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五年级作文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精选5篇)

http://www.jiayuanhq.com 2023-08-05 06:33:38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范文第篇

为了客观衡量中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状况,

国家统计局连续多年根据全国多个县域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

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对县域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进行测算,这就是每年一届的全国百强县评比。

从年评选开始,

“百强县”就调动了全国县市高度的参与积极性。尽管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百强县”的头衔是一个县(市)实力最好的证明,是经济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体现。

所以,加入“百强”成为诸多县市发展目标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年国家统计局悄然取消百强县评比,

改由非官方的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测评与全国百强县名单,但并未影响到各地对“百强县”的关注度。

据了解,

本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序变化比较大,老牌百强县出现分化,一部分已经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发展相对较慢,

退出百强县的行列。

此次共有个百强县(市)新入围,包括山东省的博兴县。

新兴全国百强县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江苏省百强县由苏南向苏北“北上”,山东省百强县由胶东半岛向鲁中“西进”;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

已有个全国百强县。全国百强县的格局正在改变。

从百强县的发展过程来看,

百强县格局的变化对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靠工业起家的传统百强县要素资源的强约束性、环境容量的饱和性已基本显现出来,特别是年的太湖水污染事件给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县域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该年的百强县名单一度停止。

如何在有限的地域空间内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百强县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命题。

目前,大多数百强县的产业结构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经济类型单一、产业层次偏低、企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二是与国内大中型发达城市以及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

因此,百强县要保持健康发展,

一方面要加快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

要加快进行城乡统筹协调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

在公布百强县名单的同时,了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分析,

报告对江苏、浙江、山东三省百强县进行了对比。其分析认为,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

百强县大而强,全国十强县中占有席,特点是“集体经济+规模经营+资本市场”,

区域统筹条件比较突出:浙江县域经济人口规模小,百强县相对富裕程度高、差别小,

特点是“民营经济+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城乡统筹条件比较突出;山东县域经济单位众多,差异性大,

百强县突出性不足,特点是“政府主导+经济协作+多种模式”,

区域经济协作比较突出。

对此,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主任刘福刚的解释是,

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强县”和“富民”不统一的问题,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社会治安等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中非常严峻的“约束因素”。

此次将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强县富民”和“科学发展环境”列入评价体系,

是对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有效补充和科学评价。

从县域经济的发展类型看,百强县正逐渐走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依靠资源拉动的百强县,

从长远看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将逐渐减弱,经济缺乏持久的动力。对于区域主导型的百强县,借助港口及临近投资输出国的优势,

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对外依赖性太强,经济发展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范文第篇

关键词:经济动员;综合评估;

对策

湖南省经济动员能力综合评估

经济动员能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包括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等硬要素,也包括经济动员的体制、机制、管理和协调能力等软要素。

下面分别从经济动员能力的硬软两方面因素对湖南省的经济动员能力进行评估。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实力是经济动员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动员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年,湖南省生产总值为.亿元,

增长.%,

比上年快.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元,

增长.%。

全省生产总值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增长%、.%和%,连续个季度保持了%以上的增长,

且波动幅度较小。企业效益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亿元,增长.%。对经济动员能力影响较大的主业产品增长较快,

优势产业的相对优势进一步得到巩固,为经济动员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财政金融运行健康平稳,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金融动员是经济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经济动员效果的主要参考指标。据有关数据显示,

年湖南省省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增长.%。各类社会资金的动员潜力显着增强,

能够为国民经济动员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湖南省较为雄厚的财政金融实力为夯实国民经济动员基础,提高经济支持能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力地增强了经济动员能力的发展后劲,将对今后国民经济动员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对经济动员成本有较大影响,

是提高经济动员能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湖南省优势地区继续发挥带动作用,

以年统计数据来看,

长株潭三市生产总值达亿元,增长.%,比全省平均快个百分点;“一点一线”地区生产总值为.亿元,增长.%。

大湘西地区开发稳步推进,生产总值为.亿元,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为.亿元,

增长.%。虽然大湘西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但受交通等基础建设的限制,其经济动员能力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经济动员能力的发挥更多的要倚重“一点一线”地区便利的交通和强大的经济实力。

()高新科技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动员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提高经济动员能力的贡献越来越大。长沙、株洲两个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湘潭、衡阳、岳阳、益阳和郴州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动员能力的主要形成地。湖南的高新技术领域集中在电子与信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及高效节能、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几大领域,相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很强的科研实力,产学研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近年来对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持续加大和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提高湖南省综合实力和劳动生产率,增强经济动员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宣传教育是经济动员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乘法器,

加强和改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的指导和管理,整合研究力量,拓宽研究领域,

开阔研究视野,

在国民经济动员理论和实际的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湖南省各级各部门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借鉴省内外国民经济动员的先进思想和成功做法,

结合湖南省自身的特点和在应急作战中的地位,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手段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了社会大众对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认知度、认同度,参与意识,使民众逐渐意识到国民经济动员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事业。

()湖南省宏观经济调控机制日趋完善。

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为提高政府实施经济动员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进,也为优化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了科学的框架,

为从制度层面上将国民经济动员纳入国民经济体系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经济动员能力实现的速度和效率,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工具和调控手段。湖南省在处理非典、地质灾害及冰冻雨雪灾害的过程中,反应迅速、准备充分、决策周全、时机恰当、落实有力,

实现了由运用单一调控工具向多种调控工具并用的转变,体现了较强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宏观调控紧扣经济运行的脉博,实现了被动型调控向主动型调控的转变,

适应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的实际情况,将宏观调控对象由以企业、单位和个人为主,

转到以调控市场为主。同时,

宏观调控坚持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宏观经济调控坚持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向,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一方面推动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增加了国防经济实力,

提高了经济动员能力。

()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建设逐步适应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要求。湖南省各地在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完善地市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三级经济动员机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湖南省动员机构体系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地区、行业、基层单位的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机构和工作队伍得到了加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各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适应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和未来军事斗争的要求,认真总结近年来启动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参与抢险救灾等处理应急事件的成功经验和现实要求,使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建设能够较好地实现保障军事行动与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接轨,

与抢险救灾等紧急情况处置接轨,既能为保卫国家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也能为促进湖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增强湖南经济动员能力的对策思路

.贯彻国民经济动员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

湖南省要抓住战略机遇期,

加快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动员要继续服从服务于地区经济建设大局。要树立大局意识,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准备,

立足现实,在尽可能减少资源占用和消耗的情况下开展动员准备工作,将国民经济动员的工作融合到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去,适应国家安全和国防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以及湖南经济发展与改革呈现出的特点,总结近年来湖南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做法,

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大经济动员的观念,加大国民经济动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的国防动员意识和水平。努力提高军民结合、寓民于民的水平,

增强国民经济应变能力,提高国民经济对应急事件的支持保障能力,实现“小实力,

大潜力”的支持保障能力。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经济实力是经济动员能力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只有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高才能带来经济动员能力的提升,

否则经济动员始终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要紧紧依靠经济发展带动动员能力的提高。本世纪的前几年湖南已有了较快速度的发展,但是总体还是偏于落后,

湖南省要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有利时机,搭上国家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迎头赶超,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靠前的第一梯队成员。

同时,在加快发展速度的同时,

还要注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减少单位的能源消耗,

减少环境污染,形成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创新型经济区。

.加快湖南省国民经济动员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运用信息技术术改造动员对象,

实现国民经济动员资源数字化。信息化战争首先要求国民经济动员资源成为信息技术可以利用的信息。加强湖南省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库建设,在依托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

形成指标规范、统一、齐全,信息更新及时、可靠、准确,信息查询方便、快速、保密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库。

其次,建设湖南省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的决策平台,

形成国民经济动员组织和控制的可视化。

建立能够为决策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有关武器装备、军需物资研制和生产的技术设备、基础设施、人员、原材料、能源及相关技术资料的名称、位置、数量、状况特征等信息的技术平台。

根据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

从湖南省实际出发,有重点的研究关键动员能力的可视化问题。

最后,构建湖南省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通道,形成快速、安全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传递网络。

建立覆盖省、市、县的三级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网络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逐步解决现有的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信息网络的技术差异、信息遮避等问题,为实现国民经济动员信息传递网络化创造有利条件。

.完善湖南省国民经济动员的组织机构

积极推进和加强国民经济动员的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的经济动员运行机制。

在国家设立的各级经济动员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可结合湖南省自身优势,

建立各个不同部门的动员办公室,

各部门经济动员组织机构,各类型(决策、执行、监督)经济动员组织机构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要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效率,积极探索依托现有的政府组织机构、法律法规体系和科技工业基础,开展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提高国民经济的应变能力。要结合湖南省地区和本部门的工作实际,

探索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规范的经济动员决策机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规范经济动员机构的职能,坚持依法行政,

提高经济动员的效率与速度。同时,

要开展经济动员机构和经济动员工作规范化大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查找差距,使动员机制不断完善,

动员能力不断增强。

结语

国民经济动员归根结底是资源的重新组合与配置,

提高经济动员能力建设就是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对湖南省经济动员能力的综合评估,一方面可以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应急作战的经济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动员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力对策。另一方面,

还可以加强应急与应战机制的整合,实现了平战结合,

提高湖南省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范文第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同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从重庆的实际出发,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正确处理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各种重要关系,

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认真落实既快又好的要求,

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扣“发展”这个主题。只有在既快又好地发展经济的基础上,

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目前,

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正处在“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关键阶段。要实现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战略意图,办好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早日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既快又好地推动经济增长,

努力保持一个较长的快速发展期,

不断增强综合实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速度与结构相统一。

有效的经济发展,是经济快速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的有机统一。重庆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其经济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已成为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调整优化结构,才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当前,重庆结构调整的重点,

是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发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和高新技术四大重点产业,

积极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

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同时,

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

着力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竞争力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名牌产品;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龙头带动作用的大集团、大公司;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以增强全市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以改善质量为关键,促进速度与质量相统一。发展经济,

既需要高速度,更需要高质量。片面强调速度而不讲质量,

通过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和资金等生产要素来实现经济增长,

是“没有质量的速度”,也是“没有发展的增长”。目前,重庆经济增长的方式总体上还比较粗放,能源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的问题较为突出。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加快推动科技进步,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改造传统装备工业,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换代;尽快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抢占发展的制高点;

加大优良种养业品种推广和先进适用技术运用的力度,

努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加快信息化步伐,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

通过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低消耗、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促进速度与效益相统一。

经济效益是检验经济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

重庆经济增长的整体效益还不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要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

坚持向科技要效益,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向管理要效益,

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力求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坚持向改革要效益,积极深化企业改革,鼓励兼并,规范破产,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创造企业高效运行的体制和机制条件。

二、认真落实全面发展的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保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因此,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把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作为推进全面发展的基本任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体现着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重庆社会事业发展欠账较大,尤其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当落后。

我们要进一步实施“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战略,

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推动科技进步;

全面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救援能力;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

通过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

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推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保证人民群众有效行使民利,

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并创造形成了以“真正让群众当家,真心为群众造福”为内涵的“麻柳经验”,

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推进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弘扬“红岩精神”和“三峡移民精神”,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着力促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礼仪重庆、诚信重庆、知识重庆、魅力重庆”活动,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心系新重庆、热爱新重庆、建设新重庆”的巨大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三、认真落实协调发展的要求,

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对内对外开放的关系

所谓协调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搞好统筹兼顾。针对重庆城乡发展悬殊、区域发展失衡、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的状况,我们要不断提高协调发展的能力,

就必须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内外之间的关系,驾驭发展全局,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实现发展与开放的良性互动。

统筹城乡发展,发挥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对重庆来说,

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大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关键在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连接城乡的“纽带”;

加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体制机制,形成空间连接畅通、产业梯度连续、经济文化融合的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

统筹区域发展,

着力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区域发展失衡,

既影响现代化建设全局,

又影响社会政治稳定。重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三峡库区和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比较滞后,严重阻碍了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而统筹区域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使各区域各展所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促进“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

要发挥主城区的原有优势,着力增强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

继续保持其领先发展的态势;大力强化渝西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充分发挥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后发优势,

强化产业支撑,努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统筹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如果不能抓住这个特点,

不能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就无法加快自身的发展。为此,我们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主动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从而加快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步伐。如我们加强与港澳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合作,深入实施渝港“+”、渝澳“+”合作协议和川渝“+”、渝黔“+”合作框架协议,

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的联合与协作,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投资环境好、竞争能力强、发展活力足的开放型城市。

四、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实践表明,如果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过分索取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基础上,

只能导致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最终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只有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才会有坚实可靠的基础。

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努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条件。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人口增长过快、规模过大,超出了现实的承载能力,不仅难以实现发展的根本目的,

反而可能因不堪重负而引发多方面的危机。重庆人口基数高、潜在生育压力大、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素质不高等情况比较严重,

就业、稳定、资源供给等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采取了种种措施,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即从单一控制人口数量,向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并重转变;

从以惩罚手段为主,

向惩罚和奖励并重转变;从片面强调管理,

向管理和服务并重转变;

从偏重缓解人口压力,向缓解人口压力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并重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努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重庆的土地、矿产和水资源需求越来越大,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资源管理,把保护资源放在突出位置,重点保护好矿产、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真正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关键、最急需的地方;积极推广和普及各种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提高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保障能力。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努力为可持续发展打牢坚实的生态基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重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尤其是三峡成库后,水环境污染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压力更大。

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扎实推进主城区“山水园林城市工程”和“蓝天行动”,促进和推动城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扎实推进三峡库区“青山绿水工程”和“碧水行动”,

确保库区生态安全;扎实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工程”和“生态文明行动”,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五、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处理好改革发展与富民安民的关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推进改革发展,必须以“为民”为宗旨。

为民,是工人阶级政党根本性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谋划发展时,我们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在推动发展时,

要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在推进各项改革时,要切实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和切身利益;

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时,要真正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范文第篇

全国农村有劳动力.亿之多,其中有.亿进城务工。今后除继续挖掘大中城市的就业潜力外,如何进一步发展县域经济,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值得各地认真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调研组日前到江苏、吉林两省就此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相关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总体上看,有个明显特征:一是第三产业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二是外出务工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

三是县域经济已日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程度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强的关联性

从重点调研的几个县市的情况看,可以得出以下两条基本结论:

第一,

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其第二、三产业能够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比较容易。江苏省太仓市和吉林省通化县就属于这一类型。如太仓市乡镇企业众多,

县域经济发达,市场就业空间广阔,不仅当地现有农村劳动力已基本实现就地转移,还吸纳大量外来农村劳动力就业。

同样,吉林省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通化县,紧紧围绕制药做文章,

不断加强药材基地建设,延长药材生产产业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第二,

县域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二、三产业发展难以满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

江苏省阜宁县和吉林省东辽县就属于这一类型。阜宁县是江苏省重要粮食产区,人口万,其中农村人口.万,

农村劳动力.万。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当地二、三产业难以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

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来,

这个县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努力拓宽劳务协作渠道,强化农民工权益保护等各项措施,已经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流动有序、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务输出格局,

目前有万人到外地就业。

东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

为壮大县域经济,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近年来,当地政府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实施项目兴县战略,

努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同时,该县不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三)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低成本、高效率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经济是城乡结合的经济,县域内有连接城乡的县城,

有星罗棋布的小城镇,还有很多乡镇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对技术含量的要求相对较低,

从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所需就业费用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也低。农民就近就业,

亦工亦农,农时务农,闲时务工,进退自如。据有关专家测算,

在城市中安置个劳动力需要万?万元,

而乡镇企业吸收个劳动力仅需元。

。发展县域经济,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一是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二是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应我国农村现阶段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三是中小企业投资规模小,

容易创办,适应民间资金的规模特点;

四是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动员了民间资金的生产投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而推动了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兴起,进一步扩大了就业领域,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近年来,

有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奋斗有成,积累了创业的资本,通过优惠措施,

引导这部分人回农村发展,

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发展县域经济,

有利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一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

增加对电力、交通、供水、餐饮、娱乐、商业及社区服务等需求,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作用日益加强,从而促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村资金市场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发育。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工作重点

(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挖掘农业就业潜力。

要从资源条件出发,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种植业、养殖业等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的建设,形成专业化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

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提高粮食综合效益,使粮食产业成为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牧林产品精深加工,

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以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重点引导扶持农民、企业发展自律性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以农产品生产或营销专业户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形成专业农户、专业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构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加快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本地就业空间。当前,

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仍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和蓄水池。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鼓励、支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

要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二次创业,

提高乡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立新型乡镇企业。

要按照现阶段我国乡镇企业梯度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做好乡镇企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接续转移,

促进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手工业、特色旅游业发展,

支持建立农村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发展经纪人队伍。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经济。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县域小城镇建设和村庄集镇建设的规划指导,

逐步形成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机联系一般集镇和中心村的城镇体系。县城建设要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

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商贸中心的作用。

继续开展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建设,引导小城镇发展特色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小城镇功能。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严格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管制,依法用地,加强城镇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协调,

严格按功能区规划建设。

(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一是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应尽快扭转全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减轻农民教育负担。

全力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推动农民职业教育。二是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不断扩大农民工免费培训规模,

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培训。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设。

(五)尽快消除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障碍,

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一是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二是要完善土地制度,

推进农民承包土地合理流转,保护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

三是要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四是积极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公共财政建设。

五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快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六是改进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

加大对农民工维权的支持力度。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切入点来加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既为大中城市提供了各种生产生活资料,又为大中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需求。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产业聚集的平台作用,把“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升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层次,转换工作思路,

真正跳出就“三农”抓“三农”。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加快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议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县市配置资源的权利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要研究合理划分县级事权,加强和完善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权、公共服务权、市场监督权等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

使县级政府有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要强化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按照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

将投资项目的决策权下放给各类投资主体。

(三)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要加强规划指导。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县域特别是广大农村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教育、卫生、广播影视、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

提高县城连接干线公路网络的公路等级,加快县乡公路、乡村道路建设。加强城镇生活及工业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强城乡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三是要加强对县域产业发展的协调和支持。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协调指导,

支持各类优势企业进入县域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不同地区之间、中心城市与县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鼓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项目给予专项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指导和技术服务。

四是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县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对省级的转移支付资金重点补助到县(市),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以县(市)为单位进行测算核定,确保按时足额到位。

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对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要进一步降低对欠发达县公共投入和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的县级配套比例。

(四)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要采取“抓大促小带中间”办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

“抓大”就是要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

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

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进一步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

凡是法律规定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都可以进入。

同时,国家要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

(五)进一步加快推进县域特色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在于特色。

目前,我国东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和“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发展格局,

中部地区部分县市的“一县一特”型县域经济也已出具规模。要适应国际制造业中心向我国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实施区域化布局、[本文转载自[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下一步,各地要进一步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综合考虑交通区位、产业结构、市场定位、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

在全国、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

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范文第篇

关键词:军事经济;

贸易摩擦;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一、军事思想的定义及影响

(一)军事思想的定义

军事经济思想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时间中,我们将马克思主机基本原理理论同中国军事经济具体时间相结合,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经济思想。同时又吸收了中国民族军事经济思想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二)军事经济思想对现在中国的影响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

中国的军事经济思想一直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并且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军事建设。

主要表现在:第一,建立了人民军队内部的经济民主制度;第二,制定军事经济法律与法规;

第三,制定并设施了精兵简政的政策;第四,

培育了军事经济的优良作风。而这些影响也对中国的军事建设和国防建设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二、军事经济思想体现的军事与经济的关系

(一)总体关系

从表面上来看,

军事和经济是有冲突的,军事就代表着战争,战争明显会破坏经济建设。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来说,过多的军事就会损失经济。

但是在世界新军事变革急剧发展的背景下,军事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像人们所想的那样简单。

军事和经济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

共同驱动着历史的巨轮向前行进。

(二)经济对军事的影响

在当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忽视经济对军事的作用。至今欧盟对华武器禁运还没有解除,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雄厚的工业实力给军事发展提供了保障,

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备的人才队伍是军事强大的助推剂。而军事力量的对比与抗衡其根本是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对比。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落后也必将影响本国的军事发展,使其军事力量低下。

(三)军事对经济的影响

现今这个时代,

发展军事必然会消耗经济,但是也是不可避免的,发展军事可以说成是对未来的一项“投资”,然而和市场中的投资不同,

在军事上“投资”的越大,反而风险越小。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军事对经济的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那种疯狂的武器出售的影响,

而是军事的高精尖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另外军事对经济具有驱动作用,即科技牵动,消费拉动,就业带动,

生产联动,贸易促动,

转移流动;

军队还是特殊的产业部门,军事是特殊的经济形态,所有的产品包括民品都有军事附加值。总之,

军事对经济的良性影响也是很大的。

三、军事和经济协调发展观

(一)军事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的内在关系

。军事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准点是军事战斗力与经济生产力的统一。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的基本表现就是军事战斗力的强大,军事战斗力不仅包括军队的战斗力还包括武器的战斗力,这其中武器战斗力可谓是重中之重。

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生产力,就不可能带来完善的技术实力更不可能带来强大的武器战斗力。而这样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的强大从何而来,

一个国家的强大从何而来。所以如果没有经济生产力与军事战斗力的统一,就不会有国家的发展与强大。

。军事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客观依据。美国一个军事经济的头号强国,在现在的世界格局中,通过和一些欧洲的国家结成经济联盟,利用经济之间的联系来间接的控制这些国家的军事,

以达到本国军事力量壮大的目的。前苏联以军事力量去抗衡美国策略算是彻底的失败了,实践也证明了中国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经济发展为主、军事为辅,经济可以看成一个人的基本功,军事只是招数,基本功打好,招数才有威力。

因此军事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客观的依据。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赋予军事内涵。

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国家、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而国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本国内,

也包括全世界各国之间的协调发展。

现今的国际局势要想保证本国的社会和谐,

必须在国际舞台上有一定的军事地位,所以可持续发展必须包括军事内涵。使军事与经济形成一个良性的、相互促进的、相互协调的、共同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

(二)中国军事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

。军事与经济协调发展观的确立。

军事经济思想是指导近代我军在军事上和经济上的最高指导思想。

就像军事经济思想一样,军事与经济协调发展观的确立,可以作为新时代我军在军事上和经济上的行动标准和指导思想。中国的军事实力是在不断的进步与增强,

所以就需要我们有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行动。而军事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观也是我们现实的渴望,我们渴望经济的发展,同样也需要军事的强大。所以军事与经济协调发展观正是这样一个可以指导并修正我们的行动路线的指南。

。军事与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政策转换。国家的一些政策可能会导致军事发展不足,所以国家必须集中决策才能协调军事发展。而且,

发展战略要转换为政策才能具体化,必须把握好国家预算中军费预算这个“结点”。以这个“结点”为突破,

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军事的发展融合,并制定协调发展的政策,以国家政策的形式来规定军事与经济的发展。从而在国家层面上规定并促进了军事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来影响军队建设与地方的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四、结语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带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军事与经济的联系也必将愈加密切。

并且从以上的论断可以得出,国家的国民经济落后,国家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水平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国家的国民经发展好了,

国家才有实力对军事力量进行加强。同样,国家的军事力量的加强也必将为国民经济的较好的快速的发展提供保障。所以我们应该在秉持原有的军事经济思想的前提下,

坚持军事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将其规范化、具体化、政策化的推进,

以保障中国的军事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苏恩泽。“经济战”:军事与经济文化相融合[]。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