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百科!
所在位置: 首页 > 一年级作文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范文

全民阅读 http://www.jiayuanhq.com 2024-04-25 15:18:57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线就是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这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标和核心,是驱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进的动力。如何让青年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对社会思潮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甄别,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价值观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来看,是针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它通过相关一些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

使在校大学生提升自身的理性澄清能力,从而让他们不断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线――价值观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对青年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其内容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艰苦奋斗的民族观、抵抗侵略的近代观、改革创新的实践观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等,它们一起从不同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阐释。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标核心――价值观养成

高校的各门课程教学目标间具有差异性,但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一个共性目标,即价值观养成。与其他专业课教学相比,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注重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促进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无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价值生成,还是对教师自我价值的认识,学生价值观养成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核心。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进的动力――价值观调适

价值观调适是基于主体自觉的一种心理行为。然而,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既受经济因素、政治结构、文化观念、社会心理等外在条件的影响,也受动机、兴趣、需要等主观心理要素的驱动,这决定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并非一帆风顺,

它必须面对复杂的内外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认真研究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机理和外部因素,创新教学方法,

才能激励学生进行自觉的价值观调适。

二、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巩固的复杂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根据大学生认知规律开展教学,因材施教,面对实际情况导向性的展开教学

(一)从抽象到生活――科学的诠释与转化

当前,

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体系设置决定了课程教学难度的提高,一方面,

各门课程都是一个系列的专题内容,

相较于新教改“方案”之前,

内容的范围有了更大的扩展,另一方面,课程的施教理论深度在不断增强,

理论诠释与转化的难度不断提高。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将抽象的理论观点和生活本身结合起来,既要对理论有全面深刻的把握,又要“面向事情本身”,在生活现象中验证理论的有效性,

使得理论有强大的说服力并得到学生的认同。只有“面向事情本身”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更有说服力,

才能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在现象和本质层面得到统一,

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就有了更好的途径。

(二)价值观共识――教学主体间的互洽

哈贝马斯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工具行为是主客体关系,而交往行为是主体间行为。在他的观点中,应当提倡交往行为,

从而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最后达到社会和谐。教学中主体间交往关系的确立有助于师生双方达成价值观共识,

即以教师为主导的价值观输出更易受到学生的价值认同,

以此达到教学主体间的互洽。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的价值理论、价值内容深度接纳和认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需要教师树立这种以交往关系为基础的平等理念,然后,

在师生双方融洽的关系中取得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认可。

(三)整体性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内的学科互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始终,四门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各有目标,虽然在一定意义上确立了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分工,

但作为整体性的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在内容上都联系密切,各门课程间本身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视野,就显得至关重要。确立整体性视野首先便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各门课程教师首先要树立价值观教育的理念,教师们不但需对本课程领域的理论教学有深刻理解和应用,

同时更要综合广泛地了解思想理论课及其他课程领域的内容和价值。除此之外,学科间互动也极为重要。

各高校要以教研室为平台,以学科为基础,为各门课程教师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条件,以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价值观教育对学生的作用。

(四)实践情境创设――价值观巩固的行为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

只有实践才是获得可靠知识的基础。而今,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观内化阶段的过程中,青年学生的价值观认知构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容易受到校园文化、大众媒介、家庭、社会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尚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只有通过这些实践过程的检验,通过实践事件的冲击,学生才会自觉产生对核心价值观的选择、接纳和巩固,从而将价值观外化为具体行为。

所以,在价值观的内外化规律的有效指导下,我国高校思想理论课还需要非常强大的实践情境支持。依据社会控制理论的相关知识,学校等社会组织可以利用道德、礼仪的相关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约束。

因此,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

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根据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创设一定的实践情境,使成员在一定的实践情境中不断巩固和完善价值观。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导向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王永志,

天津城建大学社科部(天津)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反映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炼和概括,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对我们推进“兴国之魂”工程提出了具体目标,也对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努力方向。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功能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比其他课程更加突出的育人功能,它旨在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大学生,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水平,

使其正确认识世界、社会、自我,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端正思想认识,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自觉抵制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引导和促进他们健康、顺利成才。

价值观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统领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宏观上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

完善课程设置,

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成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着力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根本任务,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客观需要。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衡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注重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真正将“三个倡导”的精神实质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进而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一种价值观要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

必然表现出较高的吸引力,

能够反映人们的利益和要求。

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为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就必然要反映大学生的利益和诉求,

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

年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学科定位的同时,

必须将其育人功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认同和内化。

当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认同和内化需要一个过程,

这一过程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导向功能的认识。要实现这一功能,就需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载体和依托作用。

按照“方案”,

现阶段我国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共设置了四门课程,这四门课程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契合了公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彰显了民族、时代精神,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深化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有利于大学生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有利于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这四门课程不能截然分开,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对此,我们要从宏观上予以把握,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相关教学内容中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育教学,

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承担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头脑的重任。

课堂教育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熟悉教学内容,从大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人手,聚焦社会热点,

积极主动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课堂的目的。大学生是思维活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群体,他们视野开阔,

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

作为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大学生会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形成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但是由于大学生尚处于成长阶段,心理发展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

所以他们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极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价值观教育和引导。

要通过有效组织课堂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区分善恶、明辨是非、识别美丑,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从课堂教育教学中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精神动力。

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

价值观是人们的世界观在价值问题上的具体反映。价值观具有层次性,

既有个体价值观,又有社会价值观。

个体价值观从属于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规范和制约着个体价值观。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社会活动既要受到个体价值观的影响,也要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当人们接受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将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统一起来时,

人们就会自觉地以社会价值观为指导,通过规范自身的社会活动,

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人们排斥一定的社会价值观,

以个体价值观为导向,割裂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统一时,就会过分强调个体,

将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上,

推崇个人主义,进而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为了规范个人行为,避免社会价值失范,

维护社会秩序,就要发挥社会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对个体进行价值观教育。价值导向是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基本功能,

对于任何一个社会而言,价值导向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通过价值导向,

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才能为个体所认识、接受和认同,才能为实现其个体内化创造前提条件,才能引导、规范、激励和调节个体的价值取向,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中西文化相互激荡,新旧价值观不断碰撞,各种矛盾彼此交织,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变化,

不能消极应对,只能通过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充分发挥和实现其价值的导向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的规范和约束力。

大学生正处于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相对单纯,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正确的、及时的价值观教育,

既是大学生自我成才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一般而言,

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水平不高,

不能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认识、分析、解决问题,

因此,他们一般难以对各种价值观进行有效辨别,

更易为错误的价值观所影响和左右。要有效弥补这一缺陷,

消除大学生在价值观问题上的迷茫与困惑,首要的措施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会偏离方向,难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从这个意义上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功能是一致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受到广泛推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大量充斥校园,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不重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功能,主动占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地,那么我们将要失去的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功能不能削弱,只能加强。具体而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引导

价值教育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始终围绕的中心任务。

这一中心任务的确立,既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所规定的,也与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标相契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着力于通过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水平,

教育他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自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引导大学生澄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误解,区分善恶、美丑、荣辱,

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等等方面,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实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价值旨趣,

契合了教书与育人两大职能,彰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对塑造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弘扬其民族精神、培养其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规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和培养人的一门课程,其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直接作用于大学生,最终指向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培养。因此,

能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直接关系着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使命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作为被教育者,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智力训练,

获得一定的社会技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就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其中,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其实现社会化的中心环节,而其能否有效实现社会化,关键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施效果。

实现社会价值规范内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大学生社会价值规范内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规范和自我调控的能力;

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以集体主义价值规范为准则,引导自己的思想,

规范自身的行为;能够教育大学生知规范、守准则,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认知评判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中国社会进人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变革、大转型和大发展时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

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影响着人们原有的传统价值观,改变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认知和评判标准。当前,

我国传统的一元化价值评判标准越来越不为人们所遵循,

价值评判标准的日益多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

大学生的价值认知更加突出其主体性、独立性、功利性,其评判标准也逐渐走向多元化,

实用、功利、个人与非理性因素在其价值评判中往往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内在地规定着大学生所应遵循的价值评判标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尚未完全成熟,情绪波动性较大,

易于感情用事,难以有效进行价值评判。因此,在价值评判标准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消除价值观困惑,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评判标准,积极进行理性价值评判,摒弃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直线型思维方式,

能够不断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自我激励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铸就着时代的精神,

代表着未来的方向,谁赢得了大学生,谁就赢得了未来。对于高校而言,要赢得大学生,

就要全面履行育人职责,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民族和时代精神为动力,

培养大学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和自觉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激励大学生的精神食粮,

传递着正能量,

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

大学生能够加深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理解,提高国家和民族认同感,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自觉把个人前途和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

把握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弘扬时代精神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能够激励大学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勇于争先的时代风貌,锐意进取,改革创新,

顽强拼搏,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奉献青春和力量。

三、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导向功能的基本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任务。培育是践行的前提和基础,践行是培育的目的和归宿,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

也是实现其价值导向功能的内在要求。在新形势下,我们应遵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创新,

从培育和践行两个基本路径探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功能,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体现,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反映。在社会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维护着社会秩序,

统领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其健康成长,

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突出其育人功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追求,内化为他们的理想信念,为自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外化为他们的具体行动,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对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

端正思想认识,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课程任务、教学目标,

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教材编写、章节安排、内容选编等工作,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之中,

把握规律性,提高实效性。

第三,围绕大学生思考什么、关注什么、需要什么,

积极调整教学计划,充实教学内容,联系社会现实,

聚焦社会热点,把握国际动态,摆事实,

讲道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第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从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功能,必须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着力点。一般来说,

课堂教学旨在从理论层面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纠正其错误的思想认识,

消除其价值观困惑,

树立起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理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于抽象,缺乏直观性,

而且枯燥乏味的“灌输”和“说教”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反感,使其教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必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认识的升华,最终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规范、评判和激励作用才能真正显现和发挥出来。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

不是为了让大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而是为了使其真正掌握实质,用于指导社会实践,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大学生是校园生活的主角,

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只有投身大学校园生活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实际行动。因此,大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注重课外活动的实效性。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党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课外活动,创新活动方式,

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活动领域,在活动中凝聚力量、扩大共识、增长才干。

第二,依托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深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

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到基层体验生活,了解国情,锻炼意志,塑造品格,

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三,开展养成教育。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价值主体性,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能力,

在躬行践履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篇

论文摘要:全球化条件下的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定位、进取的职业态度、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的需要,也是坚持就业导向、服务宗旨的办学方针,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高职特色基础课程体系的客观要求。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借鉴国际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经验,

发掘我国价值观教育的精华,明确新要求,建立新架构,创建新机制。

教育部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职业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定位、进取的职业态度和创新的职业精神,

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基础课程承担着传授基础知识,

提高基础能力,

培养基础素质的任务。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职业价值观的多元化,

对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职公共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吸收国际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新经验,建立新架构,实施新机制。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要求

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要求源于新问题。

对比国际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经验,我国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标单一。难以回应社会多元职业价值观取向的挑战;方法陈旧,缺少教育的感染力;

内容偏重知识性,重理论轻实践,价值观教育止于课堂,

止于理论,落实不到行动中去;教育的力量单薄,无法形成教育的合力,总体处于一种低投入低效率的状况。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要正视问题,缩小差距。

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是国家统分统配。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强调社会主导性的单一价值观体系,

对个人价值观的多样性重视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采取双向市场选择,

单一社会本位职业价值观教育正面临多元职业价值观挑战,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出现了把金钱作为评价职业优劣标准的拜金主义价值观。

把当官作为奋斗目标的权力主义价值观等。高职院校必须应对多元职业价值观的挑战,帮助学生解决职业价值观的困扰。建立起以集体主体为主导的职业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也是教育力。现代科技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也改变着教育方式。信息的多源性、可选性和易得性,为高职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开放、自主的环境,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高职教育应该变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为实践中心、学生中心和能力中心的观念,教师应成为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只靠技术性训练课程不够,必须加强基础课程中价值观教育。当前,

高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任务主要由政治思想课一门课程担纲,

还应该发挥外语、高等数学、体育、公共计算机、大学语文等基础课程的作用,充分挖掘所有公共基础课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资源,做好分工与合作,

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完成高职教育的使命。

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架构

高职公共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涉及到课程的标准、内容、方法、环境和管理评价等各个方面。建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架构,

必须从我国高职基础课程设置的现状出发,

充分夏洛的网读后感利用和整合现有的课程教育资源,构建出以思想政治课和就业指导课为主体,渗透数学课、外语课、体育课、信息技术等课程,重视知情意行结合的有特色、可行、高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架构必须从我国高职教育现实出发。八十年代初,我国高职教育开始起步,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培养了大批技术应用人才。但是,

由于高职院校建设时间短,基础薄弱,教育资源比较紧张。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除少数课程外,几乎都是大班上课。职业价值观教育与训练难以做到采取完全讨论的方法进行。

加之。我国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正处于改革之中,课程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不高,

新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超越小班形式,

超越课堂和校园的空间,积极探索课外和校外教育空间的利用方式,重视大班课与小班课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

讲授法与活动法的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训练的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个体教育与集体教育的结合,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的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

既突出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一元化要求,又要考虑职业价值多元化的现实,将校园精神、校园物质环境、文化教育科技和体育活动等纳入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范畴,

将价值观教育落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去,真正使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实施架构具有可行性和实践的意义。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架构必须整合课程资源,深化课程改革,

使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能够面向生活、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发展。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职院校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立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改革就必须调整基础课程结构。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压缩部分基础课程三八妇女节作文400的理论课时,适当增加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重视基础能力训练。

职业价值观教育要从学校定位出发,

从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出发,突出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课和职业指导课中,安排进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训练模块。以丰富原有课程的内涵,提高课程的思想性和教育的有效性。

同时。还可以将有关训练模块渗透到相关的基础课程中去。列为相关课程的目标和考核要求,或者将多种价值观训练模块渗透到一门课程中。

例如,健康与自然和谐的价值渗透进体育课程,全球精神的价值渗透进外语课程,真理与智慧价值渗透进高等数学课程等。

在教育教学模式上,可以借鉴“四步教学法”的思想。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超越。提高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高职基础课价值观教育架构必须吸取国际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年,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亚太地区网络组织编写的《学会做事》一书,

虽然是一本关于在全球化下共同学习和工作中的价值观教育教师参考书。但其所提出的尊重人和尊重劳动的基础价值和健康与自然和谐、真理与智慧、爱心与同情、创造、和平与公正、可持续发展、国家团结和全球稳定、全球精神等八个核心价值,覆盖人发展的不同维度。书中将做人与做事教育结合起来,

“反映了世纪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改革的新动向,而这种变革又是深深植根于世纪的社会变革及其对人的素质要求变化基础之上的。”我国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框架必须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破除满足教学需要就是只满足教师需要而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观念,

破除提高教学效果就一定要增加教学时间的观念,破除重视基础课程教学就是重视理论教学的观念。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推动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

最终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机制

推进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

必须强化目标责任机制、教学资源配置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强化目标责任机制。

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提高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质量,

高职院校校长应该做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学校教学委员会应该定期分析研究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情况。解决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写进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是教学大纲制定的依据。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必须对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教学标准和时间、教学人员和设备条件等,提出明确要求。各门课程既要统一要求,又应有所侧重。

对职业指导课和思想政治课两门职业价值观教育主要课程,应该强调发挥主渠道作用,在教学内容、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积极创新,做好示范;

对外语、数学、计算机和体育等基础课程,要充分挖掘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资源,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模块训练,

力求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有目标要求。有责任主体和责任人,使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创新教学资源配置机制。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运作需要教师、设备、学生和管理等多种教学资源配置保障。

在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学校除千方百计运用计划方式配置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所需的教学资源外。还要积极应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坚持以质量定投入,

以竞争效益定投入,提高教学资源的配置效率。

学校可以通过已有的课时资源,

或者试验课时资源单列的方法,尝试建立课时分配的竞争机制,鼓励教师投身职业价值观教育试验。对效果显著的基础课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以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

推进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想政治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年月日。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以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方向,是兴国之灵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内容的扩充,

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述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大学是孕育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承载着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责任。对此,

在月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政建设的重要性。严格来说。

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是以政治教育为主,还包括思想及信仰等价值取向方面的教育。

针对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方面,

加强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健康的身心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价值目标、取向及价值标准的判断,

是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态度,它引导着这个时代中国公民核心价值的取向。属于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全面提出了国家发展方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需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需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需求。

三个层面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定具有深远影响。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首先。

必须清楚高校大学生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提升国民素质、发展社会经济、增加综合国力,这些都将是高校青年迈出学校大门后肩负的社会责任。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次,

以当今时展背景来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理论基础,

它更全面地概括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最后,高校需要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向广大优秀青年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高校青年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提质增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是针对全体公民而言的。

但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最特殊的一群人,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取向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前进方向。

从国家发展角度而言,国家需要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需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取精华使之吸收。

换句话说,国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是为了提升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质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需要扩充指导思想

如今的大学生都是后的一代热血青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

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熏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情况较为明显。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时展的必然。也是对现代高校大学生精神思想的充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理论基础,必须贯彻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它能够有效地扩充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内容和指导思想。

。有利于促进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课程的基础课或辅修课,

很少引起校领导、教师、学生的重视。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全校工作重点放在了学生技术提升与就业两方面,其他任何教育工作皆为此服务。

年月日同志再次强调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说明党和中央对此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在高校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创新。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高校领导认识不足

高校青年思想价值观念的确立属于精神领域范畴。它是看不清、嗅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也很难用数据检测学生思想觉悟能力。

高校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度不高。

他们将教学管理重点放在学生动手能力操作和就业方面。但大学生思想和价值取向将对人生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是评判个人道德标准、职业操守、工作成绩非常重要的指标。

。师资队伍相对欠缺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为主,学校所聘用的教师多为技术领域的佼佼者。

他们以其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理论基础传递给学生最实用的知识。但是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队伍的数量相对缺乏。相关专业的课程只有一个教师担任:二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类课程,学校一般不重视。

由几个班组成“大班”一次性教学,

或由辅导员代为授课,教学质量不高。

。未形成相应的机制

意识对行动具有指引性作用,在校领导、教师、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不重视的情况下,

很难让高职院校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或机制。在全国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是对高校敲了一次警钟,希望高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校的制度或机制,将“大口号”先放一边,

一步一个脚印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

。缺乏高校保障环境

受教育经费限制,许多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投入的人、财、物数量和精力都非常有限,在高职院校也很难看到专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剩看似与大学生距离甚远,不少学生干部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中也很少强调其具体意义,这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在经费、教师、资源都相当匮乏的状态下,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向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融入颇有难度。

四、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措施

。提升高校领导思想认识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摇篮。以素质教育为背景,从小学阶段就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且德育教育被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则是以社会普遍价值观为基础,

对学生思想、理念、信仰、价值观进行疏导和引导。

使学生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如今党和中央已开始全面重视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校领导必须响应国家号召,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导思想与深远意义。

。聘用综合素养高的教师

物欲横流的时代,教师这份职业的荣誉感不再那么显著,有些教师授课形式化,

一节备课内容在几个班级反复使用;有些教师在多个院校兼职授课,只为谋取更多财富;有些教师照本阅读,忽略教学质量。

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常见的情况,

认认真真做研究的教师越来越少。教书育人本是阳光底下最值得敬重的工作。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

希望每一位教师能够认清自己的使命,认真、努力做研究,用心血和精力为国家培养一批有志之士。

。建立融入管理制度机制

从年月日在全国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看出。

党和国家对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但从公民个人层面来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一致,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首先,爱国是中国公民最基本的素质;

其次,大学生即将迈入社会,必须在学校期间培养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善互助的精神,唯有此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多做贡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时展的要求。

。加强高校物质条件保障

首先。

必须承认国家领导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为响应国家号召,高校必须从人、财、物三方面增加投入;

最后,

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渲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气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高校课程中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但前提是从经费、教师、资源方面加大投入,使广大师生对思政教育重视起来。由上而下。才能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落到实处。

五、结语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篇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其以特色的彰显为外铄价值诉求,以师生的发展为内生价值诉求。学校隐性课程具有显性价值承载和潜在价值蕴藏的双重内在特质,

这是学校文化与隐性课程内在关系的逻辑机理。

基于此,

解析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的互动逻辑,在于以学校文化建设指引隐性课程开发的价值引领和以隐性课程开发助力学校文化生成的实践促动。

关键词

学校文化建设;价值诉求;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开发;关系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影响着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

它是学校特色建设、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导向。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的根本体现[]。

学校文化的深化与延展与课程建设息息相关,由于学校文化建设本身的内在属性与价值诉求,使其与隐性课程的开发又相伴相形。

由此,从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关系的视角探讨二者实践的深化方向,旨在为学校文化建设探寻基于隐形课程开发的行动逻辑。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

学校文化建设之文化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有形(外铄)文化与无形(内生)文化,

前者指的是学校文化的物态建设,后者则指学校文化的品格形成。学校文化建设是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的协同发展的过程,

学校特色彰显的外铄价值与师生共同发展的内生价值是学校文化建设相依相促的双重价值诉求。

。外铄的价值诉求&;&;

&;学校特色的彰显

学校是教育的圣地,是文化传承与再造的结点,虽然所有学校的使命为教书育人,

但在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及学校建设过程中,不同学校都有相应的侧重点,

其根源在于学校文化的历史源起与发展指向,也就是说学校文化基因影响着学校的建设特色。一方面,学校文化有助于学校“三风一训”的建设。学校特色的建设,

首先体现在校风校训上,它既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精神,

也是学校特色的灵魂和精神,是学校特色之所以成为特色的文化内核[]。一个学校的指导理念、教育思想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导向,

而这一理念的形成,来源于学校文化。因此,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确立的重要依据。此外,

学校文化还体现为具体的学校制度建设的浸润,学校的相关制度都是学校文化的某种写照,正所谓没有文化内涵的学校制度是死板生冷的条条框框[]。因而,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出对固有文基因的尊重,

同时注重学校文化对于规章制度建设的浸染功效。

另一方面,学校文化有助于校园文化形成。严格意义上讲,学校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上位概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是学校文化的符号、载体与表征。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多集中于校园内物质环境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

囿于校园空间,注重外显动作,聚焦“器物”层面而非意义关系[]。

这使得学校文化建设的旨趣大大消减,也无形中遮蔽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固有意义。因此,着眼于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就是要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既关注显性的器物文化,

也关注与之相关的意义文化的生成。

。内生的价值诉求&;&;&;师生的共同发展

学校发展的生命在于从促进学生和教师的不断发展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依托,

应以师生的共同发展为内在价值向度。一方面,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文化内涵通过其文化品格和文化担当体现出来,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

而且要具有一种学者的鲜明的文化品格,在教育生涯中表现出特有的文化担当[]。完整的教师,

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完善的文化品质。学校文化的重视与建设,可以使教师摆脱成为教学的机器,实现从教师职业向教师事业的超越。

教师是有教育理念和文化内涵的,这样他的教学才不是枯燥乏味的,在学校文化的渲染下,教师是文化的个体,在文化的支配下践行着职业行为,

学校文化赋予教育者的是一种品格导向和操守,是教师从教当中所坚持的内在实质。

因此,教师的发展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在刻度。另一方面,

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教育的重要主体,

也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学校教育的旨趣在于育人,在一定意义上,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可能有什么样的育人实践,

进而就会有什么程度的育人目标实现。可以说,

不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学校发展是偏离了应有轨道的。实际上,在促进学生发展这个维度上,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价值自不待言。

学校文化不应该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

而是被学生所理解的内隐存在,学生的学习也一样不是单纯知识的累加,否则便是知识的容器。

因此,学校文化对于学生的发展,

不完全是以课堂为主,而是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着,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长远性和持久性。

二、隐性课程的内在特质

隐性课程是以潜隐的方式存在的课程形态,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隐性课程的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但正是因为这种作用发挥方式的隐匿性,才使得其意义更加深刻。

从文化的视域中审视隐性课程开发,就是要分析隐性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的内在关联,

进而找寻此二者有效结合的方式,为基于学校文化的隐性课程开发实践指明方向。

。隐性课程的显性价值承载

隐性课程致力于将隐藏于学校教育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工作[]。对于隐性课程所传递的隐性内涵,它的承载方式是有形和显性的。首先,

体现在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上。校内的建筑形式与风格,

图书馆的存书质量与开放安排,校园环境设计与展示,教室设备与空间布置,

校园服务体制与后勤保障等都在直观层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在良好的外在文化背景的渲染下,学生的情感、意志与态度都在这种影响下有所调整,

进而提升学习品质。

其次,体现在校园组织活动上。根据学校的发展要求,学校会定期不定期地举行围绕某一主题的学生活动,这种活动虽然形式丰富灵活,

内容生动有趣,

与课堂教学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区别,

但这种有形的存在方式影响学生于无形当中,

学生获得的是现实与精神的双重体验。再次,师生本身作为一种外显的表征形式。

师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元素,师生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载体,教师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其自身的价值修养、学识品质、人生发展规划、言语形象等都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发展,学生对于学生的影响,

更是最直接的替代性强化。此外,学校领导、管理和服务人员等,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充满无限的人文关怀和积极强化,

学生会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情感冲击,随之体现的便是行为矫正或坚定前行,

他会以更为积极的行为方式回馈身边的人,这样的行为力量,是透过隐性课程呈现的。这些都说明,

隐性课程本身承载着重要的显性价值,而这些价值实际上与学校文化紧密相关。

。隐性课程的潜在价值蕴藏

隐性课程的价值存在方式主要是暗示、感染、模仿等,对人的影响在潜移默化当中,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学生无意识习得,又基本上是无意识的“能量释放”[]。

具体而言,隐性课程所蕴藏的潜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感的陶冶。

学校教育育人,不仅仅是知识的丰满,还有情感的提升,

人格上的健全,情感是人内心深处的强烈触动,是在渲染的前提下的真实体验,是超越于课堂空间的广泛涉取。

二是态度的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是学生学习态度提升的催化剂,是纠正学生学习行为和习惯的潜在力量,

学校的价值理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态度流,这种态度不是植入而是生成和导向,在不断体会和熏陶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态度,基于学校文化的隐性课程具有这样的作用。

三是道德价值的导向。道德教育理论家科尔伯格强调,

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正规课程来得更加有力”,他要求“利用隐性课程进行道德教育”[]。

隐性课程的在这一层面使得道德教育由教化转向熏染,从而使德性融在血液里,

嵌入在思想中,体现在行为上。隐性课程的这些潜藏的价值,一方面为学校文化建设指明了基于课程视点的出路,

另一方面也使得隐性课程建设更好地体现文化的要义。

三、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的互动逻辑

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与隐性课程的内在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有形的、外铄的价值诉求与隐性课程的显性价值承载不谋而合,无形的、内生的价值诉求与隐性课程的潜在价值蕴藏殊途同归,

这是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的逻辑机理,这一逻辑运行共同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开发的实践。

。价值引领:学校文化建设指引隐性课程开发

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是无形中有有形,有形中映射无形的交互过程,而隐性课程的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也是交互一体的。

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的互动逻辑之一便是价值引领,即学校文化建设指引着隐性课程开发。

学校是育人的场地,文化体现着人文素养,学校文化是关乎师生发展、人类进步的精神抽象,

它指引着学校发展的所有有机系统,隐性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上层定位与行为方式体现和传承学校的精神文化。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指导思想宏观指引隐性课程开发,是隐性课程研发的依据,

贯穿其内部与外部组建,延伸于显性与隐性体现,是隐性课程的灵魂所在。

显性课程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规划等,对于学校文化的体现相对来讲是不明显的,与显性课程不同的是,

由于隐性课程本身的内在特质,

决定学校文化对其影响的直接性与广泛性。学校的校风班风是隐性课程实施的重要文化场地,一种风气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要有文化成分的参与,

隐性课程的真正实现,是一定要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的,

这样其本身的潜移默化、渲染性、内隐性与这种文化学术风气完美契合,才能使隐性课程充分发挥其作用。学校的发展最终目的就是育人,其内部机制体制不同,

方式方法有别,学校的主体教学更强调的是知识教学,规章制度、管理措施更侧重强调行为矫正,而学校文化可能没有那么直接和有针对性,

却往往可以较为全面地、真实地发展一个更优秀的人才,隐性课程的最终夙愿恰恰如此。

这说明,在关系思维中审视,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具有共通的价值旨趣,

而在这一价值旨趣的实现中,需要发挥学校文化建设之于隐性课程开发的价值引领作用。

。实践促动:隐性课程开发助力学校文化生成

在实践层面考量,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的互动逻辑体现为隐性课程开发对于学校文化生成的推动作用上。

这是由学校文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着共同的实践性这一特性所决定的。隐性课程追随于学校文化更重塑着学校文化,隐性课程开发是在开发内隐的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将文化的渗透、人格的塑造、意识的培养及行为的调整与改正等融进学校文化之中,成为学校文化新的内质。

隐性课程开发的实践则是学校文化的重新选择、加工、提炼、升华和再造的实践,正是这种实践推动了新的学校文化的生成。

这种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隐性课程开发的文化传递弥合了显性课程的某种缺憾。隐性课程终究是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它承担的直接责任即为教学,只是在形式与内容上和显性课程之间有所不同,

它属于课程,只是延展广泛,伸缩自由,

通过隐性课程可以拉近文化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那些缄默的、内隐的课程价值得以更好地被承载。在这个意义上,

隐性课程可以相对直接地承载和表达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同时使得学校文化建设与育人的实践更加紧密。二是隐性课程开发的文化回应性使得课程与文化更有效融合。隐性课程类属于课程,

相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它的针对性,

学校文化主要还是营造一定的文化氛围,体现一种文化内涵,这种包容与涵养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同时也是无法深入触及的,

而隐性课程开发恰恰使得这种文化属性更好表征。

因此,学校文化与隐性课程的结合,

使学校文化浸润进课程实践的过程中,从而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三是隐性课程开发的实践性为学校文化的改造重建奠定了基础。

隐性课程开发就是要让潜在的、内隐的、缄默的文化价值融进课程运行的实践中,

让课程在更好地发挥文化选择与文化价值承载作用的基础上,实现课程的文化建构价值。同时,隐性课程开发中关于潜在内容的筛选、组织、显性化等环节,

也是学校文化的重新判识过程,这种课程开发的实践本身使得学校文化在反思与改进中获得新生。

作者:王静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彭刚。课程改革的视野:一种新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想和追求[]。教育理论与实践,()。

[]彭刚。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学校特色[]。教育发展研究,()。

[]张武升。论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教育研究,

()。

[]张释元,谢翌,

邱霞燕。学校文化建设:从“器物本位”到“意义本位”[]。教育发展研究,()。

[]杨志成,

柏维春。隐性课程的文化价值选择[]。黑龙江高教研究,()。

[]何云峰。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篇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课程价值取向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课程价值取向分为三种:社会本位主义的课程价值观、知识本位主义的课程价值观、个人本位主义的课程价值观,

这三大价值取向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时间、区域的不同,其主导价值取向也不同,

因此,

不同的社会可能在相同时期形成不同的课程体系。本研究中的课程价值取向主要是指在当下的人类认知水平指引下,

课程价值主体依据一定的客观价值标准,在课程价值实践中表现出的心理以及行为趋向。

(二)课程体系

通常认为,广义的课程体系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其中,宏观指的是专业设置,

包括高等教育的学科及专业;中观的课程体系涉及一些专业内部课程体系的问题;微观是指教材体系,

涉及某专业内某具体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等方面。

在美国,专门化的教育是通过主修不同方向的课程来进行的,其组织方式及隐藏背后的指导思想与我国有很大区别,

但不管怎样,从形式上来看,“主修”和“专业”都是由不同的课程组织来体现的。由此可见“不同的课程组织”即课程体系,

应该是我们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和途径。研究课程体系就要对其内部要素及其相互之间关系做深入得分析与了解。本文引用马兵()对课程体系的解释,认为课程体系主要由目标要素、内容要素、过程要素三部分构成,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这五个部分。

二、中国大学课程价值取向及其对课程体系的影响

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传统的社会本位主义课程观与知识本位主义课程观的双重影响。自由和谐发展的人本主义课程价值在我国高校课程价值中严重缺失,回顾我国课程发展历史,可以发现,

我国课程体系布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社会本位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忽视学生的个人价值。

在中国大部分家长的教育观里,

学习就是为了光宗耀祖,学习就是为了未来找到好工作、挣大钱,

为了将来能够获得物质上的富足。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大学前的教育特别注重知识的传输;到了大学,

为了毕业时能够找到好工作,大学生又加入了疯狂的考证大军。中国的大部分教育以完成知识量的传输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认知,

学生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唯书、唯知识,自己的兴趣早已被扼杀,而学校成了工厂,学生则成了生产线上的产品,

虽然有高校进行课程改革但效果不佳,致使课程目标依旧单一,多元化趋势难以呈现,教育依旧忽略学生个人兴趣与价值。。知识本位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下,

课程过于专门化。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实行的是沿袭已久的传统的分科模式,课程设置以学科划分为依据。

此划分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把握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注重学科知识的规范性、系统性、独立性,

便于学生学习学科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易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分科课程虽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某领域知识、技能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但是此类课程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学科划分过于专门化、独立化,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联系。

因此,在倡导知识本位主义课程价值观的同时,

一定要时刻注意把握好一个度,要恰当合理的运用该价值观来指导高校课程的设置。

。政治价值取向影响下,课程内容陈旧。教育为政治社会服务的同时也受到政治社会的影响。

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在“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下,非常重视课程的政治价值,

主张教育应为统治者培养优秀的人才官员,忽视了个人发展的需要。当下同样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弹性较弱,刚性较强。

各个高校的专业设置雷同、课程设置重复、课程内容僵化陈旧,众多高校因教科书内容陈旧,而被教师学生束之高阁,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受上述因素影响,

学生不能及时获悉国际前沿的学术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美国大学课程价值取向及其对课程体系的影响

。个人本位主义价值取向影响下,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及人的全面发展。世纪初美国开始其工业化道路,举国上下注重实用科学,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东部的众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实用学科的课程。

年耶鲁大学提出了维护古典课程的《耶鲁报告》。该报告注重人文教育、理论教育,强调大学应该注重平衡健全人格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培养某一学科的专家。

教育应该追求文、理科知识恰当合适的比例,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耶鲁报告》的提出对美国大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此之后美国许多学院模仿耶鲁大学的课程设置,

而《耶鲁报告》所提倡的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美国大学后来历史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专业、职业主义思想的泛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利用好科技这把双刃剑,

我们需要人文教育的指引。同时,我们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所以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这样,

科学研究才能有所创新,学校也才能培养出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学生。。社会本位主义价值取向影响下,

密切联系经济与社会,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自艾略特在哈佛大学推行选修制以来,选修制就扎根于美国的高等教育中。

在美国大学课程中,自由选修课约占三分之二,选修课内容丰富,门类众多,

涉及面广,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需求,也可以灵活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美国大学的选修制也使得高等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联,

选修制的实行为美国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所亟需的各类型人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不断呈现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其国际化的核心表现则在高校的课程上。

因为大学的主要活动是教学,

教学的主要渠道则是课程,所以课程的国际化将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目的。美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国际化发展,他们把建立跨国大学、远程教育作为发展目标,强调教学、科研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美国各大学鼓励学生和教师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丰富的国际教学经验。

同时,美国也把大学作为引进人才、技术和学习世界各国文化精粹的重要渠道。

四、中美两国高校课程价值取向对其课程体系影响之比较

通过前面对中美两国高校的课程价值取向对其课程体系影响的梳理,我们可以总结出二者之间的差异,

两国在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下都注重课程体系为社会服务的目的,不同的是两国在注重社会价值的同时对待个人价值的态度是不同的。

在我国较多的是注重社会价值的实现,

而对个人价值有所忽略,面对沉重的课业负担、升学压力,学生的兴趣被扼杀,学生的个人价值得不到真正的实现;美国高校在注重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个人价值,

美国的大学“宽进严出”及其选修制度给美国学生带来较大的个人发展空间,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奴隶,而是自己兴趣的追随者、自己理想的践行者。中美两国在不同课程价值取向下的课程体系当然有所差异:我国高校的主要价值取向是以知识为中心,而美国则不然,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指导者的身份。对于高校的课程目标中美两国的差别也比较大,也许是我国学生的升学压力导致我国是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课程内容方面,

如上述分析的,我国课程内容重复单一,

各高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现象,也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先进经验,让教材与时俱进。而课程结构方面两国的差别就更大了。

一直以来我国的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都比较小,应开发适合我国国情与社会发展的专业,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一直以来我国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比较差,可以像美国一样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两国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方面由于文化与国情的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也是当下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与难点。总之,

在文化背景不同的中美之间,课程价值取向存在的很大的不同,导致两国的课程体系也存在差异,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不论何种价值取向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

对两国课程价值取向的比较,有利于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篇

关键词:高校文学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策略研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文学课程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的全面推进,

不同价值观的多文化元素相互碰撞、相互渗透。这对于处在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而言,既是汲取优秀文化资源的大好机遇,更是面临文化侵蚀的严峻挑战。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与当今我国特殊的社会发展背景密切相关的。《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这种背景下,充分发挥发挥高校文学课程教学的优势,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文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文学课程教学中贯穿始终的红线,引导和教育学生,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文学课程其特有的审美认知作用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相对于强制灌输性的政治性宣讲,高校文学课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更灵活、更实际、更有时效性。发挥高校文学课程特有的文学审美功能,将高校文学课程的日常教学建设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型课堂,

这既激发了文学课堂的创新性,又在文学课程的教育实践中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具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我们通过高校文学课程的教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复现,并且逐步深入,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层层推进,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

并外化为行动。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课程教学的研究来看,大多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上进行探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文学课程教学的研究较少,

从少量的研究来看,仍然缺乏宏观的理论把握与实践的操控性。高校作为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其文学课程教学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高校文学课程其特有的审美认知作用与表现情感的直接性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

应该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整合高校文学课程,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二。挖掘高校文学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

在现有的高校文学课程中,

开设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大学语文等课程,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济济一堂,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结晶,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形象演绎,

因此,中外文学经典作品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素材。高校文学课程教师针对不同风格的作品,细致甄别与积极引导,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主题红线。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从中吸取有益的民族文化元素,强化民族文化基因,

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驰援。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蕴含着强烈的人类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悲悯情怀,孔子提出的尽善尽美、屈原对祖国的忠贞至诚、杜甫的忧国忧民、李白笔下的自由与豪情等,无不潜藏着巨大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挖掘,

能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潜移默化地丰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精神世界,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是中国现当代历史的形象演绎,见证了中国由落后到崛起的经过。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闻一多等文学大师及其文本,批判黑暗、期盼光明,统摄在文学作品之中,其精神脉络推动了富强、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红色经典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元素尤为突出,革命英雄人物的崇高品格,

揭示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必然规律,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样本。《白毛女》《小二黑结婚》《青春之歌》《红岩》等文本,或歌颂新社会的美好,或赞扬英雄为新中国建立而做出的伟大牺牲精神,

都蕴含着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素。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与高校大学生的精神联系最为紧密,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更具优势。

总而言之,高校文学课程应根据自身特点,尽力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联的元素,发挥文学独有的以情动人的作用,

以曲折的情节、动人的故事、鲜活的形象,激发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探索高校文学课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新模式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篇

锡山高中主张“成全人”,这是他们自己对教育终极价值和教育目标思考后的坚定回答。

什么是终极价值?哲学上所谓终极价值是根本性的、终极目的意义上的价值,

它位列于价值序列之首,成为所有价值的根本指向。锡山高中“成全人”的教育,就是成全和谐而全面发展的人,

按照唐江澎校长的话说就是成全体魄强健、品行高尚、智慧能干、持俭耐苦、阳光乐观的现代公民。当然终极价值并不必然排斥其他价值,在唐江澎校长看来,

“升学”本是教育应有的价值之一,是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不应列于教育的价值之首。

有了这样的思辨、澄清之后,

锡山高中反复强调,既不应该发生价值次序颠倒,将“升学”置于终极地位,使其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指向;

也不应该制造价值对立,认为强调教育的终极价值便必然影响甚至排斥“升学”。

在这样一个转型的时代,唐江澎校长与锡山高中在哲学层次上的清醒与理性思考,不仅廓清了认识的迷雾,

更重要的是为走出行动的误区坚定了信念。

难能可贵的是,

锡山高中不仅提出了这样的教育价值观,

而且他们努力地让这个崇高而朴实的教育价值观落了地,照亮、照遍、照透了整座校园。

第一,在学校制度的整体设计上体现教育价值观。在课程制度设计上,

这所学校的整体课程制度都在体现成全人的教育价值观。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锡山高中的课程制度有三个特点:一是制度建设从由上而下的推动,

逐步发展到上下呼应,最后实现共同的体认。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一开始是由上而下推行的,

但是随着推进的深入,课改在锡山高中接了地气,锡山高中人通过不懈地探索实践,

最后让自己的课程制度体系既高度吻合了国家意志的要求,又契合了自身的学校课程整体设置。二是锡山高中的课程制度是从局部到整体的构建,最终形成学校课程的整体制度。

所谓从局部到整体,就是锡山高中从最初的活动课、兴趣小组开始,到校本课程探索,

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再到后来课程体系尽可能的开放。

发展到今天,它已是一个与国家课程打通,实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融合了学校自身课程在内的整体课程制度。用唐江澎校长经常讲的话,

这个“制度”把学校教育哲学表达出来了,

是一个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学习、深度学习的课程制度体系。三是锡山高中课程制度从外到内地反映了学校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认识。课程在这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从学生的角度讲,课程就是机会,

机会就是课程。一个学生接受教育质量的高下,

主要是由学校提供的课程所决定的。

给学生充分的“课程机会”、“课程公平”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课程质量”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质量。教育要有走向全面发展的质量,要实现从统一性的公平走向个性发展的公平,

我们需要有像锡山高中这样的课程制度,要有一个总体上体现学校价值观和教育哲学的课程表。

锡山高中做到了,非常了不起。

第二,建立一个价值观共享的共同体。学校价值观提出来以后,

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共享,也就是让大家都认可、接受,并共同丰富这一价值观。

共享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姿态,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在锡山高中看到了这样一个共同体。试想一下,如果锡山高中的这一价值共享共同体没有形成,

这所学校的教师拒绝了这种价值观的体认,

采取了冷漠、观看的不合作态度,锡山高中怎么可能会有今天蓬勃向上的局面?

关于锡山高中的价值观共享共同体,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认同感。

首先是对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对培养目标的认同。认同是一种力量,

当年,锡山高中率先开展校本课程实验,提出学校要培养具有合作探究精神的、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正是对这一培养目标的认同,华东师大的一批教授,

搭乘火车来到乡下,睡在学生宿舍,参与锡山高中的教改实验。如果学校搞的是应试教育,

华东师大的教授能来吗?不仅如此,在那一场最初的校本课程实践探索中,

如果锡山高中的老师不认同,

他们就不会与学校领导层通力合作;如果当时的家长不认同,

他们就会极力反对学校的实践行为;如果学生不认同,他们就不会那么积极地投身到课程学习的过程中。

至于锡山高中后来的研究性学习实践、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践、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探索、校园读书行动等等,没有对学校教育价值观的普遍认同,他们的任何一次教育行动都不可能获得成功,更不要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了。

二是开放性。

学校价值观共享共同体是所有的跟学校、跟学生培养相关的群体,它的成员是变化的、不断更新的――具有天然的开放性。我还是乐意举华东师大的例子,正是锡山高中的教育价值观得到了大学专家教授的认同,正是学校的共同体建设具有开放的特点和性质,

华东师大的专家团队才与这个共享共同体持续合作研究了年。专家教授们把自己视为这个共享共同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除了在理论上对锡山高中进行悉心指导外,很多时候,

他们会深入到某个年级、某个教研组,与老师们一起来会诊研究具体的课程实践问题,如课标分解问题、课堂观察问题、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探索问题,等等。

三是学习型。

这个共同体内在的生命力就在于是学习型。锡山高中教研组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教研组建设为教师学习共同体。

为了让教师过上学习的、合作的、研究的专业生活,年学校开始推行学科教研中心创建工程;年又推出了“百万百卷”读书行动,

即年内投入万元,每位教师阅读本书;年开展学科建设规划活动;年开展教师新技能学习活动;年又开展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所有的这些都可归为教研组建设,也可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

这些都是教育价值共享共同体的统一行动,集中体现了这个共享共同体是一个开放、勤勉、奋进、向上的学习型组织。

四是对话式。共同体合作的基本方式是对话。

我认为真正的共同体对话要达到三个“新”:一要有新的关系,要有讲民主的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对话提升人的情感联系,锡山高中语文组学科宣言的诞生过程,曾在年第期《人民教育》上有所介绍,

就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共享共同体的新关系;二是新的共识,通过对话形成新的认识,锡山高中数学组原来的学科宣言是“走进课堂,斗志昂扬;

上起课来,神采飞扬;走出教室,

得意洋洋”,通过对话,他们形成了新的共识――现在的数学组学科宣言是“探究数形之奥妙,培养严谨之态度,锤炼娴熟之技能,

深化理性之思维”;三是新的自我,对话就是你来我往,往前推进,通过对话,

进行自我反思,促进自我提升,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人的发展方式,锡山高中一大批老师让人欣喜的专业进步正是对话促成的。这种具有三“新”的对话,

才是真正的共同体对话。

第三,创建具有课程教学内涵的基础设施。

怎样的学校基础设施才具有课程教学的内涵呢?让我们来看锡山高中的课程基地建设。锡山高中现在有人文课程基地、想像?创造课程基地、巅峰体育课程基地,以及云学习课程基地,

这些课程基地都具有课程教学的内涵。

我在多个场合讲过,

我们的局长、校长们现在可能要重新去考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学校课程体系当中,环境的功能应得到充分的挖掘。我们过去讲教学四要素:老师、学生、教材、环境,

但是第四个要素环境往往被省略。其实,在教育手段基本实现现代化后,

环境已是一个非常重要、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教学要素。因为环境如今已经不仅仅是条件性的教学资源,

还可能是过程性的教学资源。二是硬件建设应充分体现它的文化内涵。怎样在这个硬件建设当中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体现学校的价值观?

我们看到了锡山高中人文课程基地底楼大厅里的雕像、布展的《学记》,这就是学校、学校教育价值观的硬件文化内涵。在考察锡山高中时,唐江澎校长带着大家参观人文课程基地演讲厅的时候,他特别强调演讲厅的正面没有设置座位,

而把座位安放在两边,

目的就是要演讲者“目中有人”,环境逼迫你在演讲中要不断地照应两边的听众。这一设计理念,其实就是要在这些基础设施当中,

把“人”这个最本质的元素嵌在里面。三是基础设施应努力在共性中体现个性。

这就像西方的建筑跟东方的建筑,它们的功能基本都是一样的,但是它的个性是不一样的,沿着这个思路往前走,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就要考虑学校个性的问题。

锡山高中的基础设施有的已经显示出很强的个性色彩,比如击剑馆的建设。

第四,探索一条落实价值观的技术路径。有些口号,

哪怕是名家名言,不管多么响亮,

只有把它落到地上,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锡山高中之所以是成功的,就是他们把学校教育价值观落实了――他们探索并明晰了一条推行课改的技术路径。

前两年在和唐校长聊天的时候,他就告诉我,这几年作为校长他主要做了两件事情。

一件事就是培育教师的人文精神,重点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还有一件事就是明晰推进课改的技术路径。锡山高中强调精微变革,精微变革就是在价值观的统摄下,为了解决现实当中碰到这些问题,

一步一步把事情做细做实,然后找到一个可操作的比较规范的技术路径。

这里有个认识问题,有些同志一讲课改就拿应试说事,实质上是在搞“价值对立”。唐校长提出,

要让学校优雅地去接受考试,讲这话是有底气的――这除了价值观正确之外,

还要有一条落实价值观的技术路径。以我对锡山高中的了解和观察,

他们有自己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这条技术路径既满足了社会现实对学校教育的期待,又保障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有效落实。

他们的技术路径往小了说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促进学习的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往大了说,锡山高中建设有完整且较为完善的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个性学习的课程体系,

建设有保障的能够有效运转的课程制度,

建设有价值观共享的专业共同体,并且,

锡山高中有连续不断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共同体专业生活方式,

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能够落实教育价值观的技术路径。

第五,

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走进锡山高中,人们不能发现“成全人”的价值观其实也包括成全教师。他们自觉地从课程管理走向了课程领导,在这方面,

锡山高中给我感受深刻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英雄气质。在讨论课程领导的时候,一些学者是反对英雄一说的,

但我觉得中国基础教育,目前这个阶段应该还是一个呼吁英雄,

并且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些英雄具备怎样的特质呢?我认为,

有信念、有责任感、敢于冒险,是这种英雄气质应有的三个东西――如果有的人成为英雄是被动的,那就是有一种信念和责任感使他成为英雄。冒险精神实际上就是敢于创新的精神,

当然,

这种“冒险”是有底气,有技术路径作保障的。唐校长提出要在锡山高中培育、培养学科领袖――让教研组长、骨干教师成为学科领袖。我觉得真正的学科领袖就是英雄人物,现在,

我在锡山高中人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英雄气质,

或者说他们身上受英雄气质的感染、影响是很明显的。

二是分布式的结构。锡山高中推进分布式的行政运行机制,

校长室统一领导,

各部门组织实施,综合职能部门和具体实施部门岗位职责清晰、运行高效。为统筹协调学校事务,锡山高中还通过校务会议、学校办公会、行政会议等序列的工作会议民主讨论、民主决策。在这种分布式的管理体系里,

人人奋发向上,人人为学校负责,这不仅是一种理念,

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课程管理中也形成了分布式组织结构,

建成了完善的校内三级管理运行体制:第一级是学校课程领导委员会,

负责课程规划和整体方案的构建;第二级是以课程教学处为中心,

以教师发展处、学生工作处为两翼的课程管理和专业支持机制;第三级为学科组,负责学科的课程建设。校内三级课程运行制度把课程改革的责任落实在相应的行政体系中,保障了课程的有序组织和高效运转。

三是主动性与创造性。锡山高中本来创建的是语文课程基地,但英语组的老师们看到了硬件设施环境的变化对学生学习巨大的潜在影响力,

主动要求参与到课程基地的建设中来,

他们充分利用课程基地的演讲厅和辩论厅进行英语教学,

并以此为契机,在学校的帮助下成功引进了哈佛演讲课程,不仅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拓展了课程资源,

也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争取到了环境支持,

更为英语学科组的整体建设主动开拓了专业空间。

历史学科组同样在语文课程基地建设中发现了利用本学科建设的内容和机会,他们在课程基地国学馆和西学馆建设的过程中主动建言献策,

承担了两馆中许多重要的内容建设,并在典籍布设等方面有创造性的贡献。这两个例子说明,锡山高中的学科教师已经视自己为价值共享共同体中重要的组成,他们已经从价值认同、课程理解的一方成为课程主动建设、主动创造的参与者和领导者。

四是专长的培育与发挥。分布式的课程领导非常强调的是,权利和责任要分布给那些在知识和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人,

要让他们成为“领袖”,去担当起这个责任。有的学校校长可能会想,我们学校哪里有这样的人才啊?

分布式课程领导理论强调,要培养潜在的知识和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人。校长们要有眼光,要敏锐地发现团队中那些潜在的具有“领袖”素质的人才,给他们时间和空间,

鼓励他们去探索和实践。

我相信,假以时日,

你就一定会拥有一批课程领导者。锡山高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在知识和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人?如果学校没有校本课程实践,我想唐江澎校长就不会跻身于国内校本课程建设的领军人物之列,更不会有今天放眼看过去那么多在校本课程上有真见的锡山高中人;

如果没有校本课程与艺术课程的整合,

就没有锡山高中今天的想像?创造课程基地;如果没有对学校育人目标的价值坚守,就不会有今天的巅峰体育课程基地。

每一项行动的结果,

锡山高中都诞生了或多或少的课程领导者,即都出现了多少不一的在专业方面有特长的教师,他们的人才都是在这样的探索和实践中产生的,

第六,

创造一种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锡山高中非常强调一种教师发展的生态趋向,这种生态趋向其实就是一种文化氛围。这首先是一个组织结构的整体风格,学校是一个机构,

这个机构如同一个人一样,有他自身的整体风格,锡山高中的整体风格就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生活化的读书风气。

那么,学校文化体现在哪里呢?学校基础设施和课程制度当然能刚性地呈现着学校文化,但学校文化更多地体现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之中。

顾明远先生提出,活动成长学生。学校有活动了,

学校的“空气”就流动了,

于是就有了“风”,甚至可以这样说,一校之校风、教风、学风,就是这样来的。现在很多学校非常怕搞活动,

一搞活动好像就冲击了教学,这是一个可悲的现象。我们必须认识到开展活动的重要性,

为学生设计必要的活动,因为学生的不少能力都是在活动当中培养的。锡山高中把图书馆搬到了教室里,

让学生拥有开放的阅读空间和阅读机会,这个活动在有些学校看来简直是乱来,他们会认为学生读书、读经典虽然是好事,但最终会冲击教学和升学成绩。真是有些岂有此理了。

文学大师、曾担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有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唐江澎校长说:“锡山高中要把天堂搬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

”这样的举动本身就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气度。现在,我们看到,倡导读书的锡山高中不仅学生学得好,

教师发展也好。

此外,还有一个是生活方式,学校文化说到底,

最根本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比如说读书成为一种基本生活方式,比如说过一种拥有专业品质的教师生活等等。

我跟锡山高中有的老师比较熟悉,有位老师跟我聊天的时候说,在他眼中,课堂教学不只是一种教学行为的展开,而且是一种有品质的专业生活。

这是一种多么有见地的专业理解呀!

我曾经把学校文化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校容校貌,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空间;

二是我们所做的事(做什么);三是核心价值观及学校的教育哲学(为什么这样做);四就是你日常生活方式。

当一所学校自然而然地践行“核心价值观”时,他的文化就成熟了;当这所学校的教师群体的日常生活方式都是一种高品质的专业生活时,学校文化不仅成熟而且具有了巨大的成全人的力量。

锡山高中师生的日常生活因此而闪烁着光彩,这正说明他们用高尚的价值观照亮了整个校园,他们唱响“人”这首国际歌,

正意气风发前行在“成全人”的康庄大道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