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的来历简介【乞巧节的来历简介】

admin
发布时间:
2023-02-13 11:14:36

导语:看图写话

乞巧节的来历简介

  导语:说起乞巧节可能大家都在疑问这是个什么节日呢?但要说到七夕节大家就很了解了,其实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它起源于我们中国,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情人节,这是一个很浪漫的传统节日。下面为大家带来了乞巧节的来历简介,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乞巧节的来历简介 篇1

  乞巧节的来历

  它的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如《诗经?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还有明代罗颀《物源》曰:“楚怀王初置七夕。”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并无后面的故事。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如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又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乞巧节的习俗

  七姐会

  姑娘们凑钱集资组成“七姐会”,七夕前三四个月,“七姐会”就开始筹备过节所需要的用品。姑娘们用彩纸、米粒、芝麻、瓜籽等材料制作成微型花朵、器皿、人物等各种精美细致的小工艺品。到了农历六月,还将谷种、绿豆放入瓷碗浸泡发芽,制作成作“拜仙禾”和“拜神菜”,供“摆七娘”用。

  摆七娘

  七月初六晚上,姑娘们各自在家门前或厅堂中摆设八仙桌,插上香烛,点起最好的檀香,将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配上古董珍玩、鲜花时果和胭脂红粉一起摆设陈列,供人参观欣赏,这就是“摆七娘”。

  睇七娘

  从七月初六开始一连三晚,本地或四乡群众便前往姑娘们家里参观姑娘们的手艺,名曰:“睇七娘”。哪家“睇七娘”的人越多,哪家的姑娘就越体面。香雾缭绕中,男士们认真窥视各位姑娘的一举一动,有中意的便在日后托媒人去说亲。

  拜仙

  初六至初七一连两晚,姑娘们靓妆艳服,焚香点烛,遥对星空跪拜,这便是“迎仙”。自三至五更,连拜七次,向织女祈求幸福美满,称为“拜仙”。

  乞巧

  拜仙后,姑娘们手执彩线登上绣楼,对着月光将丝线穿过针孔,名曰:“乞巧”。连穿七枚孔者叫得巧,否则叫输巧。少女们在稀星朗月下,穿针引线暗卜未来。

初中日记300字大全  在民间乞巧节这天很多单身男女都会相互赠送礼物,而且在乞巧节这天告白的成功率往往是很高的哦。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乞巧节的来历及习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乞巧节的来历简介 篇2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儿童节的作文
成语大全

Copyright www.jiayuanhq.com 全民百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