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工程课件范文

admin
发布时间:
2024-01-20 18:39:15

导语:期末考试

生态修复工程课件篇

关键词:金缮;修复;

陶瓷文化;实践课程

作者简介:刘晓玉(-),女,江西南昌人,

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存学。

基金项目:景德镇陶瓷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金缮?绘”,

负责人:龚晓辉,指导老师:刘晓玉。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古陶瓷修复技艺,

是一项以传统手工工艺为表现特征的、综合运用现代化学材料和模塑成形工具、使残损的文物艺术品得以恢复原有神韵的特殊技能。它既是一门技术,

同时也是使古陶瓷再还原的艺术。金缮工艺的传统修缮法是使用由漆做成的天然粘合剂进行粘接,然后反复干燥,再在上好的漆上打上金粉等工序。

这些一连串的工序当中,

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修炼,还将花费大量的时间。金缮是陶瓷修复工艺中装饰很强的一种手法,

不但可以还原本已破碎的原作,

还能增加另一种难以言喻的“残缺的美”。

在金缮的学习创作过程中不仅能发掘创新能力,还能变废为宝,特别是在景德镇这块宝地,

有很多可以使用金缮工艺之处。

这也符合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惜物伶人的传统民族特性。本文拟从课程资源的开发角度入手,探讨古陶瓷修复课程教学改革中有效开发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使教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与时代紧密联系,

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构建金缮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框架

金缮修复课程是学校进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本课程建设的各项工作中,

通过这些参与,教师在教学观念、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知识、教学及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将得到明显的发展。教师的进步与发展,

既促进了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更使得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教育有了坚实的基础。

金缮修复课程框架如图,

包括“课程策划”、“学习目标”、“金缮修复/课程评价”和“文化传播”四大模块。

二、金缮修复课程建设与实施

古陶瓷金缮修复主要是通过整套陶瓷修复程序的学习,完成对古陶瓷的修复,达到对陶瓷补全完善的目标。整个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展开的,

遵循保传承教学理念和美术教育规律进行教学开展活动。

(一)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一单元主要是陶瓷修复的基础知识。了解陶瓷修复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和熟练修复工具与设备;

古陶瓷修复的现状、古陶瓷修复的工具与设备、修复档案的记录;结合我国各级博物馆古陶瓷修复状态,谈谈自己的认识;学生能够掌握古陶瓷修复的设备与工具,

关注古陶瓷修复动态。

。二、三单元是古陶瓷修复实践。了解从清洗、拼接、配补、上色等古陶瓷修复的主要流程;古陶瓷的清洗与拆分、拼接与加固、配补与翻模、调色与上色、做旧与保护;

结合上届美术学修复的精品,

谈谈自己的认识;学生能够掌握古陶瓷修复的整套流程,关注古陶瓷修复的研究动态。

。教学学时分配(见表)。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考核方法:三件以上的金缮修复的瓷器;成绩评定:总成绩=平时考勤%+修复成绩%。

(二)课程策划

金缮修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热爱民族民间文化,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传承保护民间文化的责任感。因此,在课程的策划上应注重以下四方面:

。实践性。

在金缮修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让每一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金缮修复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金缮修复的魅力和价值,在活动中实现动手和创新能力。

。自主性。

重视课程的理论教学,着重介绍金缮修复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如:观察、记录、整理、操作、实践等,

尤其是获得和处理信息的一般方法。熟悉掌握修复的工具与设备,设计好金缮修复的调查、修复档案的记录。

。民主性。金缮修复课程的实施是师生合作活动的过程。

因此,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允许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和想法,有效地指导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交流与合作。金缮修复课程的学习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情感、学习协作的过程。因此在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上,

要尽可能地以学生为本,倡导以陶瓷文化资源为依托,寻找修复器物,引导和鼓励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本地陶瓷文化中获取信息,寻求感兴趣的器物修复。

三、“金缮修复”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践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的方式[]。教学模式是介于教学理论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之间,并把两者有机联系起来的纽带,

来源于教学实践,反过来又指导教学实践。金缮修复课程实践教学包含三个主要层次:

(一)教学基本程序

理论教学选定修复器物品种观察、分析实践活动活动交流修复档案的记录成果论证集体评价、总结。

(二)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方式

。“演说式”。

结合我国各级博物馆古陶瓷修复状态,让学生进行资料收集、调研小组交流课堂演讲。

。“现场制作式”。

课堂金缮修复现场制作,教师进行实践操作演示、指导。

。“成果展示式”。学生修复作品,在课上由学生面向全体师生展示介绍。

(三)课程的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课程评价的目的,

在于检验课程的目标、内容是否准确适当,教学方法是否规范有效,

学生对本课程是否有正确的学习目的,通过课程的实施、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发展。从学生的个性化生态素养而言,有的学生基础差,

习惯于通过教书传授知识,有很强的依赖性,自主学习能力不够;有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好,

欢庆国庆作文

喜欢探究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因此,

通过对学生修复作品成绩的评定,设计评定方式、计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及时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金缮修复课程主要从学生发展、教师课堂教学和课堂保障三方面进行课程评价。

。对学生发展评价。主要指标包括:是否初步了解和掌握金缮修复的相关知识;能否正确认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目的与意义;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的金缮技艺进行表现尝试;能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金缮修复及其相关文化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和评述,

并以口头或文字的形式加以正确的表达;能否将所掌握的金缮知识技能灵活且有创意地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

能否通过查阅资料、亲身体验、集体讨论、观摩和评述等方式,领悟景德镇陶瓷文化与生活的关系,探究景德镇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在学习与日常生活中是否反映出保护传承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的意识或行为;

在学习中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与交流。

。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主要指标有:教学是否符合民族民间美术文化保护传承教育的宗旨;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正确而具体,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的联系是否紧密;

是否能围绕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实际展开教学活动,

且知识内容准确精炼,

方法得当有效,重点突出,知识技能难度适度;教学过程是否完整,是否体现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

教学中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采用了有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性的学习;

通过教学,多数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技能,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师是否具有进行课后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否能实事求是地分析检讨教学的得失,

并在下一步{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对课程保障评价。主要指标有:学校是否制定了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得以有力地贯彻执行;有专门的实践活动场地,

由学校配置了传递爱心 作文足够的教学实践活动工具材料;学校有固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本课程的教学,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四、金缮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果共享

金缮修复课程衍生的金缮?绘已被推荐成部级的创业实践项目。

该面向世界,

构建金缮与世界交流的桥梁,使用者不限身份地位,或金缮修复大师,

或社会爱好者,

抑或初学金缮修复的学生等。包含的内容分别是金缮作品欣赏、金缮作品交易、金缮学术交流研讨以及金缮学术文刊。

金缮作品交易是的一个重要部分,金缮修复师可以在平台上展示自己平时的修复件,

诸多修复师的作品形成了一个金缮修复品的大市场。使用者可以通过在平台上直接与其看中的修复品的修复师联系,或购买该修复品。金缮作品赏析相当于向广大用户开设的一个精美金缮作品的小型展览。该部分除了会展示一个名家的巧作之外还会从众多的中修复师的作品里挑选出工艺精湛,

能充分体现金缮修复工艺之美的作品进行赏析,并向用户推广其作品。

金缮学术交流研讨是一个金缮修复师们互相学习的区域。

在此,金缮修复师可以发表自己的修复心得,

或对其他修复师的作品提出中肯的意见,以提升金缮修复技艺。金缮学术文刊是一个比较正式的部分,通过这个平台,后台工作人员会于使用的金缮修复师中筛选出的优秀的修复师,

针对其对金缮修复的热衷或传承等方面撰写成文,

或采集与金缮相关的学术文论在金缮学术文刊栏。

通过商业化运营的模式让更多了解金缮、学习金缮并使从事金缮修复的人员得到一定的利益回报。

对于自身来说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把传统技艺放在商业化的平台上宣传推广,不但符合现阶段的互联网+创业旗号、深刻落实总理强调的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因此,

金缮修复平台的终极目的还在于对传统技艺的重拾与继承的重视,

并希望通过这一平台让更多的人获利。其意义是对传统文化精神和手感恩祖国的作文艺的宣扬继续。

金缮修复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能够让学生认识本土本民族的艺术,

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同感,

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成为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者和传人。

参考文献:

[]李如密。关于教学模式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课程?

教材?

教法,

()。

生态修复工程课件篇

生态学作为解决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和协调人地关系的学科,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其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新疆地处西北荒漠干旱区,荒漠区面积占到新疆地域总面积的%左右,

生态环境脆弱,

荒漠化、沙化现象严重。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

“一路一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新疆提出的“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和“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生态环境保护类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加,

同时对生态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学已从过去的基础学科,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

因此,探讨在新形势下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我校生态学专业方向及课程体系的演变历程

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不同的培养目标及要求,课程设置的组成、内容及教学组织就不同。我校的生态学本科专业是年开始招生的,到目前为止,

我校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

。专业初建——生态旅游方向。—年的生态学专业方向为生态旅游,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为学分,

其中:课程最低总学分为学分,实践教学环节最低总学分为.学分。专业课程以生态旅游、新疆民俗风情及旅游管理为主,但存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畅、专业课程师资力量较薄弱(专业课程教师主要是外聘)、没有形成完整的师资团队等问题。

。专业方向调整——生态学。—年招生专业改为生态学,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为学分,

其中必修课为.学分,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为学分,实践教学环节为.学分(不含必修课程实验学分)。与第一阶段的课程体系建设相比,加强和增加了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

如:数学课由原数学Ⅲ提高到数学Ⅱ,

增加了化学、生化、生理等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程中突出了生态学的内容,增设了生态工程学、恢复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生态规划等课程,同时各专业课程配套有相应的考察、参观实践活动。

为了学生掌握生态学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

以谢家沟山地—草原—荒漠组成的植被垂直带实验实习基地为基础,新开设了学时的“生态学综合实验”课程,并建立了独立的本科生态学实验室。

此次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

使生态学本科专业具备了扎实而系统的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了生态学专业领域及发展的应用知识,同时通过运用生态学知识开展的室内及野外实验的动手操作,学习和掌握了基本的解决生态问题的综合实践技能。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建设项目污染及资源开发产生的生态问题日益加重,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的生态应用型人才需求迅速增加,本次课程体系建设中课程设置的内容重复、理论偏多、教学特色不明显、实践技能性课程偏少的问题凸显。

再加上生态学科本身没有对应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就业形势不够理想,

使生态学本科专业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专业方向调整及课程体系优化——干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方向。年,

在新疆“天山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的带领下,开始了生态学本科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优化工作,使我校的生态学专业建设和本科生培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第三次专业方向调整及课程体系优化

。明确培养目标。

社会需求就是本科生培养的目标要求,因此,

生态学本科教学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及就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生态学课程体系,强调专业应用培养的重要性,

突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特点及需求,

因此确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确定培养方向。原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全而泛,缺乏特色。

目前本科学生的生源%来自于新疆,就业去向也是近%在新疆。年新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综合评价结果,

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占全疆.%,一般的占.%,

二者之和达到.%。

这表明新疆的生态环境质量还是较差的,能解决新疆本地生态问题应是本专业的培养方向。面对新疆严峻的生态保护工作,荒漠化治理应放在重要的位置,

因此,专业方向确定为“干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

。生态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调整。

①通过顶层设计,对生态学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

为了提升与发展本科教学,避免“闭门造车”,组织课题组位教师前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林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对生态学相关本科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调研。

在调研期间,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大纲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方向的调整及调研工作的成果,对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如下改进和优化:总学分调整:总学分由下降为学分,其中必修课为.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不含必修课程实验学分,含周的毕业实习);课程调整:将“地质地貌学”改为“自然地理学”,专业课程中增加了“绿洲生态学”,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调整为“荒漠化防治原理与技术”、“荒漠植物栽培技术”、“水土保持学”。

为了使学生了解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政策要求,增设了“荒漠化防治政策与法规”课程。

通过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使生态学理论及应用技术有机结合,增加实践课教学的比例。

除原有的野外生态综合实验和生态工程实习外,还增加了“荒漠化防治原理与技术”、“荒漠植物栽培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践课比例由原来的.%提高到.%(不含必修课程实验学分)。实践教学实习内容专业性更强,

操作性更高。

②组织特色教材的编写。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内容实现的,而内容的实现必须借助于相应的教材完成。

新疆特殊的生态环境,生长着特有的适用于荒漠化防治的物种,不同的物种、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异,

导致其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栽种技术要求也不同,一般的通用教材难以满足需要。组织教学团队中长期从事荒漠、草地植物生态保护及利用的教师,

按课程设置要求开始了“荒漠植物栽培技术”教材的资料搜集和编写;利用校内管理学院法律系教师资源优势,组织编写“荒漠化防治政策与法规”教材。

通过相关配套教材建设,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环节增加和改善。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调研时,

课题组还参观了资源环境学院“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黄土高原农业资源与环境修复”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为改进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①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平台。目前依托我院与内地所大学、个科研院所成立的“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发和创新中心”,为生态学本科生提供了实践学习的平台。年秋季,

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参加了准噶尔盆地的荒漠林恢复工程的栽植活动;年有名相关专业的学生以荒漠林恢复基地为研究对象,完成了毕业论文。由此可以看出,

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发和创新中心的研究基地已在本科生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积极倡导本科生导师制。利用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发和创新中心在新疆南北疆近万亩的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基地,

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实验平台。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荒漠化防治不仅需要解决栽培种类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技术问题(包括材料问题)。

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野外实际条件下都有很多技术及理论研究问题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借助于学校及学院每年开展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申报。④借助研究所的各项活动,

开阔本科生的眼界。

借助研究所研究工作(成果)汇报会、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专题报告会、研究生的等方式,加强本科生在平台实践学习中的学术交流,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专业感情的培养。

⑤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依托中心已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荒漠恢复技术应用推广项目,为本科生参与各项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⑥对已有的生态学专业实验室改造、升级,由专人管理并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提高操作技能提供条件。

。提升生态学本科专业师资素质的方法。鉴于目前师资队伍人员结构不尽合理、骨干教师群体在国内的影响力不高、应用型教师人才比较缺乏的现状,探索采取以下方法或途径:①依托特聘岗教授,

在校内定向培养骨干教师。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具有发展潜力的~名骨干教师,制订培养计划,

由特聘岗教授指导、定向培养,

提高骨干教师素质。②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等途径,采取联合培养、进修、高访和访问学者等方式,定向培养本专业师资。

③采取联合申报和承担国际、国内各类研究以及示范推广项目,教师通过参与课题,

提高自身的科研及技术应用能力。④通过组织学术或教学研讨会,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或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提高和完善本科教学。⑤合理规划师资队伍的结构,有计划、有目的的引进相关人才。

生态修复工程课件篇

关键词:弹性力学课程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弹性力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三大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相比理论性更强,更抽象,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

学生普遍反映难度大。但弹性力学理论实用性强,可以直接用来解决一些工程实际问题,

各工科院校的许多专业都开设了此门课程,但由于它难度大,

不同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材编排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的问题

虽然和三大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同样是专业基础课,

但弹性力学在各高校开设力学课程的专业中却享有完全不同的待遇:三大力学作为专业必修课,

学院自上而下向学生反复强调它们的重要性;

而大多数高校开设弹性力学的专业基本上都把弹性力学作为专业选修课,如果选修学生人数达不到,此门课程取消开课。

但弹性力学课程不论是对于学生毕业后直接参与工程实践还是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都是必备的专业基础,如果不能正常开课对于学生是一种极大的损失。

另外,

相比三大力学充足的课时,弹性力学课时一减再减,

由以前、多个学时减到多学时,

课时不足,授课内容只能相应减少。笔者所在的高校弹性力学课堂授课学时只有学时,这样的学时设置根本无法保证学生全面了解弹性力学理论,

更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各类复杂力学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中的问题

弹性力学内容以大量的公式推导为主,这是由弹性力学理论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尚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主要体现为:一些重要理论缺少例题支撑、例题总量偏少以及一些重要的求解过程被省略,

理论出现了跳跃。

例如圣维南原理及应用,

这部分内容既是弹性力学理论的重点也是难点,它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后续的按应力求解弹性力学问题至关重要。

但教材在讲述了基本理论后,对于次要边界上应力边界条件不能严格满足时只是笼统的给出公式()或公式()三个积分边界条件代替严格边界条件,没有设置任何例题,而且在公式()右端出现了正负号,

实践教学表明:公式()右端正负号的确定特别是公式中第二个关于主矩的积分式子正负号的确定,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需要通过大量的例题讲解并辅以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

()

另外数学知识的运用是讲述弹性力学理论的工具,为了避免因数学知识欠缺影响整个课堂教学,

某些不涉及重要概念的推导过程可以省略不讲,但一些重要而且不需要很难的数学知识就能完成推导的过程应该稍作补充。例如圆孔的孔口应力集中,

将应力函数代入相容方程[]:

()

直接给出方程:

()

直接给出通解:

()

代入应力函数简化相容方程即从公式()逐步微分得到公式()的过程,需要应力函数对两个变量多次微分得到,推导过程中容易因疏忽出错,而且推导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展开公式,这部分推导可以像教材一样省略,

而布置成课外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

但公式()括号中的部分是典型的欧拉方程,它的求解高等数学教材给出了具体的过程,只是间隔长,学生有些生疏,

教材应该对这部分求解适当加以补充,使学生能够在内容上前后贯通。

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高等数学知识生疏以及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是阻碍学生学习弹性力学这门课程最大的障碍,

但弹性力学用到的都是非常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

学生只要稍微花点精力针对性复习相关内容,是能够轻松克服学习中的数学障碍的。

通过课下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选修弹性力学这门课程动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计划考研的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对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重要性;另一种是学习态度欠端正学生,

选修课学分没修够,为了凑够选修学分,这两类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只能通过不同的措施来解决。对于计划考研的学生,

他们的学习态度及主动性都很好,

只要将弹性力学安排在合适的时间授课就能解决他们学习中高等数学知识生疏的问题。笔者所在的二本学校,学生一般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考研复习,

在大三下学期期中时基本上能完成高等数学上册的复习,因此将弹性力学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学期的后半学期,这部分学生基本上能跟上课堂节奏,听课比较轻松。

以凑够选修学分为目标的学生往往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被动的问题,在他们看来选修课程是不重要的课程。

但高校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划分不仅考虑课程对于专业的重要性同时也考虑了课程的难度,比如弹性力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力学基础课,但由于难度大,很多学校特别是层次偏低的学校将其设置成选修课,但这却造成了部分学生认为弹性力学不重要的错误认识。

这部分学生的问题,只能通过将弹性力学课程纳入专业必修课范畴来逐步解决――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重要的工程意义,端正学习态度。

结语

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于弹性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但这些措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也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人能够单独完成的,它的改进需要各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徐芝纶。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芝纶。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态修复工程课件篇

关键词:中职;化工机器与维修;

应用型人才

在传统的化工机器与维修课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只需要利用黑板、粉笔就能够进行教学,看似十分便捷。但是,

倘若教学材料中内容多,机械构成关系复杂,就需要实践才可能完全系统地掌握课文中的章节片段。

而正是由于传统教学手法过于落后,无法适应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步伐,所以,对教学效率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同时,

学生在进行听解时,通常也会感觉枯燥无味,不知所云,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对化工机器与维修课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一、当前化工机器与维修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阶段中职学院所使用的化工机器与维修课的教材中,

存在着有的内容杂乱无章,理论故弄玄虚的弊端。同时,

近些年来,录取的中职学生,有的综合素质明显偏低。一旦教材的内容无法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呼应,便会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吃力,

难以掌握知识内容。而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

由于化工机械所存在的特殊性,导致学生无法自由观察与操作化工机器,

进而不能具体观测到调整之后的性能参数所引发的效果,造成知识面的盲区,

学生无法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感知区域。

二、增加实践教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过去几年,

尽管会有中职学校所安排的实习工厂将使用过后的报废机器给学生研究,

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机器拆装与维修的需要,但毫无疑问,

这种“小打小闹”只可以让学生对化工机器的结构与其机器的零部件形成一种粗浅的认识,而对于一些深层次的维修知识的掌握,还依然达不到要求。

并且,尽管中职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生产实践的教学活动,但是许多实习厂方出于各种各样的权衡考虑,难以真正给学生提供实际的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如此一来,

学生学校就读学习期间,化工机器与维修方面的课程有很大可能流于理论的表面化,导致未来一旦进入现实的工作岗位,便无所适从。

对此,

学校的教研组可以对现今闲置的化工机器进行修复再利用,

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从而能够进行实际的操作教学。让相关专业的教师在此基础上,重新对化工机器与维修方面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编写,

完成一套相对应的实习教材,让教材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更加科学、合理。教师可以结合实践与教材,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能力,

让学生可以熟知机器中各个部件的组织结构以及各部件之间的配合,

合理地对机器进行拆装处理;同时,可以对运转中的机器运转时的各项属性参数进行记录,

并加以分析,使得一旦今后发生机器故障时,

能第一时间准确地找出原因,解决故障。只有通过这样反复的实践,熟知教材中的理论,

才可以提高学生化工机器维修的基本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逐渐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具备清晰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今后可以成为一名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人才。

三、落实“五步教学法”,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

()观察机器的组织结构。只有理解机器的组织结构,

才能知其所以然。化工机器的组织结构,

通常都会表现得比较错综复杂。让学生进行直观观察,能够让学生形成视觉知识的记忆,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假如不在此进行适当的教学指导,就会让学生处于一种眼花缭乱的混乱状态。

故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例如,在讲述离心泵时,让学生可以从表面到内部逐步观察,从浅到深,

由易到难,不至于给学生一种知识的压迫感。

让学生不但明白离心泵的组成,

而且了解离心泵各个部件的形态作用,使得在学生的知识记忆中存在一个全面形象。

()讲述机器各个部件的作用。

在学生掌握了机器结构后,

教师可以进一步地对机器中的各个部件的作用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述压缩机时,

教师可以通过动力的联系与延续性,

从压缩机导轮开始讲起,进而对曲杆或是活塞、气缸、阀门等进行循序渐进地教学,使学生明白各个部件的相互作用,了解部件之间的关系,为理解机器工作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讲述机器的运转原理。在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机器的结构及各个部件的作用后,教师应当让学生清楚机器的运转原理。教师可以采取留白教学的方式,

先让学生自己归纳,

说出工作原理。在此同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让一位学生按照自我意识自由归纳,进行相关提示后,

再由另一位学生进行补充,

以此类推。如此,便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重视“读”出来的力量。从理论出发,教师应当让学生彻底明白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这是基础。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逐句阅读,

以此增加自身的记忆能力。教师在旁指导,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对机器进行实际操作。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代表学生具备了操作技能,要真正地对机器准确把握,就要增加实际操作的训练次数。

教师可以在学生面前亲自示范操作,并且在示范的过程中,随时指出操作重点及注意事项,

接着再由学生操作,反复练习。如此一来,

不仅让学生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相互结合,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进教学效果。

结束语:在中职化工机器与维修课程中开展实践教学,能够使得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工机械维修知识,

激发其对化工机械维修课程的兴趣,加深印象与了解,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累积丰富的经验,进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早日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郑端阳。职业院校化工机械维修专业课程设置探讨[]。职业,

()。

生态修复工程课件篇

关键词:;;

项目多选;多组评测;多组分值回看;

标准音试听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随着的不断升级、完善,它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首选。

以其简单易作、功能强大的特点为广大教师所喜爱,但是的交互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大多数教师在设计课件交互时,一般只局限于利用超链接、动作、按钮、触发器来创建交互,这种交互虽有助于改善课件呆板单调的演示方式,

但实质上只是调控幻灯片中的元素显示与否,仍不具备智能性、可控性、灵活性的特征。本文通过对英语随堂评测实例的研究,利用的控件和编程语言,

完成人机交互,使课件变得更生动鲜活。

英语随堂评测效果

英语随堂评测实例的主要功能

.课堂再现

在已经学习了的相关交流用语的前提下,学生运用所学分组表演买书的情景对话,

教师利用英语随堂评测课件对各组的听说两方面表现进行测评。

.主要功能

()通过鼠标单击勾选各组对话正确读音项,

勾选项显示内容变色,同时该类记分项加分。

()各组听音纠错表现,可以在听音类的记分处,时时输入。

()当前组各类分值汇总,并保存当前组值。

()更换组别时,可清零回复初始状态。

()查看放映幻灯片后保存各组分值,

以方便教师对各组表现进行对比。

()每个考评项都配有标准发音的音频,方便学生试听、校音。

英语随堂评测实例主要功能的实施方法

.创建多选项

实现多选项功能主要运用控件中的复选框和标签控件,同时结合编程最终实现可选中多项,被选项变色,

标签控件显示值自动增值的效果。

)插入复选框:选择开发工具选项中的复选框控件,在幻灯片中单击。

)复选框编辑:选中幻灯片中的复选框,单击右键选属性项。

属性用于修改复选框显示名称为对应单词,如。

属性用于修改复选框显示内容的字体、字号。

属性用修改复选框的对齐方式。将对齐方式设(居中)。

属性用修改复选框显示内容字的颜色,设置为黑色。

属性用修改复选框背景色。虽然属性当设为时,复选框背景为透明,但由于放映时,无法显示控件背景透明色,

因此复选框背景色设为同幻灯片背景色一致。

)插入标签控件

属性设置值为。

属性设置为白色。

属性设置为,文本居中。

)编程部分

()复选框的单击事件,

实现被选择项复选框显示值字体颜色为红色;

不被选择项字体颜色为黑色。

()标签的显示值随着复选框的选中与取消而变化。

详细代码见_()。

.汇总当前组别总分,保存信息

当前功能主要运用控件中的命令按钮及用户窗体,同时结合编程最终实现以窗口消息形式汇总总分的效果。

)插入命令按钮:开发工具中的命令按钮,在幻灯片中单击创建。

)命令按钮的设置:

()属性:设置命令按钮显示名称,设置为“单组总分”。

()属性:设命令按钮按钮颜色,设置为“黄色”。

)插入用户窗体,

插入提示所需控件,并设置。

()双击命令按钮,

进入编辑状态,选择插入菜单下用户窗体,新建窗体,

进入窗体编辑。

()在窗体中插入两个窗体控件图像,

分别插入笑脸、哭脸两个图片并对齐,个标签控件内容根据总分情况在在运行中给定。

)编程部分

()单组总分单击事件,实现对当前组求和,并根据不同分数,

给窗体标签显示名称赋值,同时决定图像控件的显示。

()保存各组各项分值。在编辑状态插入新的窗体,

并修改窗体的显示名称,通过编程动态创建窗体标签控件组,并动态赋值。详细代码见_()

()显示保存的各组分值信息,进行评比

()在幻灯片中插入一个控件命令按钮,

设置命令按钮的属性为“查看各组信息”,属性设置为黄色。详细代码如_()

()命令按钮单击事件(),显示各组分值所在窗体。详细代码如_()

.清零

为了不重复工作,

不同组别,只用一个幻灯片,就需要对各控件进行初始化,即清零。

)在幻灯片添加一个命令按钮,

属性设为“清零”。在该命令按钮的单击事件,添加清零命令。详细代码见_()。

)结束幻灯片放映时,

自动执行复选框、文本框、标签控件的清零,以便下一部课件运行的正常。详细代码见()宏

.每考评项提供学生试听、纠音的音频

插入菜单下音频――录制音频或者文件中的音频。

有待研究的问题

)本实例中控件的透明背景在放映中无法体现,至使在放映中控件间、声音有相互遮盖的现象。

)对复选框控件选中后变色的操作需要对各个控件的单击事件重复书写,有待改进。

本想采用调用子程序和控件数组的方式解决,但在中对非窗体控件没有控件数组的直接解决办法,因此未能解决,

在这里也请同行们共同研究商讨。

提示内容

)在程序代码中由“’”引导的句子,是中的注释,不是执行语句,

可以不写,主要作用是提示当前命令的作用,帮助理解程序。

)为了放映时能正确放映,文件保存请另存为“启用宏演示文稿(*)

参考文献:

生态修复工程课件篇

关键词:教学;

科研;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高校教育中,专业课教学是提高岗位任职能力的重要环节,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相比,

专业课通常安排在第四学年,

其内容与学员未来的职业发展紧密相关,更注重应用,相比而言,其内容更具有新颖性[,]。

因此,专业课的教学更应该与时俱进,教师在备课时应更多地关注本专业领域前沿的最新动态。一种有效的做法是将科研活动的内容转化到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形成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专业课教学模式。

本文针对《军用车辆维修工程》教学改革活动,

提出将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和前沿知识应用到专业课教学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该课程是军队院校大学本科车辆运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经过多年的积累、改革和实践,

已经形成了以维修工程基础、故障检测与诊断、零部件修复技术、抢修技术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模式,该课程对培养学员的专业基本能力、应用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是后续课程学习及岗位任职所必需的技术基础[]。当前遵循小班制教学,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近年来,由于汽车维修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维修理念,如损伤评估、绿色维修、智能诊断、应急抢修、打印技术维修等,

相应的科研项目先后被立项研究,通过搜集这些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

有利于学员充分学习专业课的知识。

二、实施方法

由于科研项目在立项之初就在相关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过调研和探索,研究内容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创造性,在准备《军用车辆维修工程》教学内容时,通过搜集本单位承担车辆维修工程方面的科研课题,

整理相关的研究报告、科研样机等成果,按照课程各模块的分类,贯穿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

。维修工程基础。

在“维修工程基础”模块以讲授维修工程的基本理论为主体,在讲授基本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理论的同时,也需要介绍未来装备维修的发展情况,随着现代装备维修逐步向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方向发展,国内外一些新的概念也不断涌现,

本单位也开展了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其中“车辆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的立项研究是一个典型代表,该项目搜集了本方向的研究现状,从根本上提出并解决了装备预防性维修类型、周期、工作内容及维修任务分工等关键问题,设计了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

对于本模块的知识结构,在科研项目研究时梳理了一个完整流程,

可以方便学员很好地掌握“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技术特点,并利用项目中开发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为学员开设本模块实习,解决了本模块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

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故障检测与诊断。“故障检测与诊断”模块是一个理论性、实践性和交叉性均很强的环节,具有“新”、“宽”、“深”等特点。

内容新,指的是主要内容都是近几年国内外学术界普遍推崇的诊断理论与方法;知识面宽,指该环节囊括了传感测试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以及实车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基础理论深,指的是大量运用了数学知识和信号处理知识。

这些特点使得教员在备课和讲课时必须随时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

拓宽知识面,加强基础数学学习;学员在面对一些高新基础理论时,显得有些畏惧。

通过搜集本领域的科研课题,主要包括:结合科研项目“车辆机械故障诊断与寿命预测系统”来开展“汽车诊断参数与诊嘈畔⒒袢钡慕萄В该项目中采用了大量的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电路,教员在上课时可以向学员展示这些传感器,让学员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设计传感器的调理电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在科研项目“便携式车辆不解体检测仪”中,研制了车辆的机械故障、高压油路故障以及电气故障进行诊断且能完成总体性能测试的仪器,

这正好是对本环节教学内容中的机械故障异响诊断、油路系统诊断、诊断专家系统以及无负荷测功等方面内容是完全对应的,结合这个课题,

可以引导学员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来,并在实验教学环节进行现场车辆故障诊断,使得情景教学更加直观。科研课题“汽车技术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研究”成果是“嵌入式诊断技术”内容的一个典型案例,

给学员现场演示一些先进的远程诊断技术(如远程信息采集、远程视频会议、远程语音支持、远程专家技术支持等技术),

让学员感受到远程诊断技术将汽车故障诊断带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使课堂教学跟踪本领域的前沿知识,

这样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

。零部件修复技术。在“零部件修复技术”模块讲授汽车零部件的检验分类、零部件的修复方法和修复工艺等知识。结合科研课题“汽车修理技术规范”的制定,对典型车型的总成和零部件的检验规则、修理技术要求、修理技术条件和整车、总成的装配、调整及竣工的技术要求进行梳理,

将其中对典型车型的零部件检验方法、修理时刻、作业深度、验收标准等引入课堂,组成一个完整的零部件检修作业流程,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指导学员按照流程进行作业,严格按照“规范”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便于学员按照要求理解零部件修复的过程,

实际动手操作,掌握零部件检验和修复技术,

同时可以模拟修理工间的作业模式,让学员分组实习,分别担任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检验人员等角色,

以一个总成部件的检验与修复为任务牵引,引导学员各司其职,严格按照“规范”中的要求实施该总成部件的检验与修复,

最终由教员按照“规范”中的要求给出评判并进行讲评,有效地锻炼了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

。抢修技术。在“抢修技术”模块主要讲授特殊条件下汽车应急抢修的知识,主要包括损伤评估、抢修方法、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这部分内容主要结合科研项目“车辆损伤评估技术研究”、“汽车抢修手册”的制定和“汽车抢修工具箱”的研究成果来开展教学。

在“车辆损伤评估技术研究”课题中研究了车辆的损伤评估程序、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

合这些研究成果,

可以开展该损伤评估教学。

由于课堂教学只给出了战场损伤评估的一般流程图,教员讲课时显得内容空洞,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在组织该节内容的教学时,

可以适当加入抢修案例,

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例如事先设计一套战场损伤评估任务。在课堂上讲授了评估流程后,

以多媒体录像的形式介绍任务,

将学员分成几个评估小组各自进行,并挑选几名学员为裁判对各组评估程序进行考核,

这样所有学员都参与了评估活动,对评估过程更加熟悉。同时,在设定任务时也可兼顾抢修能力评估的内容,如在对修理分队所需抢修工作量进行预计,

对车辆修理任务和修理能力进行计算,

利用前面设定的任务,可以引导学员自己结合数学模型计算这些参数,

使学员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将更加深入。

通过科研课题“汽车抢修工具箱”的研制成果应用于本模块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员应用最新研制的工具和材料进行抢修实习,极大地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当学员使用最新技术将受损车辆进行快速处理后又能重新使用,

心理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维修技术的发展,一些新技术如“打印技术”也逐步应用于装备维修行业,

在科研课题“打印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中研究了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于汽车维修中的关键技术。目前,这种新技术应用与汽车抢修还只是一种概念,

学员学习时感觉难以理解,可以结合课题的研究成果,组织学员见习打印技术在汽车抢修中的应用过程,让学员形成对新技术的探索欲望,效果良好。

三、结论

在上述科研项目中,项目研究的内容远比课堂教学内容要宽、要深,任课教员通过参与这些科研课题的研究,

梳理本课程相关的课题研究知识点,将其融入到《军用车辆维修工程》的教学中,不仅可以促进教员拓展知识面,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

丰富专业课课堂教学内容,

使其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还可以让学员融入到科研的氛围中去,

直接接触先进的科研成果,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合理安排各章节的教学学时,

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刘晖,

高振兴。加强科研引导促进高校专业课教学[]。科技信息,,():。

[]李翠勤,王俊,

李杰,张志秋,施伟光。依托科研实践加强专业课程教学[]。教育教学论坛,,

():-。

生态修复工程课件篇

关键词:自动控制元件;模块教学;启发式教学

作者简介:周鑫(-),男,

湖南益阳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控制工程系,讲师;郑玉航(-),男,

山东莱芜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控制工程系,副教授。

(陕西?西安?)

基金项目:本文系第二炮兵工程大学“自动控制元件”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课程简介

“自动控制元件”是控制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通过对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执行元件、测量元件、放大元件等的分析、设计和实验,使学员掌握控制工程中常用自动控制元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以及选择和使用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自动控制元件”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

也是一门与工程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自动控制元件种类繁多,结构、原理、特性迥异,更新换代速度快,加上部分控制元件结构复杂、原理抽象,

难以理解,给教学工作中带来较大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工作原理抽象

电磁式控制元件的工作均基于电磁学原理,

各结构部件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电磁耦合关系,这种关系看不见,

摸不着,

非常抽象,

不利于学员掌握和理解。

。授课内容陈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自动控制元件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型控制元件不断出现并广泛应用在工程实际中,而课程的授课内容却更新缓慢,停滞不前。

。授课模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理论授课为主,由于大部分自动控制元件原理抽象、结构复杂,因此学员普遍产生畏难、厌学情绪。

。实验环节薄弱

自动控制元件实验室实验设备陈旧,功能单一,

实验组数少,

且大部分实验项目为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学员在实验过程中无法提高分析、设计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三、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仅仅依靠改进教学方法是不够的,

应该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按照学员知识、素质、能力整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整体设计、优化组合,在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平台、教员队伍等多方面通过“分块实施、并行展开、交叉进行”的方式进行全面建设。

。确立模块化立体式教学方案

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理念,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确立了模块化立体式的教学方案。根据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结合“自动控制元件”课程本身的特点,以“理论授课”、“实验验证”为支撑,

将“数字仿真”和“应用实例”融入“自动控制元件”课程教学过程中,

建立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模块化的教学方案,如图所示。

通过理论授课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理论授课与基于等数字仿真软件对控制元件的静动态特性或控制线路进行数字仿真分析相结合,

同时利用教学模型、参观见习以及在理论授课中引入工程应用实例,实现教学内容和手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传统的执行元件、测量元件、放大元件、补偿元件以及常用控制电器五大模块知识体系的基础上,

与时俱进地引入新型控制元件,实现教学内容的“经典与现代相结合”。

同时,等数字仿真软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应用,也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经典与现代相结合”。

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案能够有效减少“自动控制元件”课程内部五大模块教学内容的交叉,

同时有效减少与先修课程比如“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与重复,并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易于从人才培养目标层次上整体优化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标准和模块/课程内容衔接,有利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有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建设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在内容安排上,首先按照“执行元件”、“测量元件”、“放大元件”、“补偿元件”、“常用控制电器”的主线,将传统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模块,以便实施模块化教学。

在此基础上,

增加“新型元件”模块,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步伐。

)根据先修和后续课程的内容体系的调整以及“自动控制元件”课程本身的特点,调整五大模块的教学内容,在避免重复的同时突出工程应用特色。比如:由于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已经介绍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方法,因此对执行元件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在分析直流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等执行元件的动态性能时,不再把重点放在传递函数的推导过程或者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上,而注重于根据传递函数和动态性能指标指导工程实际的方法和思路,分析工程应用时采用近似方法得到的实用的直流伺服电动机的传递函数可简化为一个惯性环节的原因,注重工程意识的培养。

)根据课程体系和五大模块的相互联系,

对各模块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减少与工程实际联系较少的内容,

比如对于控制系统中只用来提供动力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对其工作特性只进行简单介绍;加强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

如直流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等在控制系统中经常使用的元件则作为重点介绍;同时对应用前景较广的控制元件则主要介绍其发展趋势、应用前景,比如两相伺服电动机,随着调速方法的改进,

它有可能取代直流伺服电动机在控制系统中的位置,

故重点介绍其调速方法。

)在各模块教学内容的设计上,

删减陈旧内容,增加新型或改进型控制元件或新型元件控制技术的介绍。

生态修复工程课件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

手机软件应用;特色

一引言

项目课程是目前倍受关注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不少高职院纷纷将其引入到课程开发、课程改革中。该方法基于工作过程,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

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手机软件应用》是移动通信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从年开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

笔者结合自身课程教学实践,探讨项目化教学在本课程中的应用。

二项目教学的开发、设计思路

对应工作岗位需求,

确定教学目标

《手机软件应用》是移动通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移动通信专业主要为地方企业输送人才,主要就业岗位分布在移动通信系统的两端:网络端——基站工程的施工建设、基站设备的调试维护以及移动终端——手机的销售、测试、维修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

而软件技术是这些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软件故障也在整个手机故障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了解手机软件技术的相关知识,掌握手机的软件操作以及软件故障维修,

能够提高学生手机销售维修的综合技能,

从而更好的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需要。

根据知识技能要求,设计教学项目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

因此本课程要求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移动终端的软件升级与维修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

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定的。

经过充分调研和深入、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的几个学习项目:传输、下载与制作手机图片、铃声、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用手机软件综合维修仪--胜利之鹰.修复手机软件故障、用手机软件综合维修仪---修复手机软件故障、用国产手机软件综合维修仪—新天智能仪修复手机软件故障、用编程器给芯片编程、添加、删除智能手机的第三方软件、升级手机的软件。这些学习项目是按照不同的手机软件维修仪器来设计的,仪器从旧到新,非常典型,

新的仪器与现在市场上使用的软件维修仪相同。由于通信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因此在今后的课程中会引进更新的仪器,

与时俱进。每款仪器安排至个机型的软件修复作为子项目,

通过这几个机型的操作,掌握软件维修的思想以及通用的方法,

以便今后走上相应的工作岗位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要求。

三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主要是依据手机软件维修工程师岗位、手机售后服务企业前台客户服务岗位的岗位要求,将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通过多个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

使学生达到课程预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

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相适应:本课程授课中的大部份仪器设备是目前市场做手机软件维修正在使用的仪器,

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的生产实践需求相吻合,为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打下基础。

与行业技术的发展相适应:手机的发展迅速,

新机型、新软件、新技术、新业务层出不穷,

及时把这些新知识纳入教学内容中是保持课程与产业接轨,与市场接轨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能较好地适应岗位要求的需要,

为此课程通过网络搜集各种新机型、新软件、新技术、新业务加入课程。

四课程评价办法

项目化课程的考核不仅需要注重每个项目的完成效果,

更需要注重项目的完成过程,有效激发学生在每一个环节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本课程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的评价手段,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

知识、技能与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手段。

在每个项目中,

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各占一定比例,保证成绩的公正性。重点关注学生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过程中有创新的学生予以特别鼓励,

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五特色与创新

《手机软件应用》课程在江苏省甚至全国开设的学校都比较少,因此本门课程从课程内容的开发、教材、课件到专门的实训室、设备仪器都较有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

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

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教师示范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相结合,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重点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课堂上学会某一款机型的软件操作后,

能够推广到相类似的机型乃至整个一个品牌的机型。

注重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本课程有专门的校本自编教材,教材实用性强。

建立本课程专业实训室,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

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开放实训室。由于硬件设备台套数的限制,课堂时间并不能满足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亲手操作实践的条件,因此,

为了让学生“多动手”、“多研究”、“多思考”,实训室在课外定期向学生开放。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对课余时间实训室开放比较认可,

并且能够在当中自主学习,学习效果良好。

产学合作开发课程,和企业专家共同设计教学项目,根据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通过项目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