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五年级作文

能源转型发展方向范文

全民阅读 http://www.jiayuanhq.com 2024-04-14 19:42:30

能源转型发展方向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政府管理创新

资源型城市通常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它们在推进工业化建设、繁荣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与布局、创造社会财富等方面为国家和地区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受其发展背景与成长模式的影响,

也积累了自身难以解决的大量矛盾。随着资源开采期逐步终结,

城市单一资源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不仅将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间题,同时也必然激发诸多历史矛盾。因此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实现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以实现经济结构上的和谐与发展上的可持续。本文拟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要求出发,

探讨转型过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一、资匀咬裂城市转刃巴的内刁七要求

资源型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支柱产业往往只是对资源进行采选和初加工的资源型产业,其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

城市经济高度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经济基础相对脆弱。由于资源赋存的有限性和支柱产业的单一性,

多年的高强度开发使这些城市的资源赋存逐渐萎缩,开采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主导产业的停滞甚至衰退,危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一些情况严重的城市甚至陷人了举步维艰的困境,

面临着经济发展衰退、就业压力巨大、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发展资金匾乏等一系列棘手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矿竭城衰”和资源开发已进人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重建和转型压力。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

有着比发展接续或替代产业、完成支柱或主导产业的转换更为丰富的内涵。它要求:

。在城市定位与功能上。实现由生产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变。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兴

建于建国初期,其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自然形成的城市相比,

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特殊的社会经济问题。

由于这些城市基本上是由进行资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

在城市的形态、设施和功能上存在着先天不足。例如,自然资源赋存的分散性和工矿区临近资源而建的方式,

使资源型城市在宏观布局上呈现出组团式的分散辐射格局,不利于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难以获得聚集经济和社会效益。

即使在建市之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定位仍是矿物资源及其初加工品的生产中心,城市建设主要围绕资源型产品生产与职工基本生活的需要而展开,

无法依据城市综合发展的目标定位进行建设,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基本格局没有多大改观,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过多、城市功能不够健全的实际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善。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

要求资源型城市在定位上实现从生产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的转变,

并依照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内在要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

。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

实现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由于矿物资源为国家所有,

资源型城市的核心企业在所有制上是国有企业,

在规模上是大型企业,在行政隶属上是“中直”与“省直”企业,使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普遍存在着“一枝独秀”的状况。

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支柱产业过于单一。

即资源型产业总量较大,其它产业则普遍欠发达,导致城市经济的弹性相对较差,

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弱。在所有制结构上,

表现为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即城市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明显滞后,

造成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在就业结构上,表现为就业趋向过于集中。

即集中于资源型产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使中小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

也使城市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所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要大力发展替代及接续产业,实现由依赖自然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转变,

也要求继续深化国有大型资源企业的内部改革、积极促进其他经济类型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努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转变人们的择业观念等,以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

。在经济体制与政策上,实现由重取轻予向适度援助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受经济体制与

政策的影响较大。

在计划经济时期,能源、原材料的低价政策造成初级加工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较大的价格剪刀差,直接带来经济利益初次分配上的不平衡。

“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与政策则使资源型企业创造的利润及所提的折旧大量上缴国家,造成资源型企业及城市的积累较少、建设资金短缺。“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政策,使资源型城市只重视生产性建设,而压低一切生活性建设。

这些政策长期共同作用,使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不够健全、文教事业发展滞后、高级人才短缺与专业结构不合理,

核心企业设备老化、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体制转轨时期,价格改革的不到位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造成无法通过市场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损失;同时,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型城市的负担。

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要求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并重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缓解资源型城市自身财力的严重不足。

。在主体意识与行为上,

实现由工矿社区向现代城区的转变。

资源型城市大多由进行资

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由于生产方式、行政隶属关系等多种原因,城市中各行为主体在意识与行为上仍有浓厚的工矿社区色彩,难以适应向综合型城市转变的实际需要。

就城市政府而言,地方财政对资源型企业生产状况的严重依赖,使政府将为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和资源型产品的生产提供服务作为其主要职能。其结果往往是,

不仅没有较好履行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创造就业岗位和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责,发挥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主导作用;也使企业难以摆脱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承担的多种责任,改变企业办社会和大而全的局面。

就企业而言,企业办社会的长期结果是企业功能取代了社会功能,

阻碍了企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即不仅加重了企业自身的负担、影响了其竞争力的提升;

也使城市服务产业的发展滞后、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不足。就城市居民而言,

由于多数居民的就业岗位、经济来源、社会地位、生活福利系于资源型企业,在社会归属上认同的往往是企业与单位而不是城市与社区,

这样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就业观,需要实现从工矿职工向现代市民的转变。同时为应对城市竞争的需要,城市还需要从矿区文化向有特色的现代先进城市文化转变。

二、城市牛令型过程中的政府管国绝创新

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

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政府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建设和谐社会为政府管理创新明确了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

以公共利益的和谐为基准,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调整不适应的管理制度与政策,改变不合理的管理方式与行为,

并着力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完善协调机制,

整合发展规划。

统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各方面,制订适宜的转型与发展规划,是确保有效转型的必要条件。然而,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的条块分割状况,

往往使资源企业与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迫切需要建立两者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大型资源企业是资源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但它们多数由中央或上级有关部门直接管辖,其所从事的城市建设主要根据企业需要而展开,

目的在于便利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受自身财力不足的限制,

往往难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城市建设。

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

建立城市地方政府、中央或上级政府、大型资源企业之间常设的协调与决策机构,由其统筹城市转型的各个方面,整合企业、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各种规划,指导城市的有效转型和持续发展。

当然,实现城市的转型是政府与资源开采企业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对于资源开发尚未进人末期的资源型城市协调机制尤为重要。

应努力协调好企业与政府财政的近期利益与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关系。包括在资源开发进度规划应考虑适当拉长,以给发展接续产业与城市转型预留更多的时间,使发展资源的深度加工产业、发展多元产业、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等重大决策协调一致。

。实施财政援助,重建转移支付。

现时期,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市场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缺位,造成其自我积累不足、建设资金匾乏。因而,完全依靠资源型城市的自我积累实现城市转型是不现实的,

需要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

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并重建转移支付制度。

根据资源型城市的不同情况,

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包括:重整资源型城市的市级财政,完善其自我积累机制;

在分级财政中增加资源型城市的留成比例或采取税收返还方式,增强其自我积累能力;

允许资源型城市有针对性地发放地方建设债券,改善其吸收社会资本的能力;

在资源型城市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试点,促进区域外资金流向资源型城市;在国债中单列一定额度,以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设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基金、地区开发投资基金等多种基金,

以及进行必要的直接投资等。

。推进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资源型城市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至今仍然带有显著的计划经济烙印。

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企业办社会、政企职责不分、思想观念陈旧,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障碍。因而,

资源型城市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制度创新,尽快形成新体制、新机制,

以释放被原有体制所束缚的经济潜能。

在推进制度创新的同时,还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职能的重心逐渐转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在强化社会管理与优化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应把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加强职业培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以及完善城市功能等作为重要目标,为有效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完善城市功能。实施城市经营。

完善城市功能是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难点所在。

资源型城市点多、线长、面广的基本格局,不仅使城建重点难以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过高、建设资金分流严重,也使城市人口难以集中、生活氛围缺乏色彩、多种要素难以聚集。通过出让城市政府拥有配置权的各种可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可对这些资源(资产)进行重组和优化配置,

达到效率与效益的整体最优,从而完善城市整体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水平。

因而,

实施城市经营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其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同时,

实施城市经营也为城市政府的管理创新提出了崭新的要求,

包括:完善城市政府的组织架构、改革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强化对城市土地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加速城市公用行业的市场化、建立城市经营责任制度与城市经营成本核算体系、促进各种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等,从而为城市政府的管理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能源转型发展方向篇

关键词:西部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

可持续发展路径;

产业转型;

企业转型;

政府转型;体制转型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在一段时间内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类型。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天然气、煤、镍、铬、锰、铜、磷分别占全国储量的.%、.%、.%、.%、.%、.%(陈耀邦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大批资源型城市伴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在西部地区相继兴起,

这些城市为国民经济、区域发展乃至国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中国矿业网的统计,我国资源型城市中西部占/强;

据国务院于年和年两次公布的共计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西部有个,占/强(刘吕红,)。然而,

一些资源型城市因受资源的枯竭或资源性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而出现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矿竭城衰、经济萎缩等经济社会问题。因此,研究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障碍分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

根据资源分布状况及战略需要,

在西部形成了大量的资源型城市,如攀枝花、个旧、铜川、白银、玉门、金昌、克拉玛依、万盛等。随着资源型城市主体资源的逐渐枯竭,资源型企业生产经营急剧滑坡,

一系列体制性、结构性、社会性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

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与问题,阻碍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王小明: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

。城市经济发展不协调

西部资源型城市普遍都是“重工业与轻工业比例悬殊、大工业小农业”的畸形产业结构。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追求资源产品生产数量的扩张,导致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单一,城市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资源的开采及粗加工。

这种以资源开采为主、单一初级的城市经济结构对资源具有高度依赖性,经济发展抗干扰能力较弱,

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资源的开采挖掘过程不可避免地要破坏地形地貌原有的形态,引起地表塌陷、水土流失以及固体废弃物堆放占用土地资源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采矿占用和破坏大量耕地和建设用地,且土地复垦率低;采矿形成的采空区,诱发大量的地质灾害,严重危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采矿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废渣不能及时得到处理,产生大面积酸雨,严重污染大气和水环境,破坏水均衡系统,

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区域性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修复难度大。

。社会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西部资源型城市“先有企业,后有城市”的开发建设历程,

使资源开发企业在开发建设之初不得不承担大量的社会职能,

企业曾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伴随着资源逐渐枯竭,企业效益下降,城市经济增长放缓,

资源型城市社会矛盾愈加尖锐,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城市基础薄弱

西部资源型城市受资源空间分布分散和边远的影响,

城市建设未能很好地布局和系统规划。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水准低,

造成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投资环境差,

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的发挥。西部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足以说明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础和难度。

。区域创新能力较弱

西部资源型城市的教育基础薄弱,

难以自主培养大批高层次的人才;加之城市功能不完善,

又地处偏远地域,不仅难以吸引外部人才的流入,反而出现了本地人才外流的现象。

同时,产业专业化倾向过重,人才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低,

高级人才及高级产业人才缺乏。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及模式的启示

。一般规律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首次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他认为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和资源型产业经济发展的周期息相关,

同样要经历兴起期――成长期――繁荣期――衰退期(孙艳峰等,)。如果在成长期或繁荣期,充分利用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着力培育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

以接续产业为动力拉动城市产业周期曲线昂首向上延伸,资源型城市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翟彬等,)。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模式

资源型城市转型,

既和经济体制有关,也和社会背景有关,同时和产业发展经历、地理区位、市场结构、城市规模、文化背景等也有着深刻联系。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

从转型的主导力量和调控手段综合来看,一般可概括为四种模式:市场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模式、自由放任模式(王小明,)。

市场主导模式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为代表,政府很少做具体的转型控制,主要做好规划和服务工作,城市是兴盛还是衰败,

更多是通过市场力量和企业自身发展决定。政府主导模式以日本为代表,政府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情况设定目标和措施,

制定法规、政策主导城市转型。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模式以欧盟为代表,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合力推动城市转型。自由放任模式以前苏联和委内瑞拉为代表,政府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几乎不采取措施,

放任自由发展,

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无作为,

同时缺乏适宜的市场机制,其结果是城市几乎不发展。

。对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启示

综合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模式,虽然所处国情和历史阶段不同,采取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但有一些共性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主要有:一是科学规划资源型城市的发展,

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成熟期、繁荣期就应谋划城市未来的发展;二是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专门的组织机构;三是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四是重视就业,

加强职业培训;

五是制定优惠政策,扶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三、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路径包括产业转型、企业转型、政府转型和体制转型。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企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要求,体制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根本,政府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保障(高云虹等,

)。

。产业转型

尽管西部资源型城市在资源类型、所处阶段、历史基础和发展条件等方面各不同,

其产业转型也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套用,但产业转型的实施主体(政府、企业),应立足现有发展基础,对产业转型进行定位,科学引导产业向生态化、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聂华林等,

)。生态化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能源的优化利用与污染的源头治理三个层面,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利用综合化和生产清洁化,

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环境的整洁。特色化正是西部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体现,

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形成产业及其人力资本优势。产业化是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新的产业经营方式和运作机制,有利于解决目前面临的资源和需求的双重约束问题;

有利于解决资源科技进步不适应新阶段资源型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提高各产业环节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延长生产链条,提高西部资源型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

品牌化是资源型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立足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地挖掘区域特色品种,形成具有品牌竞争力的特色资源产业。

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产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

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产业,用现展理念引领产业,

培养新型产业工人,发展新型资源产业,

提高资源型产业现代化水平,

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转化率和劳动生产率。积极推进西部现代特色资源型产业建设,推进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节约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化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转型

在计划经济时期,

西部资源型企业不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也代替政府承担着大量政府职能,具有明显的企业办社会特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

资源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活力得到有效提升,

但西部资源型城市“大企业,小社会,小政府”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国有大型企业依然承担着社会职能,造成企业负担过重。

因此,企业转型是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必须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让资源型企业真正成为现代企业,剥离其大量的社会功能和沉重的企业负担;

另一方面,资源型企业还需进一步转变其组织和管理模式以及经营方式。

通过产业链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减少企业对主导产品的过度依赖,减轻资源产品价格大幅涨落时所造成的波动,分散企业经营风险;

从粗放型、消耗型、科技含量低的企业转向集约型、节约型和自主创新型企业;从脱离区域母体的飞地型企业转向与当地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相互合作、紧密联系的企业;

从依靠本地资源开采转向挖掘可替代资源,包括寻找替代资源和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强资源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制度创新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西部资源型企业在产权制度、人才管理制度创新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体制转型

体制转型应根据资源型城市所处的不同发展时期区别进行。

一是对处于资源开采成长期或繁荣期的资源型城市,应建立和完善其资源开发的补偿机制,主要是加快改革现行资源税和征收资源租以增强其地方财政的积累能力。改革现行资源税和征收资源租包括:完善资源税征收制度,

如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提高资源税征收税率、调整计税依据、试点建立和实行绿色税收体系;完善资源税征收的法律法规和增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以提高资源税的征收水平;界定资源产权及其收益权,

调整资源租的实现方式以增大地方政府和人们占有资源税金和资源租金的份额;

建立相应的转型储备基金制度,提高资源税金、资源租金的监管以提高资源税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对处于资源开采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而言,则应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的历史补偿机制。资源开采历史补偿机制的构建具体包含:对西部资源型城市进行类型甄别,

摸清资源已枯竭或濒临枯竭的城市数量;明确补偿资源价值的构成;理顺相关补偿客体的利益关系;构建资源开发历史补偿支付体系等。

。政府转型

西部资源型城市大多数是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新建和发展起来的,属于典型的“先矿后城”的城市发展模式。作为全国工业发展的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基地,其政府职能是经营企业、服务于资源开发,

其职能和资源集中于某一资源产业的结果,造成了城市发展的严重不平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及这类城市资源的日渐枯竭,西部资源型城市必须加快政府转型。政府转型包括政府职能转型、体制和理念转型、政府视野转型等方面。

职能转型即从服务于资源开发、经营企业型的政府转型为综合型、经营城市型的政府;

体制和理念转型即从经济型和行政体制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和市场导向型政府转型;视野转型即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树立国际思维和全球眼光来完善城市功能,

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城市形象设计和城市营销。

四、加快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

。建立和健全转型发展的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是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与非资源型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的自身特征决定其对制度需求弹性较小,

同时存在强烈的路径依赖。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

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强对资源型城市在资源管理、产业转型、生态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规制的研究和实践,

给予资源型城市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资源型城市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地的作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加强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

从国内外情况看,只有极少数资源型城市能够自发、比较顺利地完成转型发展。

要树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模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布局优化(鲁长亮等,)。

根据资源型城市建设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前景,其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再扩展不宜继续采用均衡增长,而应借鉴生长极核理论及核心边缘模式,

以点带面地进行协调发展。作为综合经济欠发达的西部资源型城市,在进行资源型城市城镇体系规划时,应集中有限的资金,

吸引优势产业发展和集中,在发展初期不过分强调各城镇的协调统一,而是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之后在此基础上,

采用最小的调整和投入实现整体协同,最终实现协调发展。按照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过去以分散形式解决职工居住的矿区建设方式已经和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必须朝多功能、集约式的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

。创造转型发展良好环境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综合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硬环境。西部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

应注重城市功能的构建,进行城市合理的规划布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公共建设投入,改善和提升城市形象。二是软环境。

如法律、体制、政策、市场机制、文化、教育、政府服务和行为约束、办事效率等方面的建设,并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改革经济增长机制,

理顺城市政府、中央或上级政府、大型资源型企业之间的关系,加强企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促进政企分离和资源产权制度的完善。

加强区域联合与协作,理顺关系,

扩大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目前,

西部资源利用率仅为%,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

提高资源利用率尚有很大潜力。积极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经济可利用性差的资源加快转化为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加快采矿设备更新换代,实现采矿的现代化。

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资源,

发展新型金属、新型非金属及常规矿物原料的替代品和二次资源,扩大资源供应来源。鼓励发展矿产品深加工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以及节能、节材、节水、降耗技术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鼓励矿山企业开展三废(废渣、废气、废液)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鼓励对废旧金属及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

降低生产成本。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西部资源型城市应加强科技创新,

使资源型城市走出单一依靠资源的发展模式,实现集约、效益和科技型的发展。一是通过科技知识的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类型,避免基础原材料产业、资源消耗型产业、重污染型产业所占比重过大,加速资源依赖型城市向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转变,推进产业转型。

二是通过人力资本的提升和人才观念的创新转变,

推动新技术、新产业的加快发展,增强人们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

调动人们学技术、学本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劳动者大力投身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三是政府各部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等创新组织应充分发挥各自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合力。

。加强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

资源型城市资源消耗量大,

污染物排放量也多,对城市和周围区域均产生明显的环境污染。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一手抓环境治理,

一手抓生态产业发展。在加大污染治理、安全饮水、新型能源、水土保持等人居环境建设的同时,努力实现多层次的生态转型。在微观层次上,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推进清洁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在中观层次上,

以培育生态产业链条为核心构建生态园区循环,同时加快生态服务业发展;在宏观层次上,

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建立环境治理专项资金,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治理等,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陈耀邦,

等。。中国西部开发年鉴[]。北京:改革出版社。

高云虹,

王美昌,刘强。。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困境及其转型路径[]。财经科学():-。

聂华林,李光全,杨艳丽。。新时期西部资源型产业战略调整的目标导向与对策建议[]。科技进步与对策():-。

刘吕红。。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及政策设计[]。青海社会科学():-。

鲁长亮,

王翠萍。。基于城市规划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发展策略研究[]。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翟彬,杨向飞。。科学发展观视角下西部资源型城市科学转型研究[]。当代经济管理():-。

孙艳峰,龚昕。。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经济管理():-。

能源转型发展方向篇

中国正进入第三次大转型阶段在国际经济作文介绍我自己复苏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大转型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目前正处于第三次大转型阶段。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转型的含义和分类。我认为,转型是指制度或体制、发展方式或发展模式、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转型可以分为广义转型和狭义转型:广义转型是指包括制度或体制转型、发展方式或发展模式转型、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在内的全方位转型;狭义转型是专指发展方式或发展模式的转型。下面我们要讨论的转型主要指广义转型。

其次,我们来看看我国目前处于何种转型发展阶段。

若从广义转型角度看,

目前我国正进入第三次大转型阶段。

第一次大转型是指建国初期我们推进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

这是社会根本制度的一次大转型。

在这次大转型中,我们通过社会主义改造,

很快地建立起了以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制度等。

第二次大转型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我们推进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年代初期和中期,重点推进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允许农民进城落户。年之后在推进农村改革的同时,

逐步将改革重心转向城市,重点推进价格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经济改革开始全方位推进,

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自此改革在企业改革、价格改革和政府宏观调控改革等方面全面展开。

十五大又进一步提出了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和依法治国等,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重点推进了政府机构改革、企业所有制结构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同时加入,

走上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道路。

客观说,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还在进行中,目前已经形成的只是初级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次大转型主要是推进发展模式或发展方式转型。这次转型的起始点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我的妈妈 作文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

另一种说法是“十二五”规划提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之后。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统筹兼顾,强调“五个统筹”,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自主创新、建设新农村和建设“两型”社会等。

“十二五”规划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将技术进步与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将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

同时“十二五”规划还强调要平稳发展、内生发展、升级发展、统筹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和谐发展。

显然,第三次大转型尚处于进行之中。

必须指出的是,第三次大转型看起来是狭义转型,但事实上发展方式转型是不可能单独进行的,

它依赖于制度等其他转型。在十提出“五位一体”建设之后,第三次大转型就不仅仅是发展方式转型,

而是一个包括经济转型、政治转型(改革)、文化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等内容在内的全面转型。

因此,这次转型具有广泛性、综合性、深入性等特点。

第三次大转型势在必行中国为什么要推进第三次大转型?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也就是“五个势在必行”:

第一,

经济转型势在必行。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开始逐步转入到中速增长阶段,意味着我们必须实现从“速度效益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经济”转型;二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高成本时代”,

意味着我们必须实现从“低端经济”向“高端经济”转型,必须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样才能消化高成本带来的压力;三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工业产能全面过剩阶段,

意味着我们必须实现从“模仿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型,这样才能逐步消化产能过剩;

四是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阶段(重化工业阶段的下半场)、城市化进入到加速阶段的后半阶段,意味着我们必须实现从“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或者“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五是国际经济危机还在持续,国际经济还将持续低迷一段时间,

意味着我国必须实现从“外需经济”向“内需经济”转型。

第二,

政治改革(转型)势在必行。一是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中产阶级比例提高,

公民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政治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我国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公民的维权成本有所降低,维权渠道有所拓宽,

政治诉求更加广泛,增加了政治改革的动力;三是各级政府的债务压力加大,增加了政府转变职能的紧迫性;

四是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也使政治改革更为迫切。

第三,

社会转型势在必行。

一是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遏制提出了建设公平社会的要求。

贫富差距扩大是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但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二是城乡差距依然较大,提出了建设城乡一体化社会的新要求。三是社会矛盾明显增多,

不时出现,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四是人口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

“人口红利”减少,

提出了加快建设适宜福利社会的新要求。

第四,文化转型势在必行。一是部分人信仰缺乏,

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要求大力发展信仰文化;二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

要求大力发展道德文化,

重建道德底线;三是整个社会公民意识淡薄,要求大力发展公民文化;

四是一些领域诚信缺失,要求大力发展诚信文化;

五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要求大力发展创新文化。

第五,生态转型势在必行。

一是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成为生态转型的内在要求。二是全球能源危机,

使得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对生态转型提出了要求。必须通过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来缓解目前能源短缺的压力和矛盾。三是全球性水资源短缺,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要求。

中国很多地区,

尤其西北地区严重缺水,

有些居民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用水都得不到保障,工业用水也严重短缺。解决水资源问题,必须通过植树造林、生态保护、涵养水源,使大气正常循环,

从而实现生态平衡。

四是目前各种污染事件频发,也使得生态转型成为当务之急。

转型转不动的根源和障碍实际上,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上世纪年代中期就已经提出来了,但从这多年来的转型来看并不是很顺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我看来,转型转不动的根源和障碍主要有四个:

一是我们没有抓住转型的轴心。

一直以来,我们主要在转型的打转,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轴心是各种主体和制度,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制度包括法律、文化、政策等。

我们总在强调经济结构转型,

实际上经济结构转型只是表象,决定经济结构转型的因素是主体和制度。也就是说,只有主体和制度转型了,经济结构才有可能转型。

问题是政府自身的转型、国有企业的转型、法律制度的转型、文化的转型等还没有得到实质性推动,所以转型的效果不理想。

二是没有消除转型的主要障碍。

转型的主要障碍是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既得利益集团包括拥有特权的政府部门、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等。这些既得利益群体由于受惠于过渡型体制,因此它们不大愿意转型,

因为一旦彻底转型,

部分权利和利益就会丧失,这无疑成为转型的主要障碍。

要消除这些障碍有赖于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

三是没有对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做及时调整。

决定转型的重要因素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的设计。

比如究竟是追求数量还是追求质量,是追求还是追求老百姓的收入,是追求大国还是追求强国,是主要追求基础设施这些硬实力还是主要追求文化道德这些软实力,这些目标的设计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转型的方向和成败。

目前,地方政府的考核目标主要还是、财政收入、工业产值等指标的增长,还没有把考核的重心真正转到效益、质量、民生、环保等这些指标上来。因此,转型在地方政府层面常常落不到实处。

四是尚未形成上下齐转型的共识和氛围。

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要想顺利推进转型,就必须形成全社会的转型共识和氛围。但我们还没有形成这种转型的共识和氛围。

而且,

由于转型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各个方面对转型的方向、途径、措施等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也延缓了转型的进程。

全面改革是推进转型的根本动力要消除转型的主要障碍,

就必须推进全面改革,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改革本身就是转型的核心内容。

根据前面提到的广义转型定义,转型包括制度和体制的转型,即制度或体制改革是转型的题中之义。

推进全面改革的过程,也就是推进全面转型的过程。

抓住改革也就抓住了转型的核心内容。

其次,改革或制度转型是其他转型的根本动力。制度是影响其他各种转型的根源性因素,

制度改革是推进其他各种转型的根本动力。不管是产业结构转型还是区域结构转型,不管是内外需结构转型还是污染排放结构转型,

其根本动力都在制度改革。

因为任何一种转型都依赖于一个一个的主体(政府、企业和公民)去采取有利于转型的具体行动。

而所有这些主体的具体行动都受制于制度设计:如果给它一个激励性制度,它就会积极转型;如果给它一个反向制度安排,它就不会转型了。所以,

我们必须通过制度的创新、制度的优化、制度的改革来创造有利于各种主体向转型目标前进的制度环境。

再次,制度不改革下的转型将可能误入歧途。在不合理制度下推进其他结构转型,不仅转型不好,

而且会将转型转歪了。比如,

目前各地都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政府转型不到位的情况下,政府主导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很可能出现拔苗助长、寅吃卯粮、将经念歪的情况,并留下很多后遗症。

产业转型升级应主要由企业和市场来推进,政府只能进行适当的引导,而不能主导。

因此,

只有先通过改革将制度调整合理了,再推进产业转型等,

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最后,将制度改革好了,产业等非制度转型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通过改革建立起合理的制度后,

各个主体会按照合理制度的引导,自发调整自己的行为,最后逼近合理的结构。如果我们将政府职能转变好了,将核心制度设计好了,

转型是无需费力推动的,它会自然而然地实现。

全面推进十大转型

当前,

中国要全面推进十大转型:

第一,主体转型。

包括政府转型、企业转型、民众转型。政府转型是指政府由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由经济型政府向社会型政府转型。也就是说,要转变政府职能,

找准政府定位,解决长期存在的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进行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秩序,

制定公平竞争规则,保护产权,

至于经济工作(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应主要由企业和市场去做,

政府主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企业转型主要是指企业结构转型和国有企业定位转型。企业结构转型涉及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关系问题,

方向应是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各得其所,扭转“国进民退”的局面,

为民营企业、非国有企业创造更宽松、更公平的发展环境。

国有企业则要找准自身的定位,主要承担公共责任,做民营企业不愿做但社会又需要的事。民众转型是指民众要向现代公民转型,既要有民权意识,

也要有公民责任意识。

第二,制度规则转型。

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场经济制度转型,即由现在的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法治市场经济转型。二是法律制度转型,即要向现代法治转型,

法律要平等约束所有社会主体,维护宪法权威,就如十报告所要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三是文化制度转型,即按照十要求,

“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四是政府政策转型,即由替代市场的政策向促进市场的政策转型。

第三,改革方式转型。

不仅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型,而且改革方式也要转型。我们要推进科学改革、人本改革、公正改革,扭转一些人对改革的质疑和误解。

现在有些人把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腐败严重都归结于改革,其实,这些问题大多不是改革带来的,

而是改革不彻底、改革不平衡带来的,唯一的出路是“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科学地推进全面改革。

第四,发展目标转型。

即由追求速度型增长向追求效益和质量型增长转型,

由偏重追求有形物质财富增长向追求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平衡增长转型,

由主要追求大国向主要追求强国转型。

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是连在一块的,这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和方向。如果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出现大的偏差,那么我们的发展就可能步入歧途。

要使其他各个方面的转型顺利推进,发展目标首先要转型。

发展目标转型涉及考核指标、考核制度的转型问题。考核指标转型的方向是要提高民生、效益质量、资源环境等方面指标的权重,考核制度转型的方向是由“以上评下”为主向“以上评下”和“以下评上”相结合转变。

第五,

增长动力转型。这涉及两个层面的动力转型:第一个层面是由主要依靠“需求边力量”拉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供给边力量”拉动经济增长转型。很多人在讨论经济增长时,

动辄以需求边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来进行分析,其实出口、投资、消费只是总量的三大组成部分,

更多的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动力)。供给边力量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动力)。我认为,

供给边力量可概括为“三大发动机”,即制度变革、要素升级(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增加等)、结构优化(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按照斯密的理论,

供给边力量可以综合为生产率的提高。从微观角度看,企业是主要的供给边力量,要想实现持续的、健康的经济增长,

就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第二个层面的动力转型是指需求内部结构的转型,即需求边的结构转型,包括三个方面:由原来主要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转型;

由原来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转型;由原来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社会投资或民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型。

第六,

财富分配转型。要按照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实现财富分配结构的转型。具体来说:一是在政府与老百姓之间,

要推进由追求国富民强向追求民富国强转型。

这意味着政府要减税,要藏富于民。

二是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要推进资源过度向国有企业倾斜向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公平分配转型,按照十要求,“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三是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

要推进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向财富公平分配转型,就如十报告所说,“保护合法收入,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第七,

产业转型。产业转型主要表现在:一是由原来主要发展低端、低附加值产业向主要发展高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二是由原来主要发展农业、一般性制造业向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三是由原来主要发展贴牌产业向主要发展品牌产业转型。更具体来说,

产业转型升级包括如下八个方向:产业高端化、产业高度化、产业特色化、产业集群化、产业品牌化、产业绿色低碳化、产业融合化、产业国际化。

第八,区域转型。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由主要推进土地城镇化向推进新型城镇化转型,

具体包括推进人本城镇化、城乡统筹城镇化、特色品牌城镇化、绿色低碳城镇化、集群城镇化、市场城镇化和智慧城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城市人口的比重,

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

让更多的农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二是由区域不公平发展向区域公平发展转型,尽快建立全国统一市场,

缩小区域差距。三是由城乡分割发展向城乡统筹发展或城乡一体发展转型,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人口城镇化,既要防止“城市病”,

也要防止“农村病”。

第九,要素投入转型。要素投入转型是其他转型的重要条件。要由原来主要依靠一般要素(包括土地、资源、普通劳动力等)向主要依靠高级要素(包括技术、人力资本、信息、现代融资等)转型,通过提高高级要素的投入比重去支撑其他的转型。

第十,

排放转型或生态转型。

排放可以分为好的排放和不好的排放,

要通过植树造林、生态环境建设来增加好的排放;要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控制污染等,减少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碳等排放,

以实现排放结构的转型。

要按照十最新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要采取实质性改革行动要想实现十大转型,

我们必须采取以下实质性的改革行动:

第一,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凝聚共识,

减少分歧,形成合力。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改革方向。我认为,我们应该按照十报告的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推进人本改革和人本发展,

建设人本市场经济,

迈向中国特色人本社会主义。

第二,设立推进全面改革的顶层管理协调机构。按照十报告要求,“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

顶层机构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高层性,即层级要高,能统帅五位一体的改革;二是独立性,即不能有部门利益,

能站在全局、长远立场推进改革;三是具有比较大的协调权限,即能协调跨部门、跨领域的改革。

第三,制定各个层次和领域的改革规划。

就像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规划一样,

制定各个层次和领域的改革规划,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改革目标、行动步骤、重点改革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通过改革规划将改革落到实处。

第四,制定促进改革的制度体系。按照十加快和深化全面改革的要求,

制定一系列能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改革的新法律、法规和政策,用制度来保障和规范改革。同时,对现有不利于或者阻碍改革的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和淘汰。

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第五,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或突破口改革。当前,

最紧迫的改革是政府体制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垄断行业改革、资源价格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等。政府改革最迫切的是要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

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

第六,开展改革的“真试点”。“真试点”改革应是去特权和去优惠的改革,而不是竞相争取特权和优惠的改革。

有些改革实验区、示范区不断争取各种优惠和特权,这不符合改革的大方向。试点改革的正确方向是按照十提出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要求进行改革试点。

第七,加强改革的保障能力建设。

改革是复杂而艰巨的实践,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条件。

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改革人才的培养和激励,给予推进改革的主体应有的资金支持,加强改革信息网络建设和统计能力建设等。

第八,强化改革的监督考核。

根据已经制定的各个层次和领域的改革规划和计划,对改革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并奖优罚劣。不能让改革只成为一个口号。

能源转型发展方向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政府管理创新

资源型城市通常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

它们在推进工业化建设、繁荣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与布局、创造社会财富等方面为国家和地区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受其发展背景与成长模式的影响,也积累了自身难以解决的大量矛盾。随着资源开采期逐步终结,

城市单一资源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不仅将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间题,

同时也必然激发诸多历史矛盾。因此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实现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以实现经济结构上的和谐与发展上的可持续。

本文拟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转型过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一资匀咬裂城市转刃巴的内刁七要求

资源型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支柱产业往往只是对资源进行采选和初加工的资源型产业,其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城市经济高度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经济基础相对脆弱。由于资源赋存的有限性和支柱产业的单一性,多年的高强度开发使这些城市的资源赋存逐渐萎缩,

开采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主导产业的停滞甚至衰退,

危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一些情况严重的城市甚至陷人了举步维艰的困境,面临着经济发展衰退、就业压力巨大、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发展资金匾乏等一系列棘手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矿竭城衰”和资源开发已进人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重建和转型压力。

因而,

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有着比发展接续或替代产业、完成支柱或主导产业的转换更为丰富的内涵。

它要求:

。在城市定位与功能上。实现由生产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变。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兴

建于建国初期,

其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自然形成的城市相比,

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特殊的社会经济问题。

由于这些城市基本上是由进行资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

在城市的形态、设施和功能上存在着先天不足。例如,自然资源赋存的分散性和工矿区临近资源而建的方式,使资源型城市在宏观布局上呈现出组团式的分散辐射格局,不利于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

难以获得聚集经济和社会效益。即使在建市之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定位仍是矿物资源及其初加工品的生产中心,城市建设主要围绕资源型产品生产与职工基本生活的需要而展开,无法依据城市综合发展的目标定位进行建设,

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基本格局没有多大改观,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过多、城市功能不够健全的实际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善。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要求资源型城市在定位上实现从生产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的转变,

并依照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内在要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

。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实现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

由于矿物资源为国家所有,

资源型城市的核心企业在所有制上是国有企业,

在规模上是大型企业,

在行政隶属上是“中直”与“省直”企业,

使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普遍存在着“一枝独秀”的状况。

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支柱产业过于单一。即资源型产业总量较大,

其它产业则普遍欠发达,导致城市经济的弹性相对较差,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弱。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为国有经济比重过大。

即城市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

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明显滞后,

造成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在就业结构上,表现为就业趋向过于集中。即集中于资源型产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使中小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

也使城市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所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要大力发展替代及接续产业,

实现由依赖自然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转变,

也要求继续深化国有大型资源企业的内部改革、积极促进其他经济类型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努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转变人们的择业观念等,以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

。在经济体制与政策上,实现由重取轻予向适度援助的转变。

资源型城市受经济体制与

能源转型发展方向篇

【关键词】工程型水利;资源型水利;

转变

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存活的根本,假如没有了水,先不说我们的日常生活难以维系,就是人的生存在那个时候都成为了问题,

可以这么说,

水不仅维系着人类生命的存在,而且还和人类以后的发展方向息息相关。如今,

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革新,社会也在不断往前发展,水利的发展理所当然,应该去适应时代的需求,

由传统的工程型水利向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利的资源型水利去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去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必须对现有的管理水资源的方式予以转变。

一、水利工程型向资源型水利转变的优势分析

对于传统的工程型水利思想来讲,它注重的主要是在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不断的从自然环境中获取人类所需的水资源,这样的思想,只重大肆的修建工程措施,

却轻视了在水资源的管理,站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上来讲,就是传统的工程水利思想,只是注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却忽略了对水利资源的保护和永久性的利用,像这个思想并不能满足人们现代课持续发展经济的需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人类如果有一天将开发利用达到某一极限的时候,那个时候人类就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使得全球出现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对于如今,传统的水利工程虽说能够满足现在人类的平时需求,但是在供应的过程中浪费比较严重,供给量往往大于需求量,

相关工作人员只是注重目前的水资源供水,完全没有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水资源的策略。

而资源型水利就不同了,它不但可以满足人们现如今所需要的水资源的供水,

而且还大力宣传节约和保护性的用水,要有计划性的合理用水,站在国民经济和不断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

这样的思想才是如今社会所需要的,我们不仅要考虑眼前的生活和经济,我们还要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和经济做好提前的保证,

通过资源水利的思想,

使得水利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长久。

二、传统的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转变的需求

为什么现如今传统的工程水利不能更好的适应水利的发展,其实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个是否能持续发展的问题,

传统的工程水利,

大肆修建水利工程,使得人类的水利供求量很是充足,

但是这种水利的供求是浪费的,

有很大的一部分水资源是不需要的,往往水利工程所产生的水资源量远远大于了人类所需要的需求量,浪费了很多水资源,从人类的长远思想来考虑,人类的生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

而是要经历很长的一个历程,

所以适当的节约我们现在所能利用的一切资源是必须的,也正是我们现如今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的体现。

三、水利工程型和资源型的内在渊源

其实从经济和一般性事物发展上来讲,资源型水利就是传统型水利的一种升级版,传统的工程水利因为不能很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向新的水利发展方向去发展,

所以资源性水利就应运而生了,其实按照理论上来讲,这两种水利的思想是差不多的,只是出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已,

它们的思想并不是对立的,可以这样说,资源型水利的发展是建立在工程型水利的基础之上的,

假如没有了工程型水利,资源型水利就仅仅只是一个空壳而已,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的。

长久以来,水利工程由于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在如今的水利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就像传统的水利工程思想一样,只注重于开发,

却并不注意怎么样去节约和保护相关的资源,并且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实际的水利中,只是一味的去追求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

却忽略了其水利工程所需要的效益型以及实用性,修建的工程虽多,

人类的供水也可以满足,但是这种做法对于水资源的浪费着实严重,并且还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现象,

使得人类现在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是越来越少,

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上来考虑,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是必然的。

随着时代不断往前发展,

水利工程的兴修已经无法完全解决未来的防洪灌溉等问题,

必须将战略重点转移到科技创新上,对经济发展模式予以转变,

让它朝着效益型、科技型、集约型以及优化型的方向发展,紧随着这一世界发展趋势,让中国真正从水资源短缺困境当中走出来。

四、水利工程型向资源型转变的主要措施

对于如何由工程水利来向资源水利的转变,其实上面早就已经有提到过了,

那就是首先得从水利的管理上来重点改革,尽可能的去合理的使用水资源,杜绝出现大肆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以下就是我个人对于如何由工程水利来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的具体分析,仅供读者参考。

(一)建立健全的水利管理制度

健全水利资源的管理的制度是相当重要的,不管是对于工作还是机器,

它的管理制度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好的水利管理制度可以从根本上去实质化人类对于水利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二)更新思想,创新技术

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水利的管理和技术思想都要不断的去革新,更好的去加快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节约用水的技术改造,

在城市上,大力鼓舞和激励人们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和微咸水的开发利用,

从根本上去提高城市上污水处理回用比例。在农村上,

大力发展农田的管道输水,进行喷灌和微灌等高校节水灌溉处理。

(三)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要合理化

对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必须做到环境、社会、经济这三者的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兼顾。

对过度或者没有秩序的胡乱开发,特别是与主要河流开发有关的,必须坚决予以制止。在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之前必须利用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全面规划。

结束语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

水资源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显而易见。它既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水资源进行必要的优化配置以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说明传统的工程型水利向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转变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李春生。论工程型水利与资源型水利[]。品牌,()

[]林伟。转变治水思路,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科技创业家,()

[]张世玉。浅议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的转变[]。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蒋旭光,

周潮洪。天津市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对策措施[]。水利水电技术,()

能源转型发展方向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转型方向;转型对策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收录日期:年月日

一、研究背景

所谓资源,就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提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按其开发的程度,可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而资源型城市,

则是指以对矿产等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和初加工作为本地区主导产业的城市。这类城市发展一直依赖于资源的多寡,当资源走向枯竭时,

转型是一条必经之路。据统计,

全国资源型城市遍布各地,

共有个,其中黑龙江省有个,占总体的.%。黑龙江省从世纪年代起,一些资源型城市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探明储量减少情况,

开始进入资源开采的后期,随着开采成本上升和人员的过剩,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逐渐发展缓慢,其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近日,为了推进全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国务院首次出台了有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部级专项规划,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中首次确定了年我国个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基本解决资源枯竭城市的历史遗留问题,显著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及基本完成城市的转型任务。

二、黑龙江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国务院正式实施《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其中黑龙江的牡丹江、大庆、鸡西、黑河、伊春、大兴安岭、七台河、鹤岗、双鸭山以及尚志、五大连池个城市被列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其中包括个地级市和个县级市,

除此之外,大小兴安岭林区铁力市、嘉荫县、逊克县和爱辉区被国家确定为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政策县(区)。黑龙江省聚集了众多资源型城市,年其个资源型城市在土地面积、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三个方面就分别占了全省经济比重的.%、.%和.%,

由此可见资源型城市仍然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主力。鉴于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面临重大的转型问题,

年月黑龙江省委召开了以“重点抓经济、突出抓产业、关键抓项目,深入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为主题的经济工作会议。

自此,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开始走向华丽的变身,逐渐破解“资源诅咒”的桎梏。

年里,

国家为黑龙江省总投资达到.亿元,

其中该省个资源枯竭城市和个参照执行政策县得到了财政性转移资金的支付,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资金所支持的项目累计有个,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同时,

国务院号文件还特别指出,将黑龙江省的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四大煤城作为研究布局现代煤化工和精深加工项目的重点区域,打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攻坚战。

除此之外,黑龙江省也在积极推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

与中石油签订了《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该协议的签订促进了省企间在油气的勘探开发和炼化项目等领域战略合作的展开,最终将黑龙江省打造成炼油、乙烯和聚丙烯等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加快了接续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还制定了坚持走“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的发展路线,并出台了《推进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性文件,推进该省林业向生态建设、森林经营、林区经济和集约增长转型。

三、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成果

(一)经济发展趋向平稳,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速。至年,黑龙江省的地方经济总量中资源型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均已下降,对油、木、煤等资源的加工得到提高,

地方工业发展开始增强,替代产业也已形成规模,初步构建起了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

(二)改善民生问题,社会事业得到进步。

年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年增长了%,城镇失业率的登记显示也比全省低.个百分点,

基本实现了对城乡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和贫困学生救助的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参保率、参合率也得到提高。

(三)有效地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黑龙江省相继启动了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治理采煤区沉陷问题等生态项目,并将“四大煤城”及大小兴安岭林区作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重点,

完成了个部级矿山地质环境项目的治理,总面积达,

多公顷。为七台河、双鸭山、鹤岗等资源枯竭城市争取了.亿元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

随着节能减排方案的推进,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得到减少,化学需氧量的排放也有所下降。

(四)一批如交通、能源的重点工程建设有了新进展。

伊春、漠河、鸡西、大庆和加格达奇机场的建立,使黑龙江省的机场数量位居东北之首。相继建成的大庆至广州大庆段、哈尔滨至伊春、哈同高速双佳段等高速公路,

使黑龙江跨入了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先进行列,同时大兴安岭古洛路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铁路项目也相继宣布完工。

此外,大兴安岭区域还结束了林区不通国网的历史。

(五)政府的行政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伊春市的政府绩效管理十大工程的实施,七台河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组建,以及双鸭山市依法行政的深入推进,

使得该地区的行政政务变得精简而有效。

四、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资源开始走向衰竭。在油气方面,大庆油田在继连续年的原油,

万吨高产稳产后,年又以原油,

.万吨、天然气.亿立方米的高产值,圆满地完成了生产任务,再创连续年生产原油,

万吨的高产记录。但是,随着对大庆油田的大力开采,大庆石油资源已经进入了枯竭期。对此,

年月日,陆昊在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指出,大庆油田从年起每年产量将调低万吨,

使全省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开始呈连续负增长的趋势。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形势,黑龙江省决定将年的经济增速目标由年的.%调减为%,达到全国最低。同时,

黑龙江作为全国最大的林区、森林工业基地,

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开采,导致林区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林业覆盖面积急剧减少,到了年,伊春和大兴安岭的成过熟林蓄积比开发初期减少了%,

仅剩下.立方米,将公益林重的部分扣除之后竟无林可采。除此之外,全省的个国有煤矿,已有个枯竭。

(二)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全省个资源型城市均以单一、原始和粗犷的资源型产业为主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过大。年,

大庆油田的石油开采及其加工业增加值占%,大兴安岭的林木采伐及其加工业增加值占%,在可采林木已经枯竭的情况下,伊春的林业经济增加值仍然占了%,

在煤炭的采掘方面,双鸭山、鸡西、鹤岗和七台河的增加值也分别占了%、%、%、%。

(三)在体制方面存在着较大障碍。个资源型城市里大庆市的财政至今没有国家和省、地税收分成收入,大兴安岭和伊春及所属县(区)仍采取政府经费支出由企业承担的政企合一的体制,城市的教育、文化、卫生、社会服务、城市建设和维护等社会公益事业的费用基本由大企业承担,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社会负担,

难以进行现代化的改革和发展。

(四)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近年来,

随着人们开采的加剧,导致大庆森林的覆盖率仅为%,草原退化、盐碱化和沙化的面积达到了%,地下水超采量将近亿立方米;

伊春和大兴安岭作为东北和华北的天然屏障,其蓄水固土抗风沙能力明显减弱;四个煤城产生的煤矸石达亿多吨,甲烷排放量约亿立方米,

近平方公里的地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

五、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对策研究

(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竞争优势思想。

近些年,

随着对资源开采的加剧,

资源在资源型城市的优势开始下降,替代产业的培植和城市转型是改变这一困境的最大突破,

应当大力为整合产业链投入资金,发展新的核心主导产业,

并且带动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集群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地区竞争环境,如此才能将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通过关联性产业的支持体现出来。

(二)找准城市转型定位。

这些面临转型的资源型城市都是有明确定位的,比如煤城、钢城等,

也正是这种定位为城市今后发展的衰落和资源的枯竭埋下了隐患。而今,许多城市针对转型提出了在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高效生态经济以及加工制造业等方面寻求定位的新思路,

但是按照这条思路走下去,新的城市定位是否准确、转型是否成功、在竞争上是否具有优势,都还是需要一定的时日来给予证明的。

(三)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型。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从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发展方向来看,良好的软环境将会更能吸引投资者,因此全面跟踪和分析市场消费的需求、动机和能力,

了解相应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树立导向型市场,使资源型城市在转型的过程中能在全球的市场中找到商机,促进转型的成功。

(四)加强资源开采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融合。

资源开采型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常常会因为产量和效益的最大化与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不同要求,而在决策上产生分歧。为了使双方能够在互惠互利、和平共处的状态下和谐发展,建议双方围绕着资源的深加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发展高新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发展方向,

建立起政企经济共同体,使双方的分歧能够达到一个平衡点。

(五)发挥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制定产业转移援助政策。

城市的转型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因此,为了资源型城市能够转型成功,政府部门应当发挥其在城市转型中的巨大作用,可以开设专门的城市转型管理机构,

为城市的转型制订出不同阶段的规划方案。

地方政府应当为产业转移制定出明确的援助政策,财政部门可以建立专项基金为资源型城市调整产业结构提供资金保障;在政策方面,

政府还应当给予转型企业最大的便利,助其顺利转型。

主要参考文献:

[]杨昭。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对外经贸,.。

[]赵玉萍,

张虹萍。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

能源转型发展方向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模式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形式和多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其核心内容是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扩张为主要特征,由此而带动的经济增长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

另一种是以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为主要特征,

由此而带动的经济增长称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由能源、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

也是格尔木工业经济今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尔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历史上看,在世纪年代至年代,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以农牧业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阶段,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发展缓慢。年至年,随着改革开放和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的建成通车,拉开了格尔木资源开发的序幕。

昆仑经济开发区、格尔木民族地方自治改革开放试验区相继成立,石油、天然气、钾肥三项工程的投资和兴建,构筑了格尔木市工业的框架和基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气东输出“涩——宁——兰”工程、青藏铁路二期格拉段工程及百万吨钾肥项目的建成,

西部地区工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

但从整体上看,工业经济的发展的趋势呈现出起点低、开发晚、基础薄弱、产业链短,

而且产品多为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资源型和粗加工型的传统产业比重过大,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上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不协调、难循环、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实现

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实现的。以某市为例,“年、年、年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的比重分别为.%、%、.%”,

由此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对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靠高投入拉动的。

.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消耗实现

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来实现的。

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某市万元能耗近吨标煤(青海省万元能耗为.吨标煤,全国平均水平为.吨标煤)”由此可见,

经济增长的方式是靠大量消耗能源来实现的。

.经济结构趋于不协调

“根据经济学的‘木桶定律’,经济结构不协调状态下的增长,会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效增长”。格尔木市经济结构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严重制约着经济的整体增长和总体效益的提高。从第三产业来看,

“年某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当年的比重只有.%,

不仅低于全世界平均%的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的水平”。

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咨询服务业发展缓慢,教育、科学、文化和科技落后,新兴行业和市场要素发展不足。服务业不发达,就不能为其他产业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服务,

就难以促进其他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技术创新,影响竞争力的提高,并最终降低经济增长的效益。从工业来看,

虽然工业整体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资源开发型产业、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能源、原材料消耗就高,

产品的层次和附加值就低,产业的竞争力差,经济增长的成本高,

是当前西部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资源利用难以循环、综合利用率低

“从资源流程和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

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封闭循环反馈式过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取得了明显成效。

而西部地区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回收率比较低,许多可以利用或再利用的资源却成了废弃物。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生产钾肥后排弃的废卤等。

.资源开发模式粗放

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水平比较低,

主要表现在:一是采选矿回收率和伴生矿、共生矿、尾矿的利用率不高,矿产资源的多种成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种状况的存在,

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会造成生产环境的污染,进而给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严重影响;二是各种资源联合开发的层次较低,

产业链短,

精深加工能力不足;

三是开发中的副产品、废弃物未得到有效的利用,既破坏了环境,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创新能力低

西部地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与我国东部地区的%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不利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当前西部地区科技进步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科技投入不足,“年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为万元,年为万元”,与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差距更大。二是投资结构中技术改造投资比重过低,

工业发展基本上是依靠基本建设。

。以循环经济增长模式带动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事实证明,实行市场经济,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应重点确立循环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经济结构、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工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

促进格尔木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确立循环经济增长模式,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循环经济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为核心,以节约资源、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

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促进资源利用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减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模式,它有利于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有利于地方调整产业结构和减少环境污染。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西部地区面临的迫切任务和必然选择。

.逐步建立生态化的新经济体系

以建设节约型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强化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可持续发展,其重点是要强化“三节约一综合”,

即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

提高综合利用效率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发展循环经济,以生态经济为指导,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和调整本市经济体制,建立一种生态化的新经济体系。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

使“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良性循环的道路,

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

建立并执行格尔木地方颁布的排污、排废、垃圾计量的收费规定,确保循环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高工业产值绿色化程度,减少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积极引进建设废弃物资源化、再循环无害化项目,

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提升工业发展的产业关联度,通过产业链接,形成多产业横向扩展和资源深加工的纵向延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利用格局,

加强生产资料加工过程中副产品、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物质和能源多级利用;努力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资源的利用率。对传统骨干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高起点嫁接改造,在关键工艺技术上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积极推进工业向综合化、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调整经济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产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由能源、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确定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

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品种,

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服务业,

增强对其他产业的服务功能,改善产业结构,降低资源消耗和减轻增长代价,使得依靠大量资源和劳动力所换来的经济增长逐步转向依靠科技发展和应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不断壮大支柱产业,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按照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生产率上升幅度最大化准则、产业关联度最大化标准,结合地区产业发展的潜力优势,不断壮大支柱产业,

使其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应重点发展高原动植物资源开发、宝玉石加工、冰川水、矿泉水资源开发、高原特色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使其真正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进一步促使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应积极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施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以达到节能、降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对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余热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逐步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

.。处理好增量发展与存量调整的关系。对既有的存量资产加大调整、技术改造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存量资源效能,

同时,在经济总量不足的前提下,在一些领域或产业中,继续扩大要素投入,适度扩大产业基础与规模,

不断提高要素投入的效率和要素组合的优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

.全面推进技术进步,加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关键控制性技术的研发力度,

为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开发创新、引进推广和消化吸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成熟的新技术,加快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行业转换,

实现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创造产业新优势。对提高资源利用率,

废水、废物、尾气、尾矿回收利用技术,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等关键领域组织攻关,力争取得突破。

总之,在“十一五”规划的新背景下,着重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整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对生产资料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由消耗型向节约型的根本性转变,

以循环经济模式拉动经济增长,是西部地区工业经济今后持续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格尔木年鉴-[]。格尔木:格尔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能源转型发展方向篇

一、实现城市转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市作为一个老工矿城市。

支柱产业大都建立在资源开发和围绕资源产业形成的加工行业上。

长期以来,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市承受了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近年来,虽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方式新增了一批税源增长点,

但由于资源严重枯竭的影响,资源型行业提供的税收持续萎缩,固有税源不断下滑,导致全市整体增收困难。地方财力的严重不足,

使在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安全生产、人员就业、可持续发展等等各方面都面临极大的财政支出压力,收支矛盾凸显,直接影响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

市要走出资源枯竭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困境,必须探索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城市转型的重要决策,面对困境。

提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国发[]号文件为契机,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型为目标,以培育新型支柱产业为抓手,

以实施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抓好技术改造和创新,着力拓展延伸产业链,

着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着力推进经济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着力解决矿区群众就业、居住、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转型与科学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启示

才能解决资源枯竭导致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城市要维护社会稳定,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提炼的共同经验在于:一是只有通过产业转型。就必须进行产业转型、扩大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样才能标本兼治,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从根本上控制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要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定位。

城市产业转型定位的差异是由它产业基础、区位、自然等转型条件,以及不同的转型目的造成的而产业转型定位又决定了城市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效果,并进而使社会和谐稳定也呈现不同的水平。三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使接续产业与替代产业共同发展,并逐步侧重替代产业的发展。

产业发展以发展接续产业为起点是现实的选择,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要发展替代产业,并形成接续产业与替代产业互动发展、循环渐进的局面。四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要大力加强经济体制改革,

为城市转型提供保障。

绝大部分城市在转型过程中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采用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为产业转型提供了制度保障。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机制和管理方法上的僵化、落后,

致使企业创新能力微弱,这是隐藏在资源枯竭背后的危机。

市城市转型存在问题

因煤兴市,因煤立市。由一个农业地区发展成为江西的工业重镇和江南主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开采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长期累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经过近百年煤炭开采,一是煤炭资源严重枯竭。已累计探明煤炭资源总量.亿吨。

现在可开采储量不足.亿吨,其中近四成为低质煤,且处于地层深部,开采难度相当大。

随着资源枯竭,

全市煤矿数量从年代中期的家急剧减少到年的家,

现存的家煤矿企业中,属危机矿山的煤矿有家,

其余煤矿的剩余服务年限都不足十年,因此,年之内就会因煤炭资源的枯竭而造成大批矿井报废或关闭,大多数煤炭企业将不复存在数万产业工人将面临失业。

就业再就业压力大。

随着煤炭产业的逐步萎缩,二是下岗失业人员多。产生了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据调查,

煤炭系统共有在册职工.万人,其中在岗.万人,离退休人员.万人,下岗.万人,另有下岗大集体职工近万人,

合计有下岗职工余万人,均未改制。煤炭系统下岗人员占全市下岗人员的.%全市煤矿伤残人员和抚恤对象共.万人,占全市伤残抚恤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压力极大。

据测算要支付经济补偿、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伤残补助等改制成本达亿元,按照现有全市企业经营状况和地方财政能力,根本无法承担这一巨额改制成本。

三是煤炭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欠费严重。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煤矿企业普遍进入衰退期,生产经营困难,

人员包袱沉重,据调查,目前,全市国有资源型企业累计拖欠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达.亿元;

对国有资源型困难企业进行破产改制。

通过产业转型、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方式新增了一批税源增长点,

四是财力增长缓慢。近年来。但由于资源严重枯竭的影响,资源型行业提供的税收持续萎缩,

固有税源不断下滑,导致全市整体增收困难。财政总收入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

地方财力的严重不足使在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安全生产、人员就业、可持续发展等等各方面都面临极大的财政支出压力,收支矛盾凸显。

恢复治理投入不足。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五是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生态破坏趋势加剧。由于煤炭开采量大面广,时间长,加上污染治理欠帐较多,

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恢复治理投入不足。

三、产业转型的科学发展对策

就必须把国内外城市转型的经验教训与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以上这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警示我要实现城市转型。

就是要立足本地实际,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探索实践,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转变思想观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加快发展的总开关。一件事情、一项工作、一种转机想都想不到怎么可能做到对我城市转型来说,

一是要向发达地区看齐。

重要的有三个方面的思想观念要转变。首先是资源观问题。

日本、亚洲四小龙、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没有什么矿产资源优势,但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由此可见,

有没有矿产资源、有多少矿产资源并非绝对重要,只要从人力资本、技术、资金等方面综合考虑资源问题,转型思路就豁然开朗了其次是发展观问题。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说大体上采取了由沿海到沿边、沿江、内陆的梯度推移战略。

进入新世纪我国虽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至今发展的重心仍在东南沿海,

或者说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但我不能满足于消极地等待推移,

而要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超常规发展。第三是环境观问题。

从交通条件、城市建设、自然生态、市场规模、融资环境等方面看,确实比不上发达地区。但发达地区由于土地价格飙升、劳动力成本高昂、市场进入门槛渐高、能源供给短缺等问题,也有其成长中的烦恼。古人讲,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要把自身的比较优势认识清楚,并能针对发达地区的软肋”进行招商引资,

就能通过高效优质的服务来弥补先天环境之不足。

着重抓好项目建设工作。

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出发,二是要立足实际。立足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基本市情,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扩大投资总量,加快发展步伐。

认真研究国家投资导向,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相关咨询机构的协作,精心谋划和筛选一批符合本地实际、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强项目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工作责任制,

不断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树立机遇稍纵即逝、机遇只可抢抓不能坐等、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抓住机遇才有更多机遇的机遇意识,以敏锐的发展眼光捕捉、争取一个个项目。利用好自身的比较优势,

既挖掘资源、土地、区位等方面的有形优势,

又发挥服务、品牌等方面的无形优势。

通过争取国债资金、经营城市等多种手段,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一流的科技园区,改善投资硬环境。

努力提升传统主导产业。能源、建材、花炮、电瓷等传统主导产业现在依然是市的支柱产业,三是要挖掘潜力。

这些产业多数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存在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等问题,以致工人劳动强度大,

企业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产品技术含量偏低,

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这些产业,不仅不能放松,而是要进一步加大改造提升的力度,发展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提高竞争力,再造新优势。要争取新上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起点高、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工业技改项目,巩固和提升传统主导产业的地位,

使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把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作为我市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积极帮助资源枯竭企业内引外联,使其现有的生产加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继续支持我市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使其不断深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的各项改革,尽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

必须树立区域经济一体化意识,四是要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打破条块分割,加强区域内分工协作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调整优化存量结构。

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和发展上,要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既要突出高科技型,

又要发展劳动密集型;

既要立足本地资源进行开发,又要像珠三角、长三角的许多地方一样敢于发展“两头在外”产业。要利用园区的孵化、辐射功能,

冶金、机械制造、电子、生物制药、煤化工、非金属矿物质品、能源等领域,

催生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项目,使之逐步成为接续替代产业的生力军”乃至“主力军”千方百计借助外力求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和投资的同时,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引进民资和外资,

形成内资与外资结合、民资与国资结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投融资新格局。

加强与国外和发达地区的联系,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的重要引擎,有针对性地瞄准国内外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组织招商,加强和央企、民企、外企、科企对接,采取大团队与小分队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新客商与老客商相结合、传统项目与高新技术项目相结合等办法,

卓有成效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矿产资源只有节约才能持久利用,五是要节约使用资源。要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无论处在哪个发展阶段,都应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

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节约管理制度。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遏制资源浪费和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延长矿业服务年限。积极改造提升煤炭、电力等资源型产业,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六是要利用衍生资源。一定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要彻底摆脱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资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

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得到合理保护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从企业、产业和社会等不同层面推进循环经济,

鼓励企业进行循环式生产,要求产业进行循环式组合,

倡导社会进行循环式消费。要把企业作为推进循环经济的首要“抓手”督促企业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节约使用资源,

减少废弃物排放,循环利用资源。科技园区建设中,尤其要树立和落实循环经济理念,

自觉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区域产业体系。城市建设中也要走“循环经济+适宜人居+城市效率”新型城市化之路,统筹解决废水处理、废品回收、垃圾分类、绿化美化等问题。

总之,要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发展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面拓宽资源开发领域。

必须高度重视接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科学利用工作,

七是要重视寻找后续资源。延长资源的服务期。市应当投入一定的资金,

加大勘探力度,应用新的探矿技术、装备在已有矿体的周边及深处寻找新的矿体,开发后续资源,

为经济转型创造条件、赢得时间。加强地质勘探、增加探明储量的同时,

规范开发秩序,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高效利用。坚决改变矿产资源是唯一资源的传统资源观,树立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管理、环境等都是资源的全新资源观。

要在有形资源优势逐步衰减的情况下,

更加重视和充分利用好无形资源,

使物质与非物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聚集、增值和盈利。

大多选择留在外地和国外境外。从一个方面看,八是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人才缺乏是市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人才老化和人才断档尤为突出。由于我市发展速度较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相对滞后。加上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活条件工作环境不尽人意。这些人不回来是损失。

为他起飞提供了基础,提供了平台。培养了没回来,为其他地区作了铺路石。

可是要从另一方面看,

这样也未必全是坏事。这些人在外面经历风雨和考验,有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成果,一笔宝贵的人才库。

虽然他人在外,

但是对家乡还是有感情的对他要作到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尤其应该热心和主动,要带着的最新发展规划和项目资金找上门去。择其主要的有实力和责任心的聘请为顾问,

虚心听取他对家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争取他自己的工作中把我市的发展有机的融入,尽可能为发展和转型帮忙出力。这样一来,

无形中就可能拥有和我连心的自己的科技专家组,自己的高级人才群,自己的技术项目库,

自己的智囊团。再加上我自己培养的留在本地的人才和花力气下本钱引进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三管齐下,

转型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就初步有了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