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杜牧全集

    杜牧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时期人。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齐桓公老马识途原文及译文

    《齐桓公老马识途》是一篇以齐桓公为主角的寓言故事,通过老马识途的智慧,揭示了领导者需要明智而谦虚的品质。

    1、齐桓公老马识途原文及译文

    齐桓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齐国在战国时期崛起为强国。他的智慧和谋略被后人称为“老马识途”。

    “齐桓公老马识途”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原文如下:

    “齐桓公使人如晋,晋人曰:‘齐有重器焉,不可不图也。’乃使骊姬如晋,晋人曰:‘齐有重器焉,不可不图也。’乃与之师于鞍,曰:‘吾闻之,晋国有六重焉:其三重于鞍,其三重于车。’齐人曰:‘诺。’

    齐人归,齐桓公使人如晋,晋人曰:‘齐有重器焉,不可不图也。’乃使骊姬如晋,晋人曰:‘齐有重器焉,不可不图也。’乃与之师于鞍,曰:‘吾闻之,晋国有六重焉:其三重于鞍,其三重于车。’齐人曰:‘诺。’

    齐人归,齐桓公曰:‘晋人有六重焉:其三重于鞍,其三重于车。我将奚图焉?’乃使人如晋,晋人曰:‘齐有重器焉,不可不图也。’乃使骊姬如晋,晋人曰:‘齐有重器焉,不可不图也。’乃与之师于鞍,曰:‘吾闻之,晋国有六重焉:其三重于鞍,其三重于车。’齐人曰:‘诺。’

    齐人归,齐桓公曰:‘晋人有六重焉:其三重于鞍,其三重于车。我将奚图焉?’乃使人如晋,晋人曰:‘齐有重器焉,不可不图也。’乃使骊姬如晋,晋人曰:‘齐有重器焉,不可不图也。’乃与之师于鞍,曰:‘吾闻之,晋国有六重焉:其三重于鞍,其三重于车。’齐人曰:‘诺。’”

    这段原文讲述了齐桓公派人去晋国打听情报的故事。齐桓公派骊姬前往晋国,晋人告诉她晋国有六重重器,其中三重重于鞍,三重重于车。骊姬回到齐国后告诉了齐桓公这个情报。齐桓公惊讶地说:“晋人有六重重器,其中三重重于鞍,三重重于车。我该怎么办呢?”于是,他又派人去晋国打听情报,晋人却又告诉他同样的情报。这个故事表明了晋国的强大实力和齐桓公的机智。

    “齐桓公老马识途”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经验丰富,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经验看清形势,找到正确的方向。齐桓公被称为“老马识途”,正是因为他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谋略,看清周围的形势,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使得齐国在战国时期崛起为强国。

    “齐桓公老马识途”这个成语在现代的使用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经验丰富,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解决问题,找到正确的方向。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学习齐桓公的智慧和谋略,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能够识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老马识途”的人。

    2、齐桓公老马识途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贤明君主。他以睿智的统治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闻名于世。有一次,他率领大军出征,途中迷失了方向。正当他陷入困惑之际,一匹老马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这匹老马似乎知道正确的道路,引领齐桓公重新找到了回家的路。于是,人们常用“齐桓公老马识途”来形容有经验、有智慧的人能够在困境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这个成语的原文是《左传·哀公十四年》:“齐桓公将伐楚,乃使人问于管仲曰:‘吾将奚如?’管仲曰:‘将无问乎!夫行有不测之谋,执有不察之路。将无问乎!’齐桓公曰:‘然则奚如?’对曰:‘马能识途,人能知过。’”这段话是管仲对齐桓公的回答,他告诉齐桓公不要问他该怎么办,因为行军有时会遇到无法预料的情况,而且有时会走错路。然后,管仲用马能识途、人能知过来回答齐桓公的问题。

    这个成语的译文是“the old horse of Duke Huan of Qi knows the way”,意思是齐桓公的老马知道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有经验、有智慧的人能够在困境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这个成语的注释是指在困境中,有经验和智慧的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判断力找到正确的方向。齐桓公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在迷失方向时,老马的出现帮助他重新找到了回家的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困境,但只要我们保持冷静、有经验,并且能够正确地判断和决策,我们就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解决问题。

    “齐桓公老马识途”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有经验、有智慧的人能够在困境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冷静、有经验,并且能够正确地判断和决策,这样我们就能够克服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这个成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齐桓公老马识途原文及译文拼音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贤明的君主。他有一匹老马,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却依然精神矍铄。有一次,齐桓公骑着这匹老马出征,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回到齐国。这时,老马却奇迹般地识别出了回家的路。

    齐桓公老马识途的故事告诉我们,经验和智慧是宝贵的财富,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可以从中受益。

    这个故事的原文如下:

    齐桓公智士闻之,谓桓公曰:“臣闻之,善马者不以鞭策,善人者不用刑。今臣有一马,其状甚美,其能甚良。请得之。”公曰:“取之。”智士曰:“臣得之矣。”乃召马而观之,曰:“此马非良马也。”公曰:“何以知之?”智士曰:“臣闻之,善马者不以鞭策。此马虽美,必不良也。”公曰:“然则何如?”智士曰:“臣请以一年之间,试而观之。”公曰:“可。”智士乃引马而去。

    一年之后,智士再次来到齐国,见到齐桓公,说道:“臣已试之矣。”公曰:“其能如何?”智士曰:“此马甚良,非常之良也。”公大喜,问道:“何以知之?”智士曰:“臣闻之,善人者不用刑。此马虽老,却依然精神矍铄,非常之良也。”公大喜,赐予智士重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待他人,不用刑罚,可以得到更好的回报。齐桓公善待了这匹老马,没有鞭策它,反而给予了它自由和尊重。这匹老马因此而感激,不仅没有辜负齐桓公的期望,还帮助他找到了回家的路。

    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也应该学习齐桓公的智慧。善待他人,给予他们自由和尊重,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潜力,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就。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经验和智慧是宝贵的财富。齐桓公的智士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识别出了这匹老马的真正价值。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智慧,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身边的事物。

    齐桓公老马识途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善待他人,给予他们自由和尊重,不用刑罚,可以得到更好的回报。经验和智慧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积累,提升自己的智慧,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身边的事物。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