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高一作文

【伤仲永-月夜忆舍弟】

http://www.jiayuanhq.com/ 2023-03-16 08:46:40

伤仲永

【题 解】《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是庆历三年王安石从扬州回临川时写下的散文,是他年轻时期散文的重要作品。文章标题用一个“伤”字,题眼活现,将全文内容贯串起来。“伤”是“哀伤、惋惜”之意,伤仲永即为仲永之事惋惜。文章通过方仲永岁到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作者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注释翻译】鉴赏分析本文借事说理,讲了一个故事:宋朝有一个名叫仲永的神童,自幼天资聪明,五岁能做诗,后来由于没有受到教育和坚持自学,逐渐把原来的聪明也丧失了。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一个人无论先天条件多么优越,如果自恃聪明,不肯接受后天教育和坚持自学,不仅难以长进,就连原来的聪明也保不住。天资聪明的人尚且如此,那些不具有这种先天条件的普通人,如果不肯学习和接受后天的教育,其结果就更不堪设想了。全文先叙后议,叙事充分,议论精当。第一、二段只叙不议,为第三段的议论服务,前面的聪明、不学和“泯然众人”,正是后面议论的有力论据。后面的议论集中而强烈,如同画龙点睛,言简意赅地道破了“不使学”的教训,使前面摆的事实立即升华具有典型的意义,发人深省。文章不仅文理晓畅,层次分明,而且干净利落,精练生动。叙事部分先扬后抑,对比鲜明。文章前面部分渲染了仲永幼年如何天资过人,让人看到了一个神童的形象,这是“扬”;继而叙述仲永因父亲“利其然”、“不使学”,最终变为庸才,这是“抑”。本文采用这种写法,表明了对“不使学”,不让人才“受之人”等错误做法的否定、批判的态度,异常鲜明地突出了主题。本文的叙述部分还充满了感情色彩,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感人,使人们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劝人们立志于学的拳拳之心。文章语言十分简练,仅以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全篇行文严谨,力求简洁,其中每一词、每一句都能以一当十,具有精当、简洁的表达作用。例如开头用“忽啼”、“即书”、“立就”、“可观”等词语,字少意丰,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便跃然纸上。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② 【注释】 ①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杜甫时在秦州,城楼上有戍兵守夜,定时击鼓。秋边一作边秋,指秋天边远的地区,秦州远离长安,故言“秋边”。②未休兵指安禄山已死,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再次攻陷汴州、洛阳等地,战事激烈。 【鉴赏】 唐肃宗乾元元年 () 六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时安庆绪弃洛阳,唐军得以恢复河南。乾元二年 () 春,杜甫曾暂回河南洛阳附近的陆浑庄。七月回华州,当地发生饥荒,他无力救灾,乃弃官西去,入秦州。九月,史思明再度引兵南下,陷汴州,逼洛阳,山东、河南均处于战乱之中。杜甫的几个弟弟逃亡离散,战事阻隔,音信全无,引起他无穷的忧虑和思念。此诗即这种思想感情的记录。 首联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写战时边地秋天凄凉境况。此时史思明叛军进犯于黄河南北,西南吐蕃不时侵扰,秦州战事紧张。报警的戍鼓声响,实行夜禁,人行断绝,这是所见。接着写听到一孤雁之声,气氛更为凄凉。“雁声” 既点明秋季,又喻“兄弟雁行”、孤雁失群,联想起兄弟失散,引发忆弟的情怀。 颔联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写思乡之情。意谓在这白露节的夜晚,诗人夜深久立,霜繁露重,望月思乡,故乡的月色一定是更加清丽明朗。这种幻中之感更加突出他浓重的乡情。在这联中,诗人将 “白露” 和 “明月”拆开倒用,增添了诗意的健峻和深稳。 颈联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在前两联写 “月夜” 的基础上,紧扣题目,写“忆舍弟。”由上联的“思乡”过渡到这联的“忆弟”,十分自然贴切。杜甫兄弟五人,他居长,四个弟弟名颖、观、丰、占。此时杜甫身边只有小弟杜占。其余三个分散在河南、山东,正是战乱之区,故说兄弟分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料,大有“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之境况,令人伤心断肠。此联概括了安史之乱中广大人民饱经忧患、骨肉分离的痛苦遭遇。 尾联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紧承上联 “忆弟”,进一步抒写内心忧虑之情。兄弟离散,寄书常常不达,何况现在战事频仍,生死茫茫,更难有骨肉消息。既是写深沉的“忆”,更是对“未休兵” 的 “愤”! 全诗平易自然,语从口出,亲切感人。在不经意间层次井然,首尾相应。正如喻守真在《唐诗三百首详析》 中所云 “句句不离 ‘忆’ 字,如因闻雁而‘忆’,因寒露而 ‘忆’,因望月而 ‘忆’。‘分散’ 则生死不明,‘无家’ 则寄书不达。‘未休兵’ 故 ‘断人行’,句句都可连贯在一起。” 承转圆熟,严谨而不板滞,情真而意深远,可谓凄楚不可多读之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