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百科!
所在位置: 首页 > 二年级作文

先秦散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全民阅读 http://www.jiayuanhq.com 2023-02-13 21:39:58

先秦散文篇1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处士纵横,百家争鸣,涌现出了许多能言善辩之士。在频繁的外交活动中,在士人的游说活动中,在诸子百家著书立说的过程中,语言,作为表达和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对当时人们口头上的语言已经无法听到了,但细心品味先秦时期的散文,在说话技巧方面会得到不少的启示。

一、言之有序

《周易》中说:“言有序。”“序”,就是次序和条理。说话的次序和条理非常重要。先秦散文中的那些外交辞令和游说、进谏、论辩之辞,对这―点都是非常重视和讲究的。

春秋时代,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在兵临城下危难之际,郑国的烛之武单身出城说服了秦穆公,使秦撤兵罢战,这就是《左传》中“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该故事说,晋文公重耳因他曾作为公子出亡,途经郑国时,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而对与晋国不和的楚国则十分亲近,重耳便忌恨在心。重耳一旦做晋国国君,便联合秦国出兵围攻郑国。烛之武在郑国危在旦夕之际,挺身而出,“夜缒”出城说秦。他巧妙地抓住了秦晋两国之间的矛盾,运用巧妙的言辞,轻松地说服了秦穆公,拆散了秦晋联盟,使郑国转危为安。请看烛之武的说辞: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的这番话,从“飞地难治”“亡郑陪邻”“舍郑益秦”“晋过河拆桥”“晋欲肆扩张”等五方面,处处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向秦穆公陈述利害,不仅说得有条有理,有根有据,而且委曲婉转,层层深入,把“亡郑”和“舍郑”对秦国的利害关系分析得十分透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使秦穆公不能不心悦诚服,不仅撤兵回国,而且与郑国建立了盟约关系,并留下秦国大将杞子、逢孙、杨孙帮助郑国抵御晋军。

《孟子?梁惠王(下)》第6章“王顾左右而言他”,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在这次谈话中,孟子批评了国君不实行儒家所提倡的“仁政”。孟子运用层层设问的方法,接连向齐宣王提出了三个问题。因为第一个问题(“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何?”)和第二个问题(“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何?”),国君并无直接责任,所以,齐宣王漫不经心、直截了当地说:“弃之”(绝交)、“已之”(罢官)。但是,齐宣王没料到,孟子紧接着向他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使他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无言以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孟子提出的这三个问题,由小到大,由私到公,层层进逼,在对方无意中将其引人窘境,具有很强的论辩性。

言之有序,层次清楚,有条不紊,这是对说话者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因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把话说清楚,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颠三倒四,条理不清,使人无法理解,也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言之有理

战国末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曾经写过一篇《说难》。在这篇文章中,韩非历举游说入主的种种困难,想出对付这些困难的各种手段,强调指出:“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这是韩非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总结出的一套进身之术。时至今天,如果我们从“知所说之心”这一角度出发,且言之有理,便可达其目的,因为只有抓住被说者的心理,把道理讲明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战国策?赵策》中《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言之有理的例证。

赵惠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孝成王继位。因孝成王年少,有威后(即赵太后)执政。秦国抓住这一可乘之机,派兵围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虽答应出兵援赵,却提出了条件:“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赵太后不肯答应齐国提出的条件。大臣们的“强谏”不但没有被赵太后接受,反而激怒了她,于是赵太后扬言:“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正是在这种十分严重而紧急的情况下,“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触龙像个高明的心理学家,故意绕开正题,先从问候太后的身体、饮食起居谈起,使太后由“盛气”到“色少解”,然后才抓住太后“爱怜其少子”的心理,逐渐引入正题,不是动之以国之利害(这正是“大臣强谏”失败的原因),而是说她“为长安君计短”,“其爱不若燕后”,这如醍醐灌顶的道理,深深地打动了她,使她最后不得不心悦诚服地说出:“诺!恣(任凭)君之所使之!”

由此可见,古代臣子向君王进谏,不能过于直白,强其颜面,还要讲究方法策略,《战国策》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也是一个进谏成功的例子。邹忌自知没有齐国城北徐公美,但询问其妻、妾和客人后,他们都说邹忌美。邹忌“暮寝而思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于是,邹忌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向齐威王进谏,使他容易接受。邹忌说:“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偏爱)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受蒙蔽)甚矣。”齐威王听后,感到邹忌所言极是,十分高兴地说:“善!”于是颁布命令奖励进谏之人。

触龙、邹忌进谏的成功,都说明了“知所说之心”,言之有理,言之成理,才能奏效。

三、言之有文

《左传》记载了一个“子产献捷”的故事。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非常善于辞令,在他相郑的二十多年中,周旋于晋、楚两大国之间,多次以口舌取胜。当郑国伐陈取得胜利,派子产向晋国“献捷”时,晋人因郑国事先没有请示,便向郑国提出了三项指责。子产对晋人的责问一一作了辩解。其中,晋人责问郑国:“何故侵小?”子产回答:“昔天子之地一圻(方千里之地谓一圻),列国一同(方百里之地谓一同),今晋国之地已经“数圻”,“若无侵小,何以至焉?”晋人被子产反驳得无话可说,只好接受了“献捷”。孔子为此发表评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甚辞哉!”

孔子还主张:“情欲信,辞欲巧。”

说话要有文采,讲究技巧,这在先秦散文中所记载的那些外交辞令、进谏、论辩中,表现得很突出。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多用比喻和寓言。说话运用比喻,源远流长。《尚书》中的《盘庚》篇就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到了战国时期,在说话和写作中运用比喻,已经蔚然成风。巧妙的比喻,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如荀子《劝学》就用了大量比喻来阐明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

寓言是“辞欲巧”的一种特殊方式。寓言较之比喻更加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经久难忘。

《孟子?梁惠王(上)》中的第7章“齐宣王晋王之事”,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在这次谈话中,孟子向齐宣王宣传了儒家实行“王道”的政治主张。但他没有采用抽象说教的方式,而是运用了很多巧妙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讲得生动形象。如齐宣王问:“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回答:“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在这里,孟子用“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的生动比喻,说明齐宣王不实行“王道”“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使自己的话既生动形象,又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

《战国策?齐策(二)》记载的陈轸为齐滑王游说楚军统帅昭阳的说辞中,运用了“画蛇添足”这一著名的寓言。在“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的情况下,“陈轸为齐国使,见昭阳”。陈轸以个人利益(见好就收)打动昭阳。他在讲了“画蛇添足”的寓言后,劝说昭阳:“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终于使昭阳“解军而去。”陈轸讲的“画蛇添足”的寓言,形象地说明了昭阳在伐魏胜利之后,应当知道大功已告成,如果再攻齐国,无异于“画蛇添足”,万―不胜,反而要前功尽弃。这“画蛇添足”的寓言不但在当时取得了说服昭阳退兵的良效,而且千百年来,已经成了人们习用的成语。

先秦散文篇2

一、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散文,一类是诸子散文。诸子散文,就其本质而言,是哲学、政治论文,但在论述论证中取譬设喻,运用形象化的手段等,则开了中国文学散文发展的先河。先秦诸子散文的风格,各师其心,其异如面。《论语》的简括,《孟子》的雄辩,《墨子》的严密,《庄子》的奇幻,《荀子》的浑厚,《韩非子》的峭拔,其独特鲜明而成熟的风格,无一不令人赏心悦目,击节称赞。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到:“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体备。”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逐步形成,跟百家争鸣肥及诸子散文的出现和发展相一致。《论语》创立的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对话式辩论文。《庄子》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二、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

中学语文教学已经不仅仅是语文工具性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语文人文性的教育。谈到语文的人文性教育就不得不提到我国文学历重阳节作文400字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百家争鸣”,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我国文学、思想史上最耀眼的时期,各学派为了传播自家观点纷纷著书,而这一时期的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2000多年。我们将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想作品称之为先秦诸子散文。

中学教材中大量出现了诸子散文的选篇,从《论语》,到《孟子》,再到《庄子》,等等。这些选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现在笔者分析之所以会出现大量诸子散文选篇的原因。

其一,先秦诸子散文可谓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典范,后世也不曾逾越。先秦诸子散文成了中华文化的象征,这是为何中学语文教材中会大量出现的关键因素。中学语文教材在选定课文时也是将这一时期的作品看得非常重要,这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具体统一。

其二,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古代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派的基本思想都已经非常完整了,后世的变化也仅仅是从前者的思想上进一步地阐述了各家观点,甚至有些学派也积极地学习了、借鉴了其他学派的观点,例如,西汉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法家学说等糅合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并且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有学者将这种新儒学思想称之为“外儒内法”。所以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根源就在先秦诸子散文。

其三,先秦各家学说都是在讨论君与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孟子·尽心下》中说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就是典型的在讨论民、国、君三者之间的关系。荀子曾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学习、继承中国古代思想就必须从先秦诸子散文入手。

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中先秦诸子散文的讲述是至关重要的。但笔者观察近年来语文教学在中学阶段已显得较为薄弱了,部分人持一种观点,即语文学习都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然而,语文科目不仅仅指的是母语的使用,而是文化、思想、文明的综合性较强的一门科目。许多教育专家已经发现了中学语文教育正在沦为“鸡肋学科”,从教育中秋节作文600字大全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是非常不利的。许多学者认为青少年的崇洋媚外的行为,与我国教育中出现了“语文寒流”有一定关系。笔者认为汉语热席卷全球,但唯独中国本土出现寒流,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中学语文教育活动应该更加有力度、深度。只有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放在首位,才能让学生更具人文性。

三、先秦诸子散文的教育意义

先秦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一变革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其精神基础则是由于“士”阶层的兴起而出现的思想活跃局面。这些忧国忧民之“士”,或奔走于诸侯各国之间,宣扬他们的政治主张和治国之道,或讲学著书,表达对社会、人生、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哲学思考。先秦诸子散文的人文性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说是中国人文的宝库。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先秦诸子散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具体统一主要表现在,先秦诸子散文既是古汉语教学的重要篇目,又是学习古代思想的重要途径,而古代思想的学习所占比重更大,这对于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尤为重要。例如,我国现阶段提出的和谐社会,其根源就是孔子的“仁”的学说,孔子认为“仁”包涵一切美德,是每个人都要追求的思想境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于“仁”这一思想教育的讲述尤为重要,在《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非常典型的对于“仁”这一概念的具体解释。这是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何让学生把握“仁”的思想,更形象而具体地理解“仁”,并以此思想作为自己生活中行为的准绳,这就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性教育。

近来国内各类媒体多次报道了中学生的荒唐行为,那些让人们无法接受的不良行为、不良言语甚至不良思想,笔者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深感痛心。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出现呢?问题就出在教育过程当中,教师没有给学生做出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没有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思想、人文素养的教育,加之社会中腐朽思想的影响,造成了当代部分中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问题在学校教育中才是核心问题,学生成绩不好还能提高,如果一个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定型后就很难再更改了。所以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想、文化方面的教育。目前在中学生中多有崇洋媚外的风气,先不论国外思想是利是弊,单就中华文化的继承这一重要历史使命,这种崇洋媚外对文化的延续起到了相当大的反作用。笔者认为,在中学语文教育活动中,对诸子散文的教学力度应当适当加大。这样无论是从学生自我素质的提高,还是民族文化的弘扬,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谓是时不我待。

对于先秦诸子散文的学习,中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对各学派或者某位思想家的思想的简单学习,所以不追求尽善尽美,但对学生终生奠定道德基础的人文思想应给予特别重视。简而言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应当以先秦诸子散文为主要阵地,充分发挥其独特的魅力与教育性,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人文素养,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

先秦散文篇3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祖国的壮美山河早就引起了先民的浓厚兴趣。据《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就是一位喜欢登名山,涉大江,观沧海,足迹遍及万里江山的旅行家。西周穆王曾御八骏而鹜六极,驰驾万里,其事迹集中记载于《穆天子传》中。到战国中期,除上层贵族外,求官游学之士,商贾工匠之徒,也加入了“旅游”的行列。古人关于山水的见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 比德

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是先秦诸子的共同特征。关于描写山水的散文往往首先从伦理原则考虑,对山水旅游即是如此,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孔子。

《论语?雍也》篇记,孔子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前两个“乐”字,意思是喜欢。可见孔子这番话是从观赏山水出发的。

对于前两句,西汉初年的韩婴解释说:“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知者;动之而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宁,万事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夫山者,万民直所瞻仰也。草木生焉,万物植焉,飞鸟集焉,走兽休焉,出云道风,从(耸)乎天地之间。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山也。”这就是说,山水有君子之德。

成书于战国初期的《老子》曾提到“上善若水”“上德若谷”。成书于战国中期的《管子?水地》篇讲到水有五德,玉有九德。同时期的《晏子春秋》曾以“行水”“渊泽”比喻国君的品德。还说,“君子若华山然,松柏多矣,望之尽日不厌。”他们虽然没有直接联系旅游观赏,但是这种以自然事物与君子比德的美学观,无疑对后世的山水美学观有一定的启发。

《论语?子罕》篇记:“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据《庄子?让王》记载,孔子的这番话是厄于陈蔡对子路讲的。命意显然不止是赞赏植物的耐寒本性,而是歌颂正直之士临难不惧,坚贞不屈的高尚品德。这句话形象高雅,含蕴深邃,耐人寻味。很多文章,如《荀子?大略》、《史记?伯夷列传》都曾引用并加以发挥。虽然文字简略,却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观,润泽及于中国文化史各个领域。文学中的诗、文、词、赋,艺术中的绘画、书法、雕刻、音乐,都爱以松柏及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动植物作为题材,这已经成为至今盛行的中华民族美学传统之仪,而在山水文学中更是比比可见。

先秦文学中的自然比德说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告诉人们:自然美好的实质,是自然物的属性与人的某些品德美相类似,人可以从审美客体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些品德美。因而,游山玩水的意义便着重在陶冶人的道德情操,从山水中体认君子之德,从而加强自身的品性修养和意志锻炼。这种美学观着眼于自然与人的关系,而不是脱离人类社会,单纯欣赏自然美。它比起古希腊毕达格拉斯派所谓的“美是和谐与比例”,以及欧洲中世纪圣?托马斯?阿奎那所谓的“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神住在那里”的观点要高明得多。和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谓“构成自然界的美好,是使我们想起人来的东西……”有某些相通之处。当然,比德说只是注意到自然物的象征意义,而比较容易忽视自然美本身的属性。这个问题,到魏晋以后才逐步解决,其标志便是山水诗的兴起。

二、 悟道

天人合一、师法自然是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潮。道家学派鼓吹最力,其它各家也不乏类似的看法。因而,先秦诸子在观赏自然变化之时,大都注意总结其中的运动规律,探索客观世界蕴涵的奥秘,用以指导人们的主观世界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古人进行山水旅游时的基本心态之一。

《庄子》中借山水而悟道的例子很多。

《秋水》篇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二人展开了一场关系到认识论和审美观的辩论,由此引发哲学上的甚多评论。在文学上,魏晋诗人写鸟鱼多寄玄音,寓道旨,即其余绪。

《知北游》假托仲尼之言曰:“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必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先肯定山水林泉能给人以快乐,马上又否定。因为人生哀乐无常,主观无法掌握。这种观点发展到东汉末年和魏晋时期便演化为人生如寄,及时行乐。唐代李白的名句:天地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即是他对上面那句话的发挥。

由于各派哲学体系不同,所以他们的审美标准便各异。孟子以茂盛而有用的森林为美,“牛山之木尝美矣”,他以之比喻人必须保持仁义之心的本性。庄子则以无用之木为美来阐发无用即大用的哲学。同样是观察水,儒道着眼各不相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感慨逝水永远奔流不息,有如时光一去不复返,用意是勉励人抓紧时机,自强不息。庄子则欣赏“止水”,强调“水静犹明”,感慨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教人们“无为”“无所用心”,态度比较消极。

所以,从人生观角度而言,孔孟的积极意义更明显,对后世社会的影响也更广泛;但是从自然哲学看,老庄所揭示的哲理往往更精微,对后世理论思想的促进更加有力。而对山水文化来说,儒道两家的滋润分别有所侧重,作用都是无可估量的。

三、知政

先秦时期的山水旅游活动,首先是在天子、诸侯倡导之下开展起来的。所以出游除了赏心悦目之外,往往还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如观民风,知得失,宣威德,名教化等等。

《管子?戒》篇记载,“春出”为“农事不本”,而“秋出”为“人之不足”。其中心思想是统治者旅游必须有益于民,而不应妨民害政。

针对统治者的游乐态度,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口号不仅对山水旅游,而且对后世许多活动都有影响。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在描写巴陵山水的盛况之后,产生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就是与孟子思想一脉相承的。《晏子春秋》多次论及山水旅游的观感。如《内篇谏上》记:“景公将观于淄上,与晏子闲立。公喟然叹曰:‘呜呼!使国可长保,而传于子孙,岂不乐哉!’晏子对曰:‘婴闻明王不徒立,百姓不虚至。今君以政乱国,以行弃民久矣,而声欲保之,不宜难乎?’”他认为要想长治久安,必须“任贤而赞德”,使“民乐其政而世高其德”才行。否则灾祸“恐及于身”。

又有外篇记:“景公游牛山,少乐。”三次请晏子祝愿。晏子对曰:“臣愿有君而可畏……”“臣愿有君而明”“臣愿有君而可辅”。这种方式与《管子?小称》篇鲍叔三祝相近,不过那次是联系君臣宴饮,这次是结合山水,都是借机从政治上进行规谏。

一些思想家在随同统治者游山玩水的时候,常常要联系和总结历史经验,提供以古鉴今的教训。《战国策?魏篇》中记载了魏武侯与吴起的对话。吴起以“山河之险”说起,接着列举了三苗、夏桀、殷纣,皆恃山河之险而为政不善,终于亡国。随后得出结论: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先秦兵家的山水观。

总的看来,先秦时期的山水游乐还处在刚刚兴起的阶段,山水文化仅仅呈现出萌芽状态。但是先秦思想家所提出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寄托爱国情操,体现隐逸思想等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山水旅游文化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中国文化思想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作者通联:浙江江山中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