一种更加复杂的形式出现”,[]金融风险以令人难以识别的方式在集成和膨胀。

尽管在从次级贷到次级债再到金融创新的整个金融链中,每个环节及相关联之间的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

似乎都得到精心设计,如在信贷市场,通过抵押、担保、保险来规避违约风险;在证券市场,

通过担保、信用评级以及衍生工具等来控制风险;

在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之间,贷款公司与证券机构通过签订回购来控制风险和损失。但实际上,

由基础资产池吹出来的金融泡沫却愈来愈大,愈来愈明显的金融风险让整个华尔街感到困惑、恐惧和不安。就单笔信贷业务而言,理论上,抵押担保是规避信用风险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并且抵押品价值一般都严格要求超过贷款额度,即贷款价值比最高不超过%。这样,

在出现无法正常还贷的情况下,

可通过取消抵押赎回权和拍卖抵押品,使贷款公司获得贷款额相等的货币补偿,从而避免经济损失。因此,这种使借贷信用处于安全警界之内的贷款价值比小于%的情况,

可称之为“完全担保”。实际上,在美国次级贷业务中,

借贷人都是以房屋作为抵押来贷款融资的,并且对部分能提供一定首付款的借款人来说,其贷款价值比都小于%,只有少部分无首付的借款人,

其贷款价值比达到%。也就是每笔美国次级贷业务在借贷发生之时是“完全担保”的,

不存在信贷风险敞口。

①但是,

随后的抵押贷款证券化和金融产品创新,

却很快突破“完全担保”这一信用安全警界线。

抵押贷款证券化及相关金融产品创新,其目的都是为了在资本市场实现再融资,其信用一方面来自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另一方面则来自基础资产池即抵押贷款债权的抵押担保。

实际上,真正起信用作用的是基础资产池内债权的质量和规模,因此,通过证券化实现的再融资,

本质上也是一种担保融资。但是,这一过程的融资规模却超过了抵押品价值,

因为,

融资所得一方面要用于购买贷款,另一方面还要用于支付一系列参与者的个人薪酬和机构费用。当融资规模大于为其提供担保的基础资产池中的抵押贷款债权规模时,信用风险敞口也随之出现,超出抵押品价值的融资额没有相应的信用担保或资产支持,

也就是出现了“不完全担保”或“不完全资产支持”的情况,融资价值比超过了%。并且,显而易见的是,

参与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的机构和个人愈多,

需要额外支付的薪酬和费用就愈多,超出担保品价值的融资量将愈大,信用风险敞口就愈大,“不完全担保”情况愈严重。

其演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更为关键的是,

这部分用于支付薪酬和费用的额外融资量,其补偿并非来自抵押贷款的利息,而是全部来自于债券的溢价出售或发行,或者说直接来自于证券投资者额外支出。因为抵押贷款利息已经在信贷市场中被贷款公司、信贷经纪人等抵押贷款的参与和服务机构和个人所消化吸收,

抵押贷款从信贷市场转移到证券市场,

是由贷款公司和投资银行这两个市场主体之间所进行的等价(或等值)交换。实际上,通过溢价发行各类债券或证券以支付薪酬和费用外,

还要支付债券或证券本身的利息。因而,证券市场上证券发行和交易量愈大,

需要额外进入的证券投资者的数量就愈多,投资者的额外支付就愈多,由此引发的金融产业化和虚拟化的泡沫就愈多。

在本质上,正是由于要支付参与抵押贷款购买、包装和发行等一系列机构和个人的薪酬和费用,

相关参与人就都有动力尽其所能地去提高相关证券的发行价格。这就是次级债规模迅速膨胀和价格虚高,并由此形成华尔街史无前例的金融泡沫的内在逻辑和行为方式。而一旦投资者不愿为虚高的价格进行额外支付,不愿为这样的风险敞口买单,

那么,金融泡沫将即刻消失,

引发金融风暴的“多米诺骨牌”将随之轰塌。另外,

易于理解的是,

当房屋价格下跌时,

导致其作为抵押品的价值缩水,在基于这一资产池所发行债券的已融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信用风险敞口将随之扩大,其“不完全担保率”将不断上升。因而,

房价下跌则是通过与债券价格虚高相反的途径,加速了证券市场中信用风险的膨胀和金融泡沫的破灭。

因此,“不完全担保”的金融风险和泡沫不是来自于某个机构或某个环节,

而是来自从资产证券化到金融产品创新的这一金融链条的过度延伸和过度产业化,导致了对“完全担保”的无形突破,在每个环节及其相互之间都进行有关风险控制的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不完全担保”的风险集成。

也正因为如此,才被身处其每个环节中的人对金融风险的形成感到困惑,对风险集成的模式更是难以识别。并且,

这样的风险集成具有强大的自我激励能力,其内在的自我激励机制似乎只有经过巨大的金融风暴才能彻底的毁灭。

三、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的激励不相容

(一)次级贷市场缺少一套完备的治理架构和制度安排

抵押担保仅仅是控制信贷风险的一种业务技术方法,而不是保障业务经营长期有效进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制度安排。经纪人和贷款公司的业务经理尽管可以通过抵押担保使借贷在业务发生之时处于零风险状态,

但借款人与贷款公司之间的信用关系恰恰才刚刚开始,对于促成借贷业务发生的经纪人和业务经理等重要参与人来说,对这一信用的长期风险,即借款人能否有持续的还款能力问题,并没有激励和动力去认真考虑和负责,

因为经纪人和业务经理等参与者的收入仅与贷款额有关,并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经纪人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还贷能力并减少次级贷,则其收入随之减少。

因此,在经纪人行为与信用长期风险之间存在激励不相容的内在冲突。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表明,当经纪人等重要参与人没有被纳入到对借贷信用的长期风险承担责任的治理架构中去,没有融入贷款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去的时候,就必然只有追求借贷业务发生的动力,而忽略甚至掩盖信贷的长期风险。

因而,正是由于相应的治理架构和激励制度的缺失,

以及缺少对房地产经纪人市场的有效规范和约束,才使得大量次级贷在发生之时就已经埋下可怕的违约风险。

(二)证券市场中的风险控制技术与制度都不完善

就风险监控的业务技术而言,

投资银行、金融产品设计机构等都有愿望在本环节或本部门去做得更好,但风险却不完全来自本部门,

也不完全来自证券市场本身,而主要是由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实现业务关联后集成而来的,因而传统的风险控制工具必然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投资银行或特殊证券机构规避风险的惯性思维是,回避证券市场中某个或某几个股票或债券所可能出现的风险,

依据有限的历史数据来推测其出现风险的概率,并以此来设计投资产品的预警反应,

因而,对由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实现业务关联后所集成而来的风险却并没有给予更明确的关注和分析,“模型、压力测试和其他风险计量工具很明显低估了史无前例的信用市场环境所造成的损失程度,

更未能预测到住房泡沫和金融泡沫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巨大灾害”。

然而,恰恰是这一原因成了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的也是被忽略的原因。通常情况下,

次级贷市场中的违约在总体上还仍然是少数和局部的,

因而,当这种风险转移到证券市场时,在证券市场中所引发的

风险和抛售也是少数和局部的,其传统的风险规避工具仍能起到有效评估和预警的作用。

但是,当美联储连续次提高利率后,不能正常还贷和丧失抵押赎回权的违约风险,

就在抵押贷款市场开始快速蔓延,当这样的风险传染到证券市场时,在证券市场中所引发的风险就不再是少数或局部的了,

而是大规模、大范围的,传统的风险工具乃至创新金融衍生工具都无法准确评估和预警,更无法起到有效规避风险的作用。结果是,

年月,抵押贷款市场中不断扩大的风险最终引发了证券市场中人们对抵押贷款债券的疯狂抛售。

就风险控制的行为主体而言,特殊证券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以及证券投资者都没有得到有效的约束。特殊证券机构也称为特殊目的机构(-,),

是为资产证券化所专门设立的,包括购买、包装证券化资产和以此为基础发行种类债券或证券,

是资产证券化操作的核心环节。但是,它却不是一个具有完整内部治理结构的经济实体,因为原始资产所有者对其不具有求索要求,[]资产一旦进入就如同进入一个密封的盒子,

包括资产所有者在内的外面任何机构或个人都不能对盒内资产的权利指手画脚,因而实际上,

对经营者来说,便不存在资产委托人,

也就没有接受监督和约束的责任及相关制度安排。那么,经营者所追求的则必然是资产证券价格的虚高和规模的扩大,

以此最大化经营收入和个人薪酬,也就有动力去寻找能为其证券评出高信用等级的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的收入与业务量成正比,因而在次级贷和次级债市场一片繁荣的情况下也就没有任何动力为关注潜在风险而放弃丰厚的利润。作为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

虽然有权利要求赔偿损失,

但由于这类机构的自有资产很少,

一般都是高杠杆运作,因而实际上,

在风险逐渐蔓延时,投资者只能“用脚投票”来表达愿意,

所谓的“羊群效应”将最终使证券市场倾刻崩溃。

(三)缺少涵盖信贷和证券这两个市场的治理架构和制度安排

次贷危机的根源不仅在于缺少一个跨两个市场的风险预警与规避工具,更重要的也最根本的是缺少一个涵盖信贷和证券这两个金融市场的完整的治理架构和制度安排。

从过去经验看,规避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之间因业务关联所产生的风险的制度安排是,贷款公司与投资银行签订一个抵押贷款回购协议,

以此来提高证券产品的基础资产池的安全性。

但事实证明,以这样的契约关系来规避两个市场之间关联的全部风险,是完全失败的。原因是,一方面对贷款公司来说,

既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去保证每一笔次级贷业务都是安全的,

相反从某种程度上说,其中一些次级贷出现问题,对贷款公司来说是完全正常的;另一方面对证券市场来说,

由于债券或证券的价格对其基础资产池的风险很敏感,抵押贷款的微小或局部风险可能引发债券或证券价格的大幅波动,[]导致投资者的抛售。因而,

由此可看出,当两个市场发生业务关联后,其行为主体在获得相同收益时所承担的风险是不对等的。

因而,上述看似稳妥的制度安排,却根本无法有效抑制两个市场因关联而集成的风险,尤其当违约在次级贷市场蔓延时,这种集成性风险的膨胀速度是十分惊人的,

在证券市场所造成的损失更是始料未及的。

但是,假如只有一家金融公司从事从次级贷到次级债再到金融产品创新等一系列的业务,并且业务规模和风险与公司的收益和损失完全对应相关,那么,

这一家金融公司就有动力去设计一个涵盖整个业务链的风险控制工具,并构筑一套完整的治理架构,以及作出完备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的制度安排,最终使整个业务链及其每个业务环节都处于安全状态之中。尽管就现实而言,

这样假设的一家金融公司并不存在,但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巨大教训面前,这样的风险工具设计和制度安排则是必须给予重视的。尤其是如此大规模的次级贷和证券化产品在两个市场间传递,是史无前例的,

并且其风险集成方式总是随金融创新和市场关联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难以识别,就更需要一个完整的治理架构和完备的制度安排。当然,

这样有效的治理架构和制度安排,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它需要人们具有更多的经验和更大的智慧,以实现业务链整合和制度安排上的创新与突破。

它也是当前世界各国讨论的热点之一,尤其在那些试图通过证券市场来分散住房抵押市场风险的国家。

四、结束语

显而易见的是,局部的和单个的原因的分析或罗列,根本不足以解释清楚次贷危机的发生逻辑及其巨大的破坏性,甚至一些局部主体和单个业务环节在不违背市场原则的情况下,

却因为业务关联而形成了巨大风险或风险自我膨胀的内在结构。本文分析了次贷危机的三类“集成性”成因,揭示其产生、膨胀和爆发的重要而根本的原因及其“集成”路径,

同时,也利于总结其中的教训,即如果“风险收益”原理在次级贷中的“悖论”能通过公共财政的力量予以化解,那么,

次级贷风险就没有自我膨胀的内在逻辑,

也就大大降低了次级贷危机大规模爆发的可能;

如果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和产业化能受到有效约束,那么“不完全担保”的风险和金融泡沫就会得到有效控制,当这样的风险集成模式一旦被人们认清,恐慌不安的情绪也就不会持续膨胀;

如果整个金融链条上的各个机构和个人都得到合理的激励和约束,各个市场及其相关联之间能有效整合,就有利于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理架构和风险控制系统,

以及完备的制度安排。总之,

上述三种“集成性”原因都是致命的,只有当它们被有效破解,住房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的风险才会大大降低,同时,

通过证券化来缓解贷款公司的流动性约束和分散集中于贷款公司的信贷风险,才能如愿以偿。

注释:

①但实际上,当每一笔次级贷业务都采用了抵押担保形式进行融资后,

则容易导致“宏观危机”,即一旦违约面扩大,被强行拍卖和重新上市销售的房屋增多后,

将引起房产价格的普遍下降,从而导致作为抵押品的房屋价值缩水,一方面使违约的风险敞口和信贷损失扩大,另一方面也可能使那些原本没有风险敞口的抵押信贷业务出现风险敞口,

主要参考文献:

[][美]理查德?

比特纳著,覃扬眉,

丁颖颖译,美国次贷危机真相[],北京:中信出版社,

[]辛乔利,孙兆东,次贷危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李延喜,

次贷危机与房地产泡沫[],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次贷危机原理篇

可调眼镜依据的原理很简单:透镜越厚,

度数调节范围越大。

眼镜两片硬塑料透镜内部各有一个填有液体的透明圆囊,分别连着各自镜腿上的小注射器。

配戴者通过调整注射器上的刻度盘改变囊膜内液体量,进而改变透镜度数至满意程度,然后拧小螺丝密封圆囊,再卸掉注射器,

最后制成一副适合自己的眼镜。

(王鑫方)

随着电讯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即将进入移动通讯“”时代,

那么到底什么是“”呢?

“”即为英文的缩写,代表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手机自问世至今,经历了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和第二代、等数字手机(),而当前通信运营商和终端产品制造商倡导的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它能够处理图像、语音、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手机融入多媒体元素提供强大的支持。

(姜巽林)

次贷危机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与“次贷危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什么是“次贷危机”呢?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而引起的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并席卷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

“次”的意思是指:与“高”、“优”相对应的,

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

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当房价下跌时,

抵押品价值不再充足,按揭人收入又不高,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回的处境,

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账增加,按揭提供方的倒闭案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

次贷危机原理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次级贷产品中国

一、次贷危机的原因

。表面上看: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

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而分析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潜在原因是在于,由于美国长期以来的贸易状况的赤字状况,美元持续贬值,使得人们对美国经济的信心产生的从来没有过的消极预期,美国为了维持美国经济霸主的形象,

为了防止经济衰退。

首先就需要要保持国际资本的净流入,来祢补经常项目下的赤字,只有这样,

才能保持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归根结蒂,我们认为美国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是人为的阻碍经济周期所造成的。

主要是美国政府没有处理好年网络泡沫破灭。当时的“网络泡沫”的破灭其实就是经济周期的调整,而那时正逢小布什上台后的第一年,这时的政府正是需要一个“繁荣”的经济来表明政府的有效和能力,于是虽然网络经济破灭了,

但美联储还是可以通过了减息来刺激经济,而减息政策却使得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得以迅速发展,

最终导致了不良贷款的大量衍生。因此,今年危机产生和发展,

政治原因也是有的,又如今年大选,

两党都试图与次贷危机的责任划清界限;

同时又都指责对方是罪魁祸首。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放任了次贷危机的发展。为今天席卷整个美国经济金融风暴埋下了伏笔。

二、次贷产品产生原理解读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利息上升,

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

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其发行的过程如下:

三、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本次次贷危机的最大警示在于,要警惕为应对经济周期而制订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某个特定市场造成的冲击。

对中国的启示就是:如果央行为了遏制通胀压力而大幅提高人民币贷款利率,那么就应注意两方面影响:一是贷款收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有可能造成开发商资金断裂;

二是还款压力提高对抵押贷款申请者的影响,可能造成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而这两方面的影响都最终会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下降,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甚至生存能力。

。美国次级债危机正导致美国消费市场出现疲软迹象,

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中国企业受到了牵连。而美国零售商的压力直接传到了中国出口企业。在中国制造受次级债危机,

以及内部成本压力,国际订单的转移正在加速之际。跨国公司纷纷将订单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印度,

孟加拉国等更具备成本优势的地区和国家,

对我国的出口加工也影响巨大。即使国内的还在接受订单的企业,也很有可能接受不了跨国公司的低价要求而倒闭关门。

四、我国经济现状的根本原因:出口导向和没有按市场供求的利率体系

。次级债危机殃及中国出口,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而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赖以生存的法宝,就是出口退税与本币低汇率。由于我国没有按供求形成利率,

本国货币规定的汇率很低,使得外汇存底大量积累,贸易摩擦加剧,贸易条件变差。

借助低要素价格和低附加价值产品的出口,

花费很大的气力,搭上了资源和环境,但得到的实惠不多,

东西卖得很便宜。而一旦美元贬值,辛苦赚来的钱就缩水了。

五、结论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也给中国宏观调控提出了启示。

主要有:

第一,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监测对象。因为一旦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或者其他渠道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或总供给,就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

第二,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对某些具体市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并与这些负面效应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

总之,年的全球金融风暴注定会被牢记,

也会被我国牢记。

参考文献:

[]吴敬琏:出口导向政策酿苦果。我们掉进了美元的陷阱,南方都市,年月日

[]黄先海: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国际贸易问题,.

[]郑德:美国次贷危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与资本市场发展。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年第期

次贷危机原理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价值;

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次贷危机是发生在美国的因为次贷危机抵押贷款机构破产引起的投资银行关闭,投资者大量破产等现象的一场金融风暴,这不仅仅是表面的技术模型的显现。

因为在金融技术的层面研讨可以发现美国的次贷市场早已资不抵债,而隐藏在这场危机的本质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危机。主要体现在西方价值概念的“异化”,

价值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即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扭曲,价值观的影响国际化等等,其中蕴含着西方人性的贪欲、人格的堕落,价值观的世界霸权等多个方面。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高度扩张的金融系统、信用制度进一步恶化了这种资本生产过剩的内在矛盾。本次危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矛盾发展演化进入新的阶段,

背后隐藏的价值值得我们去思考。其次在全球化经济和世界政治文化日益加深交流联系的今日,对西方价值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中的价值的研究,

对我国目前出现的在信贷经济之下的“超前消费”“房奴”“车奴”“卡奴”“民间高利贷”等价值扭曲的现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正如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今天西方出现的价值行为中自身无法制服的问题,导致“占领华尔街”之类的社会运动,

这也是西方价值危机在社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我们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分析方法,才能正确阐述和揭露西方社会动荡下隐藏着的价值危机,为防止我国出现类似西方次贷危机的现象提供实践经验。

前提是介绍次贷危机的基本模型,通常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二十倍到三十倍的杠杆操作,一套房子价格万,

以倍杠杆价格的预估就是万,所谓对未来市场价格的预测,结果是一套房子以万的抵押换取万的投资,

在投资买房,

例如盈利%,一套房就可以换取利润万,相对于原始的价格万就是%的盈利,然后继续将万的房子进行抵押,

继续实现上述的循环,

不断投资并且收益。这样的发展势态是无法终结的,各个银行不断给个人进行投资贷款并且从中获取收益,最后投行亲自出手,

导致连环效应,最后房价和其他相应的金融产品价格涨到一个非常高的位置,没有人和企业可以接盘。

美国金融市场中平均杠杆率高达倍。在经济状况良好、资产价格上涨时期,杠杆作用使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急剧放大,导致资产泡沫的泛起。但是如果资产价格下降,

金融市场总体风险上升,

这时金融机构将不得不将杠杆比率降低,即进行去杠杆化操作。这有两条途径:一是金融机构出售风险资产,二是吸引新的股权投资来扩充自有资本规模。

在资产价格下降和市场风险提高的情况下,如果不能相应增加资本金,为了维持或降低杠杆率,

金融机构必须主动大幅度减少资产。而全球信贷紧缩则会加大购房者的还款压力,从而造成更多的房地产抵押贷款违约,导致房地产金融类产品市场价值的进一步缩水。这就形成了一个典型金融危机机制。

所以,

去杠杆化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如果继续任由市场发展的话会导致更大的金融危机。最终导致市场崩溃,政府被迫接受并且救市。在这样的现象之中次贷就是特指次级贷款,

就是信用度不高的人在投行的贷款。信用度不高的人抗风险最差,最先在市场危机中倒下,他们是信贷市场中最薄弱的一环。

在这种模型之下根据马克思相关的价值理论,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而价值分为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价值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当今的西方价值理念片面地抽象出价值背后的人性和人的社会角色,通过赋予价值“人”的能动性,通过复杂的技术建立了让人难以理解的金融市场操作“高科技”系统,又通过虚拟的信用给予每个人信用评级,但是依然隐藏着自身欲望的无限化和社会有限物质创造的根本矛盾,

资本主义依旧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有通过对西方价值进行分析才能是我们认清光怪陆离的资本主义次贷危机。

首先,出现的是西方价值概念在人性中的“异化”。

在经历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后,伴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

整个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虚拟经济和对外金融逐渐兴起,新的经济形势导致新的价值概念的取向。这包括:(一)价值概念的抽象并且符号化和虚拟化。

西方的“高科技”金融市场和“自由主义”相结合,价值和具体劳动脱离,价值成为个人经济行为的“标识”,在发达的金融系统和信息处理工具的辅助下,人没有必要在具体劳动中创造使用价值,

价值也随之开始抽象尤其体现在金融市场中。每个人都可以在虚拟的金融市场中交易,

预测未来价格的上涨或者下降。同时在国家的层面,

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同时发行国债,对国债的收益进行符号化和虚拟化的收益预测。这是价值概念的虚无并且符号化的结合,运用“神圣化”的严密逻辑数学方法计算最终的收益。

(二)价值评估的人性化和信用化。首先人性是复杂的,价值背后的人性意味着价值受个人的约束,

价值的表现也随之由人的欲望所控制,“”式的投机和“不懈”的贪婪,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成为价值评估的出发点。另外在西方的经济社会中根据每个人的信用指数将个人分类,给予价值品质的界定,

通过“科学”的评估测算对应相关的透支额度。通过对价值的信用化从而确定个人的经济待遇。这本身是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的优良结合,但是资本主义的“赌”“贪”等变异人性对价值的操控,

在金融市场的暴利的驱使下不断地进行金融衍生品的投放,在国家之间不断增加国债,并且对信用度低的个人也照贷不误,扭曲了金融市场的正常发展。

其次,

展现的是西方价值行为在社会中的角色化,即在社会中每个人存在的角色背后的价值引导,价值的内在必然是通过个人的社会角色而在社会中具体体现的具体行为。而且在西方的当今发达的传媒面前,

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次贷危机就是群体性的价值行为体现,也是价值观的群体显现,隐藏在这次群体性事件背后的是西方具体每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迷失。这其中包括:(一)价值观的物欲追求的感官化和传媒化,价值在目前的西方社会不再是原来的清教徒的勤俭和克忍努力等社会责任感的优良的道德集合,

而是对个人欲望的无限满足。

在美国的发展历史中,美国人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把每个人潜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为自身的物质欲望而奋斗,

但是从个世纪年代开始,

从美国到整个西方社会,

随着自由主义及其相应的资产阶级思潮的泛滥,越来越多的人进行超前消费。不仅在思想方面,在媒介方面,电视、网络、杂志等各大媒体公然以奢侈性消费为导向,

媒体被商业左右,浮躁和奢靡的社会氛围使得更多的人被感官刺激。媒体扮演了诱导私欲的角色,

把激发个人内心的物质欲望作为传播任务。

在整个社会氛围的推动下,物质欲望的追求不断从潜在走向显示外表,所以美国的次贷危机都是由一个个社会角色行为的价值集合。(二)价值活动“契约”的庸俗化和群体化。根据西方的社会组成理论,

西方社会在契约中实现价值活动的链接,

笔者认为价值活动的契约主要有两类:第一是人与他人的契约,根据霍布斯等人的理论,

人与人的交易依据契约开始,西方人通过信贷的金融交易原理和市场现实去制定交易合同。

但是在信贷发行的过程中,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庸俗化,背离了科学的经济原理,

以自身攫取最大利益为核心,

大量发行次级贷款,

并且对次级信用的约束不断减轻,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后果至于不顾。

同时金融机构在市场扩张的时候,大量给普通的个人提高信用评级,使其可以过多贷款,自身随之大量发行次级贷款,忽视了市场现实和个人情况。

这种庸俗的契约丧失了基本的契约精神,使得大量的消费者产生趋同的价值导向,使得次贷危机成为一种群体性的事件,当市场发展不良的时候,

契约的有效性就不断下降,最终市场各个实体陷入价格危机。第二是人和人自身的契约,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理论,“神”是资本主义中个人的价值导向,价值导向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清教伦理中简朴、勤劳、努力等优良的生活习惯,

而当今的美国人在金融市场的诱惑面前摈弃了清教徒的传统,实现“赌徒”的心理,“美国梦”中的道德和价值开始变质,最终其中的个人经济活动走向了庸俗化,价值行为的个体走向融合,

最终形成集体趋势,显现为一种社会危机。

最后,是西方价值观的国际化。在技术层面上研讨可以得知美国早该因为次贷危机而破产,

但是在国际社会中,美国运用虚拟化和抽象化的价值,大量发现国债,以国家信用的透支为前提,

肆无忌惮地发行国债,

是其他的债权国不愿意看到美国破产,以至于必须购买更多的美国国债,确保美国不破产,

本质是美国的价值观绑架了各国。这本质是美国及其西方推行的价值观战略,对其他各国进行价值输出,其实是维护自身利益,

置他国损失于不顾。在价值观战略上,美国把自己置于价值观的至高点,在创造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实际是单边价值观的霸权主义的具体体现。

次贷危机原理篇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等引起的风暴。它的蔓延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

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原理与运作机制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现在国内使用较普遍的定义是:资产证券化是将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持有的缺乏流动性,

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其风险与收益进行重组,以原始资产为担保,创设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证券)。

证券化的实质是融资者将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

(二)资产证券化的流程

资产证券化这一操作程序包括如下步骤:()发起人确定证券化资产,组建资产池;()设立特设信托机构();

()资产的真实销售;()进行信用增级;()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发售证券;

()向发起人支付资产价款;

()管理资产池;

()清偿证券。

(三)资产证券化的原理

资产证券化的原理包括一个核心原理和三个基本原理。

核心原理是现金流分析原理,三大基本原理是资产重组原理、破产隔离机制和信用增级原理,是资产证券化核心原理的深入。

。现金流分析原理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是现金流分析原理。资产证券化是以可预期的现金流为支持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过程,

可预期的现金流是资产证券化的先决条件。

。资产重组原理

资产重组是资产的所有者或支配者为实现发行证券的目标,根据资产重组原理,

运用一定的方式与手段,对其资产进行重新配置与组合的行为。

。破产隔离机制

破产隔离机制是资产证券化交易所特有的技术,

它使基础资产原始所有人的其他资产风险、破产风险等与证券化交易中基础资产的风险隔离开来,

风险也不会“传染”给资产支持证券持有者,资产的卖方对己出售资产没有追索权,在卖方与证券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信用增级原理

信用增级是使发行的支持证券能够避免与基础担保品相联系的损失或其他风险的过程。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并降低发行成本,利用“信用增级原理”来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是资产证券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我国金融机构影响的辩证分析

(一)研究背景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起步较晚,

但在监管当局的大力推进和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下,我国资产证券化经历了一场从无到有,并快速发展和不断突破的过程。短短的年时间,中国的商业性房贷额增长了百倍(详见图,

图),已经从年的多亿元,飙升到年月末的.万亿元。

(二)我国金融机构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扩大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资金来源目前我国各类政策性住房资金的金额不过亿元(其中亿元为住房公积金存款,主要用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根本无法满足住房开发与建设的需求,同样也无法满足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巨大的资金缺口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推上了日程。

。增加信贷资金的流动性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更灵活、增加信贷资金的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初衷。

由于银行吸收的存款大多期限较短,而住房抵押贷款的期限相对较长,这就造成资产与负债在期限上的不匹配,一旦银行发生大量的现金需求而长期贷款不能快速变现,银行就会陷入流动性困境。

因此依靠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来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是行之有效的。

。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利用率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金融机构需在资产风险等级加权平均的基础上确定资本充足率,

建立风险资本储备金。住房抵押贷款是一种期限长、流动性差的信贷业务,

监管部门对该业务规定的风险权重也较高。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能够使银行有效降低资产结构中高风险资产的比率,以较少的资本获取较大的利润。

。丰富金融市场投资品种目前中国的利率水平较低,大量的资金要寻找投资渠道。

但是中国金融市场上的投资品种还比较少,

主要有国债、公司债券、股票和基金等,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以为金融市场提供风险低、收益稳定的较长期的证券。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分散风险作用

()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利于分散利率风险。房产抵押贷款期限通常都不短,

一般是~年,甚至是年,

利率波动的可能性比较大,利率波动对住房抵押收益的影响也会很显著。目前房产抵押贷款银行实行的是单一品种的浮动利率贷款,

商业银行随时可以根据央行的利率变动而相应上浮或下调利率,购房者为此也承担了较大的风险。一旦央行出于紧缩经济的考虑而提高利率,购房人借贷的意愿必然陡降。

银行对房产抵押贷款的呆账率激增。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房地产资产证券化,

这样一来,银行将贷款一次性出售获得收益,

利率风险则随同贷款一起转移了出去。

()流动性风险可以通过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进行分散。

银行多为长期贷款,但是居民储蓄是构成可贷资金的绝大部分来源,而居民储蓄中又以活期存款为主,这种揽存的短期性与放贷的长期性不匹配,就是所谓的“短存长贷”矛盾。

从长期来看,它很容易导致银行陷入资金周转不畅的困境,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险。通过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

银行将贷款出售迅速回笼资金,就可有效化解这种风险。

()降低信用风险要诉诸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

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面临着借款人违约或未按时履约的可能性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房产抵押贷款的对象是广大的个人消费者,

他们对经济波动的承受能力非常弱,

一旦经济发生不利变动,停供和坏账就会接踵而至。

()降低提前偿还风险仍需要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借款人由于收入的变动或是预期利率的变化而提前偿付贷款,

不可预期的现金流入就会增加进银行。增加的现金流入会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难度。通过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

使表外融资成为了可能,故可以化解风险,

提高资本利用率。

(三)我国金融机构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难点

一是主观意愿不强。

分散风险是抵押贷款证券化很重要的一个作用。从目前情况看,

房产抵押贷款总体上来说是一种比较优质的贷款,违约率极低(约为.%),因此,

大多数银行基于利润的考虑,并不情愿将这类贷款出售来进行证券化处理。因而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对当前中国的商业银行而言,

不是很迫切,

这也增加了我国推行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难度。

二是信用评估中介的发展滞后。根据国外经验,只有由国家出面,

建立全国统一的担保机构对证券化资产标的进行担保或保险,再通过权威评估机构的认证,的信用等级才能得以保障。

三是存在提前还款风险,

指借款人可以随时偿还全部或部分抵押贷款的余额,而导致现金流量的不稳定和再投资的风险。一般地,抵押贷款的发放人都允许借款人可以随时偿还全部或部分抵押贷款,这相当于给予了借款人一个“提前支付期权”。

四是利率风险,

指由于利率的变化而使发放抵押贷款的机构或者证券持有者所遭受损失的风险。它是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交易中,最难以规避与管理的一种基本风险。五是信用风险,指在金融交易活动中,

交易一方的违约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四、防范我国金融创新风险的措施

(一)完善对基础产品和客户的持续管理

加强对衍生和原生产品联动关系的研究无论是原始还是包装过的金融产品,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和完善对原始产品和客户的持续管理。

有效的金融创新需要风险严格可控的基础金融产品的支持。具有衍生特征金融产品的价值依赖于原生资产价值的变化,但金融创新令许多衍生品价值与真实资产价值的联动关系被削弱。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

在推进过程中有必要对衍生与原生产品的联动关系加以研究,防止“假设”因市场环境变化而累积市场风险。

(二)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金融监管

在次贷危机中,

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多个环节都存在着监管缺失,因此加强监管非常必要。首先,

注重规制导向监管与原则监管相结合。次贷危机反映出美国规制性监管模式的滞后性和不灵活性,

汲取美国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坚持以规制性监管为基础。其次,实现规制监管与原则监管的有机结合,

针对不同监管事项、不同监管领域实施不同的监管原则。最后,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三)建立金融创新体系

健全创新机制金融创新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和环节的系统工程,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

各类金融机构要设立专门的金融创新组织机构,负责组织、领导、指导、管理和协调内部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创新活动以及与社会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对潜在的风险状况提出有预见性的方法和控制对策。

其次,

认真搞好创新的规划工作。

在充分把握和跟踪国内外金融创新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许可,明确创新目标,规划创新程序,

确定创新重点。最后,建立创新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

(四)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修补和完善存在的制度漏洞

首先,建立由董事会、高层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组成的风险管理系统。

其次,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识别、评估和控制金融风险,对风险进行早期预警。

在关注员工专业素质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员工的道德水平,防范道德风险。

(五)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市场约束

次贷危机原理篇

关键词:金融产品;金融创新;次贷危机

:。,-‘。,

-’‘。。,。

:,’,-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次贷危机的发生,

从宏观来看,

是美国前一阶段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酿成的苦果;从微观来看,

次贷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次级抵押信贷的大量违约,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是这次危机的根源。泡沫破灭之时,美国房地产价格的暴跌通过资产证券化产品,经由早已连成一片的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

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本文从产品是金融业的细胞的视角进行研究,认为细胞层次发生病变犹如人罹患癌症,

必定会危及市场整体,提出次贷危机的发生从根本上讲在于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在于缺乏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原因的微观透视:在于过度金融创新

(一)风险初始爆发

。基础资产:次级抵押贷款。

在美国,按照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住宅抵押贷款可以分为优级()、次优(-)和次级()。

次级抵押贷款作为一种银行业务,

并没有一致性的定义。“次级”这一术语,主要用来描述具有高违约风险的贷款,其利率考虑风险溢价,

通常要高出一般贷款到个百分点;其对信用要求程度不高,如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将信用分数()低于的借款人认定为次贷借款人。次贷借款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收入较低;

信用记录不全或不佳;

负债与收入的比例较高。该类贷款市场的产品很多,比如:无本金贷款、年可调整利率贷款、年可调整利率贷款、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等。

。次贷危机序幕。次级贷款的共同特点是:为了吸引借款人,

在还款的开始几年,

次贷合同通常具有较低的初始固定利率,每月按揭支付很低且固定,

该利率在若干年以后改为浮动利率并随联邦基金利率浮动,还款压力陡增。

这样的安排对于借款人的吸引力在于其还贷压力在前几年较小,而后逐渐增多。

无疑,当人们预期房价会不断上涨的时候,认为风险是可控的,即使现金不足以偿还贷款,也可以通过房地产增值再获得贷款来填补缺口。

因此这些产品深受追捧。

由于美国人群普遍具有提前消费的习惯,

而且从年开始到年美国处于降息通道,因此次贷业务在美国发展迅速。

年至年,美国新增次贷年均增长率为.%,

而后随着联储逐渐升息其增速放缓,年和年增速分别为%和-%。

截止到次贷危机爆发前的年上半年末,美国次贷市场余额为.万亿美元,在整个抵押贷款市场的份额由年的.%增加到%。

然而,从年月起,

美联储次调高利率(从%调高到.%),借款人的还款压力迅速加大,而房价持续下降,致使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不断上升,一些放贷机构因此出现巨额亏损,

甚至倒闭,由此拉开了危机序幕。

(二)风险蔓延

。基于次贷的金融创新衍生产品链条

()一次证券化产品:抵押贷款支持债券()。

美国绝大多数次级房贷的发放者是地区性的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由于有大量资金投在次级房贷上,这些机构的资金周转存在较大的压力,为分散抵押贷款机构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于是投资银行用金融创新的手段帮助贷款机构“点石成金”:通过真实出售、破产隔离、信用增强等技术,

将流动性很差的次级房贷包装成,这种债券是将次贷合同打包、以次贷的利息收入产生债券收益的产品,是基于次贷形成的初级衍生金融产品。

它的特点在于为发放次级贷款的银行提供流动性,

分散银行经营风险,

同时由于通常具有政府担保,风险较低。这样,贷款成为了证券,在增加流动性的同时还蒙上了投资产品的光环。

()二次证券化产品: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和债务抵押权益()。

考虑到次级房贷为抵押品的债券评级不高,达不到最低投资等级,因此难以转手。于是金融创新再度点石成金――分档技术()被引进证券化产品设计中,

将债券按照可能出现的违约几率分割成不同等级的“块”(),

设计出两种第二级金融衍生品,即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和债务抵押权益()。它们都是在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是由特殊目的公司向商业银行、投资基金等投资者发行的金融产品,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抵押贷款为支持、为特殊目的公司提供流动资金,则是以抵押贷款、形成结构性产品资产池并在此基础上发行的权益凭证。

()更高次证券化产品:产品基础上的证券化和反复衍生。在产品的基础上,投资银行又进行了两个方向上的产品设计:一个方向是以为基础资产,衍生设计出“的”、“的立方”等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实现杠杆效应。

在证券化过程中,基础资产池中的信用风险不同程度地转移到不同档次的投资者。

另一个方向是设计出信用违约掉期(),信用衍生品让风险转移进一步市场化,的作用是寻找对手公司对次贷衍生品投保,

从而将次贷衍生品的违约风险进一步分散。

在风险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一方面,可以用于高级档的信用增强,将信用风险转移给信用保护出售者,进而获得资本市场准入;

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信用保护出售者用于构造高风险的合成,

以承担次级按揭风险来获取高收益。

()次贷价值链――――合成。次级房贷通过证券化和反复衍生,产生了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

首先,贷款机构把住房按揭贷款打包成进行出售回笼资金;其次,

投资银行购买后,把基础资产的现金流进行重组,设计出担保债务凭证;

最后,推出能够对冲低质量档次风险的信用违约互换,以及二者的结构化产品――合成。

在此基础上,对以上不同等级的“块”进行信用评级后,投资银行将它们出售给对冲基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一些国家的央行等。

。衍生产品使次贷危机风险蔓延。美国的投资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

将同类性质的按揭贷款处理成债券形式在次级债市场出售。一般来说,次级债的利息要高于政府债券或普通企业债券,又因为美国的评级机构给出了的评级,

于是经过包装后的高风险的次级债进入了大型投资基金及外国投资机构等的视野,机构投资人成了次级债券的买方。

而有些机构(主要是对冲基金)持有次级债券的动机是在衍生产品市场上进行对冲交易,在这个市场上,

次级债券和正品债券之间的收益差可以通过高比例的杠杆交易产生惊人的暴利。对冲基金把这个差价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上用放大多倍的杠杆投资锁定为远期利润,

所用的信用额度是由证券存管清算银行提供的。

只要作为抵押品的基础证券能够到期兑现,锁定利润就能够到期实现,这种“二次打包”的证券通常是流动性较低的,

但只要有级的等级,证券清算银行就可以接受为对冲交易的质押品,列入可质押证券。于是次级债券的违约风险就又回到了证券清算银行。

危机爆发之后,在对冲交易中被质押的次级债券突然失去了流动性并且从级降为“垃圾债券”,证券清算银行必须强行平仓,这时基金就会产生巨额亏损乃至于破产清算。

于是在对冲交易中放大多倍的信用额度和锁定利润,就变为清算银行的账面亏损,根据和国际金融学会估算,证券清算银行的资本市场减值损失占次贷危机总损失的―%,而银行损失中真正的信贷市场现金流损失仅占-%。

此次危机的根源,从表面上看是美国利率提高和房地产景气下降。但上述分析表明,

美国作为全球金融一体化的龙头,其金融创新力度很大,

金融衍生品丰富、高度复杂,很多银行都发行贷款证券,形成债务后再出售债券,

金融产品创新与危机产生和传导密切相关,包括信贷市场基础产品创新(次级按揭)和资本市场衍生品创新(、和等),前者导致了金融体系信用风险承担总量的增加,后者导致了信用风险由信贷领域转移到资本市场,

通过传导机制在全球形成了债务链,一旦中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

造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的爆发是金融产品炒作的结果。

二、金融产品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引发次贷危机原因的宏观透视

从复杂衍生品的发展历程来看,资产证券化是上个世纪年代后期美国储贷协会危机后出现的一项了不起的发明,

证券化特别是房贷证券化是近几十年金融业最大的产品创新。

证券化的实质就是把商业银行的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来,由风险承受能力更高的投资人持有,

由于资本市场的定价能力更强,透明性更高,投资人的多元化程度更高,

因此能更准确地判定产品暗含的风险,将相对集中的银行信用风险分解到资本市场,同时也解决了银行负债短期性与资产长期性之间的矛盾,从而加强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稳健性,也缓解了银行因挤兑而倒闭的风险。

但与此同时,证券化也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潜在风险。

(一)金融产品证券化基础上的结构化:使基础资产的风险与最终产品的关系已不存在线性关联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是所谓的瀑布()原理,

即按照不同优先顺序,把回收的贷款本息还给不同等级证券的持有人。到目前来看,这一理论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出在华尔街在证券化的基础上又向前发展出了结构化产品。

结构化金融产品,顾名思义,就是将固定收益证券与衍生产品的特征相结合,

以使投资者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

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获取最大回报的一类新型金融产品。在以证券化为核心的结构金融理念产生后,

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们便打开了“潘多拉之盒”。任何被弃如敝屣的资产,只要经过投资银行的一番精心设计,都能变成“香饽饽”,如早期的垃圾债券、近期的次贷。

证券化与结构化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证券化的过程是分散风险的过程,风险本身基本没有改变;而结构化的核心是完全改变了按比例分配风险的机制,

它通过内部和外部的信用增级,

把产品的原始资产收入与风险的分配关系从线性变成非线性,

使得投资人越来越难以看清基础资产的风险特性,从分散风险变成了隐藏风险。随着产品的不断复杂化,

结构化产品的风险越来越难以识别和定价,因而这一市场的发展也越来越畸形。

本身是一种特殊债券,

它的基础资产可以是、甚至是本身。是将各种原始资产(以抵押房贷为主)集合起来,重新分层,通常至少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包括一个没有评级的部分(相当于股本)、一个评级的优先层以及一个评级较低的夹层,

一旦发生违约,

资产池收入的损失首先冲抵股本层,其次是夹层,

最后才是级的层次。

通常,在构建的时候,资产池中大概有%到%的部分可以进入级层次,其余部分中大部分进入夹层,而股本层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通常小于%。

为了进一步提高级的比例,中介机构又把产品中的夹层部分拿出来组合成,通过内部增信和外部增信(往往是提供)使得这些资产中又有大约%达到评级;更有的甚至在之上,进一步组合成。

这样经过多次打包组合后,大部分原始资产都已经被包装成高等级的结构化产品出售给市场,

剩下的很小一部分由于风险实在太高,

被华尔街戏称为“核废料”。

在这种层层组合之后,基础资产的风险与最终产品的关系已不存在线性关联。比如最初的房贷损失%以后,转化到的投资人手里,

级产品持有人所遭受的损失可能已经非常高了,尽管它的评级仍然是级,但因为这个产品的基础资产是原始产品的夹层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已经被完全损失掉了。

金融产品证券化基础上的结构化,

为谋取暴利而不顾其他团体和市场整体利益,

使原本利大于弊的产品发展成为弊大于利的异化产品。最典型的是以次贷为基础资产的和,这些产品的原始形态或前身是相对简单和安全的优质房贷。

但投资者为了追逐更高回报,银行为了扩大房贷业务,

共同设计出多层级再证券化产品―,目标是将非优级房贷通过证券化向投资者出售,

结果使原本可以有效降低银行特异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产品,异化为扩散特异性风险和放大系统性风险的产品。

(二)高杠杆经营模式积累巨大的风险敞口,使危机迅速将投行吞噬

复杂的结构化产品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

与金融机构的高杠杆化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如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的资本金仅为亿美元,其担保和发行的债券高达万多亿美元,杠杆率高达多倍。

-年美林和高盛的杠杆率上升到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上升到倍,雷曼兄弟破产前的杠杆率仍高达多倍;如果将表外结构性投资工具计算在内,华尔街投行的实际杠杆率高达-倍,

这些投行的资本充足率仅为%-%,远远低于商业银行。

高杠杆化的结果具有双重性。

在经济上行周期,因为复杂的产品提供了高评级高收益的投资机会,

金融机构发明了各种工具提高杠杆率进而提高利润率。

但是,高杠杆率以及缺乏稳定的流动性使得这些机构对市场突然反转极为敏感,遭受的损失也成倍放大。

例如,雷曼兄弟的主要损失来源于该公司的房地产投资,

但投资者在担忧资产进一步减值的情况下,

对雷曼兄弟的资产负债表不再信任,于是其股价跌破净资产。

这种高杠杆结构使得即便是规模很大的公司,

也可能由于旗下某个业务或机构损失而导致集团流动性危机。

就金融市场整体而言,

市场动荡很容易使得这种具有高杠杆特性的金融机构发生流动性短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三、吸取美国次贷危机教训,

推进我国金融产品创新

虽然这次美国金融危机非常严重,但那是一种“富贵病”,是金融创新超出金融制度所能支持的容量的后果。

而中国的金融发展不足,

金融体系还没有足够的开放,金融创新较少。

但美国的次贷危机,无疑对中国在未来进一步放开金融创新空间、完善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促进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一)循序渐进地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我国的资本市场仍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初级发展阶段,

由于我国的金融创新不足,导致金融体系运作的效率较低。一方面实体经济有巨大的资金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却有大量资金低效运转在一级市场。

从金融产品的角度来看,我国也处在发展的早期,

金融产品结构仍然不合理。因此,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我们要循序渐进地推进一些创新产品,比如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等。

(二)在产品和系统设计中限制单方面考虑,兼顾各方利益

透视次贷产品设计,美国政府本身怂恿了针对信用不足的贫困者的金融运作,比如:美国政府要求所有的社区银行都要投资一定比例的资金在本社区,而且要求不能歧视住在某些社区的人,

所以很多没有达到信用标准的人也拿到了贷款。

因此,合理且可持续的创新产品必须建立在发行方、投资者、消费者和金融市场监管者多赢结构之上,

任何以邻为壑的单边考虑最后都无法持久,并将最终危及所有各方。

(三)加强监管创新

次贷危机使美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表露无遗。

我国金融业需从中吸取教训,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一是我国应当实行金融监管的专业化和功能化,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防止出现监管重叠、监管遗漏或空缺的现象。

二是加快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并建立一个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制。

参考文献:

[]王欧。金融危机:回顾与溯源[]。金融实务,,

()。

[]祁斌。全球金融风暴下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清华人,,()。

次贷危机原理篇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资产泡沫;金融危机

作者简介:张春颖(-),女,吉林永古人,

长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学。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风险

虚拟经济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

是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但是,同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样,虚拟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也不能超出它应有的范围,

虽然人们目前还不能准确地指出这个范围,不过,从它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一点来看,它确实存在发展约束问题。

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以货币的出现和信用的发展为前提的,而货币与信用则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虚拟经济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因此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

就没有虚拟经济的发展。但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并非是同步发展的,

而是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

贺晓波、许晓帆的研究指出:“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规模扩张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量的扩张轨迹完全重合或同步。在理论上,虚拟经济作为实体经济的衍生,

应该是受到实体经济要素制约的,但虚拟经济价值的增值的独立性,

使得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成为必然。”目前,

全球实体经济规模已经远远被虚拟经济所超过,我国经济虚拟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对实体经济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加大丁实体经济动荡的可能性,

还会掩盖经济过热现象,

最严重的是,

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导致泡沫经济形成,最终演化成金融危机。

(一)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与金融危机

资产泡沫往往以金融危机告终。各种资产都可能产生泡沫,前提是价格过快上涨,

如果短期内把长期价值增长反映出来的价格上涨完成了。这就是泡沫。

至于价格为什么会过快增长,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的上涨要么是需求过大。

要么是供给过少。要么两者兼有,总之,是供求出现了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通过价格的上升进行调节,

价格上升抑制了需求,引导了供应。一般商品供需很快就会驱于平衡。

容易形成泡沫的资产很多、比如年荷兰的“郁金香”,之后股票、房地产、,这些资产除了供求容易出现不平衡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信息不对称导致估值困难。

比如业,

只有少数人能够掌握其原理及研发,

对于房地产,土地供应量与成本没有几人可以预计,

股票背后的企业更是少有投资人彻底的了解。信息的不对称,

使正确估值出现困难,促使这些资产在供求不平衡下的价格上涨变得更加的严重和迅速。加之市场上投资者的从众心理,

价格被推到了严重脱离资产本身的价值,

泡沫形成并越来越大。在这些资产存在供应限制的情况下,

即使没有非常优越的经济环境,也会出现价格泡沫;在供应限制不大的情况下,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低通胀率、稳定增长的经济环境,都容易催生出资产价格泡沫。

众所周知,年这场金融危机源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带动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规模的急剧扩张,次贷市场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购买需求,加快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

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衍生品的过度创新,对房地产泡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次级债是防范市场向上风险的一个产品,对市场向下风险则缺乏抵抗力,其理论基础是房价上涨,

对房价下挫缺少必要保护。在利率上升和房价下跌的双重压力下,

抵押贷款违约率和房屋没收率显著飙升,大量次级债供应商纷纷倒闭和破产。

年月,美国第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月美国第大投行贝尔斯登旗下两家投资于次级债的对冲基金严重亏损,濒临破产,

次贷危机爆发。

虚拟经济逐渐超越实体经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最主要的方面,

这造成了金融危机领先实体经济而独立发生的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促使西方国家。也促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虚拟经济,一方面是因为生产的规模和速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支撑虚拟经济膨胀的资本来源于全球化,从而使虚拟经济的膨胀完全可以超出一国国内财富和生产增长的限制。金融危机因虚拟经济过度发展而发生的条件得到持续强化。

目前,

美国次贷危机并没有结束,有资料显示:次贷合同一般在年左右。从最近各主要经济体的表现来看,

其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复苏的迹象。

因此,一些乐观的人士开始谈论“后危机时代”。

但从历史上类似大危机的经验来看,经济很可能在谷底徘徊多时,甚至出现反复“探底”现象。要解决造成危机的一系列“病根”。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只要这些“病根”还在,走出危机就不会那么容易,全球经济在谷底再徘徊―年应该是比较保守的估计。

(二)金融危机的危害

金融危机的一个严重后果是通货膨胀,同时会不同程度地对实体经济造成损伤,

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就会演变成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的一个后果是通货膨胀

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一般伴随着经济局部或者整体过热,最终一般会伴随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在世纪以来资产价格泡沫的诸多案例中,

通货膨胀率几乎是无一例外地上升。究其原因,

为了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增长,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无疑为通货膨胀创造了条件,

因为通货膨胀的实质是货币发行过多,

超过了对应的实物量。同时,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

低利率政策使得货币的流动性泛滥,也为通货膨胀奠定了基础。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损伤

虚拟经济过度的发展,

将会造成自身的危机,甚至于导致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

股市泡沫的破裂,一方面使财富效应发生逆转,

直接导致经济下滑。

家庭财富大幅缩水,直接减少了个人消费支出。另一方面,使得生产过剩状况恶化。

在泡沫达到顶点时,股票价格和资产价值的膨胀,推动了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增加,

受此影响,

大量固定资本投资不断扩张,

财富效应的逆转,导致泡沫期过度投资的状况更加恶化,这对实体经济构成了打击。

如果金融系统并没有大规模地卷入泡沫资产,资产泡沫的破灭不会威胁到金融系统的安全,

其单一因素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太严重的损害。但是。这次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催生与众多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有关,

其泡沫破

灭也使得众多类型的金融机构深受其害,

从而损伤到实体经济。虽然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后,美联储曾有过如下表示:“金融市场动荡没有损及实体经济”,但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对实体经济的打击将深重而持久。

二、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原因剖析

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竞争规律的作用下。市场通过“看不见的手”,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虚拟经济应该正常有序地发展,

然而,

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也会失效。

(一)缺乏监管

金融体制由于缺乏监管,无限制的扩大了信贷规模,导致虚拟经济规模过度膨胀,

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从美国次贷市场来看,规模从年的亿美元猛增到年的.万亿美元,

占全部房屋抵押贷款的比例也由年的不到%提高到年的%。同时,在竞争和利益的诱惑之下,

放贷机构还不断降低放贷标准,低资信、零首付等高风险贷款在次贷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次贷市场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购买需求,加快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

(二)金融服务业的过度发展,金融商品的不断创新

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加剧,金融商品不断创新,合约链条不断延长。

比如,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衍生品的过度创新就对房地产泡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房屋放贷机构为了提高资产收益率,提高财务杠杆,

将次贷证券化后打包出售,

转移风险。而投资银行大量购买了次级债后,又将其再分层设计出各种衍生产品,这些衍生产品又受到各类金融机构追捧。

因此,通过次贷生产品市场,市场资金源源不断地流人房地产市场,

对房地产泡沫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

次贷衍生品市场不仅将次贷的风险多倍放大,也将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延揽到次贷市场的风险链条中。一旦作为风险源头的次贷出现问题,整个金融市场都会随之动荡。从外部环境来看,

美国经济处在长期的去杠杆化过程中,以控制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

(三)流动性过剩是导致股市泡沫妁一个必要条件

在股市发展过程中,

经济持续增长使得居民财富持续增加,但由于投资渠道缺乏,

巨额居民存款累积在银行。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的资本越来越充裕,用于投资的钱也越来越多。由于有%的通货膨胀率,定期存款利率还不到%,

从而出现负利率。于是,

人们就要将银行里的钱拿来投资,对投资品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当股票或房产需求与供给严重失衡时,容易使股市短时间内出现巨额涨幅并形成泡沫。

虚拟经济本来是一个零和游戏,

不管在这个游戏中谁输谁蠃,总和是不变的。如果只是有钱的人去参与这个游戏,总是有输有赢,大多数都是输得起的,

少数输不起的也只是个人的悲剧,总不会影响到国家和社会。但我们每个人都把存款取出来去炒股,全民开始炒股,

那就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了,风险也就增大了。归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资本的投资渠道不足。

三、防止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对策

对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处理,我国党和政府早有正确认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防止虚拟经济产生过度的“经济泡沫”对国民经济的危害。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我们更加重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正确处理。温家宝总理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认真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要根据需要和可能,稳步推进金融创新,

同时加强金融监管。二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要始终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虚拟经济要与实体经济相协调。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三是储蓄与消费的关系,要使消费与储蓄相协调。

(一)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

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

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保持信贷的适度增长,严格控制住房地产融资的增长幅度,同时,运用税收杠杆。

调控房地产投资收益率,政府有关土地管理和执法部门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依法从严打击违法违规投机炒卖土地获取暴利行为,杜绝国有土地收益流失。

(二)审慎稳妥地推进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

审慎稳妥地推进金融改革,特别是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在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必须建立起相应的约束、规范机制,有关监督部门必须要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进行严格监管。

加强虚拟经济监管力度能够稳定国家经济安全,因此需要我们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加大对虚拟经济的控制力度。

在发展虚拟经济时,应该加强监管政策和措施的修订与完善。美国的教训告诉我们,

监管体制不严往往是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国家,我国更应该加强监管制度的完善,

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促进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适度协调发展。在制定货币政策时,

应该包括对虚拟经济的控制性政策。控制目标应该包括证券规模、股票综合指数、债券综合指数和地产价格及房地产景气指数等指标。但是,目前虚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应该是股票市场。证券当局应在货币政策统一协调下制定股市的调节政策,

并直接人市调节股票市场。

金融监管的基本宗旨与核心内容必须是监管金融衍生商品特别是金融创新商品所有可能诱发的投机行为,而不是监管金融衍生商品或金融创新商品本身。不管人们怎样地美化投机行为,也不管人们怎样地转换观念,

投机行为都是虚拟经济发展的最大扰乱因素之一,都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投机行为。

在虚拟经济中,面临失效更多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

政府必须采取防止市场失效、纠正市场失效的政策措施。同时,通过金融监管、社会监督和税收政策等,打击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防止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

消除泡沫因素和泡沫现象。在资产价格过高或过低地背离资产价值。即出现异常的资产泡沫或资产泡沫崩溃时,政府应该针对导致泡沫或泡沫崩溃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抑制或救助措施。

(三)有效引导资金向实体经济流动

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使国民经济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如何鼓励资本回归实业,包括回归一般制造业、传统制造业。

有些人原来以为,发展高端服务业就可以吃饭了,就可以不要制造业了。

这次金融危机给全世界一个教训。现在很多发达国家,从政府到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回归实业,中国的资金也应该如此。为此,

要创造一种社会环境。

鼓励资本回归实业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果国内的各行各业都能够有投资机会、门槛低、进出容易,

资金就会分散,形成某种资产泡沫的机率也就会下降。

参考文献:

[]夏斌等,我国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和对策,

经济研究参考,,

(),

[]贺晓波、许晓帆,

我国实体经济与拟经济分离发展研究[刀,经济研究导刊,,(),

[]樊纲,

供求失衡引发资产泡沫需扩大资本出路],经济参考报,--,

[]成思危,

虚拟经济微探[)。第二届虚拟经济研讨会报告,,

[][美]约翰,,

戈登,

伟大的博弈],北京: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