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五年级作文

【《太阳》原文与翻译、赏析-“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由来】

http://www.jiayuanhq.com/ 2023-03-16 10:32:39

《太阳》原文与翻译、赏析

《太阳》原文与翻译、赏析 艾青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的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赏析】 这首诗是艾青最早写太阳的诗。这首诗具有一种轰然而至的气势,而这一气势实质上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反映。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国内的政治形势虽然十分复杂,但是从“西安事变”以后,出现了 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新局面,诗人从这一形势中看见了我们民族前途有了一线光明,感到兴奋和鼓舞,于是内心腾起了。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这便是诗人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素。 诗的开头采用 了 自远而近的“切入”方式,光明灿烂的太阳是“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这里连用三个冷色调的意象,便把“光明”降临之前邢种沉闷、窒息、遥远的政治态势表现出来了,同时,也把“光明”来之不易的感受形象地表达出来了.由于“太阳”突然降临,使诗人十分欢欣又有些惊异。因而后三句的意象明朗、欢快而富有力感,那来自“远古”墓茔 的太阳震惊了“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这种绘声绘色的描写,是诗人内心情绪的感受形成的。这说明艾青是一位善于用恰当的意象来传达自 己内心感受的诗人。 新时代给万物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使诗人也受到震撼,感到“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的痛苦与欢快,一方面将陈腐灵魂搁弃,一方面是对再生的确信,诗人从涌现的新时代征兆中吸取了精神力量.《太阳》所表现的精神实际是一种处于历史转折交替时期所带给人们的希望之光,是一种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由来

“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由来 由“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构成的“四大”完全是伴随着年代后期逐渐出现的“左”倾错误而产生的,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了顶峰阶段。年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总结反右斗争经验时,错误地肯定了“四大”这种形式,认为它是中共民主传统的一个很大发展,是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好形式。“文化大革命”伊始,《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这两个文件都对“四大”做了正式规定,要求用“大字报、大辩论”的形式进行“大鸣、大放”,从此“四大”风靡全国,成为长时间内全局性的“左”倾错误的主要斗争工具。“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文化大革命”中“大民主”的具体内容。这种以“四大”作为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揭露所谓“社会主义社会阴暗面”的武器和方法泛滥成灾,使“大民主”成了“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内容。在这种所谓“大民主”旗号下,一个运动连着一个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恶果。由于“左”倾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因而“四大”的调子和地位也愈来愈高。年《宪法》总纲肯定“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国家保障人民运用这种形式”。年的《宪法》第条也规定:“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力。”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左”倾错误的束缚被彻底冲破,年的五届三次人大会议上,才取消了《宪法》中关于“四大”的有关规定。“四大”为特征的“大民主”具有超暴力性,是夺权斗争的工具。它可以造谣惑众、肆意攻讦,造成派性纷争;它极大地破坏了法制建设,造成了自由主义的泛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家的稳定必须以法制来维护,社会的矛盾也必须以法制来解决。如果诉诸于“四大”这种无政府主义式的工具,就只能导致人心涣散、社会准则失衡,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四大”的“大民主”特性恰恰是与讲究责任和权利的法制精神格格不入的。因此,对“四大”的取缔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