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知识大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全民阅读!
所在位置: 首页 > 初二作文

预防医疗事故的措施范文

全民阅读 http://www.jiayuanhq.com 2024-04-19 21:41:56

预防医疗事故的措施篇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并研究制定本部门、本单位应对火灾、地震、长时间停水、停电、水源污染等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防范、处置灾害事故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工作方针。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和完善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技术培训和演练,人员疏散、转移、救治方案以及应急处置工作等,

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的应急预案,应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组织机构、指挥体系、工作职责,明确人员疏散、报警、指挥程序以及现场抢险程序等事项,

做到分工细致、岗位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

五、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的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应明确规定灾情信息报告时限、报告方式、报告程序、责任报告人等内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内上报灾情信息,对人员伤亡以及疏散、转移情况等要在接到医疗卫生单位报告后小时内核实上报。

六、医疗卫生机构的全体工作人员在发生灾害事故时均应主动及时到达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投入救灾与抢险救援工作,

有组织地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七、在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中,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把人员的疏散、转移、应急救治作为突出的重点内容,

尽最大可能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

八、医疗机构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中,要专门制定医院病区(包括急诊、住院)人员疏散、转移方案。方案内容应包括:

(一)灾害事故发生时,

病区医务人员应当立即按照本医院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报告,并首先组织患者和现场人员疏散和转移。

(二)对于能够自主行动的患者、在他人协助下能够行动的患者、不能自主行动或者由于病情严重不能移动的患者,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疏散、转移方案,

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

(三)按照国际通行的伤病员检伤分类方案,对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以及转移出的患者进行检伤分类处置。

即按轻、重、危重、死亡分类,分别以“蓝、黄、红、黑”的伤病卡(以×的不干胶材料做成)作出标志,置于伤病员的左胸部或其它明显部位,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九、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的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应明确规定伤病员转送至其他医疗机构的原则、程序、途中救治措施、交接手续等。灾害事故发生地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有义务接收转送的伤、病人员,并承担医疗救治责任。

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知识、技能培训,并组织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模拟演练。

十一、医疗卫生机构新建、扩建及装修改造时,其基础设施及消防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防火规范及其他有关防火设计要求,并报当地公安消防机关审批通过后方可施工。

施工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消防工作的要求。

工程竣工后,必须经公安消防机关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十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火灾预防和安全保障工作。要确定消防安全的要害部门、部位,

保证消防安全标识、设备、设施的齐备和完好,确保紧急疏散通道畅通,并主动邀请安全生产监管、消防、劳动保护、电力、热力和供气主管部门进行安全检查、指导。

要在病区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护面罩、应急照明设备、辅助逃生设施,并向住院患者发放消防安全须知、应急疏散路线图等。

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消防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防火规范及其它有关防火设计要求。针对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复杂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为有效防范火灾或其它灾害事故的发生,

最大限度地预防并减少因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对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制定以下规范:

一、医疗机构建筑物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宽度以及其距医疗机构建筑物外墙的距离应按国家有关规范执行;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

消防车道应保持畅通,不应堵塞通道和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

二、医疗机构建筑物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按相关规范执行。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

应满足规范要求。

三、医疗机构建筑物内的病房、门急诊等火灾危险性大、安全性要求高的功能区及用房,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或设置相应耐火极限的防火分隔,并设置必要的排烟设施。

四、医疗机构建筑物的病房、门急诊、疏散走道及重要的公共用房等处的建筑装修材料,

应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并严禁使用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及窒息性气体的材料。

五、医疗机构建筑物内应设置独立的消防控制室,

并按规范配置相关设施。

六、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

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七、公共区域及疏散走道内的室内装饰,不得将疏散门及其标志遮蔽或引起混淆。

八、医疗机构建筑物的医疗工作用房、贵重医疗设备室、病历档案室、药品库应按有关规范规定设置应急广播、自动报警装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气体灭火系统。

九、医疗机构建筑物应设火灾事故应急照明及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其设置标准及范围需符合规范的规定。

十、电力及照明系统应按消防分区进行配置,以便在火灾情况下进行分区控制。

十一、医疗机构高层建筑物必须设置消防电梯。

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

十二、医疗机构建筑物必须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应与生活、生产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

十三、医疗机构建筑物应设排烟设施,可采用机械排烟设施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十四、医疗机构建筑物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应符合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规定。

十五、高压氧舱、锅炉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等相关设施建设与安装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氧气站设计规范》、《锅炉房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规定。

十六、变配电室、医用气体用房等相关设施建设与安装应满足防火及安全等国家有关规定。

预防医疗事故的措施篇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护理;

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

重症监护(),

是指接收各类严重病危的患者,运拜年日记用监护和抢救仪器,集中性地对病患进行治疗,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重症监护病房,

是医院接收重症患者并给予集中性治疗的单位,处于医院的核心位置,

与麻醉科和手术类科室相连。重症监护人员是医院的核心骨干且素质较好的医护人员,

由多名医师、主任和护士组成。

重症监护主要包括一般监护和特殊监护两种,一般监护是指用仪器监护患者的基本生理技能(心跳、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

特殊监护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

采用不同仪器和手段,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本文选择年月~年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病房新生儿例,

对其临床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年月~年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病房新生儿例,其中男例,

女例,年龄~,平均。临床病症包括:高烧不退、败血症、极低体重儿、休克等重症疾病。

.不安全因素

.。医护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不到位这个因素会导致出现医疗安全事故等情况。

新生儿护理对于医护人员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而且工作强度较大,

经常引起紧张、焦虑等不安的情绪。目前,

重症病房新生儿护理人员存在以下不足[]:①作风不严谨,

服务不到位,缺乏与家属的基本沟通,导致家属情绪不稳定,阻碍护理和治疗的正常进行;

②技能操作违反规定,工作不到位,新生儿是一类特殊的群体,

配奶、喂奶、换尿布等各种操作要求较高,容易造成意外和事故的发生;③配药、用药等未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操作,对病情的观察不到位,延误抢救的最佳时机;

④工作量较大,导致责任心不够,情绪紧张和焦虑,无法胜任高强度的护理工作;⑤打针、注射等操作技能不到位,

引起患儿生理不适甚至缺氧等事故发生。

.。病房治疗环境嘈杂、凌乱,管理不到位重症监护室的仪器包含呼吸机、供氧机、心电监护仪、空气压缩机等仪器,病房含氧量较高,易发生漏电、火灾[]等重大事故;

同时,由于人流量较大,治疗环境嘈杂且凌乱,严重感恩母亲作文500字影响治疗效果。

.。出入院交接不到位,

病例书写不规范,阻碍治疗的正常进行许多新生儿重症病患是由普通病房转入,家属对于病情的了解不全面,因此如果医护人员在入院交接时不到位,

容易留下治疗安全隐患;同时,在治疗过程中,

医护人员的护理文书和病例书写不规范,医生无法根据病例进行病情的判断和治疗,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造成出院后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重症病房管理制度不到位职责和责任规定不明确,

无法起到监督和督促的作用。医院由于管理制度制定不明确,未贯彻“责任到人”的制度[],

同时,医护人员无纪律和制度规范,出现工作怠慢、态度和服务不佳的情况出现,

引起家属的不满和投诉等。

.预防措施

.。提高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培养医护人员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以冷静和温和的态度进行治疗。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爱心和责任心教育,

增加与家属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治疗环境氛围;②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进行护理,尤其是注射、配药和洗澡等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操作,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

及时向医生反应进行急救措施;③配置充足的人手,减轻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的精神和身体压力,帮助排解不良情绪,

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④定期对重症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制定考核奖励制度,

督促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学习等。

.。严格管理重症病房的环境对于供养机等大型机器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查。病房内进行出现明火等易燃物,手机、收音机等电子设备必须处于关机状态,

防止辐射对仪器的干扰[]。对于家属的进出进行严格管理,控制重症病房的人流量。

.。出入院交接到位,

规范文书书写的规范重症病房医护人员在接收患儿时,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确定病情程度;在治疗过程中,

严格规范文书的书写,配合医生对病情进行判断和分析;在出院时,详细和家属讲述治疗效果和预防措施,减少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制定严格规范的重症病房管理制度明确医护人员各自的职责和责任,

起到监督的作用。在病房内设置监视器,贯彻“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进行现场事故的解决和管理,

维护良好的治疗环境[]。

结果

例重症病房监护患儿,有例因病情较为严重治疗无效而死亡,其余例患儿均脱离生命危险,

基本生理机能恢复且无并发症和副作用出现,观察后转入康复病房进行治疗。

在留院观察无恙后,痊愈并办理出院手续。

结论

本文采取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预防措施配合治疗,结果表明:除了例患儿因病情较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外,

其他患儿均脱离生命危险,并且无临床副反应和并发症的出现,经过观察后转入普通病房进行治疗,出院后日常生活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监护病房存在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

应当及时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

以降低重症病房患儿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郭香芝,

张春燕,赵国霞,等。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中国误诊学杂志,

,():-。

[]张雪。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缪二梅。新生儿护理安全的防范与对策[]。中国误诊学杂志,,

():-。

[]文海燕。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

[]孙秀红。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探讨[]。中国实用医药,,

():-。

[]金汗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预防医疗事故的措施篇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市离休干部(含地市职退休干部)在保健疗养期间可能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食物中毒事故、突发急病事故等突发性事件。

二、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原则。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控制危险点和危险源,

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

。分级管理,

各负其责的原则。地市职离退休干部的保健疗养,由市委老干部局牵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室,市干部保健办共同负责组织实施;

地市级及享受地市级两项待遇的离休干部,由离休干部所在单位与市委老干部局共同组织实施;其他离休干部由市委老干部局统筹安排,并在其指导下由单位配合疗养院组织实施,或由离休干部所在单位与市委老干部局共同商定组织实施。

具体保健疗养的组织实施由疗养院负责。疗养期间来回接送与参观考察活动的汽车,原则上由疗养院安排。各疗养院应选配车况好的车辆、驾驶技术过硬的司机并派医务人员随车确保安全。离休干部在疗养期间一般不得请假,

有特殊情况,经同意后由离休干部所在单位负责安排接送。

在保健疗养期间,

院方应认真做好离休干部的安全教育工作,树立安全意识。

。严格把关,从严审核的原则。

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保健疗养的条件严格把关,

对身体状况不符合疗养条件的离休干部,耐心做好思想工作。老干部局要对各单位所报的疗养人员严格审核,

不符合条件的一律退回。离休干部的陪同人员必须身体健康,要在生活、起居、活动等方面照顾好离休干部。

。快速反应,

及时应对的原则。

各级各部门遇到突发事件要沉着、冷静,妥善处理。

首先依靠现有的条件及时处理,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组织机构

⑴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

副组长:市委老干部局各位副局长

成员:市委老干部局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各疗养院主要领导

⑵应急处理小组办公室

应急处理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委老干部局综合二处内。市委老干部局分管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职能处室的处长、办公室主任为副主任,其他各有关处室人员为成员。

。职责

⑴应急处理小组职责。

负责应急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研究、决策;接受事故的报告,并根据情节迅速向市委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和求援;

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赶赴事故现场,按照预案迅速开展救助工作,

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据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实施预案中的变化,及时调整和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稳定工作、善后处理及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⑵应急处理小组办公室职责。具体负责发生重大事件后的救助实施;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及时安排送往就近就地医院(最低二甲以上医院)抢救、排危,

并安排专人全程陪同;根据需要通知病人家属、单位等有关人员到场,做好各项应急处理服务工作,并将发生的情况及时报上级有关领导;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建立台账,做好归档工作。

⑶疗养院职责。

各疗养院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单位),

必须落实安全措施。要实行医务人员小时值班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疗养期间,疗养院的医生应每天进行查房,了解离休干部的健康状况,发现不适等情况应及时诊疗处理;发生突发事件时,

应立即通报带队人及应急处理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并按相应程序进行处理。要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加强车辆管理,确保车况良好,

行车安全。

⑷第一现场责任人职责。当发生事故(事件)后,

现场第一发现人即为第一现场责任人,要按照有关预案迅速实施先期处理,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严防次生、衍生事件发生。同时,

要按规定程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四、各类事故(事件)应急措施

(一)交通事故应急措施

。交通事故是指保健疗养(参观)途中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

。发生人员伤亡的,第一责任人应及时电话通知“”,及时组织抢救处理。

同时将发生事故(事件)的时间、地点、事件的性质,简要经过,

初步判断事故原因,可能造成的影响等情况报告应急处理小组。

。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人接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迅速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救治。

。发生交通伤亡事故后,应急处理小组应会同交警、卫生等部门做好事故处理、抢救等工作。

。发生老干部重大交通伤亡事故的,要报告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省委老干部局主要领导。

。一般的交通碰擦事故,应在分钟内报应急处理小组办公室,如有老干部受伤,

办公室应组织医疗人员及时治疗。

。会同、离休干部管理单位等做好老干部及家属的工作。

(二)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措施

。发生集体食物中毒应当即报告应急处理小组;

发生严重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应急处理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接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组织慰问、救治、调查事故原因。

。发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进食过某种同样食物后,短时间内多数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乏力、发热、抽搐等相似症状)时,

立即拨打“”急救中心或直接送医院诊治。

。及时向市卫生部门、防疫中心和应急处理小组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名称、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

。保护好中毒现场,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对原料、工具、设备、食品样品封存,

以备卫生部门检验,同时对病人的呕吐物、腹泻物实施留样备验。

。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人员名单,并检查身体状况。

。根据情况及时告知病人家属与单位,并做好家属的工作。

。积极配合卫生、公安等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三)突发急病事故等伤害事件应急措施

。老干部在疗养期间突感身体不适,

应当立即向值班医生报告,并由医生采取相应的救治处理。如医生认为有必要送医院救治的,

应迅速拨打“”,疗养院派一名医生随工作人员一起陪同到医院。

。离休干部在疗养期间突发重病,工作人员应迅速采取果断措施,

拨打“”将病人在第一时间送往离疗养院最近的市级二甲医院,

尽一切力量抢救病人生命。应急处理小组人员接到通知后应该按事故发生程度通知有关人员到场,妥善处理。

。疗养期间离休干部突发急病遭遇不幸的,

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人接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并立即组成工作小组负责调查原因、善后处理、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在疗养期间离休干部被不良分子袭击、行凶、行窃等,

第一发现突发事件的工作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制止、制服并报告疗养院领导。事态严重的,应拔打“”报警求助,同时报告应急处理小组。

预防医疗事故的措施篇

年月号&;&;到年月号的实习是在连云港市卫生监督所进行的。

平时我们都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但说到真正的去实践,去运用法律知识,

同学们都还没什么经验,所以本次实践课&;&;

实习,成了同学们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的踏板。

回首在卫生监督所实习的多天,我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曾经在学校对未来对实务工作中法律应用的困惑和迷茫,

随着这次实习的一点一滴的应用慢慢的就不见了。实习让我从一个只看到理论上操作的学生走到了一个能自己动手的实习工作者。每一次的进步每一次的深入都使自己的知识的更加完善。

很感激这次的实习,

尽管我仍会想回学校,但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自身的不足,

让我知道了掌握好牢固的法律知识,

扎实的学到解决分析问题的技能,养成逻辑的推理思维在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非常自然的一个转变让我对学习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对未来有了更积极进取的态度。所以感恩这些天的实习,

能够有这样的收获,我是快乐的。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十三亿人口的健康问题,

必须成为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我们的国民究竟生活在怎样的医疗卫生状况下呢?我国的医疗事故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本文将就我国目前的医疗事故的有关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做出自己的总结。

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妥善处理医疗事故,

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

维护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年月日国务院第号令颁布了《医院事故处理条例》。《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实施,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时,

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防范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由其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而发生的事故。根据《条例》定义,要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首先要有预防医疗事故的意识和措施,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医疗行为,培养医务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以确保其行为的合法性。因此,

为了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重视。

。照章行医

照章行医是预防医疗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医疗事故定义强调的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

有过失的前提是因违反规定。只要按章办事,就无违规及过失之说,即便有人身损害,

也不能判定为医疗事故。因此,落实各项医疗管理法规,在诊疗工作中认真执行规章制度,

是减少医疗事故、保证医疗安全、预防医疗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预防医疗事故的措施篇

一、近期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一)、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加强领导

安全生产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生命安全的大事。近一段时间以来,

我局在认真贯彻执行上级一系列有关安全指示精神,同时加大了对各医疗单位的教育,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大局的观念,

强化“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各单位领导的认识。为了落实安全生产工作,

卫生局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卫生系统的安全生产,年初与各医疗卫生单位签定了责任书,

多次组织各单位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学习有关法律法规,

明确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要求和对事故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

增强了各级领导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把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坚持时刻警惕,常抓不懈,

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强化各项管理措施

卫生事业是事关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各类人员较为集中,

流动性大,且较复杂。因此,我局结合本行业特点,

认清安全防范工作的艰巨性,并利用电视、黑板报、宣传栏及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广大干部职工医疗质量和安全生产意识的教育,做到了人人重安全,人人保安全。

为切实加强单位内部管理,修订完善了安全规章制度,

强化了安全工作督查制度,促进了安全措施落实,实行了对重点部位、重点科室小时值班责任制,做到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版权所有

(三)、突出重点部位,认真检查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为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

我局今年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于年初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首先召开各单位负责人布置安全产检查工作提出要求进行自查自纠。

其次制定检点。一是各单位消防工作特别是门诊楼、病房楼为及紧急疏散通道。二是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如高压氧舱、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配电室、电梯及水、电、气等。

三是重要部位、重要环节如易燃易爆化学药品、有物有害物品、毒麻药品、放射源、消毒隔离等。四是防盗、防破坏等安全措施。

通过检查,

基本上摸清了各单位安全的底子,进一步增强了单位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增强了责任心和防患意识,

完善了各项安全制度,保障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了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整改措施,局召开了各医疗单位负责人对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

并组织人员进了回访复查整改情况的落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近一段时间以来,

由于我局在领导及各单位领导的重视,各项制度的完善,通过广大干部职工作的努力,

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定薄弱环节,今后我们一定严格按照上级关于增强安全生产指示精神,

加强宣传教育、监督检查的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版权所有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要以落实《安全生产法》、《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继续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抓好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五一”黄金周期间和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

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

、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经常开展演练。

、要对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消除各项安全隐患。

、突出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如水、电、暖、气、高压氧仓、药房、药库、检验室、应急通道、消防、车辆管理等,

实行定期检查,严密监控,尤其要加强“五一”黄金周期间的车辆管理。

、加强医疗安全监管,搞好医疗质量控制,

严格操作规程,坚决遏制医疗责任事故的发生。

、搞好疫情监测,做好疫情分析与预报,严格疫情报告制度,

保持信息畅通。

、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和职业卫生安全监督管理,

加大监管力度,严防食品卫生事故和职业卫生中毒事故的发生。

、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工作,对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要按规定时限报告,严禁瞒报、漏报、谎报。

预防医疗事故的措施篇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在医疗行业安全生产主要体现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面,安全生产关系到职工、患者生命和医院财产的安全等多方面,关系到医院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是医院管理的基本任务。为了确保春节期间医院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我院制定年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按照县政府、县卫生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和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以及谁主管,

谁负责的方针,

从提高认识入手,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深入开展安全检查,

积极消除事故隐患。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层层落实

安全生产工作是否抓好,

责任制是否落实,关键在于领导。

为切实加强我院安全生产工作,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

院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始终把它列为一把手工程,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经院务会研究决定,

成立长吉乡中心卫生院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学习、宣传、贯彻活动。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医院与各科室负责人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使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三、成立年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

四、工作目标

(一)坚决杜绝重特大刑事案件的发生,不发生重特大医疗事故、消防、交通等安全事故,

杜绝集体上访事件。

(二)加强院内的安全生产学习、培训管理,并对全院职工开展一次法律安全教育励志网。。/,组织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安全生产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职工的法律安全意识。

(三)继续将安全生产纳入各科室考核,并要求各科室每季度召开工作会议,分析查找不稳定、不安全因素,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及时消除隐患。

(四)为了加强院内春节期间的安全防范工作,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实行小时值班,有领导带班,

认真做好值班记录。

(五)加强对我院临时用工人员的管理,对临时用工人员做到情况明了,

底数清楚,管理规范。

(六)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各类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

各科室要切实履行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做好各项专项检查工作。

(七)及时报告本单位发生的重、特大安全问题,不瞒报、漏报。

(八)针对医院行业特点,重点加强辖区范围内的高压消毒锅、化学药品、氧气和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检查工作;

密切监测疫点,

防止疫情发生;遵守各种诊疗常规及操作规程,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我院要紧紧围绕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安全工作。努力创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确保春节期间生产安全,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得到迅速有效控制和救援,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根据余庆县卫生和药监局关于印发《年余庆县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的通知(余卫发号)文件精神及要求,为了做好我院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措施,

确保广大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的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全院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二)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

控制处理及时率%。

(三)特种设备定检率%,凭证运行率%,特殊工作操作人员培训率%,持证率%。

(四)依法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按照职能完成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积极为接触有害因素作业职工健康体检率达%以上。

二、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安全生产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前提,关系到广大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各科室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充分认识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及部门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和各项安全生产要求,把安全发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科室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科室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做到年初有计划,季度、半年、年终有总结;

要把安全生产列入科室年度工作目标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列入干部职工考核的重要指标;要成立安全生产工作质控小组。

医院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其他领导分块负责,

有具体经办科室和人员;要与各科室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每季度召开次安全生产工作列会,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分析研究和解决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每月要开展次以上压力容器、水电、易燃易爆物品、毒麻药品、生物疫苗、房屋设施、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等为重点的安全生生产工作检查,重要部门及科室要做到日查,

并有详细记录,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隐患。

(三)落实管理制度。医院要结合实际,

健全、完善、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安全生产列会制、安全生产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制、安全生产审批制、安全生产事故紧急处理预案等相关制度,健全、完善、落实门诊、住院、财务、保密、车辆、防火防盗、毒麻药品、放射物品、高压容器、建筑工地、实验室、职工宿舍楼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做到定人定岗,明确岗位责任,明确奖惩措施。

(四)加强宣传培训。

医院要把安全意识淡薄作为一项重要安全隐患来抓,广泛宣传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科学理念,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单位显目位置悬挂、张贴安全生产宣传横幅、标语,

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基础知识的安全员培训,做到人人过关,

形成人人知晓、人人重视、人人参与、时刻防范的安全生产工作局面。要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活动,

每年开展次以上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开展次以上安全生产演练,尤其重视对新入岗职工、临时工及合同工的培训教育,

并建立培训档案。

(五)扎实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加强对医疗检查、治疗仪器设备,氧气瓶、高压氧舱、消毒压力锅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配电室、电梯等水、电、气设备,

易燃易爆、剧毒化学物品、放射源、毒麻药品、生物制品等的安全管理,

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

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严格执行保管、使用、登记、检查、维护等各项规定,

及时排查各类事故隐患。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各科室要特别重视消防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健全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消防器材知识的培训,

保持消防通道畅通,配备相应数量的消防器材、安全设施、安全标志并做好检查维护工作。

、加强办公楼、门诊楼、住院楼、医技楼等办公用房及职工宿舍等房屋设施、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及时排查各类事故隐患。

、加强车辆的安全管理。

要健全和完善车辆内控管理制度,加强公务车、救护车的安全管理,

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确保用车安全。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全面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等十四项医院管理核心制度,

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落实责任事故追究,确保医疗卫生质量和医疗安全。继续加强医疗机构职业行为管理,

严格审核医疗机构的诊疗科目、诊疗条件及其从业人员资格,严把医师、护士准入关,

取缔非法行医。

、加强餐饮消费环节安全管理。

进一步加强我院食堂卫生监管力度,对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查,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半年健康体检制度,体检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

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加强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援工作。健全完善各类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援预案,健全完善应急救援组织,

落实应急救援人员,配置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保证应急救援启动所必须的人力、物力和经费,

适时组织开展卫生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积极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各类突发安全事故进行紧急医疗救援,

防范和降低人员伤亡。

、深入开展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安全生产行为,

强化安全基础管理。

、积极应对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相关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报告事故情况,

并迅速组织开展救援、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杜绝瞒报和迟报现象。

(六)落实检查考评制度。

我院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将不定期的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或抽查,并对结果进行通报。

继续实行安全生产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对因管理松懈、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依法追究责任人及单位领导责任。

为贯彻落实各级政府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要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进一步做好我院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现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如下:

一、安全生产工作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工作要求,

切实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安排部署的安全生产相关工作,

完善和落实医院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监督管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加强对员工安全知识的培训,

全面提高全院职工的安全素质,规范安全管理,完成院、科两级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

二、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通过落实上级各部门及本单位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和任务,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健全完善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有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安全事故,确保医院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努力做到:、无火灾、爆炸事故;、无环境污染事故;

、无大型设备运行安全事故;、无安全责任事故。

三、安全生产工作重点

(一)强化责任追究,

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格局

进一步明确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强化落实谁的业务范围工作谁负责安全、谁安排工作谁负责安全的原则。划分职责权限、明确职责分工,

各科室与院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传递安全生产责任压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各科室要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工作计划中,加强组织领导,

各科负责人是本科室指定的专门负责人,要制定宣传教育培训计划或方案,明确宣传教育培训内容、方式和对象,确保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院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不定期督导抽查。

相关职能部门总务科、设备科、保卫科、财务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药剂科、检验科按照所辖安全责任范围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计划或方案,并做好所科室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三)全面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院、科两级从管理制度入手,

对每个区域、重点部门、设施设备、管线等进行拉网式排查、梳理、分析,

查找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价,并逐项制定防范措施。任何安全隐患都不能忽视,任何岗位、所有区域都不能麻痹大意,

确保规定动作到位,

杜绝事故发生。

院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大检查。各职能科室每月自行安排自查自纠隐患排查并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治理复查工作台帐登记。

、总务科设备科负责安全制度落实情况、生产操作的监督检查,做好对锅炉房及其他压力容器和配电室、水、电、气等设备、设施的安全保养情况;

负责氧气瓶仓库、放射源等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情况及其他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保管、使用情况;负责本科室各类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财务科负责医院财务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做好财务室、会计室、收费处等的财务安全管理。

保卫科负责全院的消防安全管理,防火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以及消防设备的维修保管工作,依靠群众做好四防工作,

维护医院工作秩序。

、药剂科负责严格贯彻《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督促和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和易燃易爆试剂的使用、管理工作;检验科督导所属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确保安全,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做好生物安全和血液安全的排查管理工作。

、医务科、护理部负责督促检查全院各项医疗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

防范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安全检查工作,针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制定措施和进行整改,同时参与医院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院感科负责监督检查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防护工作等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并不断完善;做好职工职业卫生防护工作。

、预防保健科负责排查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是否到位,有无漏报现象;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是否规范操作;

职工健康查体及档案建立是否规范。

(四)加强安全制度执行力的监管

预防医疗事故的措施篇

【关键词】医院;物联网技术;医疗设备管理;

措施

随着医疗设备越来越多样化,传统人工管理医疗设备的方式逐渐显露出弊端,

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购置的科学性不足、无法监控医疗设备使用情况、设备存在安全性漏洞等方面。但医疗设备是物,

物联网正是基于物本身的自我信息表达及管理方式之一,医院可尝试基于物联网技术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

物联网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通过传感设备技术把实物信息、互联网信息连接起来,在物与物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互联[]。物联网技术是基于无线射频技术发展起来的,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了信息化发展契机。物联网关键技术主要有三项:一是自动识别技术,

它主要含有条形码技术、声音图像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是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非键盘形式输入医疗设备数据,

拥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同时将动态运动的多个电子标签识别出来,操作快捷简单,不仅能减轻劳动复杂性及强度,还能使医疗设备信息的收集更加快速、准确;

二是无线传感技术,

它有机结合无线网与由传感器感知的声、光、热、电等信息,

从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信号,可通过物联网对无线传感网中的各种医疗设备信息进行感知、采集,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

由无线网络发送,具备较强的抗干扰性,且安全性很高;三是智能处理技术,包含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智能计算机技术,

基于物联网技术,终端能产生庞大数据流,通过收集、存储、处理、分析海量的数据,

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正确决策,对设备实施智能化管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措施

.优化医院医疗设备的购置工作

设备购置是医疗设备管理的源头,医院各个科室本着功能全面、经济实用、技术先进、基础需要等原则采购设备,

但采购论证并不简单,如果没能充分了解设备,获取的设备信息不透明、不对称,无法直接感知、测试设备等都使购置工作面临困境。基于物联网技术实施医疗设备购置工作可有所改善,

即在网上系统整合医疗设备的外观大小、功能质量、各种指标性能以及操作流程等,甚至可以远程操控,把设备及嵌入其中的信息传感器连接上物联网,医生就能充分接触并了解医疗设备,

通过比较选择最适合的设备,比仅依赖文字、图片介绍来开展设备选型工作来得更加立体、生动,为医院各个科室领导做出更有效、更明智的设备购置决策提供依据,让设备购置工作更优。

.改善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医院设备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需通过三方讨论熟悉医疗设备的原理及各种各样的性能指标,拟定验收计划,接着准备安装,

进行测试验收,建立维修保障记录。

但在日常的安装、调试、验收医疗设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记录全程工作,为设备的使用及维修等不利,应用物联网技术则能解决该难题[]。医院应积极引入物联网技术,

对医疗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等进行全程录像,

或通过视频直播传递给有需要的人,提高监管医疗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的效率,促使各方人员能高效、快捷地办公,提高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速度,让设备能更好更快地为医院医疗事业服务。

同时,一些大型的医疗设备一般产自国外,

精密程度很高,对长途运输环境提出严格的要求,

尽管长途运输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振动等微小改变并不会对初始运行设备产生较大影响,但设备的使用寿命极可能因此而缩短,全程监控医疗设备的运输过程很有必要,建立物联网运输箱就能实现全程监控,即通过温度、湿度、加速度等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

再通过物联网与无线网的对接,

确保相关人员能通过网络查询大型进口医疗设备所处的运输环境,改善设备管理。

.实时监控医疗设备的使用状态

通过物联网技术中的射频识别技术将无线定位信息号发出,

就能实时定位医疗设备,但无法判断设备的使用状态,无法及时向服务器发送信号[]。而分析医疗设备使用情况、统计医疗设备使用率可为医院购置医疗设备提供客观的、重要的参考依据,并及时对购置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

医疗设备是特殊的,一般都配备了报警指示系统,以此为基础就可加装采集、发送医疗设备报警信号的传感器装置,通过无线局域网技术向终端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通过发出警报声、红灯闪烁或弹出警告信息等方式提醒设备管理人员,

以便他们第一时间发现医疗设备故障信息,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如果医疗设备无法假装报警信号装置,

则可安装传感器,采集设备的电压、电流等指标数据,

通过将其与正常指标数据比较,对医疗设备告警实现人为干预或自动诊断,记录设备使用时间段,

统计、分析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并生成、打印报表,以便高效利用医疗设备。

.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效率

建立预防性、应急性相结合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机制,预防性维修分为强制性预防维修以及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动态评分系统的动态性预防维修。

一是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

强制性预防维修针对的主要是医院的急救与手术设备,包括呼吸机、输液泵、麻醉机、心电除颤仪等,应以周为周期实施医疗设备的强制性预防维修;除了进行强制性预防维修的医疗设备之外,

其他装备应严格执行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动态评分系统动态性预防维修制度,它由感知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频率以及故障发生频率、人为风险,再结合仪器生产厂家、国别、型号、价格等因素,

对医疗设备产生动态性维修频率,从而改变医院既有的定期预防性维修所有医疗设备的习惯,让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变得更加智能、灵活和科学,大量节省劳动力及设备维修时间;二是医疗设备的应激性维修。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感应医疗设备故障,预警系统能把故障情况告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就能按照设备故障代码迅速判断出医疗设备的故障点,如果自己有能力把故障排除,

就应迅速到现场处理,如果自己没有故障排除能力,预警系统则会通知第三方维修者或厂家,减少人工报修错误。

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尽管医院已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但其设备管理功能并不完善,

无法为医疗设备管理的优化提供技术数据支撑,而医疗领域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尤其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势必能提高管理效率,

增加医疗设备的使用率,

从而实时监控医疗设备,

避免发生医疗事故,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杜新峰,章祖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装备质量管理探讨[]。医疗卫生装备,

():~,

[]郑茹琼,傅饶。浅析物联网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电脑知识与技术,

():~,。

[]赵翊君,

孙皓月,董颢霞。基于物联网的医疗设备智能化管理应用研究[]。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预防医疗事故的措施篇

(一)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省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等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工作原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

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坚持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政府力量为主,

社会力量为辅的机制。

二、应急系统

(一)指挥系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成立由办事处主任担任总指挥,负责教文卫的副主任担任副总指挥,

由各办、社区卫生服务站、派出所、社区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全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提出紧急应对措施;指挥有关单位和人员立即到达指定岗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协调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紧急调集人员、设施、设备、交通工具以及储备的物资;协调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和控制部门集中力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各办主要职责: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各办公室配合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控制、救治等工作,

提出相应应急反应措施,全程负责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处置、结束、善后等工作。

财务负责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所需资金,落实各项应急物资专款,拨付应由政府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人的应急诊疗费用。

、卫生服务站主要职责:依照职责和本预案的规定,

在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

负责制定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技术方案;通过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及其他措施,及时掌握事件动态;负责组建检测组;

培训应急医疗急救队伍,

做好患者的检测和救治工作;对事件现场进行卫生处置,提出并落实控制措施;开展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

防止疫情扩散;协调各相关部门协同开展应急处置。必要时,提请办事处对疫区采取疫情紧急控制措施。

、派出所主要职责:及时封锁可疑区域,

负责做好疫区现场的治安管理工作;搞好交通疏导,保障疫情处理车辆、人员迅速抵达疫区;对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不予配合的,

协助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社区主要职责:负责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做好对居民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负责做好并落实本辖区居民的排查上报工作。

、党办主要职责:把握宣传报道口径,

引导正确舆论导向,保证社会透明度;指导社区做好群众防病知识宣传,

提高居民自我防范能力。

(二)监测预警系统

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及时发现隐患,及早采取应对措施。监测与预警工作应当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别,制定监测计划,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

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

(三)医疗救护系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领导小组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及有关医疗机构的特点协调区卫健局指定医疗机构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的收治机构。被指定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专家工作小组,负责留院观察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的会诊,

提出处理建议;责任科室、责任医生负责执行并报告收治病人的动态情况。

(四)控制系统

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

不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水平。

对传染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五)信息系统

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时收集分析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和预防、控制情况;

建立全历年来重点传染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数据库,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根据本疫情监测情况,

编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动态报办事处。

三、预防

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各有关单位根据本预案,制定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

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司法所应当对公众开展突发事件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教育,并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全民健康教育运动、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身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应急办应当建立应急报告制度。

指定专人,向及区相关部门报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社区卫生服务站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放射性物质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责任报告单位和个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

都应当立即向区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科报告,疾病预防控制科在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一)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

(二)事件的原因、性质、范围、严重程度;

(三)波及人群或者潜在的威胁和影响;

(四)病例发生和死亡的分布及可能发展趋势;

(五)已采取的控制措施、救治措施和其他应对措施;

(六)报告单位、人员及通讯方式。

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办法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

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应注意保密,

保护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隐私权。

五、应急处理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重大(Ⅱ)、较大(Ⅲ))和一般(Ⅳ)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进行预警。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主要包括:

()在本范围内发现鼠疫病例、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病例或疑似病例。

()在本范围周内发现例以上霍乱带菌者和病人,并有扩散的趋势,

或有例以上死亡病例。

()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在全暴发、流行,流行范围波及全,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

()一次食物中毒发病人数例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

()环境(水源、大气、公共场所、土壤等)污染事故出现死亡病例。

()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人数例以上或死亡人数人以上;或者职业性炭疽发病人数例以上。

()发生放射性事故,

造成人以上死亡。

()在本范围内短时间出现例以上临床症状相同但原因不明的疾病或中毒病例。

()发生生物、化学、核辐射等恐怖袭击事件。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在本范围内发现鼠疫疑似病例,

以及发生动物间鼠疫。

()在本范围周内发现—例霍乱带菌者和病人。

()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在某行政村暴发、流行,流行范围已波及其他邻近行政村,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

()一次食物中毒发病人数例以上,

未出现死亡病例;或一次食物中毒发病人数在-例,

并出现死亡病例,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区域性或全国性重大活动期间。

()环境(水源、大气、公共卫生场所、土壤等)污染事故造成严重器质性病变人以上或发病人数在人以上。

()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人数-人,或者死亡人及以下;或者职业性炭疽发病人数-人。

()发生放射性事故,

人员受超剂量辐射事故分级定为三级的;或丢失放射性物质事故分级定为重大事故的。

()在本范围内短时间出现-例临床症状相同但原因不明的疾病或中毒病例。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辖区范围内,

对鼠类动物进行血清学检测发现鼠疫阳性。

()在本范围周内发现--例霍乱带菌者和病人。

()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在某自然村暴发、流行,

流行范围波及个以上自然村,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

()一次食物中毒发病人数在-例。

()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人数-人。

()发生放射性事故,

人员受超剂量辐射事故分级定为二级的;或丢失放射性物质事故分级定为严重事故的。

()环境污染事故造成明显生态环境影响,或造成停供自来水的。

()在本范围内,短时间出现-例临床症状相同但原因不明的疾病或中毒病例。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在某一局部范围,

短时间内发现较多自毙鼠,有鼠类动物间鼠疫可疑。

()在本范围内发现霍乱带菌者或水及外环境检出霍乱菌株。

()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在本某一自然村暴发、流行的。

()一次食物中毒发病人数在-例。

()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人数少于人。

()发生放射性事故,人员受超剂量辐射事故分级定为一级的;或丢失放射性物质事故分级定为一般事故的。

()环境污染可疑对人群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

()在本范围内,短时间出现例及以下临床症状相同但原因不明的疾病或中毒病例。

以上分级办事处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二)应急响应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处理指挥领导小组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

做出相应级别应急反应。同时,要遵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

及时调整预警和反应级别,以有效控制事件,减少危害和影响。

要根据不同类别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注重分析事件的发展趋势,

对势态和影响不断扩大的事件,应及时提高反应级别;

对范围局限、不会进一步扩散的事件,应相应降低反应级别,及时撤销预警。对在学校、区域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等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高度重视,

可相应提高报告和反应级别,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迅速、有效控制,维护社会稳定。

办事处接到其他乡镇、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通报后,要及时通知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

组织做好应急处理所需的人员与物资准备,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本内发生,

并服从区政府和区卫健局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支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乡镇的应急处理工作。

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领导小组指挥协调全各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由区卫键局立即组织专家调查确认,并对疫情进行综合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区卫生院组建应急小分队,人员由流行病学、临床救护、急诊医学、卫生监督、实验室检测、消杀灭菌、后勤保障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应急小分队迅速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致病人员的隔离救治、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环境生物样品采集和消毒处理等紧急控制措施。

发生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办事处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接到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由区卫键局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

并对疫情进行综合评估。同时,

迅速组织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并按规定向区人民政府报告。

(三)应急启动

、启动预案

当发生较大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卫生院向办事处告知后,

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同时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事处决定预案启动后向区人民政府报告。

、工作程序

应急处理工作按照本预案规定的程序,

科学有序的进行。

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及时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调配应急人员、物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需要,

在全街调集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

卫生院开展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等应急处理工作。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疗应急处理队伍到达现场后,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方案,

并按照计划和方案开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人群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划定控制区域。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办事处报经区政府,

区政府报经市政府决定,可以宣布为疫区;经省政府决定,

可以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对重大食物中毒,根据污染食品扩散危害因素波及的范围,

划定控制区域。

()采取控制措施。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别和应急处理需要,

按规定采取以下控制措施:病人和疑似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易感人群应急接种,疫点消毒、水源保护,污染食品等的追回和封存。

办事处报经区政府决定,可以依法采取限制或者停止集会及其它人群聚集的活动;办事处对流动人口采取预防工作,落实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及时上报区卫健局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

()开展群防群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以及社区委员会应当组织力量,

团结协作,

群防群治,

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居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开展医疗救治。医疗部门按照医疗救治方案启动指定的专门医疗救治网络,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

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别管理,对疑似患者及时排除或确诊。

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和医疗垃圾处理工作,

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

同时做好传染病的报告。

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发病的病人,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接诊。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中毒事件按照相关的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方案进行现场救援、病人转运、后续治疗工作。

()组织技术培训。医疗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性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中毒事件应及时组织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处置能力。

()检查与指导。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对全街范围内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普及卫生知识。针对事件性质,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宣教,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消除公众心理障碍。

()组织对外宣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宣传必须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口径进行宣传。

()维护社会稳定。

公安部门严厉打击造谣传谣、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和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相关文章