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实践报告范文

admin
发布时间:
2024-04-14 18:13:58

导语:叙事

家庭教育的实践报告篇

付鑫(-),男,河北唐山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教师。

摘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在婚姻家庭法课程教授过程中,长期存在着以传统式教学为主,

缺乏对实践教学方法的重视,

教学效果不佳,导致学生缺乏思考能力、实务知识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本文以社会调查方法为例,探讨实践性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及其实施过程。

关键词:婚姻家庭法学;实践性教学;社会调查年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

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

作为法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婚姻家庭法学以婚姻和家庭为研究对象,

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注重婚姻、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关注社会现实与时代变迁。婚姻家庭法学与社会学、伦理学等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绝不是存在于法学这门学科的真空之中。与法学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血缘性、伦理性、道德性和复杂性等自身特点。

因此,这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在婚姻家庭法学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强调实践性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本文以笔者长期从事婚姻家庭法学的教学工作为基础,以婚姻家庭法课程教学现状为背景,以社会调查教学方法为切入点,阐释实践性教学方法对于婚姻家庭法学的重要意义。

一、婚姻家庭法课程教学现状之分析

(一)以传统式教学为主,

缺乏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

现在的婚姻家庭法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

通过灌输的方法向学生讲授概念的内涵、系统的理论和法律的规定,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的积极性。同时,

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自身对司法实务知识的缺乏,没有向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知识和机会,

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

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即很多毕业的学生需要经过几年的学习和适应才能胜任工作的需要。

(二)实践性教学方法单一,

效果不佳

随着国家重视和学校探索,

法学领域采用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有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庭旁听、社会调查、实习等形式。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和思维的影响,在婚姻家庭法学领域采用的实践性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单一,

比较常见的就是课堂上常用的案例教学法。

而对于其他实践性教学方式,有些流于形式,

有些则根本没有适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很多案例不是真实的案例,而是虚构的事实,

这样的案例不具有典型性和社会性,

不能真正反映法律和社会现实的冲突,使学生缺乏对现实婚姻和家庭的正确认识。

如我国《婚姻法》第条规定,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对于家庭和社会中的这些弱势人群,教师会在课堂上强调对这些人的特殊和重点保护,但是,

在现实生活和司法实务中,他们的处境和权益保护状况如何,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性教学方法,如社会调查、实习等方式才能了解,才会有真正的感悟和体会,

才会真正理解该规定的重要意义。

(三)学生缺乏思考能力、实务知识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由于教师采用传统性的、单向的教学方法,学生经常处于被动型的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而没有作为教学过程的真正主体参与其中,

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就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能力。教师的讲授过程可以让学生学习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构架,但是,

这种教学方法阻断学生接触司法实务知识,造成理论和实务的脱节,缺乏实务部门所需要的工作能力,这也就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业非常困难的缘由。

同时,

婚姻家庭法学这门课程更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改变,婚姻家庭法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如从建国之初到现在,我国已经制定了年和年两部婚姻法,

年对婚姻法尽一步修正,针对随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现象,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又出台了三个司法解释。

由此,可以看出,婚姻家庭法不是固步自封的法律,

而与社会发展极具关联性。而传统性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真正切实感受现代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

无法让学生亲身体会现实情况下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问题和困境。

二、社会调查教学方法之重要性

社会调查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情况、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

了解、反映客观事实。同样,社会调查对于提高婚姻家庭法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效果。

(一)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认识

在社会调查的整个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而老师仅仅负责指导和安排工作。从调查的主题选定、调查问卷设计、实际调查到调研报告的写作,

学生需要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知识背景,以社会现实为对象,

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调研的每一环节中,学生都会以所学的相关知识来看待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又会促使学生运用、思考所学知识。这一过程印证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真理,

加深了学生对婚姻家庭法知识的学习和认识。

(二)培养学生的沟通和交际能力

为了解社会某一问题、某一现象的客观现实,

需要调查人员深入“基层”,与相关人员接触和沟通。社会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个人访谈和问卷调查。

访谈对象和调查对象大多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程度、不同阶层的陌生人,而且婚姻家庭方面的问题个人隐私较强,这就加大了调查的难度。为确保社会调查任务的完成,

调查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社会调查的过程中,

无论是个人访谈还是问卷调查,学生都会慢慢地学习,如何与不同人沟通和交流,取得对方的信任,获取相关信息。

他们会注意到面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通过恰当的一言一行来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在社会调查中学到的人际交往能力,

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不可或缺。

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会从事法律方面的事务,来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从事的职业,不管是法官、检察官,还是律师、法律顾问,

都需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尤其是从事婚姻方面的事务更是如此。

婚姻家庭方面的纠纷大多是家长里短,

情况复杂,这就需要法律工作者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了解纠纷的真正缘由,找准症结所在,运用情、理、法来化解纠纷。

(三)加强对家庭和社会的关注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细胞”。

婚姻家庭是以两性结合与血缘联系为其自然条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家庭虽小,但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曾经说过:“婚姻法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男女老少的切身利益,

其普通性仅次于宪法的国家根本大法之一。”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学生可以更真实地、亲身了解婚姻、家庭状况,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理解,掌握社会现实和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

这些认识和感悟为更好地学习婚姻家庭法提供了现实背景,增强学生对婚姻家庭的认同感,使“婚姻家庭”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想象。

(四)提高创新和写作能力

社会调查方法又是一种创新,有利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社会调查的每一环节,学生都需要去积极思考、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

如主体选定、问卷设计,如何调查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同时,社会调查方法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撰写调查报告是锻炼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撰写调查报告,不仅要客观地反映调查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要总结其经验和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基于社会调查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写作能力,

它可以作为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理想选择。

三、婚姻家庭法课程社会调查环节之设计作为社会调查方式之一的问卷调查,其环节主要包括选定主题、问卷设计、问卷调查、问卷统计和撰写调查报告。

(一)选定主题

关于社会调查的主题,

老师不应该自己确定,要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集思广益,最后确定具有可调查性、时代性和现实性的主题。

如何选题,

老师要指导和启发学生,着重调查法律规定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与冲突,这样的调查研究,

对理论和现实才具有实际意义。

(二)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是社会调查主题的具体落实,是保障社会调查质量的重要环节。问卷设计要做到“前思后想”。“前思”是指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后想”是指问卷设计要有针对性,

要有取得相关信息的选项,要有后面撰写报告所需要的内容。“前思后想”就是指问卷设计的内容要全面而不繁琐,

有所指而不盲目。例如,在调查离婚诉讼过程中儿童权益的保护问题时,我们需要思考该主题涉及的内容,包括儿童和父母的基本情况、结案方式、儿童直接抚养人的确定(主要是确定依据)、抚养费的负担(负担方、支付方式、数额)以及探望权。

同时,问卷设计内容的语言表达方式也需要注意。根据调查的地域、人群,采用贴合其实际情况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调查老年人的生活状况问题,

由于老年人年纪大,理解能力下降,

有好多不识字,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设计问卷时,

要尽量使用平常的、当地的生活用语和简短语句,这样有利于他们理解调查内容。

(三)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获取信息的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进行的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调查的质量。学生做好问卷调查,

要做好两点:一是态度端正,一是方法恰当。学生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要认识到问卷调查的重要性,力求调查的严谨性和客观性,

实事求是,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应付差事。

其次,

在问卷调查时,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方式,

耐心讲解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打消被调查人的顾虑,通过自己的真诚和热心,

拉近距离。

(四)问卷统计

问卷统计是对问卷调查资料的整理和统计。统计要做到信息的客观和真实,

因为其是后面撰写调查报告的直接信息来源。

学生在进行问卷统计时,

不仅仅是数据的整理,也是了解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

(五)撰写调查报告

在调查结束后,研究者应就整个调查活动提供一份全面的调查报告,

将社会调查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以文字、数字或图表等形式,向他人进行详细的说明。[]撰写调查报告是对整个社会调查活动的总结。因此,

学生在撰写调查报告时,要尽可能的反映此次调查的全部情况,

包括调查基本情况(调查目的、人员、地域、数据收集情况)、情况分析(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策和建议。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婚姻家庭方面的社会调查多会涉及被访者的个人隐私,

因此,在撰写调查报告时,要有保密意识,尊重被访者的隐私权。

课题:本文系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构建婚姻家庭法学实践性教学体系――基于保定市高校的实证分析”(编号:)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陈苇主编:《婚姻家庭继承法学(第二版)》,北京:群众出版社,年版,

第页。

家庭教育的实践报告篇

一、对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认识

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是活动的因素来源和实施条件,其中,教师决定了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

由于不同的教育情境,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分布,特别是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条件性资源方面有着地区的差异而不平衡。

我国的一般情况是中西部地区资源状况比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落后,农村比城市落后。造成落后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乏识别、开发和利用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的意识与能力,

从而造成了许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二、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

语文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

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资源,语文教师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地开发。

(一)自然性资源开发。“读万卷书,

不如行万里路”,

宇宙万象是语文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性资源主要指:()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态,如日月星辰,

风霜雨雪,

名山大川,等等,()人工形态,如农田水利,园林花卉,

城市景观,等等。

各地的自然景观多种多样,适合开发的自然资源也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开发具有自己地域特点的自然性资源。

(二)社会性资源开发。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

社会性资源指的是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语文学科以认识社会为主线,

沿着“家庭――社会――祖国――世界”的思路,语文实践活动正可以以此作为资源,让学生去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

体验不同的生活。

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人文性资源开发。所谓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人文性资源,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人文性资源。

三、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育实践性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历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有目的的、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学校资源的利用。

学校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语文教师、课代表、文学社、图书馆(藏书、画册、音像资料、报刊杂志、网络资源)、校园文化环境等。

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多种形式,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只要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行――动口、动手、动脑,在实践中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讲故事、演讲,辩证、答辩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生动性、鼓动性和敏捷性;口头评讲作文、课文试讲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

写字比赛,可以在书写与比较中得到写字的秘诀,

了解写错别字的原因……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网络空间等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

(二)自然、社会资源的利用。自然、社会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语文教育人才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文化等等。其中社会文化可以有文化艺术场馆(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化艺术设施(如布告栏、黑板报、读报窗、宣传廊等),

文化艺术环境(如建筑雕塑、园林花卉、标牌广告、书画走廊等)。

(三)家庭资源的利用。家庭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材料,

及家庭文化环境等等。

家庭是爱的摇篮,对家庭资源的利用首先在于“关爱”,

家庭教育是亲情教育,即被人关爱、关爱别人的教育,

在被关爱中,学生学会去关爱别人,有了这种“情感的操练”(朱自清),

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审美、鉴赏作品的能力,从而成为审美的人。笔者现在所带学生都来自农村,

全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也就有了很多不曾有过的体会。

在教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我就充分挖掘他们这一方面的家庭资源,

学生有着说不完的体验,对文章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回忆着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诉诸于文,

真挚动人;他们尝试着为父母分忧解难,动力所在,加倍努力。

家庭教育的实践报告篇

一、课题的提出

本课题的研究是时展要求,

也是学校发展现实需要

丰富初中德育内容和创新德育机制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普遍认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普遍注重学校德育和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德育教育的实践性以及互动机制的可操作性。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大教育系统,为全民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活环境,

发展终身教育,

从而全面提升全民素质,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方向。单一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需要,

只有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互相配合和协调,才能相得益彰,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校位于安康中心城市繁华地带,建校年来,

学校始终秉承“办人民满意教育,以优异的教育质量回报社会”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理念。

自年跻身于省级“示范初中”、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法制校园”之后相继荣获“初中教育先进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被评为部级、省级、市级“课改示范学校”。

随着我校社会知名度逐步提升,要求进入我校就读的学生逐年增多。班大人多、校园面积相对狭小(现有个教学班,

在校学生余人,校园面积亩,

校舍面积平方米),部分学生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社会中不利于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因素比比皆是,上述多种原因,

对教育大环境造成了家庭教育“教不得法”,

社会教育“鱼龙混杂”,学校教育“独木难支”,

有时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及学校发展现实需要,我们确立“创新德育机制丰富德育活动内容”研究课题,旨在不断尝试初中阶段创新德育机制丰富德育活动内容,

在校内狠抓德育工作,同时把学校德育延伸到家庭与社区,使我校德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展该项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学校德育理论和家庭、社区教育理论,有利于指导学校德育实践,

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学校、教师、家长和社区服务管理人员等提供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二、研究目标

。完善健全德育管理体系及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互相沟通和协调的途径及办法;

。创新开展各项特色活动,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探索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探讨德育工作在思想品德等学科课堂教学及第二课堂活动中的渗透;

。通过课题研究,

以达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进一步完善了德育管理制度的目的。

三、理论依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不断创造条件,

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双主体”理念。

教师是“导”即“教”的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规定和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办法开展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引导和培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

自寻成长动力,自择成长办法和自评成长效果,最终将社会认识、情感、做法内化为个体认识、情感、做法。

。生活德育的理念。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

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成长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社会生活活动来实现。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办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

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活动理论。

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活动是实现成长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做法成长的基础。学校和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

以及活动中的互动合作与内心体验,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遍法,

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

。调查研究法: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分析我校学生思想现状;通过师生相互评价分析师生的认同程度;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

明确学校与家庭、社区德育内容需要。

。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将以行动研究法贯穿始终。我们的行动研究将基于我校各项德育特色活动,

由本校的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并实施对策,不断地反思行动的效果,达到“行动”和“研究”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家庭教育的实践报告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重要精神,帮助和引导家长朋友转变教育观念、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知识和科学的家

庭教育方法以及“以德育人”的成功经验,由丰都县妇联主办的主题为“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报告会今天在这里举行,

参加今天家教报告会的有:县家庭教

育报告团的全体成员、各系统妇委会主任、机关企事业单位妇代会主任和县第一小学的家长代表共余人。

今天的家教报告会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专门从事素质教育研究的专家、“成功素质教育”课题研究组副组长、成功素质教育研究咨询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

锦先生,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陈锦先生的到来。

我们每一个作家长的,都希望自己有一个身心健康、有知识、有发展前途的好孩子,

因此所有为人父母者都可谓是呕心沥血、不惜代价,

通过各种渠道、想尽各种办法,

不断地学

习科学教育子女的知识,努力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但在真正教育子女的实践中,家长同志们却都会遇到诸多地现实问题,有时还显得无所适从,正是带着这些问题和困惑,

我们走进了今天的报告会,想从专家这里寻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答案。所以希望参加报告会的全体同志,在听报告的时候做到专心致志,

不要交头接耳、随意走动,保持会场的秩序

,确保我们这次报告会的质量,达到我们举办这次报告会的目的。

如果家长同志们有什么疑问和想法,

请在报告会结束后向专家请教,我们特别安排了现场互动咨询活动,

陈锦先生将为大家解答疑惑,以解决诸如:早恋、网瘾、好动、注意力不

集中、动作慢、粗心、厌学、胆小、孤僻、自制力差及良好习惯等问题,

尽力为家长同志们提供帮助。

现在,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来自北师大的家教专家陈锦先生为我们作报告。

刚才,

陈锦先生从“教育艺术、素质教育的精髓及如何避开教育的误区”等方面对“走进孩子心灵”这一家庭教育主题作了精彩的讲解;随后通过现场互动咨询活动,家长在家教

方面的许多疑问和困惑从专家那里寻求到了满意的答案。可以说,我们家长从报告中受到了极大的启发,

正确教育子女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已悄悄进入了我们的

脑海,我提议,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陈锦先生为我们作的精彩报告。

家长同志们,“走进孩子心灵、了解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热切期盼,

“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也是社会对每一位家长的现实要求。家庭教育的质量水准,

将决定着未来

丰都的发展水平和文明水准,希望广大家长要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做好培养教育子女的这件大事。为了使我们的孩子能更加坚强、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最

家庭教育的实践报告篇

一、深入学习宣传反腐倡廉理论

认真组织学习认真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反腐倡廉理论,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始终保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正确方向,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廉洁从政、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认真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

(一)廉政文化进机关。

局纪委牵头利用每月干部职工大会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次,集体观看警示教育片部,引导机关干部树立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道德情操,增强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的能力,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廉政文化进社区。

与社区联系,共同开展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

(三)廉政文化进家庭。以“构筑拒腐防线,

创建廉洁家庭”为主题,开展领导干部家庭助廉活动,召开家庭助廉座谈会,签订《家庭助廉公约》。

积极参与县上组织的家庭助廉活动。

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增强了廉洁意识,筑牢家庭廉政防线。

(四)廉政文化进企业。

林业局结合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在为木材经营企业服务的同时,把廉政文化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将廉政文化所蕴涵的诚信、守法、清廉等内容渗透、充实到企业文化中。

(五)廉政文化进农村。

我局结合森林防火宣传,

到林区乡镇组织开展阳光政务进林区等廉政文化节目,寓教于乐,

将廉政文化融入农村文化建设之中,把廉政文化传播到农村山区千家万户。

四、完善制度,

严格管理

家庭教育的实践报告篇

[关键词]高校资助;资助育人;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男,

河南商丘人,硕士,南京特殊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一、实施高校资助育人管理的必要性

“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党和政府的承诺,

也是教育者的责任与义务。加强对高等学校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管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是新形势下创建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任务。

同时,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但是,

如何有效利用高校资助工作平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使其安心学习,

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切实发挥工作平台资助育人的作用,让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真正学有所成,

是每个学生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不仅如此,形成高校资助管理的长效机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便利条件,

更是高校资助育人管理工作的重心。实施高校资助育人管理也利于科学开展高校资助工作,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这些都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思考、研究的课题。

二、高校资助育人管理模式:一心四轴

在归纳、整理高校资助育人管理实践成果的基础上,

基于相关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

笔者构建了“一心四轴”的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管理模型(如图)。这个资助育人管理模型包含如下内容:

整个资助工作以育人目标为诉求,从开展资助工作的流程:甄选调研、资助引导、榜样示范和评估反馈四个维度出发,切实围绕这个中心,开展有条不紊的资助育人工作。

资助育人管理团队通过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突况的掌握和对困难学生的交流沟通、评估反馈,梳理出学生的困难需求,以及通过业务学习和经验总结提升团队的管理能力,来推动这个罗盘快速旋转,通过对资助工作的四个维度:甄选调研、资助引导、榜样示范和评估反馈四个轴的再修正、再调整,

排除学生的后顾之忧,来接近育人目标,

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并以此循环持续进行下去,

直至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目标。

三、高校资助育人管理策略

(一)调研甄选

加大国家资助政策和项目以及相关业务流程的宣传,提高资助的知晓度和保障有需要学生的信息通畅。

每年秋季学期,

针对新生开具的贫困生证明、绿色通道、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以及家长、学生反映的情况等,

对全体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尤其关注单亲、孤儿、残疾和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学生。同时针对高年级学生情况也要进行摸底排查,最后形成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的报告。

根据此报告,严格按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流程,实行三级管理负责制对学生进行是否贫困和贫困等级认证(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由院、系领导任组长、辅导员等担任成员的认定工作组,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以学生辅导员任组长、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并建立贫困生档案和贫困学生跟踪调查机制。

在贫困生认定中,实行“退出制”和“进入制”,定期更新贫困生库。基于认定结果作为以后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信息库。在调研甄选中,

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同时也要防止学生提供虚假信息,

要通过相关途径核实信息的真伪,把工作做细、做实。

(二)资助引导

高校应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奖、助、减、免、补、缓为辅的资助系列,

同时拓展帮困渠道,

根据实际情况给困难学生提供一些物质补助,

如节假日送学习用品,冬天送棉被等,

切实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倡导和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俭学岗位,

一方面可以获得合法报酬;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实现全面发展。

积极倡议社会上爱心成功人士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在学生中应树立“只要努力就有希望”的信念。

针对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个人资助档案和成长档案。

加强对其进行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以及进行心理引导。

学校可通过主题班会、讲座、资助政策宣讲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助学贷款的学生了解个人诚信的重要性,按时还款,

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新时代青年。教会学生学会感恩,知恩图报,

学以致用,

成才之时积极回报社会。此外,“扶人先扶志,

育人先育心”,要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偏差,

积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助其拥有活泼阳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榜样示范

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应积极引导、教育受助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的精神,使其在专业和技能学习、学风建设、学生文体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针对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建立个人成长档案。

定期找其谈心谈话和了解学习生活情况,辅导员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状态,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调整,教育引导。并对这些学生提要求,压担子,在学习上,

引导其努力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参与专业实践活动,提升专业技能,争做学习、创新先锋,乐于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形成“肯学赶帮”的“朋辈教育”新局面,同时辅导员注意要根据学生实际,

提高要求、弹性管理、因材施教;在学生工作方面,

让其参与到学生管理队伍中来,组织、参与学生文体活动,积极融入院系学生、班级团体之中,勇于做教师的好帮手、学生的好伙伴;

在学生养成教育上,严于律己,学会慎独,做遵守校规校纪的好学生,争做文明先锋;

在实践活动上,珍惜机会、踊跃参加、团结协作、锻炼自我,

争做文体先锋。科学引导、个别培养、树立典型、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提供鲜活案例。

(四)反馈评估

资助育人管理团队通过座谈和调查,对受资助学生助学金用途、生活态度、学习态度、集体荣誉感、活动积极性等进行综合考察、评估。并在学期初引导其树立学习目标,

制订学习计划,学期末总结本学期的学习成果,

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参加活动获奖情况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发展报告,上交辅导员和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作为对其资助评估的重要材料。资助育人管理团队根据受资助的学生综合情况,再做出下一步的资助引导和教育调整,

力求接近资助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邱伟光高校帮困助学是育人成才的重要途径[]思想理论教育,()

[]裴巧玲,

姜德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潘杨,武好明,

王亚非构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长效机制[]高校理论战线,()

家庭教育的实践报告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

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水平为重点,进一步拓宽“三德”教育活动渠道,从深度和广度延伸“三德”教育活动,实现“三德”教育与社区教育、双健康教育和小手拉大手教育有机结合,丰富“三德”教育内涵,

切实使干部教师成为传播文明的使者,实现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二、基本原则

。学习教育与推动整体工作相结合。

。主题教育与社区教育、双健康教育、小手拉大手教育相结合。

。“三德”建设与创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

三、主要任务

(一)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从礼仪教育入手,突出懂礼貌、知礼仪、重礼节的主题。通过活动教育引导干部教师知义明礼、互助友爱、和谐相处、遵纪守法、保护环境。在公共场所要自觉遵守公共行为准则,

维护公平正义。为人处事要树立和谐相处的理念,多为他人着想,

要热心公益事业。要增强法制意识,带头学法、用法、守法,

自觉维护公平正义,通过礼仪教育,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

(二)积极弘扬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从和睦教育入手,突出宽容、礼让、孝敬的主题。

通过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家庭生活中提倡孝敬老人、爱护子女、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要树立家和万事兴的观念,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宽容礼让,互敬互爱、互信互谅,实现感情和生活上的和谐。反对暴力、反对铺张浪费,倡导文明简朴的生活方式。

(三)坚持恪守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从诚信教育入手,突出诚实守信的主题。通过活动引导干部教师牢固树立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全面提升道德水平。在学校要脚踏实地、爱岗敬业,

社会交往中要坦诚待人、诚实守信,工作中要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刻苦钻研、忠于职守,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对社会要多讲奉献,多讲责任。

(四)注重提升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从仁爱教育入手,

突出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主题。通过活动教育引导干部教师从身边的点滴善事做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不但要自己学会感恩,而且要通过自身的言行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尤其是学生,

从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人民延伸到对党、对人民、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使学生从小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具体措施

(一)完善学习制度,做到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

一是要坚持学习日制度,

组织学习中央、省市区有关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文件和领导讲话,切实增强“三德”教育的导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购买发放一些“三德”教育方面的资料,

便于大家学习。

三是建立学习检查制度,以保证教育学习活动的效果。

二是开展良好行为竞赛活动。着重抓“五个做起”,

即:即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家庭做起。倡导“十要”,

“十不”即:要知法、懂法、守法、护法,

要遵守礼仪、行为文明、语言文明,要讲信用、讲信誉、信守诺言,要工作专心、认真、责任,

要爱护公物、讲究卫生,要团结互助、尊老爱幼,要廉洁奉公、甘于奉献,要勤劳俭朴、勤俭持家,

要见义勇为,要移风易俗。不随地吐痰、乱扔乱倒、乱贴乱画,不乱停乱放、乱穿马路,不损坏公物、花草树木,

不体罚、侮辱、讽刺、挖苦学生,不推销资料、违规补课,不、酗酒,不奢侈浪费,

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

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歪曲事实、欺骗他人。

三是学校要因地制宜,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各种教育手段,采取集中学习、礼仪、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收看录像和交流讨论等多种有效方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三德”理论知识,

广泛收集全国各地先进教师的典型事迹,并树立本校师德优秀的榜样,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实效。

要加强“研学一体”,引导广大教师把学习到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中的礼仪、文明市民守则与学生共同学习、遵守形成小手与大手相拉的模式,

与教育改革、教育科研相结合,

促进教师确立正确的职业思想、道德观念,不断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

(二)加大奖惩力度。

“三德”教育活动与法人校长考核、队伍建设星考核和学年度“双百”评优相结合。对学校内教师违反“三德”规范的,

实行“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具体规定为:⒈对责任单位的处理:取消该学校学年度内综合性荣誉评定资格,取消学校队伍建设星评定资格;

⒉对法人校长的处理:取消法人校长当年度考核评“优秀”的资格,一年内不得评为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综合性荣誉;⒊对违纪教师的处理:取消该教师当年度考核评“优秀”的资格,当年度不得评定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和优秀班主任等综合性荣誉称号,

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为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区教育局将设立“三德”投诉专线(、),

各学校设立意见箱,对投诉的事件必须两周内反馈处理意见。各学校聘请“三德”教育监督员,定期听取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三德”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自觉接受监督。对投诉事件要加大查处力度,

做到件件有回音,

事事有落实。

(三)加强“三德”宣传。

各单位充分利用校报(刊)、板报、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干部教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爱生、勤学乐教、廉洁奉献的先进典型,

努力用典型来引导人、鼓舞人、教育人,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示范、带动作用。区教育局及时总结学校“三德”建设先进经验和规律,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三德”论坛,促进“三德”建设成果交流、辐射和共享,

整体提升“三德”建设水平。

(四)强化考核评估。区教育局将“三德”教育内容充实到学校队伍建设星的评价体系中,作为学校队伍建设星评定的重要考核指标。同时,

学校也要将“三德”水平纳入教师学年度业绩考核方案之中,通过采取教师互评,

学生、家长、社区参评等方式,对教师“三德”水平进行全方位考核。学校建立学校、家长、社区共同参与的“三德”建设监督网络,以实现“三德”建设监督的全覆盖、全方位。

五、总体部署及活动安排

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本学期分为“修身治教、正德育人”的主题教育活动、“教师之歌”的宣教活动、“为人、为师、为学”的先进选树活动、“感动教坛”的巡回报告活动四个方面。

。“修身治教、正德育人”教育活动(年月)

主要内容:各单位以法人校长(园长)为责任人,组织全体教师重点学习公民社会公德读本、家庭礼仪教育读本及教育局下发的《中国师德手册》等理论读本,深入开展“三德”教育校本理论探究,

引导教师对“三德”教育的理性思考。

主要形式: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专题讲座,

个人思考与会议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周二下午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或会议交流,

时间不少于小时,结合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和报刊、板报、广播校园网等媒体开辟专栏,扩大受教育面。

学习要求:学校要把“三德”教育活动与小公民道德规范建设结合起来,以共同提高师生思想道德水准。通过“三德”集中教育活动的学习,转化为广大师生的内在精神动力,

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要紧紧围绕新时期教师素质要求,坚持“三德”教育的创新、围绕“三德”教育的社会环境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交流经验,畅谈体会,

从思想深处认识“三德”教育的重大意义,

切实加强教师讲“三德”的自觉性。

学校将教师参加学习情况列入年度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

。“教师之歌”宣教活动(年-月)。

各学校要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组织新时期教师形象大讨论、“三德”演讲、收集整理“教师忌语”、家长评教恳谈会、“三德”话题讨论、优秀教师报告会、教师工作手记展、优秀教师事迹观摩、典型经验交流座谈会、警示事例分析等活动,

使广大教师自我教育、自加压力,逐步把“三德”教育转化为教师的内在理念和自觉行动。

各单位结合“三德”理论教育,开展“塑教师形象,

展‘三德’风采”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每年将月份确定为“三德”实践月,实践活动将社区教育、“双健康”教育、小手拉大手教育统筹考虑,要求学校利用双休日至少安排两次全员师生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活动内容围绕社区建设、环保服务、帮扶孤寡老人、走访贫困生家庭等;

教师以争做“三德”先进个人为契机,每周至少有一次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可根据自身参与社区建设、创建和睦家庭、关爱学困生等进行实践。

区教育局将利用新闻媒体、教育简报等形式及时对典型单位和个人事迹进行宣传,

举办“我与三德建设”为主题的教师征文活动。

。“为人、为师、为学”先进选树活动(年月)

“三德”教育活动先进个人评选纳入学年度“双百”评优范畴。中心校和区直学校以“三德”教育成果展示为核心,谋划本单位“三德”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心校成果展示可采取集中展示,也可由所辖学校承担成果展示,

区直学校以学校为单位展示,

展示时间不低于小时,各单位将展示活动全程录象刻盘,于月末上交人事科,作为“三德”教育活动先进集体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区教育局将对本次“三德”教育活动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认真总结,

形成资料汇编、优秀论文集、电视专题片等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做到学有典型,比有榜样,为推进“三德”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动教坛”巡回报告活动(-月)

积极参加和开展“感动教坛”巡回报告活动。

在全区“三德”先进个人的基础上,

认真选拔名“三德”先进个人为巡回报告团成员,组织在全区内做巡回报告,

以此扩大“三德”教育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六、组织领导

家庭教育的实践报告篇

一、总体目标

本阶段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审视和准确把握学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情况,组织党员十部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

认真组织学习培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必,进一步加深对“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教育网”重点课题的认识和把握,更新思想观念、理清工作,破解加快发展的难题,

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两个加速”发展战略的部署上来,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思路大转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内容

吃亏是福作文

学习调研阶段从月下旬开始,月上旬基本结束。主要任务是:按照县委和教育局党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

学好理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这是确保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实现预期目标、取得成效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定调、定位、定特色的关键阶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以及县委有关推动科学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重要文件精神。

党员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通过学习,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联系学校和本部门工作实际,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找准影响学校和本部门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有特色的高质量调研报告。围绕科学发展进行解放思想讨论,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

形成关于科学发展的共识,为学习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具体安排

学习调研阶段重点要抓好学习培训、深入调研和围绕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三个环节的工作。

(一)召开动员大会。学校于月底召开动员大会,党支部书记亲自作动员报告,

讲清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及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二)加强理论专题学习。围绕县委“两个加速”主题,

主要负责人和党员领导干部要亲自参加县上组织的理论辅导会、专家专题讲座。学校以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要求按照规定的时间、学习篇目开展学习,要有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开展中心组专题学习,党支部书记作学校科学发展专题讲座。以组织生活形式组织党员学习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

进一步明确本次活动意义和要求,在学校网站开辟学习实践数学日记四年级科学发展观的专栏,并发挥学校的网络信息技术优势,通过编发电子文件、开展网上交流讨论等形式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组织开展向先进地区学习

围绕推动“两个加速”和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组织党员干部到成都、重庆等先进地区学习考查。

结合学校实际,突出学以致用。对照分析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学习先进学校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加快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进程中。

(四)开展领导干部专题调研。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确定学习实践活动主题。一是积极参与县委调研课题的调研,二是围绕如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水平等设置调研课题。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围绕制约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主要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深入调查,

进一步促进深入思考,

进一步理清科学发展的思路。在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由班子成员按工作分工牵头负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调研课题组在领导带领下,采取发放问卷、座谈讨论、个别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全面总结调研情况,认真撰写调研报告。

各小组调研报告报送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围绕科学发展,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紧紧围绕学习实践活动主题,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开展专题研讨、举办“我为学校发展献策”教师论坛活动,

营造思想大解放的浓厚氛围,

引导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

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把思想认识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克服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等思想。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形成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具体成果,

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等方面影响小白兔作文和加快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

当前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结合的必要性是什么,制约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结合的因素是哪些;明确新思路、新举措、新目标。

解放思想大讨论成果形成后及时报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有关要求

、健全机构,落实责任。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抓、负总责;

学校支部书记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实施、分工协调、督促检查、上下沟通、质量保证等工作,带头开展调研、带头讨论、带头解放思想,带动和促进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到学习讨论调研之中,形成良好的氛围。

、要突出重点。

着力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学习实践活动,找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思想观念、发展思路等方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以及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同时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解放思想、积极实践。

、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要紧扣“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教育网”这一学习实践活动主题,根据调查研究和征求群众意见中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

联系本部门的工作实际,联系党员干部个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

坚持边学习,边思考,边改进,让党员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增强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信心。

、统筹兼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要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和学习实践活动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保证不赶进度,不走过场,把每个环节的工作做细致、深入、扎实,取得实效。

、加强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

学校将设立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专题网站,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各小组及时向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组报送本部门开展活动的情况、做法和经验,营造浓厚的学习实践活动氛围。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