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高一作文

元旦的传说与习俗

全民阅读 http://www.jiayuanhq.com 2024-01-26 12:28:32

?

元旦的传说与习俗

元旦,即公历的月日,

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

凡数之始称为“元”;

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元旦的传说与习俗,希望有所帮助!

元旦的传说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

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

“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

其时正朔元旦之春。

”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

万寿初今朝。”

相传在远古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了,

那时候还处于尧舜盛世,尧天子在位做了许多对百姓有利的好事,

所以大家都非常爱戴他,不过因为他的儿子不成器,所以在退位的时候,他选择了品德兼备的舜,并对他寄予厚望。

当然舜果然没有让他失望,接连做了许多好事,后来尧去世了,

人民就把尧死后,

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

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相传自此以后,历代皇朝都会在正月初一举行类似的祭祀活动,

就是为了缅怀尧舜二帝,也希望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好,

风调雨顺。而民间则会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元旦的习俗

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

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

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

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就在于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

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

就是一家人团圆,聚一餐,共迎新的一年。

各国元旦梗概500字作文的习俗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月日作为元旦,但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不同,

时间也不同,因此,有些国家的“元旦”日期也有不同。

中国

元旦原是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是纪念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

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年月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国纪念采用西历,从此公历的月日就变为中国的元旦,中国是世界上第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朝鲜

和我们中国一样,

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

驱走鬼魅,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

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

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节,朝鲜的妇女穿戴一新。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

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

以先碰响者为冠军。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

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象蜜一样甜。

西方元旦:公元前年,古罗马凯撒把这一天定为西历新年的开始,为了祝福双面神“”,这位罗马神话中的门神,

“”后来也演化为英文一月“”这个词。

英国: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

橱中有肉。英国六年级作文我的妈妈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

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

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的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

比利时:在比利时,

元旦的早上,农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们走到牛、马、羊、狗、猫等动物身边,煞有介事地向这些生灵通明:“新年快乐!”

德国:德国人在元旦期间,

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

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似锦,春满人间。

他们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

爬到椅子上,

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

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在德国的农村还流传着一种“爬树比赛”的过新年风俗,以示步步高升。

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

直到月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

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

刮东风,

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意大利:意大利的除夕是一个狂欢之夜,当夜幕开始降临,

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向街头,点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鸣放真枪实弹。

男男女女翩翩起舞,

直至午夜。

家家户户收拾旧物,将屋子里一些可打碎的东西,摔个粉碎,旧盆子、瓶瓶罐罐统统扔到门外,

表示去掉厄运和烦恼,这是他们辞旧岁迎新年的传统方式。

瑞士: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习惯,他们有的成群结队去爬山,站在山顶面对冰天雪地,大声歌唱美好的生活;

有的在山林中沿着长长的雪道滑雪,

仿佛在寻找幸福之路;有的举行踩高跷比赛,男女老幼齐上阵,互祝身体健康。

他们以健身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罗马尼亚:元旦前夜,人们在广场上竖起高大的圣诞树,搭起舞台。

市民们一边烧着焰火,一边载歌载舞。农村人拉着木犁,上面装饰着各种彩花,

庆祝新年。

保加利亚:元旦用餐时,谁打喷嚏谁准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家主将第一只羊、牛或马驹许给他,以祝愿他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希腊:元旦时,

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

里面放一枚银币。

主人将蛋糕切若干块,分给家人或来访的亲朋好友。谁吃到带有银币的那块蛋糕,谁就成了新年最幸运的人,

大家都向他祝贺。

西班牙: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夕,

所有家庭成员都团聚在一起,

以音乐和游戏相庆贺。午夜来临,十二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响,大家便争着吃葡萄。如果能按钟声吃下颗,

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一切如意。

丹麦:丹麦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户户都要将平时打碎的杯盘碎片收集起来,

待夜深人静时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门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谁家门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则说明他家的朋友越多,

新年一定很幸运。

我国民间元旦的风俗有哪些

。吃饺子

元旦的时候北方地区都会有吃饺子的风俗习惯。因为元旦是新旧年的更新,也叫做交子之年,

而饺子又和交子是谐音,

所以到了元旦的时候,大家都会吃饺子,

是希望有一个非常好的兆头,

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

。吃汤圆

每年月日的元旦节是大家团聚在一起的日子,所以为了庆祝这一天的来临,于是老一辈人一早就会煮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给小辈们吃,希望吃了之后能够迎接新年的到来,

同时也是希望吃了之后,

日子能够幸福,

团圆,甜蜜。

。吃年糕

年糕是有年年高,蒸蒸日上的寓意,

所以在元旦的时候吃年糕也是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够像年糕一样,

生活和事业都能像蒸蒸日上,

取上一个好兆头。

所以在南方地区有元旦的时候吃年糕的习俗。

新中国成立后的元旦习俗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我国采用公元纪年法,

元旦就是阳历新年。元旦放假三天(今年放假改革,

只放一天),

元旦就成了我国重要的节日组成。元旦的喜悦一直延续到农历春节。团圆、祭祖、吃饺子,

赏花灯,成为每个中国百姓,每个家庭度过新年的习惯。

一、跨年晚会

元旦夜晚,

各大城市会举办盛大的跨年晚会。这个活动充满了欢笑、歌舞、烟花等狂欢元素,代表了一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人们在晚会上放飞自我,

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种狂欢的庆典,展示了中国人热情、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

二、新年祈福

元旦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人们会在这一天祈福。前往寺庙、教堂或其他宗教场所,

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幸福、顺利。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拜祭祖先

一些家庭会在元旦这一天前往祖坟或祖堂,拜祭祖先。这是对祖先的尊敬和传统家族文化的延续,

也是表达对先辈们的感激之情。

四、聚餐聚会

中国人喜欢在节日聚餐,元旦也不例外。家人团聚、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同分享美食,

拉近彼此的感情。这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友谊、和谐的价值观。

五、登高望远

元旦时节,一些人会选择登高远眺,以展望新的一年的美好前景。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迎春登高”活动,寓意着迎接新的一年,

迎接新的希望、新的梦想。

六、文化演出

一些城市会在元旦举办文艺演出、文化展览等,展示各种艺术形式,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代表了中国文化的自信和传统的传承。

七、健身运动

元旦时节,一些人选择参加体育比赛、健身活动。

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健康、向上、积极向善的价值观。

元旦作为中国及全球的重要节日,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家庭、友谊、健康、艺术等多个方面的价值。

人们通过举行庆祝活动、祈福、拜祭祖先、聚餐、登高等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一节日不仅代表了中国人对新年的祝愿,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多彩、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古代元旦习俗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古代,

完成了庄稼的收割,

劳作一年的人们会准备丰厚的食物来迎接春天,

即“五谷皆熟为有年”,

俗称“年”。在宋代就有燃放鞭炮,逛年会,吃团圆餐的记载。

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中提到:“元旦,

京师人家多食索饼,所谓年馎饦,或此之类。”说明当时汴梁百姓会准备面条之类的食物来过年。

元旦的习俗逐渐形成。

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丰富多彩,

在《荆楚岁时记》中有着详细的描述。

习俗:椒柏酒

椒柏酒在东汉《四民月令》中已经出现。

椒是花椒,古人说椒是玉衡星之精,

气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柏是柏树叶,古人视为仙药,可免百病。

椒、柏可分别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饮用,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

“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

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南朝庾信在《正旦蒙赉酒》中如此说道,

描绘了元旦朝贺受到赏赐椒柏酒的喜悦心情。

而唐代诗人武平一写出了“愿持柏叶寿,

长奉万年欢”的诗句,表达以健康长寿之身服务万年天子的愿望。饮椒柏酒也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明代山东历城、浙江嘉兴均有此俗。

习俗:桃汤

桃汤即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饮,

古人以桃为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制百鬼,

故饮之。

习俗:屠苏酒

唐人韩鄂《岁华纪丽·进屠苏》记载:“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

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

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日屠苏而已。”

韩鄂还在他的另一部着作《四时纂要》中披露了这一预防瘟疫的屠苏酒方:大黄、花椒、桔梗、桂心、防风各半两,

白术、虎杖各一两,乌头半分。他说将以上八味切细,

装入深红色的口袋里,年三十的傍晚,

把它放在井中。初一早上,拿出来连口袋浸在酒里。

全家从小到大,

依次稍许各喝—些,一年没有病。

习俗:胶牙场

隋杜公瞻注释《荆楚岁时记》胶牙的含义是“使其牢固不动”。

实际上此俗寄托了长寿的美好愿望,因为牙齿坚固,

能吃能喝,自然身体健康。隋注还说“今北人亦如之”,可见此俗的广泛性。

自居易《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殷判官》有“春盘先劝胶牙易”之句,

反映了唐代元目的食俗。不过胶牙场在南宋以后作为送灶的供物,慢慢地从元旦食品中消失。

北方的元旦习俗

我国的北方冬季天气寒冷,

昼短夜长。从元旦开始,农闲的百姓杀猪宰羊,盘腿坐在土炕上,

聊聊家常,

不干活,不出门,

直到正月十五才结束。因天气寒冷,

东北元旦饮食主要以冻品、腌菜、乱炖为主。像冻饺子、酸菜炖粉条、腌雪里红等都是元旦必备的食物。

北京小孩子新年要吃冰糖葫芦,象征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文俗方面:扭秧歌、踩高跷,东北二人转,都会在庙会上接连表演。

天津剪窗花,贴对联,文娱活动应接不暇。

山东在元旦这一天学生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以期待来年金榜题名。

南方的元旦习俗

较之于北方元旦习俗之“俗”,南方元旦的习俗则偏向于“雅”。在江浙一带,元旦时节把竹竿束于草上,

点火燃烧,称为“庆田蚕”。绍兴元旦会用“茶碗茶”待客,有的还要放入橄榄和金桔,

称为“捧元宝”。

在福建,闽音“春”与“剩”相同,元旦吃饭时要在米饭上插上红纸做的花,

俗称“春饭”。春饭是“年年有余”的象征。在广东,元旦拜年时,

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也是吉祥如意,来年结余的象征。

中国元旦吃什么传统食物

饺子

出现时间:明清时期

综合简介:饺子是由馄饨转化而来的,每到元旦佳节,北方人都会吃饺子。但是元旦节吃饺子的习俗,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

历史记载:《宛署杂记》说,

北京郊区的宛平县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长上为寿”。

年糕

出现时间:南北朝

综合简介:年糕,又叫粘粘糕,有年年高的寓意。

年糕这一食物历史悠久,

但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主要在江浙的苏州、嘉定等地方。

历史记载:明末《帝京景物略》,正月元旦,

“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

鸡蛋

出现时间:吴晋时期

综合简介:元旦吃一个鸡蛋的习俗,

在吴晋时期就已经有了。据说当时吃鸡蛋是为了长生,不过到了梁武帝在位的时候就没有了,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梁武帝信奉佛教。

历史记载:正旦,

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

椒柏酒

出现时间:东汉时期

综合简介:椒柏酒,是由花椒和柏树叶浸跑而成的。据古书记载,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而元旦节饮椒柏酒的传统习俗,

主要在山东历城、浙江嘉兴一代。

历史记载: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汤饼

出现时间:后魏时期

综合简介:汤饼在古代指的是小麦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也就是类似我们现在吃的面条。

历史记载:元旦,京师人家多食索饼,所谓年馎饦,

或此之类。

名称释义

元,谓“始”,

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

“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一词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历法规定什么时候是元月(即正月),

元旦就在那个月的第一天,如阴历“正月一日”、阳历“月日”等。在中国历史上,“正月一日”有许多称谓,如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元朔等,

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

时间最长久。

庆祝元旦的方式:

、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

很多国家都把元旦定为法定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

放假一天。

、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

现在在电视纪录片上还能看到,

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更是有旅游、聚会等节目。

、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就在于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每到元旦,

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圆,聚一餐。

至于更为浓重的庆祝方式暂时还没见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