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六年级作文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简介

http://www.jiayuanhq.com 2023-06-18 08:45:25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中秋节也因此有不同的习俗。

这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简介,供大家阅读参考。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由于中秋节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由于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人们因崇拜月亮而将中秋节定为节日;二是源于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中秋节成为一个情人节;三是为了庆祝秋收,成为农民的节日。

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古代秋报也拜土地神以示感恩。赏月是中秋节最为普及的传统活动。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中秋节赏月的习俗起源于古代宫廷文人,后来逐渐扩散到民间。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了赏月的情景,“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在唐代,中秋节的赏月和玩月非常流行,许多著名诗人的作品都有关于月亮的诗句。中秋节逐渐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记载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历史记录。据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后得到了霓裳羽衣曲,从此开始流传民间中秋节的习俗。

北宋正式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传统食品。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族家庭会在结饰的台榭上,而民间则争相在酒楼赏月。弦重鼎沸,靠近皇宫的居民可以听到笙芋的声音,就像来自云外的美妙乐声。在附近的街区,儿童们连夜举行婚戏;而夜市则十分繁华,一直开到通宵。

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写道,“这时,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芬芳,银蟾照耀。王孙公子和富家大族都会登上高楼或广榭,赏月聊宴,有琴瑟声不断,酒歌高唱,度过一个长夜。而在铺席之家,则在小小的月台上聚餐,享受家庭团聚之乐,共度佳节。

虽是生活在陋巷之中,却对农市酒格外热爱,每当喜庆日子便不愿虚度光阴。这夜,街上依然灯火通明,市集依然喧闹热闹,游人欢畅地漫步在街头,一位婆婆来到市集,直到天亮,人们依然热闹,烧香仍在不绝。

《新编醉翁谈录》中记录了拜月的习俗:“倾城之人家的孩子在十二三岁时,都会以成人之眼的眼妆点缀自己,登上楼或在中庭焚香拜月,各自向自己心仪的方向朝拜。男孩子希望早日走上蟾宫,高攀仙桂,女孩子则愿像嫦娥那样容貌圆润,明亮如皓月。”明清两朝,赏月的活动一直流传不衰。每家每户都会做圆形的月饼,要供奉在“月光位”上,面向月亮向月神朝拜。陆启泓的《北京岁华记》中提到:“中秋夜,每家每户都会摆设月宫符象,符上描绘着人立的形象,瓜果摆放在庭院中央,饼上绘有月宫、蟾兔等图案,男女恭敬地烧香拜月,第二天清晨就把月饼烧掉。”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也写道:“中秋节那天,人们会聚在一起观赏月亮,有的会乘船游玩。在苏堤之上,人们会手牵手,一起唱歌跳舞,别有一番滋味。”在民间,月饼是用来表示团圆的寓意。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提到:“中秋节的月饼,京城里最出名的就是前门致美斋的,别的地方的月饼也比不上它的好吃。月饼多是尺寸较大,上面绘有月宫和蜡兔的形象。”“每年中秋节时,朱门大户们都会互相馈赠月饼果品。在月圆之时,瓜果会被摆在庭院中,作为供品向月神致敬,并祭拜毛豆和鸡冠花。那时,皓月高悬,彩云初散,家家户户聚在一起喝酒,儿女们欢闹不止。

中秋节实为佳节,可男子却多不拜月。这个节日已有500多年历史,期间推出了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各种庆祝活动。其中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传统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源远流长。月饼是汉族传统节日的特色食品,形状圆润象征着团圆和睦,适宜合家分享。在中秋节这一天,吃月饼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传统活动。

据说古代的月饼曾经是祭品。据历史记载,中秋节吃月饼的传统习俗起源于唐朝,北宋时期“宫饼”流行于宫廷,但也渐渐传播到民间。当时人们俗称它为“小饼”和“月团”。到了明朝时期,吃月饼已经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惯。

现在,月饼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口味因地制宜,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风味广受南北各地的人们欢迎。

汉族的中秋节食品习惯据说起源于唐代。据《洛中见闻》记载,在中秋节的曲江宴会上,新科进士们一起吃着月饼,共同度过这个特别的节日。

在唐僖宗时代,月饼曾被作为赏赐进士的礼物。到了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就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来赞美月饼。可以看出,当时的月饼内已添加了酥油和糖作为馅料。在元代,有传说人们会在月饼中夹带字条,在八月十五的晚上集体行动,一起杀死赶走蒙古“鞑子”。

到了明代,吃月饼成为中秋节的普遍习俗。《宛署杂记》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酌中志》则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元明两代之后,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的风俗逐渐盛行,而月饼也开始被赋予了“团圆”的象征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月饼在质量、品种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不同的原料、调制方法和形状使月饼变得更加多彩纷呈,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品种,如京式、苏式、广式等。

如今,月饼不仅是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节日食品,而且成为一种四季常备的美味糕点,备受人们欢迎。关于“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中,当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与菊花饼、梅花饼等并存。

月饼是一种四季皆宜、方便随时享用的美食,而不仅仅局限于中秋节。

虽然月饼这个名称的来历已无法考证,但著名北宋文人苏东坡在他的诗中留下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经典诗句,或许这启发了月饼名称和制作方法的发展。

据传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反感元朝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纷纷起义反抗。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发动起义,但朝廷官兵监视严密,传递信息极为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一个妙计,让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放入饼子中,再派人分头将饼子传递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响应起义。当天晚上,各路义军齐声响应,起义蔓延如星火燎原。

不久,徐达就攻下了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朱元璋得知后非常高兴,立即传下口谕,要求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士兵和民众同庆,并将当年用于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庆美食赏赐给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来越精细,种类更加丰富,甚至有像圆盘一样大的月饼,成为送礼和馈赠的上乘佳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些地方形成了许多特殊的中秋习俗。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经成为圆形,而且只在中秋节才会食用。在明朝起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时,月饼是主要供品。

据《帝京景物略》所述,八月十五祭月时,其祭果饼必须是圆的。人们会将月光位设于月亮所出方向,朝着月亮拜祭并焚烧月光纸,撤掉供品后,必须家人遍分。月饼和月果也是戚属馈送相报的食品,其中径达二尺的月饼尺寸相当惊人。

明朝的月饼是团圆的象征,也应该是中秋节祭月起才逐渐发展的。综合有关月饼和中秋节民俗的历史文献,可以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分享月饼和月果,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食,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意义。

在古代,中国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这是指中秋节夜晚向月神祭拜。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会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人们会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供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燃起红烛,全家人依次向月亮拜祭,然后由主妇切开团圆的月饼。切月饼的人会提前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和外出的都要算在内,切月饼时既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

大小必须一致。

在明清之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日益突出,岁时节日中的世俗气息也变得更加浓厚。文人传统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已经不再如此突出,相应地,功利性的祭拜、祈求和世俗情感、愿望构成了普通民众庆祝中秋节的主要形式。“民间拜月”成为了人们渴望团圆、享乐和幸福的方式,通过观赏皎洁的月亮来表达内心情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