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重要性范文

admin
发布时间:
2024-03-21 12:52:22

导语:看图写话

经济学的重要性篇

一、学习经济学方法论的必要性

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选择专业往往是从专业是不是好考,各专业的热门程度以及毕业后就业情况的好坏程度的角度出发的,

而几乎不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读研,

是否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是否适合该专业的学习,

更不会考虑到报考专业所要求的研究方法论是不是与原来大学所学专业相似。

还有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根本就不研究方法论,对于“方法论”这一词非常陌生,或者知道这一说法的也与之前老师常提到的学习方法想混淆。方法论不是一种让你通过考试的途径,

而是告诉你如何正确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方法论对于一个人确立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十分重要,能够在你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将所有的知识整合起来,从而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

甚至可以支持你进行一些意外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

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所有理论的总称,一般可以分为哲学方法论、自然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三种,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对于研究生而言,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这三种方法论中最为重要。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就属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范畴。虽然学习方法论的过程比较枯燥,但我们应该花时间潜心研究并最终掌握,将它作为后续知识学习和学科课题研究的基础。

我们在学习经济学方法论时,首先应该“了解经济学所属的社会科学体系是如何逐步形成的,它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有什么联系”[]。

目前的社会科学体系是西方社会转型之后所形成的结果,以此使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能够与自然科学体系中的数学、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并驾齐驱。

一方面,

包括英国和法国在内的工业和政治革命所引发的变迁,孕育了看待世界和获得知识的新观点和新方法;

另一方面,这种新观点和新方法反过来又推动了或加速了社会与政治革命。[]正是在近代科学革命的过程中,以经验资料的积累和分析为特征的实证主义方法,

取代了将超自然的启示和以往的传统作为知识和真理的主要来源的信念[]。

经济学学科大类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经济现象和人们对应各种经济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行为,主要考虑如何将经济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达到金融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的欲望的无止境性这一对基本矛盾才产生了经济学,逼迫人们做出权衡取舍的选择,

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欲望。当然,经济学科问题的研究与自然科学类学科研究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学不能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得出结论或者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因此,

对于物理学而言,经济学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假定和数学推理来推断。

因而也说明,

经济学方法论的掌握程度与经济学科科研成果的结果的正确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只有真正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

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并且是我们最终想要得到的研究成果。

二、经济学方法论的运用

很多学习过经济学的人,甚至是一些经济学教授们都认为经济学方法论是他们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所经历过的一个巨大地转折点。尽管在很多大学中经济学方法论只是一门刚刚开设不久的选修课,但很多经济学科的学生在这门课上所花费的经历远超过了很多必修课程。他们中间大多数人在学习过这门课程之后,

开始尝试着系统性地整理他们自己之前所学习到的一些经济学知识,并试图将这些知识与其他理论,甚至是管理学科中的一些理论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思考,很多人因此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

最终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课题研究的成果的创新。经济学方法论并不一定能使每一位学生高分通过各种经济类课程,但是它对提升学生们经济学的基础性认识有着极大的帮助,

能够不断激发学生们开始做底层研究或是进行一些创新性思考。

作为从管理学专业跨考金融学专业的一名在读研究生,

对于经济学科知识,尤其是金融学知识的熟悉程度要远逊于原本就就读于金融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课程结业考试的情况也不是特别好。

在本学期接触到金融学方法论这门课程之后,使我研究金融学的基本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并开始在实践中进行尝试。

现提出一些看法:

(一)立足于方法论,坚持做经济学底层研究

通过这一学期对金融学方法论的学习,我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现在开始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

思考经济学科中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比如,

经济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经济学类课程的研究方法应该是怎样的,与管理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金融在经济学内处于何种地位,金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范畴是什么,等等。

虽然,这些问题很难有标准而确切的答案,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从而也会得出不同的解答,

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从根本上理清我们的研究思路。笔者认为,经济学的学习需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

在研究具体的经济问题时,

应该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来证明预先提出的假设的正确性,适量的数学证明在研究中是有非常必要的,可以以此来证明结论的有效性。

经济学的重要性篇

.缺少一些经济类相关知识

刚刚接触到商务英语的学生,

本身还没有关于经济类的知识,

学习商务英语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商务英语的兴趣就会降低。

.文化差异大

商务英语学习中,

语句的构成等方面都属于西方文化,如果不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将会影响对商务英语的理解。

很多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都不了解,产生了很大的疑惑,影响了学习的兴趣。

改进商务英语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改变商务英语的教学方式,

要与现阶段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

对商务英语的教材,教学模式等方面都进行有效的分析。对缺乏趣味性的教学环节要增强趣味性。

教学模式中需要改变以往教学观念。第一,结合商务英语的特殊性,教学过程需要从简单到困难,呈现阶梯的模式增加教学的难度,

增加的过程要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在一起。第二,教学过程中,要在教学环节中渗入趣味性,

教学方式不要过于陈旧,要与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例如,教学课堂中可以引入自我介绍的环节,

模拟某个接待的过程,或者商务洽谈中的电话技巧以及商业用餐等对话的练习,这些方面和工作的过程能够有机结合在一起。另外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游戏、分组讨论、演讲、报告会以及模拟对话等形式,使整个课堂更加生动,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第三,

学校也可以安排学生到外企进行社会实践,对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能力培养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加强商务英语词汇的学习和积累

英语学习中积累词汇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商务英语学习也是这样,商务英语中词汇都很陌生,

包含了很多的专业术语。词汇是商务英语学习中最难的部分。专业术语和陌生的名词,学生接触到这些内容都会感觉到很厌烦,

所以要想学好商务英语就需要大量了解这些词汇。老师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内容,不要让学生产生恐惧的心,教会学生怎样去对待这些陌生的词汇。

.要求学生多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

商务英语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学习西方的商务专业知识,掌握商务活动中的一些要点,

对学习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关于西方文化的杂志,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这种书籍。

另外,教学中要求老师要结合西方的文化进行教学,

商务英语教学要涉及到经济、贸易、经融、旅游等各个领域,涉及商业信函、文件、图表等不同文体。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商务知识进行较全面的了解,真正体现商务英语教学的内涵&;&;

从英语中学专业。课堂上应多讲一些各国的文化背景以及各国的犯忌之处,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有可能造成商务交往的失误。

比如若把西方商务友人安排在号房间居住,他们会大为不满。西方人认为是个不幸,凶险的数字,

它源于《最后的晚餐》,耶酥和弟子们一起吃晚饭,

第个人是弟子犹大,他为贪图三十块银币,将耶酥出卖了,

使耶酥被钉在十字架上,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影响极深,西方人憎恶犹大,

故把“”这个数字当作“不幸的象征”。

这些都是学习商务英语必须掌握的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商务英语的学习。

另外大家对国外的风俗习惯也都很感兴趣,因此能取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总结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英语的教学要想要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需要不断的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结合教学中的问题,采用合理方式解决。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使商务英语教学真正成为培养经济管理类复合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

经济学的重要性篇

[论文摘要]西方经济学作为大学经济学及相关专业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一,始终博得人们的广泛关注。

但随着人口数量膨胀与资源稀缺之间地矛盾锐化,其所蕴含的传统经济学理念无法跟上时展,更无法对现在盛行的循环经济体系给出合理解释,呈现出一种与生态文明渐行渐远的趋势。而环境教育的多学科渗透特性可以弥补传统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弊端。

因此,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本文在阐述目前大学西方经济学概况的基础上,

指出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并给出几点建议。

一、西方经济学概述

西方经济学被西方国家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其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我国各高校的经济学专业一直将此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管理类专业也纷纷将其视为专业基础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研究的角度,此门课程受重视程度都逐步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开设了本门课程。

对于西方经济学的介绍,

国内出版过多种图书。在大讲意识形态的年代里,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批判,因此在介绍时,一般是为树立批判的靶子,

甚至断章取义,改革开放之初,虽然我们开始强调有批判地借鉴西方榜样 观后感经济学,

但由于从主导思想上否定市场经济,所以对可供借鉴部分的分析很不充分。年代中后期,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忽视国情、盲目照搬西方经济学的倾向又有所抬头,一些在西方国家也存在很大争论的理论和主张,诸如凯恩斯主义的用高消费和高投资及温和的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发展的主张等,被不加具体分析地应用到中国经济的研究和实践之中,

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并给实际的经济运行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我国大学现行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使用的课本极其多样化,但均由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组成。目前我国大学广泛使用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经过以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为代表的“家计管理学”以及早期重商主义者安·德·蒙克来田、亚当·斯密主张的“政治经济学”逐步演变而成。

西方经济学的诞生是以世纪微观经济学从经济学的阵营中独立出来为标志,并由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综合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最初形成西方经济学的完整体系。此后西方经济学学术成果辈出,

并对整个世界经济格局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在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今天,如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就会日陷浅滩。

为此,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表现在:

(一)弥补课程自身缺陷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自身缺陷,

总的来说就是传统经济学理念的缺陷。从经济理论来看,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只有进入市场体系的资源才是真正的经济资源,

才具有经济分析意义。

那些市场上难以计量的东西,如环境服务、自然资源、生态功能等即使很重要,

但由于无法通过价格机制进行配置,就无法进行经济分析,也就当然被排除在经济理论考察范围之外了。这种观念从斯密、李嘉图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之中。

在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的许多有影响的经济学家的观点中,他们无不忽视资源与环境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只是未来的机器人作文根据报酬递减现象进行表面化的经济分析,

只注重对资源与环境可以纳入市场核算的经济价值部分分析,从未深究报酬递减的原因是什么。

事实上,对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过度使用超过环境承载力,导致边际报酬递减现象。[]而自然力服务并非是通过狭隘的经济核算就可以完全计量的。很显然,

在西方经济学狭隘地崇尚市场机制的视野内是无法看到自然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的。

为此西方学者埃尔斯曾经形象地比喻道:“看不见的手,没有绿拇指”。[]因此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能有效促进新时期课程发展。

(二)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如果人们的过度生产、消费超出环境承载力,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就会威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造成“不经济”。为此,西方经济学的覆盖范围应从原有的人与人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平衡,也就是偏重于循环经济、稳态经济研究。循环经济是指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

以达到节约资源成本目的。稳态经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完美境界,指物质、能量能够得到无浪费的充分再利用。转贴于

在世纪,

这个提倡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应将环境教育融入到西方经济学课堂中,

使学生懂得人类如果过度破坏、利用环境,就会造成人类发展的不可持续。

三、在西方经济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建议

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微观、宏观两大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中主要讲授关于供给与需求、消费者行为、生产、成本、生产要素定价等理论问题。宏观经济学则主要介绍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等理论问题。

那么如何在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中渗透环境教育,使新型的西方经济学可以弥补对于解释循环经济、自然环境与资源稀缺性等方面的缺陷?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微观经济学层面渗透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单独个体之间的经济关系,

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层面:

。企业层面,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供给需求、生产、成本等内容。教育者可以以一个企业为例,将循环经济的清洁生产观介绍给学生。

比如丹麦的瓦伦堡工业园区的建设:这个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厂,以这四个企业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的费用,

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好循环。通过对瓦伦堡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一系列具体数据的换算,学生可以轻易的得出哪种生产模式更节省成本、更环保。

从而让他们受到很好的环境教育。

。个人消费层面,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所介绍的消费者行为强调“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理念。而通过渗透环境教育,

我们则要求学生理解适度消费、层次消费理念。从而使学生建立起一种新的消费观念,

这种消费观念应该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绿色消费观。

(二)从宏观经济学层面渗透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学现象,

主要包括、经济政策两方面内容。

。关于对待国内生产总值()的了解应更上一个层次。不能凭借传统的思路,一味的追求的盲目增长。

在传授与其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引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使学生在接受传统经济理念教育的同时可以认识到它的非决定性。

。关于宏观政策方面,

可以联系下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让学生们在了解传统的经济政策同时,

也能了解些关于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循环经济的决心与方针政策。

参考文献

[][]闫敏,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新华出版社,(),-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冯之浚,

循环经济导论[],

人民出版社

经济学的重要性篇

论文关键词:政治与经济多媒体教学学习兴趣

论文摘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已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并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多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使得教学手段与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甚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本文从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等方面,

就多媒体在中专基础课程《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中的应用来阐述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已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

并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基础课程《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由于该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

黑板加粉笔,

难免学生学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此重要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作为任课老师也不得不苦思冥索,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然而往往是美中不足,

事与愿违。然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我的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这一新技术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

在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巧妙、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

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多媒体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图文声像并茂,可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辅助教学。

如讲解国家、宗教、民族、货币、商品等有历史发展背景的概念时可以用采用投影、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甚至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

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使乐学落到实处。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

。动态反映概念及过程,

能有效地突破难点

本课程教学的难点是,抽象的理论知识相当多,而这种抽象的知识我们看不见,摸不着,

学生也基本都是初中毕业,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的内容。无论如何讲,甚至反复讲几遍,同学们还是不易理解,

想象不出,事倍功半;

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化难为易,使难点由抽象变为直观。

如在讲货币的形成过程时,学生很难理解。而利用课件把货币的形成从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货币纸币等以时间先后次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的形成过程一目了然,

既掌握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教学过程的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难点和克服遗忘

中专阶段的学生,

由于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制力较差,对感兴趣的知识就愿意接受,不感兴趣的知识就不爱学习。

即使强迫他们记忆,也不会产生永久的印象,几天后就会淡忘。利用挂图、投影教学,

画面既不会动,又没有声音,只能靠老师的语言去解释,

时间长会给学生造成厌倦感和疲劳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把图像、声音、动画、音乐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意无意地对知识进行记忆,且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学生记得快,

且记忆时间较长,提高了课堂效率。

。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传统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

这样对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来说,就存在很大差异,且老师在讲课过程中,

不可能照顾到每名学生,

而自制力差的学生,

就容易走神、听不进去。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就必须加强教材的弹性,

但目前所有学生用的都是同一教材。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会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材。如在“我国的国家制度”一章中,

有美、日、英、法、德等各国的国体、政体、国家职能和国家结构形式相关资料介绍,“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一章有各种国际组织和各国的外交策略的资料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需要。

。大信息量、大容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讲“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这一章,

可以通过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将我国的民族和宗教的产生、种类、发展以及国家政策方面一一罗列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

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

肥沃的土壤。在教学中适合不同进度,不同程度,不同能力的学生的个别差异,创造了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惟一的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有限的知识,一方面又利用网络主动获取无限的相关知识并不断的提出新的问题。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学习,

促进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在这种环境下,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合作者和解决问题的指导者,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围绕同一主题,提出不同问题,大家分头获取信息,找出答案的过程。

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创造。同时教师在参与、指导的过程中与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沟通,

和谐了教学氛围,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易于启发想象课本中所选的例文

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事例典型、人物具体、情节生动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

丰富了他们的语言。

但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

如果利用多媒体的多媒体特性,

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达到期望效果。

例如,在讲这商品和商品经济一章,讲到价值规律的作用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动态曲线图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转贴于

二、制作《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多媒体课件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多媒体的运用更多时候是靠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是用来体现的,

所以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质量,

因此要想善于利用多媒体,

作为任课老师的我们也要学会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下面说说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及课件制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界面要整洁朴素,操作性要简易、直观

中专学生都是对新鲜事物很有兴趣的,因此课件也最好做得活泼点、颜色鲜艳点。

但是过分追求界面的艺术性,

界面的花哨,过于注重修饰,学生的注意力易被各种新奇的刺激手段和形式所吸引,而不能指向相应学习信息上。

因此在课件设计上界面装饰要简洁朴素,突出主题,宜简不宜繁,过分繁琐的界面,使用起来也很不方便。

并非各种媒体运用得越多,课件的教学效果就越好,

与主题无关的,

或不能为主题服务的素材能不用则不用。若课件中有漂亮的设计,最好设计在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与关键问题上。

。图形、图像和动画的使用

图形、图像所表达的信息远远超过文字,

是课件中重要的媒体形式,也是学生易感知和接受的表达方式。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文字过多学生容易产生疲惫感,

这跟他们的年龄特征固然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在制作课件时最好尽量使用多一些图片,丰富课件趣味性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若将图形、图像作为学习的内容时,图形、图像要尽可能大并放于屏幕中心位置,

便于学生观察。

作为背景的图形、图像要简洁明了,

颜色淡雅,

如此设计能够突出主体,有利于减轻眼睛的疲劳和学生对主体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记忆。但是注意每个动画都要有目的性,

不能单纯为装饰画面而动。

。声音、影像的使用

课件单凭视觉元素传递信息,会给人单调和枯燥的感觉,合理地加入一些声音对画面可起辅助作用,

能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

中专生的情感丰富,可多用音乐,用音乐激发情感,

吸引和保持其注意力。当然音乐和音响效果不能用得过多,用得过度反而会是一种干扰,

效果适得其反。如果每一处都使用声音,没有突出重点,学生不仅听了疲惫,

而且还抓不住重点。

最后要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必要的技术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

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包括计算机)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

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

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

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庞凌霄、魏允哲:《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长春大学学报》年第期。

[]王铁军:《多媒体教学探析》,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年第期。

[]米俊绒:《简析多媒体教学对当前教改创新的作用》,《教学与管理》年第期。

经济学的重要性篇

关键词:经济理论基础;现代化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一、经济理论基础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并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理性思维,依靠严格的逻辑推理而阐释的课程。

因此,

在高等学校经济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经济学人才培养现代化要求强化基础理论课教学,理论课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在经济学人才培养中需要加强基础理论课教学。

经济学理论基础建设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经济学应用人才,并使他们将这种能力应用在应用学科上,

为应用学科服务。这就在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能力上要求加强经济学基础理论课教学。可见,经济理论基础教学是经济专业的核心。

(一)经济理论基础教学是培养经济学专业人才的核心

经济学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外经济学教育的成功经验,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理论的扎实理解和把握,

将其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知识、能力、素质兼备,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向相关领域扩展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强化经济学理论基础也体现了经济学教育的本质属性。

自年,教育部开始提高高等学校基础理论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陆续实施高等级的教学改革项目和相关的配套建设,

目的在于应对新世纪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经济领域和贸易领域的竞争和挑战,

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经济进入新常态提供理论的支撑和人才的需要。

(二)经济理论基础教学是培养经济专业人才的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学专业人才逐渐被全社会所认可并且需求不断增加。经济专业人才主要从事的部门集中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教学科研部门。其中,

政府部门需要制定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改革,金融机构需要进行投资产品设计和融资决策,企业要制定定价策略和多方博弈,教学科研部门要进行经济学的教育并应用经济专业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以上这些现实的社会需求急切需要提高经济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需要熟悉现代经济学的前沿知识,具备向经济学相关领域学习和渗透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依赖于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二、目前中国经济理论基础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高校经济理论基础培养普遍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专业课不够深入。

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其经济学理论课程分为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再加上总学分的限制,会导致单门课程的学时不足,由于学时的限制,

很多高校就只能开设初级经济学,少有学校开设中、高级经济学课程。

而国外发达国家本科经济理论的培养已达到高级层次,即使在其他转型经济国家中,经济理论的培养也达到了中级层次。由于经济学理论自身的特点,只有充分的深入研究才能解释实际问题,

停留在初级层次则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对经济学的认识并造成了不能灵活应用的局面。

第二是辅助课程不足。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学好经济学这需要很高的数学基础和逻辑分析能力,所以数学课程的设置对经济学理论的学习至关重要。从发达国家的课程培养中可以看出数学课程多并且很有深度,

顶级大学对数学要求更高,甚至开设面向理工类的数学课程。虽然目前我国经济专业也开设数学课程,但难度不够并且没有针对性,这就影响了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的课程如计量经济学的理解。

随着经济学理论的深入对数学的要求也会越高,

所以数学基础的不足也会阻碍对高级经济理论的掌握。

三、经济理论基础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满足经济学专业的要求和社会对经济专业人才的需要,经济理论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以优化新课程体系和改进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重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一)建立现代化的课程体系

现代化课程体系是经济专业教学的根本,

要通过理顺学科发展的逻辑、认清开设课程对经济专业的价值、重视社会对经济专业人才的需要方向来不断调整优化课程体系。现代化课程体系要在注重理论知识提高的前提下,做到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控性。为达到以上要求要在以下方面下工夫。

。注重基础。本科生入学的前两年,正是学生学习兴致比较高的两年,在人才培养中,除了开设公共基础课外,

专业基础课的导论性质的引导很重要,

设立入门式的经济学导论,使学生能够在大一的时候就接触到与专业的相关课程,

培养经济学的学习兴趣,这为后来继续学习中高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扩宽口径。改变单一的学科课程结构,

广泛设置种类较多的选修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在学生对经济学专业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进入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学习,拓宽学习口径,

开拓视野。专业课除了计量经济学等必修科目以外,还应开设丰富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课程需要涵盖思想史以及方法论方面,

同时还要注重与理论相结合的社会实践,以及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撰写。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有利于加强基础、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突出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不意味着摒弃传统,而是需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传统的讲授方式在对逻辑性很强,突出学生与老师互动的交流上有突出的优势,

但是针对自主学习性以及时间安排的灵活性上则没有优势。因此,

需要加入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慕课”、“微课程”等网络教学手段的引入,利用现代科技的发展,

建立网络平台,

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经济学教育注重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

只有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才可能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培养。

(三)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订单式”培养

为适应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教学中,

不仅要加强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论意识,进而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此,需要重视经济学专业综合实践类课程的设置。

在经济学的培养方案中,

除了原有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这些实操的培养方式以外,还应开设社会实践类课程作为必修课,增加学生对实际问题的领悟能力,让实践教学有别于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

在课堂教学上也应注重应用人才的培养,在理论课堂上引入实验经济学的具体案例,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此,需要利用学校的资源,

利用研究所和实验室,为教学实践提供支持。此外,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类别的实践教学基地,将专业课和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增加感性认识。与企业合作可以尽早地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如果能够很好地与就业导向相结合,对产业发展进行很好阐释,就可以达到对接产业发展需求,

有针对性地实施“订单式”培养,

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无缝衔接,同时也会激励产业部门中的优秀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甚至对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都有促进,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合作,培养实践性创新人才,

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理论人才的需求。

(四)经济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

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更强调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我国大部分高校培养的是重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需要与其他学科融合才能更好地为服务社会。经济学与法学的融合,

可以通过机制设计提高法律的执行效率;经济学与数学、统计学可突现更深度的融合,微观经济活动通常是以一些数理模型为基础,

理解和运用这些数理模型需要较深的数理知识,在数理经济学领域,通常运用大数据处理统计数据等;

在社会学领域,也可以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研究与人们生活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

同时,

弹性地开设灵活性的课程,

以及当代经济学的前沿性课程。由于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不断加强,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学习的方式也由原来的单频道转为双频道或者多频道,因此,必须根据这些特点,

根据社会的变化设置经济学专业课程,实施教学内容的动态性改革,淘汰旧课程、旧内容,引进新课程、新内容。

在经济理论基础的培养上,紧跟经济学专业的最新发展,对经济类专业课程进行升级改造,优化课程内容,不断吸收经济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

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和最新动态,培养经济预测的能力,使课程设置具有前瞻性,打开学生视野。

四、结论

经济学的重要性篇

近年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作为哲学与经济学的“联姻”的经济哲学已经愈来愈受到理论界的关注。经济哲学的出现和发展无疑给中国的学术界带来了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学术热点。立足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广大专家学者对经济哲学这一具有“回归”意义的经济学与哲学的“联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本文将近年来中国经济哲学的研究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一、中国经济哲学研究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发展阶段

(一)经济哲学在中国的兴起

在中国,经济哲学是从世纪年代以后才逐渐被推到学术研究前沿,成为一个新的理论研究热点的。应该说这种现象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广大的专家学者是没有异议的。余源培教授就明确指出,

经济哲学之所以能够成立并开始受到中国理论界的重视,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具体来讲有三方面的现实根据:第一,世纪之交的社会科学在新的坐标空间展开,

分析与综合不断走向系统化,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分支学科的产生和各学科间的高速相互渗透和结成联盟;

第二,现代社会向社会科学提出一系列热点问题,要求改变各自为政的研究方式,

进行各学科协同研究;

第三,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社会大转型,

客观上需要经济学和哲学的结合。[]张雄教授也认为,

改革的深度推进使越来越多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出来。

市场的推进需要哲学的理性关照。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融智比融资更显重要。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大智慧”,

客观上需要经济学和哲学之间的联姻,携手开展经济哲学的研究。同时他也认为,

现代经济哲学的兴起,也是经济学和哲学加强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

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概括,他们认为世纪之交经济哲学研究之所以会受到理论界的重视,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看,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解决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仅依靠某一理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了,

因此,

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联姻”就显得尤为重要。()哲学研究严重脱离现实而陷入“贫困”。哲学要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必须转换理论研究范式,实现与经济现实的紧密结合。

()经济学研究的危机。二战后,西方经济学日益褊狭的理论研究方式已经越来越无力回应当代经济世界的复杂性,经济学成为游离于现实经济问题之外的“黑板经济学”。()现代科学发展已越来越呈现出由分化到综合的整体态势。

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的这项多因子、多目标、多变量的改革系统工程,更加需要哲学和经济学的联盟。[]

(二)国内经济哲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张雄教授在年撰文指出,

改革开放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以来,中国经济哲学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世纪年代中期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哲学的讨论。

当时经济哲学学科被视为应用哲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是哲学界的学者参与了讨论。经济学家孙冶方在这一时期也指出,经济理论上的许多争论,

都涉及到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问题,注意从哲学的高度来回答这些问题,就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在这一方面很需要得到哲学界同志的帮助。

第二个阶段是世纪年代关于经济哲学学科建设的大讨论,经济哲学的研究出现了经济学与哲学两大学科直接参与并对话的局面。

“联盟”意识、“联姻”意识不断推出和深化,研究人员的数量和研究内容的范围都大大超过了第一阶段的规模。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哲学研究主要围绕着三种思路展开,

即作为哲学的经济哲学、作为经济学的经济哲学和作为交叉学科的经济哲学。[]在此基础上,有作者进一步总结了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哲学的发展成果,

并将其作为经济哲学在中国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

经济哲学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特别是经济问题的现实及其逻辑解读为特征,对经济哲学的体系建构及相关重大现实经济哲学问题的思考更深入、更趋成熟,经济哲学的研究课题日益广泛,并逐渐向着专题化研究方向发展。[]

二、中国学界对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的界定

经济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地位已经得到整个理论界的一致认同,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应当大力加以研究的学科领域,它是哲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就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而言,目前中国学术界存在着以下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就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哲学。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经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都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而不是经验事实;二者的研究方法都是思辨与理论认识的方法而不是实证的与历史认识的方法。他们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既是政治经济学著作,

又是经济哲学著作。[]

第二种观点认为,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选择性活动,

选择是经济活动的灵魂。因此,经济哲学就是选择哲学,其研究对象是不同经济形态所共有的或人类经济活动中贯穿始终的选择规律,

如劳动的最小最大规律(选择付出最小和结果最大)、近距优先规律(人们总是选择与经济效益直接相关的经济形式)等。[]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是以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元问题)为研究对象,并以对这些问题的整体把握和根本把握为特色的一门哲学应用学科或交叉学科。比如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财富的分配公平问题。

而由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劳动生产率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所以,

社会主义经济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如何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问题。

[]

第四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经济领域中的最一般、最基本的问题。而这些最一般、最基本的问题就其产生的深层根源来说无疑是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之间矛盾互动、冲突的结果。换句话说,经济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的关系问题,

它贯穿于其他一切经济问题之始终,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经济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第五种观点认为,经济哲学是一门部门哲学。作为部门哲学,

经济哲学处于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而不是一种与哲学相对的具体科学。这种观点指出,经济哲学不是用某种现成的哲学观点去分析经济问题,不是某种现成的哲学观点在经济领域或经济学领域中的应用。

换句话说,经济哲学是对经济活动中那些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更加根本的哲学问题的研究。

也就是说,经济哲学作为部门哲学,

其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领域中存在的需要哲学去研究的事实,具体研究的内容或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整个世界的共性方面和经济活动与人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关系。

[]

还有一种目前在学界为许多人同意和接受的观点,就是认为经济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经济学和哲学之间的一种跨学科的结合。但是对于二者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或者说这门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议。法国学者博索特根据不同形式的结合,

将跨学科的类型分为三类:一是线性跨学科,就是把某一学科的原理运用到另一门学科去;二是结构性跨学科,就是在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结合中产生新的学科;三是约束性跨学科,

即在某一个具体目标要求的约束下实现多学科的协调和合作。余源培教授认为,经济哲学本质上属于第二类学科结合,

是从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中产生的新学科,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内在的结合,

它是哲学和经济学发展融合和变革的产物。[]而张雄教授则认为,

经济哲学的跨学科应属于第一类结合,它是将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到经济学中,是哲学对经济世界的理性追问。

当然,他也指出这种结合应该是一种自觉的接纳和运用过程。[]

三、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主要思路

目前,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主要思路概括起来讲,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体系中心论

这种观点认为,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济哲学并不是一般地研究某种经济问题,也不是特定地研究某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重大经济问题,经济哲学所要揭示的是整个经济领域内深层次的本质及其规律,因此,

经济哲学要能够自立于科学之林,就必须有而且也必然会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以学科体系建构为中心带动经济哲学研究的发展,是这一思路的核心要点,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蔡灿津等人。[]

(二)问题中心论

这种观点认为,

目前中国的经济哲学研究才刚刚起步,在此阶段不宜把重点放在致力于建立某种理论体系上,而是要做些更有实际意义的工作。也就是说,

经济哲学研究目前不宜走“以体系为中心”的路子,而是应当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思路。经济哲学研究的任务是利用两门学科的优势,

开展对中国社会经济运动的哲学研究,揭示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

促进中国社会的健康转型。因此要重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如现代化发展道路、公平与效率关系、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余源培等人。

(三)协调发展论

这种观点认为,

问题研究与学科建设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实践的发展来看,要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面临太多的实际问题。因此,

关注问题研究,对于解决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问题研究是学科建设实实在在的基础,没有一个个重大问题研究的成果,学科建设就失去了根基;而当问题研究的成果逐渐丰富并积累起来的时候,

学科建设也应该跟上社会实践的发展。二者应该共同发展。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中国社科院的秦毅等人。

(四)哲学追问论

张雄教授将经济哲学定义为哲学对经济世界的理性追问。他认为,

经济世界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以经济为取向的市场行为和活动的总和,二是作为“世界”(波普话语)存在的理论经济学。哲学所把握的对象不是单纯地总结和概括对象世界的知识形态,而是上升到反思界面来思考问题。

哲学对经济世界的理性追问,主要有关于经济世界“存在之存在”的本体论追问;关于经济世界存在与发展过程的“自然计划或历史计划”的追问;

关于人类的经济行为和选择是否在终极意义上回答历史进步观念的追问;

关于经济学如何确立正确的“逻辑符号分析工具”的追问等。

(五)历史分析论

这种思路主要是按照历史线索来研究分析经济哲学思想史的发展。这又可以分为以下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从思想史的角度来梳理经济学与哲学的关系,

从学科性质和发展趋势揭示哲学与经济联盟的历史必然性,揭示经济哲学产生的学科渊源和历史背景,以及现代哲学发生的范式变革对经济学范式变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是研究经济哲学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的思想,

这既包括研究西方经济学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包括斯密、马歇尔、凯恩斯直到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派代表人物,同时也包括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等的经济哲学思想,其中包括进行比较研究。

目前一些研究成果代表了这一思路,比如董德刚的《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研究》即是其中之一。

(六)专题研究论

这种思路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关于经济哲学基本范畴的研究。这主要包括:()经济学和哲学中具有交叉性质的基本范畴,比如“实践”范畴、“生产”范畴等;()随着经济哲学兴起应当受到重视的基本范畴,

比如“需要”范畴等;()当代社会重大问题提出的重要范畴,

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可持续发展”范畴等。[]另一方面则是按照经济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这包括:()研究当论经济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比如经济活动中的“人”的问题、经济活动中的理性与非理性问题、经济学的价值评价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等;()研究当代全球性的涉及哲学及经济学的重大问题,

比如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经济全球化研究、知识经济问题研究等;()货币哲学与资本哲学研究,

这主要分别是以年召开的“全国货币哲学高级研讨会”和年召开的“全国资本哲学高级研讨会”为标志,研讨会上学者们对于货币哲学和资本哲学的相关重大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同时也引发学术界展开了对货币哲学和资本哲学研究的大讨论,开辟了经济哲学研究的又一片天地。

当然,

从中国学术界关于经济哲学的研究来看,应该说以上几种思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是交叉综合运用的,只不过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四、目前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纵观中国经济哲学研究近几年来的发展,可以发现其发展速度之快,

学术研究队伍规模之大,理论成果之丰都是有目共睹的,

可以说成绩斐然:经济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地位已经获得国内学术界的一致认同,在应对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

经济哲学正越来越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中国经济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理论建构基础仍显薄弱。

以往的研究较多的是探讨中国经济哲学建构如何可能和如何必要的问题,

而对于如何建构的问题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和讨论。()主导研究范式仍未确立。

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哲学研究范式中批判的经济哲学与思辨的经济哲学的对立。批判的经济哲学主要以经济学的发展为依托,重在考察经济知识的基本性质和构成经济知识的前提、方法及其效用;而思辨的经济哲学则是以某种哲学基础理论为依托,

对经济活动或经济方法领域作哲学的反思。这种对立表明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主导范式仍未确立。()在研究方法和开放意识方面仍显不足。由于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缺乏主导研究范式,

致使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也

显得随意性较强,没有实现方法论上的综合和创新。同时,经济哲学研究还要打破固有的专业“圈子”观点,

增强学科研究开放意识,

重视其他学科理论成果对经济哲学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让经济哲学研究真正获得理论生命力。

当然,经济哲学在中国虽然已经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

但是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此理清国内经济哲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弥补不足,

这样无疑将会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发展。当然,

发展和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并非易事,可以说任重而道远。除了解决前文所述的问题和不足之外,笔者以为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新世纪中国经济哲学的研究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一)经济本体论研究

长期以来,在工具理性思维的影响下,理论界存在着将经济哲学工具化和简单化的倾向,缺乏对经济哲学本体论层面作深层次的探讨。

由此导致经济哲学研究缺乏稳固的研究根基,

一方面影响了经济哲学自身理论建构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哲学反映和指导现实经济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因此,

重视对经济本体论的探讨,应当是中国经济哲学研究的首要迫切问题。通过对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本质的研究和探讨,

对于我们正确描绘整个经济世界总体运行图景,以及合理地解释和说明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经济哲学史的研究

对经济哲学的研究必须重视经济哲学发展的历史维度。每一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历史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过程,

经济哲学当然也不例外。

不仅要研究西方思想家如休谟、斯密、穆勒、哈耶克等的经济哲学思想,也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经典文献中的经济哲学思想,同时还可以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所蕴含的经济哲学思想。

通过对经济哲学思想史的考察与研究,不仅可以对经济哲学的发展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而且还有助于我们从学理的背景更深刻地认识到哲学范式革命与经济学范式变革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得益彰的关系,

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经济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三)经济活动中“人”的问题研究

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曾经说过,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然而,

西方经济学在完成古典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的转向以后,

经济学主流学派在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原则指导下,理性日益演变成为一种数学工具,这导致只考虑经济增长的主流经济学派,日益缺乏对当代社会经济过程中现实的人的关心。因此,

经济哲学应当将经济活动中“人”的问题作为中心议题加以研究。

包括对传统理性经济人的批判,对经济世界的人学解读,

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人格模式,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等,都应该成为经济哲学关注的内容。

(四)幸福经济学问题研究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各种学问,

其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解决“人怎样活着”的问题。把这个“苏格拉底命题”换个说法,也就是:各种学问,其最根本的使命就是如何使人类生活幸福的问题,

是如何增进人类福祉的问题。经济学作为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其根本的目的也可以说就是研究人类的行为如何才能增进人类幸福的问题,

而不是传统定义所说的“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而幸福经济学相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解决,诸如幸福的主观性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基础,

经济增长与幸福增长悖论的解决,社会发展的国民幸福指数体系构建等问题,不难看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本身就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而经济哲学正好可以发挥其跨学科的优势,

因此幸福经济学应该也必须进入新世纪经济哲学研究的视野。

(五)与实践密切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研究

经济学的重要性篇

经济法学方法论是研究经济法学各种方法的综合,是关于经济法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其核心就是经济法学研究方法,而经济法学研究方法是一个提出、确立、成熟的过程。由于经济法学与民商法、行政法及社会法学的内在关联性,

所以经济法学的研究需要以既有的传统法学研究方法为基础。张守文曾指出:“要创立和发展经济法学的方法论,首先需要明确经济法学可以适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

才能解释各类基本研究方法之间的联系,说明各类研究方法的价值。

”因此,

经济法方法论、方法的选择及方法的类型化的梳理是对经济法研究方法体系化研究的基础。

(一)经济法学方法论的研究

从方法论资源的角度讲,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资源包括法学和非法学两个方面。两种方法论资源的选择需要适用不同的方法,对于法学方法论,

要根据经济法学科的特殊性选择相关的方法,而对于非法学方法论,则要根据学科自身和处理问题的特点,选择联系最紧密的方法。

从研究方法层次和体系的角度讲,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分为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专门科学方法,要以一般性的哲学方法为基础来构建经济法学特有的方法论体系。

经济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应该分为总论和分论,总论主要研究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形成、体系与构成、逻辑关系、基本原则等,分论主要研究经济法学研究方法解决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问题。从研究方法的本质、功能、层次等角度论证经济法的方法论问题,从本质上讲,

经济法研究方法具有客观性、主观性、时代性和多样复杂性的特征;从功能上讲,方法具有规范思维方向、正确把握客观现实的能力;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应当包括哲学抽象方法、借鉴其他学科方法和经济法学科研究方法三类。方法是方法论的重要构成要素,

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包括哲学意义上的一般方法和反应经济法本质和特征的具体方法,他以人们对社会关系认识上的制约因素为基础,论证了经济法学所具有的两个基本方法论,即整体主义方法论与和谐辩证方法论。从方法论体系构成的角度分析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经济法学的研究也可以从三个层次予以展开,

一是应然法层次,讨论经济法应当是什么,采用价值评判的方法;

二是实然法层次,讨论经济法实际是什么,关注经济法规和立法技术,采用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法;三是社会事实,

即经济法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采用社会实证分析法学。”从经济法学方法论中不同研究方法关系对比的角度对经济法学的研究做出阐述,“经济法学作为新兴的法学学科,需要重视传统法学方法的运用和多元研究方法的优化组合:形而下层次与形而中、形而上层次相结合,

侧重形而下层次;立法研究与执法研究相结合,

侧重执法研究;定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侧重实证研究,尤其是执法实证和案例实证研究;

‘主义’研究与‘问题’研究相结合,侧重‘问题’研究。”

(二)我国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选择

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主要是由经济法学研究中的“独立性”引起的,具体涉及经济法学是否具有自己特有的研究方法,

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体系如何构建,经济法学研究如何以一般方法论、法学方法论及相关学科方法论为基础构建自己的方法论体系。经济法学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法学在处理和选择相关学科研究方法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概念与含义,含义更重要;观点与论证,论证更重要;

定性与设计,设计更重要;分化与综合,

综合更重要;总体与结构,结构更重要;

个体与整体,整体更重要;

平面与立体,立体更重要;法律与经济,经济更重要;当代与后代,

后代更重要;

传统与现代,现代更重要;借鉴与原创,

原创更重要;静态与动态,动态更重要。经济法学研究方法是整体方法理论体系的一部分,

要研究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体系,不仅需要明确是否应该创立符合自身特质的方法论体系,以及如何利用已有的方法论资源的问题,

而且还应针对具体情况,对不同的方法作出适当的选择,具体包括共通方法的选择(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中的特殊方法(经验方法、横断学科方法)及专门学科方法的选择(经济分析方法、社会分析方法等)。从法律关系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主体对研究方法的选择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方法选择要符合主体目的性;二是方法选择要满足客体适应性,

方法并不是纯主观的,

体现了客体的某种需求。

(三)我国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类型化

有些学者曾提出经济法学应当侧重发展的研究方法,

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和经济法基本理论与专业经济法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研究方法、遵循适合性与移植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广泛采用实证性和假设性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法律法、法的经济分析法、关注国际经济法”。

这些学者都是从经济法学科特殊性的角度,

论证了经济法学研究应当侧重适用的工具和选择方法的路径,而这些方法大都可以归类到法哲学研究方法、法律史学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等具体方法论体系内。

。法哲学研究方法。法哲学在经济法学研究方法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价值分析的方法,通过法哲学的研究方法,

能够论证经济法的基本价值范畴,即包括公平、正义、秩序、自由和竞争,这些都是经济法最“原始”的理论基石,经济法学制度和体系的构建、规则的制定和阐释都需要以它们为基础。经济法学价值的基本范畴是经济法理论大厦的基石,

经济法所有的制度构建、原则确立、规则内容设计都要以它们来判定和阐释。同时,

法律的理论和价值是内在的也是互动的,通过经济法学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反馈法哲学的研究。肖江平指出,

“对法理学理论贡献的大小是部门法成熟程度的标志之一,

目前经济法对法理学的理论贡献不太多,影响了经济法学科与其他法学学科之间的交流,影响了经济法学学科在法学界的学科评价和学科地位。”从本质上讲,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的学科,

具有自己特有的范畴是其成熟的标志。范畴作为一个学科的基石,为学科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框架。经济法的最基本范畴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整体社会经济利益的协调和国家的经济安全,即发展权、分配权(公平权)与安全权三位一体,

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应融入到经济法的内涵中,经济法追求整体利益发展的理念,

经济法要实现机会公平与分配公平、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目标等。

。法史学分析法。从一般意义上来讲,

历史分析本身就是各门学科所最常用的学科分析工具。对经济法学史的研究能够揭示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能够确保沿着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观点把握现代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以及寻求外国经济法制度与中国法律文化的结合点。史学研究运用到经济法学研究中包括法律史和法学史的研究方法。从学术史的角度讲,

展开中国的经济法学学术史研究是必要的,它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发掘积淀、揭示脉络和提升规范,能够以此梳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原理的起源、基本范畴),

能够剖析观点、理论和学说的成因与流变,

总结学科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教训,促进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和成熟。开展和加强经济法学说,尤其中国经济法学说史的研究,能够对中国经济法学的成就及其贡献做出恰当的评估,

对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

。经济学分析方法。经济法学中的经济学支点包括成本效益理论、供给需求理论、博弈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等等。

经济法学者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主张运用经济学的观点,

分析和评价经济因素影响下的法律制度及其功能和效果,并努力实现法律的经济效益目标。从经济法产生上来讲,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们中国,

经济法本身就具有“经济性”。因为,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经济政策”和所依赖的“经济形态”。“经济政策”反应了统治阶级对经济的态度,如战时经济法的产生;

“经济形态”则影响“经济政策”的产生,

如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人们信奉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把国家干预思想对经济法的参与降到最低。因此,

将经济分析的方法运用到经济法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经济法和经济政策构成了制度的正式规则的一部分,制度规则同时也包含着大量的非正式规则,对于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变迁的速度是不同的。……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政策调整和立法变化往往形成对制度变迁的推动。

”同时,

“经济分析”是一种工具,波斯纳在《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中指出:法律的经济分析的实证作用在于解释法律规则和结果现状而非改变法律规则和结果。

。比较分析方法。比较法学分析的方法主要指不同的部门法之间研究方法的互动和借鉴。

有学者认为,经济法学研究应当注重不同国家或地区商品经济关系及其法律秩序的异同,对此进行充分的比较分析,原因在于:第一,虽然国家的性质不同,

但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同,

都向着高级经济模式发展,但是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路径不同,

有的是按照商品经济发展路径,有的是计划基础上的经济发展路径,所以要对比不同国家间的社会经济条件,这种经济基础上的差异必然产生个体个性。第二,

经济运行中的基本规律是经济法规范的客观内涵。比较经济法研究既要涉及相同社会制度国家经济秩序的共性,又要涉及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经济秩序的差异性,并给出科学阐释,才能够构成具有普适意义的比较经济法学。

。社会学法学研究方法。

经济法的社会性是以“社会本位”为基础的,社会本位体现的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法律本位思想。

从社会利益的角度讲,经济法价值的具体表现,“社会利益本位是经济法价值的实质,经济安全、经济秩序、社会正义、整体利益、经济民主、经济自由等经济法价值是利益的具体表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社会分工更加多元化,社会主体之间的依赖性更强,

社会公共物品供给成为社会主体普遍关注的问题,权利保护从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社会中间层主体”的迅速发展,

经济法的社会基础更加复杂,这使得经济法学研究应当注重社会学法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应用与发展。除了上述的研究方法外,

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还包括系统分析与整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构功能方法、语义分析法等等。

二、我国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反思

任何事物发展的过程都需要不断的反思,以求创新。

经济法学作为“年轻”的部门法,更需要对自身的理论发展进行反思,在这其中研究方法“首当其冲”。

经济法作为克服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一种制度,既要解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又要兼顾国际社会的影响,这要求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具创新性、开阔性和综合性。

(一)基于“问题导向”进行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反思的必要性

。经济法学研究方法中的“问题主导性”。

经济法学理论的研究一定要注意“问题意识”和“问题背景”的结合,从大量丰富的实践问题出发,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研究,

这是经济法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研究某一问题时会发现,当问题的研究出现若干子问题的影响因素时,就会产生“问题主导性”。

经济法学研究中的“问题主导性”是指,当研究某一经济法学问题时既存在国内因素的影响又存在国际因素的影响时,应当先考虑和解决哪个因素。民法和经济法区别的关键在于受国际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法多为属地管辖,

域外影响有限;

而经济危机的影响的是全球性导致经济法学的研究当然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其时,在研究经济法学时,本国经济因素的影响常常处于“被动地位”(这要与“主要地位”相区别,国内经济法学的研究归根结底要以本国因素为主),

而“国际因素”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如经济周期发展是不分国界的;再如,中国加入后,

为了证明自己具备成员资格的充分性、为了证明自己具备市场经济国家的条件,不断的修改法律制度,

主要包括反垄断法、涉外知识产权的保护、涉外经济贸易立法等等。正确认识“问题主导性”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关注世界经济政治关系对经济法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及时的完善本国的经济法律体系。“经济法应当正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范式困境,

在反思已有理论的成果基础上,

结合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自主创新,实现经济法研究范式的转型和研究成果的创新,

构建一套科学的经济法理论范式和有效的经济法具体制度,

使之成为最具有知识产权的法律部门。”中国经济法学研究要坚持“批判与反思”的的研究态度,

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研究的构建要协调,要时刻保持理论指导实践应用的先进性。

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经济发展史的要求,

不能类同于民商法的研究范式,即通过总结学科的价值理念、知识结构、逻辑体系来分析经济法学的特有问题。对于为什么要研究经济法学的特有问题,以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为例,

从产生和发展历史两个角度分析两者研究问题的差别。从两者的产生上看,

民法是确权的基本制度,

是一种制度创造,而经济法制度是政府干预市场活动之法,

是对已有法律状态的调整;从历史的角度看,民法制度是在长期的、规律性的社会发展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而经济法则是一种矫正型的法律,在很多时候是“危机应对法”,

是对民法所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及其运行结果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种矫正,是特定情形下出于特定目的对市场的干预或调整。两者在完整性和严密性方面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这些决定了经济法与作为市场经济基本法的民法在研究问题上的差别性。

二是经济法学研究的经济性要求经济法学的研究必须关注时代特征,

如当前的金融法研究应当立足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和特征,

然后通过既有的经济法学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提炼出“经济法问题”,再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总结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经济法学研究中“中国问题”的特殊性。经济法的任务就是解决“两个失灵”,

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法学研究问题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特殊性。而经济社会转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这就要求市场调节方式的转型、国家干预方式的转型,这是独立国家角度的转型;从世界范围来讲,

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他国经济社会转型对本国经济社会转型也有重要影响,这种“外来因素”是转型期经济法学研究必须考虑的因素。转型期经济法学研究“问题”的特殊性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从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路径上分析,

“两个失灵”所依托的“载体”的形成路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路径是由经济自由放任到国家强制干预、调节,由单一民商法到经济法的产生;而中国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由国家全部计划到部分放开、再到引入市场因素、转变政府职能,

经济法的产生由党政领导、排斥民商法作用到经济法逐渐同世界经济法总体发展相趋同。

其次,“市场失灵”的前提不同。从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路径上讲,

资本主义国家遵循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径;而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主要不是由于生产力逐步发展、不完全是社会经济矛盾自身运动的产物,而主要是由于革命导致的,

充分体现了国家全盘主导、完全计划。这就导致两种经济法学研究中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调制基础的差异性,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特征不同。因此,

虽然目前各国经济法学研究较为“趋同”,但基于上诉经济法产生、发展路径的差异。中国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路径依赖也有其特殊性。转型时期经济法学研究必须立足于本国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制度的考察,

但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法趋同,不同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考察也是必要的。中国经济法学的研究要把“中国性”①和“开放性”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同意中国市场“特殊性”是在承认当今世界市场的普遍性基础上的。

因为市场有其自身的价值和选择规律,“市场经济具有自由的载荷,计划经济理性具有专制和集权思维载荷,……。市场不是可以随意替换的‘范式’,

而是一种自由关联”。

所以,

因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产生的“市场失灵”理论仍然是解决“中国问题”的主要方法,但要对解决问题的基础作“因地制宜”的研究,

也即是转型期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重点应当放在“研究方法的转型”上。具体包括制度背景研究及制度比较研究;学科的产生、发展路径不同;

跨学科研究在经济法学研究中的特殊性;对传统多元法学研究方法的“侧重”性研究等。经济社会转型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

前者涉及政府职能的定位,后者涉及政府干预权的范畴。

如何使政府职能的转变体现在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实际操作中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重点。经济法学研究要求能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同时要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系统性,

能够积淀理论基础。因此,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法学的研究要对经济社会的制度背景有系统的考察,包括同一国家不同经济社会时期的研究及不同国家同一时期制度比较的研究。其中对经济法学研究有核心影响的是不同经济社会时期经济史学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和利用,

对不同经济社会时期的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要有互动研究,即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制度背景的研究与跨学科的历史范畴研究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法研究的重点。

(二)我国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比较研究方法的研究存在缺陷。关于比较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

一是比较的素材不可靠。不少学者在进行比较时,一方面对外国某项法律制度的产生背景、适用状况、实施效果不甚了了,另一方面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立法背景、立法精神及其实施状况也并不了解。二是判断优劣的标准不科学。

不少学者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法治作为判断优劣的标准,把外国的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当作定理来衡量中国的法律制度;当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不一致时,就以我们“似乎了解”的那个国家作为标准。三是比较的目的似乎主要是为了批判我国的相关制度。

与此同时,实证方法在我国法学界却被忽视。

多数学者习惯于埋头做案头研究而缺少实证研究,没有实证资料将可能使我们的研究建立在既不了解我们所推崇的外国、又不了解我们想要改造的中国的情况的基础之上。

目前经济法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比较的场景借用不全面。按照陈甦的观点,在我国立法实践中,既然我国社会实际生活中还没有出现或没有相当程度的社会情形,

立法者假设将要发生此种社会情形并进行预设立法。如在论证我国金融立法的完善时,美国年的经济危机和年的金融危机的社会背景与救助措施及救助措施依赖的政治基础与权力博弈背景都是必须考虑的事实。而目前大量的金融立法,

特别是金融监管方面的立法,大都是在没有分析、挖掘“中国特有金融监管问题”的基础上,借用域外社会场景来进行预设立法,这种比较一方面有可能解决不了中国金融发展中将会出现的实际问题,

也可能丧失中国金融法制文化的特性。

。历史学研究方法内容单一。经济法学研究中的历史研究方法的运用较为单一,主要是运用传统法学研究中的法律史与法学史分析方法。

同时,

对经济法学史学研究方法不够重视,从学术著作上看,也只有肖江平著的《中国经济法学史研究》。经济法学以解决经济社会中具体问题为核心,所以要对经济法学不同分学科的发展史和学术史进行研究。

例如,

金融法领域缺乏世界货币史的深入分析;反垄断法领域缺乏“垄断”、“竞争行为”等与市场规制有关的市场经济发展史的研究。

。缺少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有跨学科的研究,但缺少系统、准确的跨学科研究,

存在误将其他学科理论“方法化”的情形。经济社会的转型不仅要考虑国内因素,还应当充分认识国际因素的影响。因为全球化时代,

存在更丰富的政治经济关系需要相互依赖、有更多的政治利益的协调需要在经济立法上得以体现。而目前的国内经济法的研究,无论从范围上、还是从研究方法的角度讲都缺少“跨学科研究意识”。

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在于金融创新监管规则的缺失和金融监管权的错配,而造成“缺失”和“错配”的重要原因在于金融产品和衍生品的“多面性”,①而这正是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缺少系统的跨学科知识构建的结果。

三、基于中国问题的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重构

(一)比较研究方法的科学化

比较研究方法的科学化主要体现为立足于中国问题,选取正确全面的比较素材。

选择正确的方法发现中国法治进程中的实际问题,围绕问题先进行本国制度背景分析,

然后选取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的制度进行比较,对采取的措施进行社会适应性比较。以金融法为例,在银行破产立法中,很多学者呼吁尽快出台银行破产条例,

原因是金融危机后不具有系统风险性的银行出现“破产情形”时,应该及时退市,应该适应国际上银行破产法的发展需求,但是中国的银行业是否具备了破产的能力,

是否具备破产的社会基础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其必要性,单存的做“危机假设”和“域外立法倡导”就急需进行银行破产立法,那么社会普通民众可能会很“惊讶”,商业银行在我国破产的也只有年破产的海发行,

且后续的清算处理迟迟不能解决。因此,

比较研究方法科学化的关键在于中国特有问题的发现、中国问题社会制度的全面分析及中国问题发展的合理预设。有学者指出,

“比较法研究应认清中国法律现代化的特定时空方位和努力方向,努力协调和整合法律的古今之维与中外之维。在承认和推进普适法律价值的同时,

坚持自己法律的特色和品格。

”“从研究方法层面,任何特殊性问题的提出和处理均建立在对特定社会和制度实践进行体察的基础上。在这种意义上,提出特殊问题的前提在于对特定社会和制度实践的基本方面有整体性了解,

同时在这一层面展开某种基础性的比较,至少对所比较的不同法域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历史文化传统有基本认知。

(二)史学研究方法多样化

法学学说是中国法学发展的知识背景,

通过研究法学学说史,有助于寻求法学的思想性与本土性;法学学说史是法学研究者追求学术理想的内在动力,也是倡导学术自由,

形成不同学术特色与学派的基本出发点;中国的法学学说史是法学研究和发展的理论依据;中国法学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与转型,就必须要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

要面向中国的法制实践,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的研究方法。

多元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为经济法解决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论基础。历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包括具体经济制度史的研究和相关经济理论发展史的研究。例如要研究金融法就难免要深入分析世界货币史;要研究财税法就必须了解公共财政理论;要研究反垄断法就要深入研究“垄断”、“竞争行为”等与市场规制有关的市场经济发展史,

也即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到一定规模的商品经济再到发达的商品经济等不同阶段的市场主体行为变化的历史分析。经济法学研究的基础是两个“发现”:即经济问题的发现和法律问题的发现。同时,

两个“发现”又是互为基础的,经济法问题的发现有赖于经济问题的提炼和反馈。因为经济法是“国家干预”之法,它不会像民商法那样预先给权利主体设定一个合理的“权利框架”和“合法行为模式”,

经济法学的研究模式是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提炼出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

然后国家在设计一定的法律框架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国家干预,以更好的维护市场秩序、应对经济危机。

(三)强化跨学科式的综合分析方法

经济法的特征包括综合性,

综合性体现为公法与私法因素的综合、法律调整手段的综合、调整内容的综合等。

因此,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是调整经济法律关系的必要途径。例如,

我国经济法学的研究缺少“现代国际关系”与国内经济法的互动,刘志云指出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在于:一是事物本身的相关性,不同学科是从不同方面进行考察。

二是学科本身的互通性,不同学科的知识具有互通性。三是学术研究者对同一问题研究深度的局限,以及研究跨度的拓展。通过“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跨学科研究”,

阐述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而源于经济法学学科复杂性和学科交叉范围广的特点,经济法学的研究也应当重视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和互动。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促使经济法学跨学科研究的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关系的相互依赖性、市场经济全球化下经济法问题的国际化、经济法问题解决的多元合作。

①经济法学的跨学科研究能够为经济法学研究提供以下帮助:能够提供宏观的政治经济背景、为更好的了解国际经济最新发展动态提供制度基础;在微观上能够了解各国的经济政策的理论方法、经济立法动态,及时借鉴可以适用的优良制度。上述效果的实现都需要跨学科(如国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

经济法以多元主体结构为框架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使经济法学研究范畴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需要把主体行为的研究与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成果纳入到同一个研究范畴进行比较研究,综合考虑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制度背景、传统习惯、心理变化等因素。所以,

我们应该把经济法学的研究置于经济社会的整体背景下,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的制度背景与制度历史,

充分运用法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学科的方法和工具,对经济法制度进行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使经济法学的发展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

四、结论

中国法学研究转型中以“中国问题”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发展,为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应当以中国特有的问题为立足点,在遵循法学方法论的最新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开展中国问题模式的比较方法研究、强化并丰富历史学研究方法、拓展跨学科式的综合研究。

无论是规范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应当坚持问题导向,

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解决中国经济法面临的实际问题。

经济学的重要性篇

经济法学方法论是研究经济法学各种方法的综合,是关于经济法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其核心就是经济法学研究方法,

而经济法学研究方法是一个提出、确立、成熟的过程。

由于经济法学与民商法、行政法及社会法学的内在关联性,所以经济法学的研究需要以既有的传统法学研究方法为基础。

张守文曾指出:“要创立和发展经济法学的方法论,首先需要明确经济法学可以适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

才能解释各类基本研究方法之间的联系,说明各类研究方法的价值。

”因此,经济法方法论、方法的选择及方法的类型化的梳理是对经济法研究方法体系化研究的基础。

(一)经济法学方法论的研究

从方法论资源的角度讲,

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资源包括法学和非法学两个方面。两种方法论资源的选择需要适用不同的方法,对于法学方法论,

要根据经济法学科的特殊性选择相关的方法,而对于非法学方法论,

则要根据学科自身和处理问题的特点,选择联系最紧密的方法。从研究方法层次和体系的角度讲,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分为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专门科学方法,要以一般性的哲学方法为基础来构建经济法学特有的方法论体系。

经济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应该分为总论和分论,总论主要研究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形成、体系与构成、逻辑关系、基本原则等,

分论主要研究经济法学研究方法解决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问题。从研究方法的本质、功能、层次等角度论证经济法的方法论问题,从本质上讲,经济法研究方法具有客观性、主观性、时代性和多样复杂性的特征;从功能上讲,

方法具有规范思维方向、正确把握客观现实的能力;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应当包括哲学抽象方法、借鉴其他学科方法和经济法学科研究方法三类。

方法是方法论的重要构成要素,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包括哲学意义上的一般方法和反应经济法本质和特征的具体方法,他以人们对社会关系认识上的制约因素为基础,

论证了经济法学所具有的两个基本方法论,

即整体主义方法论与和谐辩证方法论。

从方法论体系构成的角度分析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分类,“经济法学的研究也可以从三个层次予以展开,

一是应然法层次,讨论经济法应当是什么,采用价值评判的方法;

二是实然法层次,

讨论经济法实际是什么,

关注经济法规和立法技术,采用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法;三是社会事实,即经济法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采用社会实证分析法学。

”从经济法学方法论中不同研究方法关系对比的角度对经济法学的研究做出阐述,“经济法学作为新兴的法学学科,需要重视传统法学方法的运用和多元研究方法的优化组合:形而下层次与形而中、形而上层次相结合,侧重形而下层次;立法研究与执法研究相结合,

侧重执法研究;定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侧重实证研究,尤其是执法实证和案例实证研究;

‘主义’研究与‘问题’研究相结合,侧重‘问题’研究。”

(二)我国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选择

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主要是由经济法学研究中的“独立性”引起的,

具体涉及经济法学是否具有自己特有的研究方法,

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体系如何构建,

经济法学研究如何以一般方法论、法学方法论及相关学科方法论为基础构建自己的方法论体系。经济法学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济法学在处理和选择相关学科研究方法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概念与含义,含义更重要;

观点与论证,论证更重要;定性与设计,设计更重要;分化与综合,

综合更重要;总体与结构,

结构更重要;个体与整体,整体更重要;

平面与立体,立体更重要;法律与经济,经济更重要;当代与后代,

后代更重要;传统与现代,现代更重要;借鉴与原创,

原创更重要;静态与动态,

动态更重要。经济法学研究方法是整体方法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要研究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体系,

不仅需要明确是否应该创立符合自身特质的方法论体系,以及如何利用已有的方法论资源的问题,而且还应针对具体情况,对不同的方法作出适当的选择,

具体包括共通方法的选择(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中的特殊方法(经验方法、横断学科方法)及专门学科方法的选择(经济分析方法、社会分析方法等)。从法律关系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主体对研究方法的选择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方法选择要符合主体目的性;二是方法选择要满足客体适应性,

方法并不是纯主观的,体现了客体的某种需求。

(三)我国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类型化

有些学者曾提出经济法学应当侧重发展的研究方法,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和经济法基本理论与专业经济法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研究方法、遵循适合性与移植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广泛采用实证性和假设性结合的研究方法”,

“比较法律法、法的经济分析法、关注国际经济法”。这些学者都是从经济法学科特殊性的角度,论证了经济法学研究应当侧重适用的工具和选择方法的路径,

而这些方法大都可以归类到法哲学研究方法、法律史学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等具体方法论体系内。

。法哲学研究方法。

法哲学在经济法学研究方法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价值分析的方法,通过法哲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论证经济法的基本价值范畴,

即包括公平、正义、秩序、自由和竞争,这些都是经济法最“原始”的理论基石,

经济法学制度和体系的构建、规则的制定和阐释都需要以它们为基础。经济法学价值的基本范畴是经济法理论大厦的基石,经济法所有的制度构建、原则确立、规则内容设计都要以它们来判定和阐释。

同时,法律的理论和价值是内在的也是互动的,

通过经济法学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反馈法哲学的研究。肖江平指出,

“对法理学理论贡献的大小是部门法成熟程度的标志之一,目前经济法对法理学的理论贡献不太多,影响了经济法学科与其他法学学科之间的交流,

影响了经济法学学科在法学界的学科评价和学科地位。”-从本质上讲,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的学科,

具有自己特有的范畴是其成熟的标志。范畴作为一个学科的基石,为学科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框架。经济法的最基本范畴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整体社会经济利益的协调和国家的经济安全,即发展权、分配权(公平权)与安全权三位一体,

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应融入到经济法的内涵中,经济法追求整体利益发展的理念,经济法要实现机会公平与分配公平、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目标等。

。法史学分析法。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历史分析本身就是各门学科所最常用的学科分析工具。对经济法学史的研究能够揭示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能够确保沿着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观点把握现代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以及寻求外国经济法制度与中国法律文化的结合点。史学研究运用到经济法学研究中包括法律史和法学史的研究方法。从学术史的角度讲,

展开中国的经济法学学术史研究是必要的,它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发掘积淀、揭示脉络和提升规范,能够以此梳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原理的起源、基本范畴),

能够剖析观点、理论和学说的成因与流变,总结学科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教训,

促进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和成熟。开展和加强经济法学说,尤其中国经济法学说史的研究,能够对中国经济法学的成就及其贡献做出恰当的评估,对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

。经济学分析方法。经济法学中的经济学支点包括成本效益理论、供给需求理论、博弈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等等。经济法学者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主张运用经济学的观点,

分析和评价经济因素影响下的法律制度及其功能和效果,

并努力实现法律的经济效益目标。从经济法产生上来讲,无论是在西方国家,

还是在我们中国,经济法本身就具有“经济性”。因为,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经济政策”和所依赖的“经济形态”。“经济政策”反应了统治阶级对经济的态度,如战时经济法的产生;“经济形态”则影响“经济政策”的产生,

如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人们信奉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把国家干预思想对经济法的参与降到最低。因此,将经济分析的方法运用到经济法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经济法和经济政策构成了制度的正式规则的一部分,制度规则同时也包含着大量的非正式规则,对于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变迁的速度是不同的。……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政策调整和立法变化往往形成对制度变迁的推动。

”同时,“经济分析”是一种工具,波斯纳在《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中指出:法律的经济分析的实证作用在于解释法律规则和结果现状而非改变法律规则和结果。

。比较分析方法。

比较法学分析的方法主要指不同的部门法之间研究方法的互动和借鉴。有学者认为,经济法学研究应当注重不同国家或地区商品经济关系及其法律秩序的异同,对此进行充分的比较分析,原因在于:第一,

虽然国家的性质不同,但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同,都向着高级经济模式发展,但是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路径不同,

有的是按照商品经济发展路径,有的是计划基础上的经济发展路径,所以要对比不同国家间的社会经济条件,这种经济基础上的差异必然产生个体个性。

第二,经济运行中的基本规律是经济法规范的客观内涵。

比较经济法研究既要涉及相同社会制度国家经济秩序的共性,又要涉及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经济秩序的差异性,并给出科学阐释,才能够构成具有普适意义的比较经济法学。

。社会学法学研究方法。

经济法的社会性是以“社会本位”为基础的,社会本位体现的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法律本位思想。

从社会利益的角度讲,

经济法价值的具体表现,“社会利益本位是经济法价值的实质,经济安全、经济秩序、社会正义、整体利益、经济民主、经济自由等经济法价值是利益的具体表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社会分工更加多元化,

社会主体之间的依赖性更强,社会公共物品供给成为社会主体普遍关注的问题,权利保护从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社会中间层主体”的迅速发展,经济法的社会基础更加复杂,

这使得经济法学研究应当注重社会学法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除了上述的研究方法外,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还包括系统分析与整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构功能方法、语义分析法等等。

二、我国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反思

任何事物发展的过程都需要不断的反思,以求创新。经济法学作为“年轻”的部门法,

更需要对自身的理论发展进行反思,在这其中研究方法“首当其冲”。经济法作为克服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一种制度,既要解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又要兼顾国际社会的影响,这要求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具创新性、开阔性和综合性。

(一)基于“问题导向”进行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反思的必要性

。经济法学研究方法中的“问题主导性”。

经济法学理论的研究一定要注意“问题意识”和“问题背景”的结合,

从大量丰富的实践问题出发,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研究,这是经济法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某一问题时会发现,

当问题的研究出现若干子问题的影响因素时,就会产生“问题主导性”。经济法学研究中的“问题主导性”是指,当研究某一经济法学问题时既存在国内因素的影响又存在国际因素的影响时,应当先考虑和解决哪个因素。

民法和经济法区别的关键在于受国际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法多为属地管辖,域外影响有限;而经济危机的影响的是全球性导致经济法学的研究当然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其时,

在研究经济法学时,本国经济因素的影响常常处于“被动地位”(这要与“主要地位”相区别,国内经济法学的研究归根结底要以本国因素为主),

而“国际因素”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如经济周期发展是不分国界的;再如,中国加入后,

为了证明自己具备成员资格的充分性、为了证明自己具备市场经济国家的条件,不断的修改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反垄断法、涉外知识产权的保护、涉外经济贸易立法等等。

正确认识“问题主导性”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关注世界经济政治关系对经济法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及时的完善本国的经济法律体系。“经济法应当正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范式困境,在反思已有理论的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

进行自主创新,实现经济法研究范式的转型和研究成果的创新,构建一套科学的经济法理论范式和有效的经济法具体制度,

使之成为最具有知识产权的法律部门。

”中国经济法学研究要坚持“批判与反思”的的研究态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研究的构建要协调,要时刻保持理论指导实践应用的先进性。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经济发展史的要求,

不能类同于民商法的研究范式,即通过总结学科的价值理念、知识结构、逻辑体系来分析经济法学的特有问题。对于为什么要研究经济法学的特有问题,

以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为例,从产生和发展历史两个角度分析两者研究问题的差别。从两者的产生上看,民法是确权的基本制度,

是一种制度创造,而经济法制度是政府干预市场活动之法,

是对已有法律状态的调整;从历史的角度看,

民法制度是在长期的、规律性的社会发展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而经济法则是一种矫正型的法律,在很多时候是“危机应对法”,

是对民法所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及其运行结果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种矫正,是特定情形下出于特定目的对市场的干预或调整。

两者在完整性和严密性方面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这些决定了经济法与作为市场经济基本法的民法在研究问题上的差别性。二是经济法学研究的经济性要求经济法学的研究必须关注时代特征,

如当前的金融法研究应当立足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和特征,然后通过既有的经济法学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提炼出“经济法问题”,再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总结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经济法学研究中“中国问题”的特殊性。经济法的任务就是解决“两个失灵”,

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法学研究问题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特殊性。而经济社会转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

这就要求市场调节方式的转型、国家干预方式的转型,这是独立国家角度的转型;从世界范围来讲,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他国经济社会转型对本国经济社会转型也有重要影响,

这种“外来因素”是转型期经济法学研究必须考虑的因素。转型期经济法学研究“问题”的特殊性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从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路径上分析,“两个失灵”所依托的“载体”的形成路径不同。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路径是由经济自由放任到国家强制干预、调节,由单一民商法到经济法的产生;而中国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由国家全部计划到部分放开、再到引入市场因素、转变政府职能,经济法的产生由党政领导、排斥民商法作用到经济法逐渐同世界经济法总体发展相趋同。

其次,

“市场失灵”的前提不同。从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路径上讲,资本主义国家遵循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径;而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主要不是由于生产力逐步发展、不完全是社会经济矛盾自身运动的产物,

而主要是由于革命导致的,充分体现了国家全盘主导、完全计划。

这就导致两种经济法学研究中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调制基础的差异性,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特征不同。因此,

虽然目前各国经济法学研究较为“趋同”,但基于上诉经济法产生、发展路径的差异。中国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路径依赖也有其特殊性。

转型时期经济法学研究必须立足于本国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制度的考察,但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法趋同,

不同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考察也是必要的。

中国经济法学的研究要把“中国性”①和“开放性”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同意中国市场“特殊性”是在承认当今世界市场的普遍性基础上的。因为市场有其自身的价值和选择规律,“市场经济具有自由的载荷,

计划经济理性具有专制和集权思维载荷,……。

市场不是可以随意替换的‘范式’,而是一种自由关联”。

所以,因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产生的“市场失灵”理论仍然是解决“中国问题”的主要方法,但要对解决问题的基础作“因地制宜”的研究,

也即是转型期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重点应当放在“研究方法的转型”上。具体包括制度背景研究及制度比较研究;

学科的产生、发展路径不同;跨学科研究在经济法学研究中的特殊性;对传统多元法学研究方法的“侧重”性研究等。

经济社会转型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前者涉及政府职能的定位,

后者涉及政府干预权的范畴。如何使政府职能的转变体现在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实际操作中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重点。

经济法学研究要求能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同时要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系统性,

能够积淀理论基础。因此,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法学的研究要对经济社会的制度背景有系统的考察,包括同一国家不同经济社会时期的研究及不同国家同一时期制度比较的研究。其中对经济法学研究有核心影响的是不同经济社会时期经济史学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和利用,

对不同经济社会时期的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要有互动研究,即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制度背景的研究与跨学科的历史范畴研究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法研究的重点。

(二)我国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比较研究方法的研究存在缺陷。

关于比较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一是比较的素材不可靠。不少学者在进行比较时,

一方面对外国某项法律制度的产生背景、适用状况、实施效果不甚了了,

另一方面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立法背景、立法精神及其实施状况也并不了解。二是判断优劣的标准不科学。

不少学者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法治作为判断优劣的标准,把外国的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当作定理来衡量中国的法律制度;当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不一致时,就以我们“似乎了解”的那个国家作为标准。

三是比较的目的似乎主要是为了批判我国的相关制度。与此同时,实证方法在我国法学界却被忽视。多数学者习惯于埋头做案头研究而缺少实证研究,

没有实证资料将可能使我们的研究建立在既不了解我们所推崇的外国、又不了解我们想要改造的中国的情况的基础之上。

目前经济法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比较的场景借用不全面。按照陈甦的观点,

在我国立法实践中,既然我国社会实际生活中还没有出现或没有相当程度的社会情形,立法者假设将要发生此种社会情形并进行预设立法。如在论证我国金融立法的完善时,

美国年的经济危机和年的金融危机的社会背景与救助措施及救助措施依赖的政治基础与权力博弈背景都是必须考虑的事实。而目前大量的金融立法,特别是金融监管方面的立法,大都是在没有分析、挖掘“中国特有金融监管问题”的基础上,借用域外社会场景来进行预设立法,

这种比较一方面有可能解决不了中国金融发展中将会出现的实际问题,

也可能丧失中国金融法制文化的特性。

。历史学研究方法内容单一。

经济法学研究中的历史研究方法的运用较为单一,主要是运用传统法学研究中的法律史与法学史分析方法。同时,对经济法学史学研究方法不够重视,从学术著作上看,

也只有肖江平著的《中国经济法学史研究》。经济法学以解决经济社会中具体问题为核心,所以要对经济法学不同分学科的发展史和学术史进行研究。例如,

金融法领域缺乏世界货币史的深入分析;反垄断法领域缺乏“垄断”、“竞争行为”等与市场规制有关的市场经济发展史的研究。

。缺少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有跨学科的研究,

但缺少系统、准确的跨学科研究,存在误将其他学科理论“方法化”的情形。经济社会的转型不仅要考虑国内因素,还应当充分认识国际因素的影响。因为全球化时代,

存在更丰富的政治经济关系需要相互依赖、有更多的政治利益的协调需要在经济立法上得以体现。而目前的国内经济法的研究,无论从范围上、还是从研究方法的角度讲都缺少“跨学科研究意识”。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在于金融创新监管规则的缺失和金融监管权的错配,

而造成“缺失”和“错配”的重要原因在于金融产品和衍生品的“多面性”,①而这正是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缺少系统的跨学科知识构建的结果。

三、基于中国问题的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重构

(一)比较研究方法的科学化

比较研究方法的科学化主要体现为立足于中国问题,

选取正确全面的比较素材。选择正确的方法发现中国法治进程中的实际问题,围绕问题先进行本国制度背景分析,然后选取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的制度进行比较,

对采取的措施进行社会适应性比较。以金融法为例,在银行破产立法中,很多学者呼吁尽快出台银行破产条例,原因是金融危机后不具有系统风险性的银行出现“破产情形”时,

应该及时退市,应该适应国际上银行破产法的发展需求,

但是中国的银行业是否具备了破产的能力,是否具备破产的社会基础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其必要性,

单存的做“危机假设”和“域外立法倡导”就急需进行银行破产立法,那么社会普通民众可能会很“惊讶”,商业银行在我国破产的也只有年破产的海发行,

且后续的清算处理迟迟不能解决。因此,

比较研究方法科学化的关键在于中国特有问题的发现、中国问题社会制度的全面分析及中国问题发展的合理预设。有学者指出,“比较法研究应认清中国法律现代化的特定时空方位和努力方向,努力协调和整合法律的古今之维与中外之维。在承认和推进普适法律价值的同时,

坚持自己法律的特色和品格。”

“从研究方法层面,任何特殊性问题的提出和处理均建立在对特定社会和制度实践进行体察的基础上。在这种意义上,

提出特殊问题的前提在于对特定社会和制度实践的基本方面有整体性了解,同时在这一层面展开某种基础性的比较,至少对所比较的不同法域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历史文化传统有基本认知。”

(二)史学研究方法多样化

法学学说是中国法学发展的知识背景,通过研究法学学说史,

有助于寻求法学的思想性与本土性;法学学说史是法学研究者追求学术理想的内在动力,也是倡导学术自由,形成不同学术特色与学派的基本出发点;中国的法学学说史是法学研究和发展的理论依据;

中国法学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与转型,

就必须要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要面向中国的法制实践,

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的研究方法。多元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为经济法解决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论基础。

历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包括具体经济制度史的研究和相关经济理论发展史的研究。

例如要研究金融法就难免要深入分析世界货币史;要研究财税法就必须了解公共财政理论;

要研究反垄断法就要深入研究“垄断”、“竞争行为”等与市场规制有关的市场经济发展史,

也即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到一定规模的商品经济再到发达的商品经济等不同阶段的市场主体行为变化的历史分析。

经济法学研究的基础是两个“发现”:即经济问题的发现和法律问题的发现。

同时,两个“发现”又是互为基础的,经济法问题的发现有赖于经济问题的提炼和反馈。

因为经济法是“国家干预”之法,它不会像民商法那样预先给权利主体设定一个合理的“权利框架”和“合法行为模式”,

经济法学的研究模式是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提炼出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然后国家在设计一定的法律框架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国家干预,以更好的维护市场秩序、应对经济危机。

(三)强化跨学科式的综合分析方法

经济法的特征包括综合性,

综合性体现为公法与私法因素的综合、法律调整手段的综合、调整内容的综合等。因此,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是调整经济法律关系的必要途径。例如,

我国经济法学的研究缺少“现代国际关系”与国内经济法的互动,

刘志云指出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在于:一是事物本身的相关性,不同学科是从不同方面进行考察。二是学科本身的互通性,不同学科的知识具有互通性。三是学术研究者对同一问题研究深度的局限,

以及研究跨度的拓展。

通过“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跨学科研究”,阐述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而源于经济法学学科复杂性和学科交叉范围广的特点,经济法学的研究也应当重视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和互动。

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促使经济法学跨学科研究的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关系的相互依赖性、市场经济全球化下经济法问题的国际化、经济法问题解决的多元合作。

①经济法学的跨学科研究能够为经济法学研究提供以下帮助:能够提供宏观的政治经济背景、为更好的了解国际经济最新发展动态提供制度基础;在微观上能够了解各国的经济政策的理论方法、经济立法动态,

及时借鉴可以适用的优良制度。上述效果的实现都需要跨学科(如国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经济法以多元主体结构为框架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

这使经济法学研究范畴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需要把主体行为的研究与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成果纳入到同一个研究范畴进行比较研究,综合考虑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制度背景、传统习惯、心理变化等因素。所以,我们应该把经济法学的研究置于经济社会的整体背景下,

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的制度背景与制度历史,充分运用法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学科的方法和工具,

对经济法制度进行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使经济法学的发展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

四、结论

中国法学研究转型中以“中国问题”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发展,为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应当以中国特有的问题为立足点,在遵循法学方法论的最新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开展中国问题模式的比较方法研究、强化并丰富历史学研究方法、拓展跨学科式的综合研究。

无论是规范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应当坚持问题导向,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解决中国经济法面临的实际问题。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